搜尋"Cavs"、"Triangle"這組關鍵字,可以找到一篇名為"Would Triangle Put Cavs Offense in Good Shape?"的好文章,寫於 2008 年 6 月。

 

這內容大概是說,Tex Winter 認為騎士的確具備運作三角戰術的材料,但球隊上下都沒有相關的經驗可供借助。Winter 另外補充了關於三角戰術為何沒有在 NBA 普及的理由,值得一讀。於是作者下了個結論:

It seems highly unlikely that they'll be introducing it next season.

那是篇好文章,不過並沒有解答以下問題:本季騎士究竟有沒有打三角戰術?於是,繼續搜尋關鍵字"Mike Brown"、"Triangle",我們又得到幾篇文章。由此得知,不少球迷與專家們都認為三角能夠提升騎士現階段顯然有待加強的進攻,然而在這篇標題為"Cavs' Mike Brown discusses offense, defense and being close to a championship"的好文章中,Mike Brown 暗示他手邊沒有執行三角戰術的材料;而且,強如湖人,在與波士頓爭冠的系列賽中,很少在關鍵時刻使用三角,因為沒什麼用。那麼這個球季騎士究竟有沒有打三角?還是沒有確切的答案。

好吧,既然網路搜尋沒搞頭,不如自己來觀察騎士的比賽。裘先生說他跟了騎士三場比賽,他們打了兩個半場的三角進攻。不管是「兩個半」「場(Game)」,還是「兩個」「半場(Half)」,那都是一個很大的數目字。也就是說每場比賽,騎士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玩三角。我看的比賽沒那麼多,精確來說是 1.25 場,每個 play 至少都給它看過兩遍。坦白說,以我外行業餘球迷的觀點,騎士的比賽「幾乎」看不到三角的影子。

以湖人隊作為例子:

這裡我們看到湖人創造強邊三角的一種方式。下一段騎士的影片中,同樣是 post feed,他們有試著去創造三角嗎?

再來看類似的東西。下面這段影片也是由 1-2-2 的落位展開,而 LBJ 空切籃下是假,轉到另一側要位是真。騎士果然很注重創造低位單打的機會。但是他們有試著去製造三角嗎?低位得球後,其他球員相應的行動是藉由空切與掩護創造更多機會,還是單純的清開空間讓低位發揮?

接著看騎士另一種常用創造低位要球的方式。下一段影片的落位外三內二,LBJ 通過底線掩護來到另一側要位,相當基本。但是敵人當然不會讓你輕鬆得手,影片中 Dampier 馬上就下來阻礙 LBJ 行進。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他們的接續動作,LBJ 反過來利用 Ilgauskas 和 Big Ben 形成的雙檔,最後成為 LBJ 與 Ilgauskas 的 2 man game。

另一個底線掩護的片段,Ilgauskas 看沒有機會就自己投掉了。以高位一對一來說,他算是蠻有優勢的,尤其對方的防守又著重在保護禁區,不讓弱邊的球員跑過來撒野。

 

以下這個片段比較有三角的味道,但是跟湖人比起來,一個看起來只是單純的清邊,另一個卻有相應的配合。對手老鷹也特別注意弱邊的動向。

以上關於騎士的幾個片段,看不到他們如何創造三角,如何維持間距,如何在球交到低位手上後執行相應的 post cut,時常甚至連落位都大異其趣。而騎士在那 1.25 場比賽中,除了大量運用的擋拆、應時而生的快攻之外,打得差不多都是這些東西。除非,騎士隊的三角非常特殊,重其意而不重其形,外行人是不會懂的,那我沒話說。

關於三角戰術的定義部分我省略了,雖然說這可能才是爭執的關鍵點,不過以我的能耐,從這點著手只有可能越說越模糊。至於山貓、雷霆有沒有打三角?拜託,查證一件事要花多少時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ssfro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