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NBA開季分析 (16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Al Horford是新球季C's最大亮點 (Zimbio/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2014-15球季的塞爾提克靠著交易大限前獲得Isaiah Thomas而得以帶著一干默默無聞的替補一路打入季後賽,並在第一輪的四場比賽裡帶給騎士隊不少威脅,但隔年,塞爾提克沒有獲得太多尊重。2015-16球季的塞爾提克一路向上攀升,打出48勝四隊戰績相同,最後以東區第五晉級季後賽,雖然依舊在第一輪止步,但在新球季開賽前塞爾提克成了媒體眼中的大名牌,不但在絕大多數的媒體預測裡名列東區四強,最高還被排在東區第二僅次於騎士隊。

當然,媒體有非常好的理由能夠做此預測。東區第二的暴龍隊走了替補中鋒Bismack Biyombo卻補入了塞爾提克的大前鋒Jared Sullinger;第三的熱火隊走了當家主將Dwyane Wade與大前鋒Chris Bosh;第四的老鷹隊直接被塞爾提克挖角了中鋒Al Horford;第六的黃蜂隊暑假裡更是進行大換血,走掉多位主將;東區第七的溜馬隊則意外的換掉了頗受好評的總教練Frank Vogel;東區第八的活塞隊則傷了主控Reggie Jackson。

每支東區的競爭球隊都有各自的問題,相較之下,塞爾提克的負面新聞最少,球隊的戰力流失也最少,還用頂薪搶下了中前鋒Al Horford。離隊的大前鋒Sullinger在季末就已經因為體重問題而掉出了總教練Brad Stevens的輪替名單之外,唯一真正的損失是小前鋒Evan Turner的離隊。

▲ 團結是C's最大優勢 (Zimbio/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但,媒體的預測不能太當做是一回事,同樣的一群媒體甚至總管們都沒能預期波特蘭拓荒者隊能夠打進季後賽,當然也別提成為西區五強,而同樣的這些媒體也沒能料想到補強成功的公鹿隊會跌落谷底,看似將要起飛的巫師隊會有僅僅五成勝率。

上個球季的塞爾提克跨過了一個重要的指標,從14-15球季一支不滿五成勝率的球隊,雖然只差了一小步,成功的擠入五成勝率的門檻,而且一舉將勝場推升到48場。新球季裡塞爾提克將在48勝的基礎上繼續向上挑戰,而在NBA裡,50勝不僅是個整數的關卡,更剛好是六成勝率的分界線,跨過50勝的門檻,就是成為真正強隊的象徵。

我們先從過去幾年的歷史來回顧那些曾經挑戰龍門的球隊。從2012-13球季開始的三個球季裡共有14支球隊的勝場數落在45-49勝的範圍內,這14支球隊裡有剛好半數的球隊在隔年跨過了50勝門檻,剩下的7支球隊則有2支的戰績提升,而有趣的是這兩支球隊在隔年都成功的擠身入50勝俱樂部。

就歷史而言,沒有球隊重組也沒有操作失誤的塞爾提克有絕佳的機會跨入50勝,至少在開季之前看來是如此。

15-16球季的三大問題

上一季的開季分析塞爾提克2015-16 Preview <一> 塞爾提克是一支?  裡透過數據的分析,曾經導出以下的結論:

塞爾提克進攻上是一支投籃命中率不佳且不擅長站上罰球線,相當倚重教練戰術,透過傳導製造大量出手進攻機會,特別強調把握在禁區五呎內投籃機會,雖然三分命中率很差,但盡可能在三分外線大量投射以彌補球員天分不足的球隊。

塞爾提克是一支守優於攻,極度欠缺阻攻能力且籃板能力不佳,但不大容易失誤且擅長防堵快攻,防守的重點是迫使對手的出手遠離籃框,即使在三分線外大量出手也在所不惜的球隊。

如果就上季的表現來看,塞爾提克大致上若合符節,甚至說這些是總教練Brad Stevens的執教特色應該也並不為過。面對新的一季,這裡就繼續沿用上一季的結果略過這一部分的分析,直接來看看上一季的幾個問題所在,並思考在加入中大前鋒Al Horford後對這些特質會造成甚麼樣的變化,以及對每個個別球員的影響。

如果從上一季的統計數字以及相對於整個聯盟的排名來看,塞爾提克在場上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這三個面向。

第一個面向是投籃。塞爾提克的投籃機會不是問題,在出手次數上,塞爾提克這兩季以來都名列前茅,但在命中率上卻與聯盟的潮流恰好相反。塞爾提克在禁區籃下2呎的範圍內還能有聯盟中位數的水準,但隨著出手距離逐漸拉遠,塞爾提克的命中率在聯盟的排名就越差,而偏偏塞爾提克是一支非常強調外線出手的球隊。

如果再從球員的命中率來分析,會發現幾個非常明顯的特徵。第一個是塞爾提克的側翼球員的命中率有明顯的上升,主控Isaiah Thomas、得分後衛Avery Bradley、小前鋒Jae Crowder在各個距離的出手都更有把握度,但同時間幾乎所有長人在上個球季的命中率普遍下滑,不僅是掉出輪替陣容的Tyler Zeller,包括Sullinger與Kelly Olynyk也都有同樣的趨勢,特別是長人們在出了籃下兩呎後的命中率就陡降,在三位長人都有同樣趨勢下,是個頗值得新球季繼續關注的現象。Sullinger的問題在於籃下兩呎的命中率遠低於聯盟長人的水準,而上一季三分外線非常搶眼的Olynyk則是中距離的投射慘不忍睹。

▲ 投籃命中率是C's的第一罩門 (Zimbio/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而另一方面,如果以兩季的球員變換來看,塞爾提克在2014-15球季的球員普遍在投籃的準度上要明顯優於上個球季才加盟的球員,除了中前鋒Amir Johnson外幾乎呈現全面衰退的現象。而從球員的組成上來看,很明顯可以看出來是因為上一季的選秀中一次補了四位新秀(只有三位入隊),而這些新秀還不具備有在NBA上場的能力所導致。

好消息是新球季裡補入各距離投籃都有穩定命中率的Al Horford,而且這三位新秀裡至少Terry Rozier會有比上一季更多的表現機會,而本季的探花Jaylen Brown應該不至於如此不濟。但壞消息是這一年的選秀會上塞爾提克選了更多的新秀,而成熟度可能比去年更差,也更不具有即戰力。這樣的洗牌結果讓塞爾提克持續在板凳的尾端堆積了大量無法上場的年輕球員,如果主力球員有病痛意外,能否補上戰力缺口成了未知數。

第二個面向是籃板。塞爾提克的自身籃板數據不差,無論進攻或防守籃板都在聯盟前段班,但這主要是源自於第一個問題。在攻守兩方的命中率都低落下,塞爾提克的球賽裡有更多的籃板可抓,最後導致看似漂亮的籃板數據背後卻是對手的數據更加精采的結果。

▲ Sullinger是上季的籃板屏障 (Zimbio/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塞爾提克的籃板問題有很大的一個部分來自於教練團對小球戰術的熱誠,這讓每個位置的球員都得要在場上跟比自己更高又更壯的球員來拼搶籃板,因此在籃板上居於弱勢。另一方面是長人本身的籃板能力的落差,兩大長人Sullinger與Amir Johnson都是進攻籃板的高手,超過10的進攻籃板率是很了不起的數字,但在防守籃板上,只有Sullinger一人有聯盟一線的身手,Johnson只能算是平平,而另兩位中前鋒Zeller與Olynyk都低於聯盟長人的水準。

新球季裡籃板的屏障Sullinger已經離隊,補入的Al Horford雖然是明星中前鋒,但他的籃板數字高鋒落在生涯前期,近幾年的表現卻並不理想,特別是進攻籃板的能力比起上季的塞爾提克整體還要差上不少。原因除了前幾年的傷勢讓他的打法轉趨保守外,在老鷹隊裡有更強勢的Paul Millsap造成排擠效應也是原因之一。

轉入有更多籃板可搶的塞爾提克,應該對Al Horford的籃板數據有所助益,他的高投籃命中率與更好的防守也對球隊有所幫助,但對塞爾提克原本就處於弱勢的籃板而言可能並不全然正面。

第三個面向則是在防守。塞爾提克的防守數據除了阻攻外幾乎都在聯盟前幾名,積極防守也是球隊給人的主要印象。但上球季塞爾提克有一個數據急遽的攀升,卻是防守上所呈現最大的問題,這問題甚至直接影響了球隊的勝負,那就是犯規次數。塞爾提克的防守跟傳統的防守球隊有非常大的落差,簡單的說,就是跟塞爾提克前助理教練Tom Thibodeau所承襲的Pat Riley、Jeff Van Gundy、Stan Van Gundy的防守體系大相逕庭,另一方面也跟聯盟另一流派的馬刺隊體系有所差異。但在節奏快,身高幾乎每個位置都居於弱勢,球員天分差距更大的情況下,靠著拼勁甚至蠻力來防守成了塞爾提克的特色,在普遍缺乏細膩的防守技巧下最後呈現在數據上的就是聯盟次高的犯規次數與對手超過兩百次的罰球優勢,以及場上不斷抱怨裁判尺度。

以數據來看,塞爾提克全隊在每36分鐘的犯規次數上有五位球員要犯上至少4次規,如果再加上3.9次的Sullinger與David Lee就高達七位,其中塞爾提克的長人除了菜鳥Jordan Mickey外其餘六位全部入榜,在阻攻數字不如人下,只能靠犯規或肌肉對抗來守護禁區的特色相當明顯。但值得注意的是犯規並不是這些長人上場時間短的主因,因為塞爾提克的長人出場時間最長的也不過就是Sullinger的23.6分鐘,離因為犯規問題而影響出賽時間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

另一個例證是七人裡唯一非長人的後衛Marcus Smart每場出場27.3分鐘要高於其他入榜的長人,足見這並非教練團考量的重點。以防守的拼勁著稱的Smart因為體型壯碩,讓他在防守時的靈巧度受到不少影響,得要以身材跟意志力來彌補,因此他也是最容易引起裁判反感跟抱怨裁判尺度問題的球員。

新補入的Horford應該在這個項目上對塞爾提克會有很大的幫助,生涯的每36分鐘犯規次數都不到4次,近幾年更穩定的在2次上下,加上他的阻攻能力,應該能提供塞爾提克更好品質的防守內容,也能增加球員在防守時的信心。

Turner離隊的隱憂

而除了三項上個球季遺留下來的問題外,新球季裡塞爾提克最大的疑問來自於離隊的搖擺人Evan Turner。除了帳面上的10.5分、4.4助攻與實質的第二號控球外,最主要的還是Turner在塞爾提克陣中扮演一如剎車皮的關鍵角色。

▲ Smart是否能接下Turner的重擔? (Zimbio/Kevin C. Cox /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先從數據面來分析,Turner在跟後場、側翼供輸有關的三個進攻型態中有相當優異的表現,分別是擋切中的持球者、單打與攻守轉換。雖然Turner的聯盟排名看似不高,跟其他開季分析會給你的甚麼聯盟第一、第十之類的數據相比可說是毫無亮點,但事實上這40-80名左右的排名雖然不是耳熟能詳的大明星,但大多數是各隊的先發主力球員。例如擋切次數排名第47位的是太陽隊射手Devin Booker,擋切得分第50位是巫師隊主控Bradley Beal,單打得分排名第45位是黃蜂隊主控Kenba Walker,而Turner在攻守轉換上所獲取的分數跟灰狼隊主控Ricky Rubio與鵜鶘隊主將Anthony Davis完全相同,這也是他能在市場上獲得大約的背後原因。

Turner在攻守轉換上遺留的問題相對較小,塞爾提克的後場與側翼應能分攤掉這部分的工作,這可以從Turner在攻守轉換的比重上是明顯低於其他兩項獲得印證。但在擋切的持球與單打這兩個項目上,塞爾提克幾乎只有Turner與Thomas兩人能夠擔當重任,其餘的球員無論在次數上與效率上都與兩人有明顯的落差,而這也是最考驗球員個人技巧與臨場反應的項目。對在這兩個項目上都在聯盟中敬陪末座的塞爾提克而言,少了Turner的影響主要在於缺少了另一個能夠在外圍獨力取分的球員,將迫使球隊更加依賴總教練Brad Stevens的戰術設計。

但每場比賽能夠喊暫停的次數有限,真正執行還是得要靠場上的指揮官,如何將比數控制在範圍之內給CBS有足夠的機會喊暫停,讓他畫戰術板的功力能夠發揮將會是關鍵。少了Turner在關鍵時刻獨立單打取分的能力,如何咬緊對手對於塞爾提克是非常嚴苛的考驗。

Turner的得分、助攻也許不甚搶眼,但他在塞爾提克的進攻體系裡扮演的角色卻遠遠多過基礎數據所能呈現的重要性。特別是塞爾提克的主控Isaiah Thomas在球賽關鍵時刻容易腦充血的問題一直沒能獲得明顯的改善,在關鍵時刻讓Turner上場扮演球隊節奏掌控者與剎車皮是教練團十分常用的調度模式,少了他的身影,無疑替塞爾提克在關鍵時刻投下一個變數。

▲ 少了Turner更考驗Thomas的組織能力 (Zimbio/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新球季裡塞爾提克期望過去兩季所挑選的控衛Smart與Rozier能夠聯手來填補Turner的空缺,就球隊長遠的發展而言,讓年輕球員來接手的確有助於球隊的成長。但就現實面而言,塞爾提克的年輕球員與老將Thomas、Avery Bradley、Jae Crowder能夠補上多少Turner的缺口?總教練Brad Stevens的戰術可以幫助掩飾多少弱點?其實對最終戰績的影響甚為重大。

新球季理的挑戰

新球季裡,塞爾提克面對的挑戰其實比想像中要多得多。光是新增加了一個每晚將要在禁區裡打上至少30分鐘的長人,就跟過去兩季單一長人出賽時間不超過23分鐘的操作模式有很大的差異。如果再加上這個長人不光是後衛們的配角,更是球隊在暑假以頂薪相迎,成為隊裡年薪最高的球員,在進攻端就跟原本塞爾提克的長人地位完全不同。Al Horford的降臨將會牽動整體出賽時間的分配,而這多出來的出場時間究竟該從後場還是前場而來?成了球隊第一個要下的決策。他的出現也會影響到球隊進攻重心的轉移,是要增加長人在場上的進攻比重?還是沿用過去的進攻模式讓長人繼續扮演建造人牆、替後衛製造空檔的搭配角色?目前都還沒看到任何解答。

▲ 新球季Al Horford將是目光焦點 (Zimbio/Tim Bradbury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這些分配與轉變都會直接影響到球隊的戰術體系與風格,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看到太多著墨,加上塞爾提克的先發群在熱身賽裡的出賽時間非常少,讓一切都只能等到開季後才能見分曉。

除了Horford,塞爾提克這季也新增了高居第三順位的前鋒Jaylen Brown。跟其他得要奮戰證明自己能上場的樂透新秀相比,Brown在球隊裡的定位相對清楚,競爭的壓力也小,因為塞爾提克的先發小前鋒是屬於Jae Crowder的囊中物,而其他年輕的鋒衛搖擺人與Brown又有諾大的差距,讓Brown在新秀球季只需要放輕鬆做自己即可。但相對之下,塞爾提克其他的新秀卻幾乎都還在掙扎之中,除了去年的首輪新秀Terry Rozier有望在新球季裡扮演較吃重的角色外,包括James Young、R.J. Hunter、Jordan Mickey與Demetrius Jackson都只能在板凳末端與發展聯盟間浮沉,其中Young與Hunter還得要爭奪球隊最後一個位置,也不包括其他直接下放到發展聯盟或囤貨於海外的新秀。

▲ Brown順利進入輪替陣容 (Zimbio/Michael Reaves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板凳上過多的非即戰力年輕球員代表著球隊在戰力上的巨大落差,特別是主力輪替裡有Rozier與Brown兩個幾乎沒有正規NBA比賽經驗的球員,讓塞爾提克的替補陣容並不如熱身賽裡所呈現的那麼具有競爭力,遇上真正的NBA等級的替補球員能發揮多少還是未知數,且剛進入NBA的年輕球員勢必會出現撞牆期,這將會使得塞爾提克的勘用替補球員變得十分有限,球隊的深度是一大疑問。

而最後,還是要再回到前面提到Turner離隊後的球隊組織問題,假若原先預想的Smart與Rozier都無法填補Turner所遺留的空缺,塞爾提克的替補陣容將會面臨極大的挑戰,而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看不出來有任何的解方。這種種的問題,都只能留待開季後再做觀察,也只能期待總教練Brad Stevens的戰術系統能夠繼續發揮超乎預期的功效。

接下來就來看總教練與個位置球員的分析。

總教練 - Brad Stevens

▲ Stevens 是塞爾提克最耀眼的明星 (Zimbio/Michael Reaves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塞爾提克只花了三季就將球隊帶到接近50勝的層級,除了Thomas的加盟外,最大的關鍵無疑是找來了Butler大學的總教練Brad Stevens。Stevens跟其他大學名教練最大的不同,在於他並非出身於NCAA的名校,因此他的身段比起無論是塞爾提克的前資深帥哥教練Rick Pitino或是其他名帥都要更加柔軟,幾乎與球員、教練團沒有隔閡,有任何的事情,球員都隨時可以找到CBS。因此,甚少有Stevens與球員間的負面新聞,即使是無法上場的老將Gerald Wallace都讚譽有加。

另一個來自小學校的優勢則替他在塞爾提克奠定了基礎。由於Butler對高中明星球員的吸引力遠不如一流名校如北卡、杜克、肯大,即使在印第安納州也與印第安納大學、普度、聖母等傳統名校有段差距。這讓Brad Stevens得要將腦筋動到有球技但身高不足而被傳統名校拒於門外的球員身上,也由於球員的身材普遍不佳,讓Stevens特別著重在小球戰術的運用上,也更重視如何激勵球員在場上以努力、拼勁來彌補先天的不足。

這段描述,對塞爾提克球迷而言應該非常熟悉,因為這就是塞爾提克過去三季的寫照。

過去三個球季裡,Stevens的戰術素養讓他快速的在教練與媒體圈裡竄升,當然,球隊戰績的背書也同樣功不可沒。在場上常可以看見塞爾提克球員在連續的幾次暫停後都擺出同樣的布陣,但透過每一次接應發球者的設計不同,場上球員走位、掩護的路徑不同,而創造出完全不同的進攻路數,讓人只能擊節三嘆。

戰術,或者該說Stevens可說是塞爾提克最大的資產。

但小學校也有些缺點,例如在Stevens執教的生涯裡,球隊最亮眼的明星往往就是總教練本人,這特色到了NBA也同樣適用。雖然過去幾季陣中有Rajon Rondo、Gerald Wallace、David Lee等前明星球員,但他們不是受傷就是已經過了球技的巔峰時期,因此可以說直到上個球季,Stevens才真正有機會執導了的第一位明星球員Isaiah Thomas,但這個明星球員卻可說是拜Stevens重用之賜才能有如此搶眼的演出。

新球季裡Stevens將有機會第一次指導來自體系外的明星球員Al Horford,雖然Horford的個性溫厚幾乎不大可能製造任何亂子,但如何在出場的時間、球權的分配與戰術的設計上平衡手中的兩位明星球員是Stevens將要面對的新課題。

特別是Horford的到來正是擅長小球戰術的Stevens的另一項考驗:如何使用長人。

上一季的開季分析特別提到塞爾提克的長人困境,上一季塞爾提克在相關的數據上還是在聯盟的後段班,David Lee的實驗最後也終告失敗,特別拿出來探討的Sullinger成長不僅依然停滯還出現倒退,最後只能落得黯然離隊的下場。而Stevens一手調教的Kelly Olynyk除了三分外線進步外,所有距離的投籃命中率都不若前季,他習慣做出假動作後不切不投的壞毛病也依然存在,整體的進步相當有限。

整體說來,長人只有Amir Johnson在籃板與禁區投籃上有所成長,但Amir是個打滾江湖多年的老將,攻守早已定型。新球季裡塞爾提克終於盼來了第一個真正有影響力的自由球員Al Horford,也是第一個真正有影響力的長人,Stevens究竟要如何運用Horford?他的到來是否真能改善塞爾提克內外失衡的進攻模式?亦或是反而讓球隊更加肆無忌憚的創作出更多的小球組合?這些都還是未知數,這恐怕也是除了季後賽能否跨越第一輪外對Stevens最大的觀察點。

熱身賽裡塞爾提克的主力球員上場的時間甚少,先發球員一起磨合的時間有限,這樣的調度是否會影響一開季的默契還有待觀察,而Horford與Thomas兩人又要如何搭配也是未知數,此外陣中大量的年輕球員是否能有更明顯的進步則是另一個重點。塞爾提克要打入季後賽應該不會是太困難的挑戰,但能否順利突破50勝與季後賽能否突破第一輪,是兩個非常重要的關卡,也是Brad Stevens的聲望能否更上層樓的關鍵。

這個球季,對Stevens而言是個重要的一季,也是充滿更多挑戰的一季。

控球後衛-Isaiah Thomas

▲ Thomas是上季的進攻發動機 (Zimbio/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上個球季的開季分析錯得最離譜的肯定是控球後衛這一項,不僅Isaiah Thomas最後先發出賽了79場比賽,成為球隊的不動先發主控,原本被預期先發的Marcus Smart更只打了三場就因為受傷而讓出了先發位置,最後只共先發了10場,而且Smart在控球的基本攻上幾乎沒有任何進步,讓他只能分食二、三號球員的出場時間,最後還讓自己的投籃跌落谷底。

新球季裡Thomas毫無疑問還會是不動的先發控衛。上季打出生涯年的他有22.2分、6.2助攻、1.1抄截的佳績,除了得分為生涯新高外,另兩項都是生涯次佳。這是Thomas生涯第一次有機會能扛起球隊的主秀,也第一次有機會能進入明星賽,讓從入行以來就一直與各種偏見對抗的Thomas能有一吐怨氣的機會。

Thomas是塞爾提克全隊少數能有無限開火權的球員,也是最主要的擋拆、單打等戰術的執行者,這讓他在許多進攻項目的數字都將隊友遠遠的拋在腦後。新球季裡Thomas有兩個主要的觀察重點。第一個是在Evan Turner離隊後,Thomas是否能扮演關鍵時刻穩定軍心的角色,而不是帶頭腦充血做亂的那一個人。在少了側翼的另一個持球者後,Thomas是否能更全面的關照到整支球隊的組織與運作,成為一個真正的控球後衛。

這是Turner留下來的考驗。

另一個考驗則來自於Al Horford。理論上Thomas跟Horford的搭配不應該有太多問題,畢竟Thomas生涯前三年就是與國王隊的長人DeMarcus Cousins一起搭配,兩人跟Rudy Gay一起並肩成為國王隊的進攻鐵三角,單季的得分都超越20分大關。但熱身賽裡Thomas的表現並不盡理想,前面四場的命中率相當低迷還不滿四成,如果不是對籃網隊時有六投六進的演出,一口氣拉高了熱身賽裡的命中率,數字將相當難堪,但總體而言Thomas在熱身賽裡的表現其實頗不理想。

▲ Cousins是Thomas生涯第一個主要搭檔 (Zimbio/Thearon W. Henderson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主要的原因可能在於進攻模式的改變。加入Horford後,Thomas在將球送給低位的Horford後就只能退到三分線外擔任等球射手,這與他的進攻習性相去甚遠,也跟他過去總是繞過長人在肘部設下的人牆後展開進攻有諾大的差距。而在擋切上,兩人的搭配也不理想,Horford反而與得分後衛Avery Bradley搭配較為順暢。上季一開始Thomas與Amir Johnson也有不少高位擋切後妙傳禁區讓Johnson發揮的漂亮鏡頭,但隨著球季進行次數也隨之減少。除了Thomas的袖珍身高讓他在繞過人牆往內移動時要將球送往禁區的難度比其他控衛更高外,Thomas喜歡利用長人做路障來增加自己出入空間的習慣也與傳統的擋切配合大不相同。

這也許是熱身賽裡Thomas與Horford有點像是坐翹翹板般的微妙關係的原因。但熱身賽裡塞爾提克讓主力球員打得時間實在太短,搭配的時間也不足以下定論,熱身賽離開季有整整一周的時間可以做調整,兩人會擦出如何火花還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塞爾提克如果在新球季裡想要更上層樓,Thomas與Horford能否產生綜效會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Marcus Smart

儘管上季Smart熱身賽中大有進步的運球在開季受傷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球場上,但今年的熱身賽裡他的運球又有更明顯的進步,主要還是持續修正運球時習慣彎腰的壞毛病。熱身賽裡的Smart無論在後場指揮或是加速切入禁區都能保持膝蓋微曲而上半身保持挺直的正確姿勢,加上他的運球更為順手,因此不僅傳球更為順暢,甚至還能夠出現許多次帶球切入在取得有利位置後就順勢用右手單手運球後直接挑籃的動作,而略過了收球、護球等步驟,能夠一直將目光集中在籃框上,這些都是運球更能夠隨心所欲的例證。

這讓Smart在控球位置上占據更有利的位置。但跟上季相同,Smart又在球季一開始時就面臨得要因為受傷而退出上場名單的窘境,也要面臨重返場上後這些特質是否還依然存在的問題。過去兩年都打不滿70場,如何保持健康反而是看似壯碩但並不耐戰的Smart需要克服的關卡,特別是他在場上無論防守或是切入都相當依賴他的體型優勢,再加上非常靠氣勢與拼勁的防守,都讓他的受傷風險高於傳統型的後衛。

▲ Smart這季是否能破繭而出? (Zimbio/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但無論掛名在控球後衛或是得分後衛,新球季裡Smart勢必都會因為小球戰術的緣故而增加在小前鋒的出場機會,畢竟這才能讓塞爾提克過多又身高不足的後場球員能夠分到足夠的出場時間,也能夠讓總教練Brad Stevens的小球戰術更能夠發揮功效。

如同上季的熱身賽,Smart的投籃命中率都擺脫例行賽的低迷,他這季熱身賽整體的投籃命中率來到42.0 %,雖然比起上季的46.9%相比差了許多,但讓他至少還有機會能走出投籃急診室的門口。不同於一般認為他的命中率提升來自投籃動作的修正,我倒認為他的命中率提升也來自運球動作的改善,除了前面說的上籃時的流暢度外,Smart在運球後的跳投的改善最為明顯,過往他常常在出手前得要分神去關注自己手中的皮球是否在正確預想的位置,讓他無法將所有的專注力放在籃框上。今年熱身賽裡Smart的跳投出手完全不需要分心去擔心出手前球的位置,讓他能保持投籃的穩定度與流暢度,這與他上籃時能夠專注在投籃的標的上是同樣的道理。

▲ 外線投籃是Smart的最大疑慮 (Zimbio/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而Smart的新投籃動作倒是替他的三分投射製造了不少麻煩。他的新投籃動作顯然非常重視出手後下壓動作的完成,可以看到他每一次的三分出手都特別誇張的強調這個右手腕的動作,但Smart的手腕並非如同James Young般柔韌,因此為了強調下壓,他在三分線外的出手非常容易就走樣,有時甚至影響了出手彈道的穩定性,反而讓他的遠距離投籃不夠順暢。

受傷後Smart是否能夠完全健康無虞的出賽,或是跟上季一樣就此將所有的問題怪罪到受傷上是真正值得觀察的一點,雖然Smart的防守已經足夠讓他在聯盟裡不至於沒有飯碗可拿,但能否長久又是否值得塞爾提克打開荷包主動延長合約,Smart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Demetrius Jackson

身為第三號控球的Demetrius Jackson可能是塞爾提克這幾年選的矮控衛裡唯一個會運球的新秀,他的運球動作不但標準而且流暢,讓他在夏季聯盟一開始時能夠很自在的進出禁區,有很不錯的表現。但在夏季聯盟裡Jackson也暴露出自己在面對包夾時的處理問題,不僅沒有辦法很自在的利用自己的運球技巧脫困,而且非常容易陷入自亂陣腳的困境,同時也不夠冷靜,讓他的表現很快的被其他球員給拋在腦後。

▲ 學習如何面對NBA防守是Jackson第一個課題 (Zimbio/Michael Reaves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熱身賽裡Jackson的助攻效率相當高,但他在面對包夾甚至單人壓迫時的處理依然不及格,讓他在場上的表現險象環生,組織的效率也大打折扣。相較之下,Jackson的投籃表現較為突出,命中率穩定也敢在外線出手,反而是表現比較突出的一環。

但冷靜是控球後衛的根本,處理包夾與壓迫更是基本要件,這個罩門會是Jackson能否站穩NBA的關鍵,也是塞爾提克破格給他一張保證合約,讓他免除開季前競爭的舉動是否合算的評判標準。

得分後衛-Avery Bradley

上季的Avery Bradley一如預期的擺脫停滯又重新回到進步的軌道上,不僅得分寫下生涯新高(15.2分),他的助攻(158次)、抄截(117次)都寫下新紀錄,雖然三分外線並沒有創下新猷且36.1%的命中率只是差強人意,但他的確做到開季前說的增加出手次數的諾言,同時也減少了在三分線前一步的出手頻率。

Bradley又回到了那個持續進步的優等生身分,同時也將自己的防守評價向上提升,不但睽違三年後又再次入選年度防守隊,這次更進一步的擠身防守第一隊,且是聯盟後場防守的第一人。

▲ 成功防守Curry讓Bradley聲名大噪 (Zimbio/ Ezra Shaw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新球季裡Bradley又有新的花樣,這回是他已經被罵了無數個年頭,大家已經開始不抱任何希望的運球與持球。過往Bradley也有運球姿勢不良的毛病,特別是非運球手習慣收回身側,甚至有前臂內收的壞習慣,讓他的切入能力受到很大的影響。熱身賽裡Bradley的左右手運球變得相當流暢,可以很自在的在兩手間做變換,這讓他不僅運球過半場的速度更快,也終於能夠自由的進出禁區,也讓他能更即時的傳球,而不會平白錯失助攻的機會。

熱身賽裡Bradley每場可以傳出2.6次助攻在球隊居次,而失誤1.8次雖然稍多,但他的18.5的AST%卻要優於過去自己的水準(生涯最佳11.9%),這讓塞爾提克在攻守轉換時多了一個能夠組織、供輸的後場球員,讓塞爾提克更有機會彌補Evan Turner的空缺。

如果要挑剔,Bradley比較讓人失望的地方在於他的三分投射的穩定度並沒有真正提升到一個射手該有的程度,雖然常讓人讚嘆他的投籃穩定,但最後的數據還是只有射手的入門水準。對先發與優先輪替陣容裡非常缺乏穩定外線射手的塞爾提克而言,Bradley能否每場穩定的在三分線外投射讓隊友有更多的進攻空間,重要性可能要更高於其他的領域。

Terry Rozier

從夏季聯盟開始Terry Rozier就有相當突出的表現,讓他跟球隊其他的菜鳥開始產生非常明顯的區隔,而這樣的表現也延續到了熱身賽,讓他的出場時間提前到正規的板凳,而把最後跟菜鳥與前菜鳥的出場時段留給更菜的控衛Jackson。

雖然大多數的媒體與評論都將Rozier視為球隊的主要替補控衛,但看完熱身賽後,今年還是決定繼續把他放在得分後衛的位置上。上季熱身賽裡Rozier看似修掉了許多錯誤的運球姿勢,但到了例行賽面對正規NBA球員的防守壓力,他運球是容易被球牽制的問題又自然而然的浮現,也讓他一直到球季尾聲才有比較多的出賽機會。夏季聯盟與今年的熱身賽裡,Rozier的運球還是有進步,到了熱身賽,夏季聯盟裡過於依賴手腕的「勾」來控制球的問題減少了,但取而代之的問題是他的運球反而過於貼近身體,讓他在切入或是加速時容易出現失誤。熱身賽裡曾經一球直接砸在自己腿上,也曾經在突破時運到防守者的腿上,實戰中的運球還有很多需要改善的點。另外當面對比較積極的防守者時,Rozier運球過度依賴彎腰來突破的問題也容易浮現,常影響他在突破防線後的傳球因為需要「撈」球而拉大傳球動作且力道不足。

▲ 對球的控制能力是Rozier的一大疑慮 (Zimbio/Michael Reaves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讓Rozer還不是個控衛的問題還是在定位上,但不同於上季是外界如何定位他,新球季的問題更接近於他如何定位自己。從比賽中可以發現當Rozier決定鐵了心要積極進攻籃框跟要扮演控衛時有非常明顯的差異,當不需要顧慮隊友時,Rozier無論運球或是投藍的動作其實非常流暢,但當他轉換成替隊友打點進攻時,他非常容易因為需要分心在運球上而導致無法兼顧。

這種差距讓Rozier在場上還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控衛。但在進攻端,Rozier還是非常有機會能成為一個同時具有切入與外線投射能力的後衛,特別是經過一個球季的洗禮後,Rozier在夏季聯盟與熱身賽的外線出手動作變得更為流暢,射程與防守者逐漸不再是問題。雖然上季Rozier也同樣在熱身賽有優異的表現,但到了例行賽又被打回原形,不過新球季裡的熱身賽裡Rozier面對的防守者是對手介於先發與替補之間的球員,對抗性要遠優於上季熱身賽的練打時間,應該有較高的參考價值,特別是上季季後賽裡Rozier有明顯的進步,可能才是更好的比較基準點。

Gerald Green

對塞爾提克球迷而言,體能條件勁爆的Gerald Green肯定不陌生。做為2005年的第18順位新秀,Green不但有驚人的體能也在第二個球季有漂亮的三分投射命中率,最後成為交換Kevin Garnett的籌碼。當然,那幾年塞爾提克的陣容是相當殘缺的,也讓體能相對有優勢的Green能夠很快的贏得出場機會,數據跟場上實際上的表現有落差,再加上不成熟的心智,讓他在離開塞爾提克後就從NBA消失,轉了好大一圈才又重新回到NBA的戰場,但這也讓他成熟與成長。

重回塞爾提克的Green明顯的比十年前更為穩重些,依然有非常好的體能條件,只是少了年輕時那種為了秀而秀的態度,多了點收的特質。經過幾年的流浪,Green對球賽的認知大大的提升,雖然熱身賽裡的命中率相當低迷,但Green在場上該投、該切、該傳的判斷十分準確,這讓Green雖然只拿老將底薪,但一上場就能明顯的與其他年輕球員有所區隔,也使他成為擠入球隊開季名單的一員,而且開季後也會有一定的出場機會。

▲ 重批綠衫的已經是不同的Green (Zimbio/Michael Reaves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熱身賽裡Green有許多帶球進攻後分球的助攻畫面,這是在他生涯裡比較少見到的鏡頭,對少了Turner的替補陣容而言,有一個能夠得分也能夠帶球的資深球員就相對的重要,但這樣的分神是否會影響到他的表現還有待觀察。跟上一季相比,塞爾提克重視速度與節奏的開放式打法應該會更適合Green融入比賽之中,但沒有好的、穩定的組織者可能會影響到他在進攻上的發揮,特別是在攻守轉換上會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而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籃框進攻者。

從Green身上,讓人看到歲月的無情,但也看到成長的痕跡。

James Young

雖然媒體總愛以年紀替James Young做為出脫的藉口,但在NBA裡年紀可以是天賦的加分項目,卻從來都不是缺乏表現的遁辭。縱使你沒有穩定的出場機會,也該在每一次短暫的出場裡表現出自己的成長與努力,而這些,過去兩季從來都沒有在Young的身上出現過。

機會是不等人的,歲月對老人與小孩都是一樣的無情。

▲ 左腕是Young唯一的武器 (Zimbio/Michael Reaves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夏季聯盟裡Young的表現依然讓人失望,除了他柔韌的左腕外沒有絲毫亮點與也沒有呈現太多進步的面向,雖然開始增加自己持球單打出手的比率,但單打的能力卻像是他年齡般的稚嫩,可是實際上他已經是個有兩年NBA經驗的球員。熱身賽裡Young一開始有相對突出的表現,開始積極的切入籃框與替隊友製造機會,而他柔韌的手腕也終於在面對對抗後能保持穩定的出手,但這樣的表現並沒有辦法每一場都維持同的積極度,從第一場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積極、強勢,又逐漸的縮回原本的James Young,七場比賽下來,還是不足以讓他破繭而出。

雖然逐場的退縮,但跟過去兩季的Young相比熱身賽裡還是有明顯的進步,問題在於Young的技巧依然不夠全面,雖然除了在外線擔任等球射手外也開始能夠切入單打,但在側翼球員的組織、接應上的成長有限,這些都將會影響他能否擠入最後開季名單的機會。

歲月是不等人的,如果Young只是將熱身賽當成是一個關卡,這永遠無助於他在NBA裡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小前鋒-Jae Crowder

Jae Crowder一直是過去兩季塞爾提克除了Isaiah Thomas之外最重要的球員,上季成為生涯第一次的全職先發球員,除了三分投射外的每一項數據都寫下生涯的新高,一度被許多波士頓網路媒體吹捧為具有成為明星球員的潛質。但三月分的受傷停賽讓打亂了他的步調,季後賽也因為傷勢沒有完全康復而影響了整體的表現,雖然防守端依然盡心盡力,但傷勢影響到出手與跑動,讓他的投籃命中率低迷,在進攻端成了球隊的負擔。

熱身賽裡Crowder又重新回到那個沒有傷痛困擾的球員,開始用很詭異又看似不協調的姿勢投籃、上籃,但卻能有穩定的命中率,這是Crowder身體恢復正常的象徵。但新球季裡Crowder將面臨新的問題,在Horford加入後,塞爾提克進攻模式開始有所轉變,在禁區球員的影響力增加,而後衛群如Avery Bradley、Marcus Smart也各自增加了進攻時的武器,這讓塞爾提克在出場時間與場上表現機會的競爭上更加激烈。雖然這是一個正面的發展,但卻對沒有非常特殊進攻技巧的Crowder卻是一大利空,熱身賽裡進攻有時候無法融入比賽之中,表現的空間不若上個球季。

▲ 看似不協調才是真Crowder (Zimbio/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新球季裡Crowder也可預期將有更多的時間往四號位置發展,扮演更多衍生四號的角色,讓塞爾提克能夠更充分的發揮小球戰術的優勢。過去兩個球季Crowder已經證明當球隊的小號陣容上場將速度拉快且能夠主導比賽的節奏時,只有6呎6吋但是壯如鋼鐵的他是可以頂住比他高上三吋的大個子,並不會在對抗上成為防守時的缺口,而更快節奏的進攻與開放式的打法也有助於隱藏他基本技巧不足的缺憾,特別是持續進步的中長距離的投射有助於這樣的轉型。

防守端的Crowder不會讓球隊或球迷有太多的困擾,過度防守的問題跟隊友相比之下不再那麼嚴重。比較讓人擔心的反而是只有26歲的Crowder在未來的進步空間還有多少,特別是上季轉任先發後讓他有更多的出場時間,也展現了他在小牛隊時期較少的切入能力,更有過去所沒有的穩定外線投射能力。但在塞爾提克補入禁區的防守球星,選秀會上又用第三順位挑選了Jaylen Brown,在Brown從暑假至今展現了長足的進步後,雖然新球季裡還不足以威脅到Crowder的先發地位,但如果Crowder不能夠在技巧面有有所成長,未來的一到兩年內就將會感受到後浪追逐的壓力。

Jaylen Brown

<SL 2016> 塞爾提克夏季聯盟解析 裡提到Brown有幾個很明顯的缺點,在切入上籃時會習慣性的縮緊身體來保護手中的籃球,沒有自然的延展自己的身體,讓身體的移動是往前而非往上,在快攻時會有習慣性的步伐改變與多餘的小碎步,且有不自然的開腿動作,同時在外線投籃時有多餘的挺腰動作。

這些毛病基本上在熱身賽裡都已經獲得修正,讓人印象非常深刻。Jaylen Brown依然保有非常好的下球與第一步,讓他有很好的進攻威脅力,在突破防線後也可以很自在且輕鬆的伸展身體,很自然的整個運動的力量是往籃框方向移動,讓他的切入的威力大增,再搭配他的優異體能讓Brown在熱身賽裡有許多漂亮的精彩鏡頭,而且不僅限於攻守轉換的時刻。

▲ Brown有不錯的生涯起步點 (Zimbio/Michael Reaves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這些轉變都轉化在數據上,Brown的整體投籃命中率是對菜鳥球員而言可以接受的42.2%,比起夏季聯盟裡勉強三成的數據要好上許多,雖然罰球的比率比起夏季聯盟大幅降低,但這應該是在可預料的範圍之內。雖然Brown有非常多的精彩鏡頭,但當球隊的先發老大哥停賽休養時,扛起主力進攻守的Brown的問題就比較清楚的浮現出來。儘管他的下球與起步超越新秀甚至二年級生甚多(當然還有萬年的Jeff Green),但在NBA等級的小前鋒面前,Brown的單打動作還不足以讓他甩開防守者,起身後單靠著體能的動作也無法成功的完成收尾的動作,在裁判的哨音不若夏季聯盟般鬆散下,Brown的許多上籃最後都以失手做結尾,成為對手快攻的契機。

至於低迷的外線投射,雖然沒有挺肚的動作但命中率還是十分不理想,從大學時期就是差強人意的罰球在熱身賽裡也不足六成,找出更穩定與更精準的投籃習慣也許是在外線投射上Brown要先做的一環。無論是單打動作的成熟與外線投籃的進化,這些都需要時間與經驗的累積,但如果以這個暑假的進步幅度來看,Brown在進攻端的未來並不需要太過於擔心。

防守端的問題除了經驗不足外,Brown的防守技巧跟進攻比起來就顯得非常生嫩,優異的爆發力與球隊積極防守的渲染力讓他有不錯的抄截數字,但在一對一防守上離有效的跟上對手的小前鋒還有一段距離,這也許是目前他短時間內難以爭取先發小前鋒位置的主要原因。跟Crowder相同,在熱身賽裡Brown也有許多往上推移到大前鋒的上場機會,但由於主要面對的是對手替補的替補,實際上的攻守效果還有待觀察,只能勉強僅供參考。

Brown在塞爾提克的好處是前面有更資深的球員足以分擔他第三順位所伴隨而來的壓力,而在Brad Stevens的系統下,具有移動力的六呎七吋前鋒只要防守不要太離譜,幾乎能保證會有足夠發揮的出場時間與機會,剩下的,就看自己與教練團如何來逐步的改善缺點,並一點一點的增加新的技能,隨著球季的進行來逐漸成長。

過去幾年塞爾提克一直沒有能夠挑到真正有好天分的年輕球員,Brown的出現正是對球隊養成體系的一大考驗。

R.J. Hunter

<SL 2016> 塞爾提克夏季聯盟解析 結語中提到R.J. Hunter在生涯位置上並不起Young前進多少,很快的,在熱身賽裡就獲得印證,最後一個開季名單將由這兩位前首輪新秀來競逐。儘管塞爾提克為了避免最後只能揮棄其中一人而一無所有,一直試圖透過交易來解決最後一個位置的僵局,並希望能至少換到一個二輪選秀權,但其他球隊也十分清楚塞爾提克的困境,讓問題從夏季聯盟一直到熱身賽結束都沒能談出任何的交易,雖然熱身賽裡花了大量的時間讓這些年輕球員上場表現,但打下來的數據還是依然難登大雅之堂。

Hunter在熱身賽裡的持球與切入有比夏季聯盟更好的表現,在以新秀與二年級生為主的比賽末段裡有那麼點控球小前鋒的味道出來,在14.8分鐘出賽裡就傳出了1.6次的助攻,同時他在切入後的出手與中距離的把握度都有提升,是比起過去更為搶眼的地方。

▲ 熱身賽裡Hunter的持球有所進步 (Zimbio/Michael Reaves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但原本應該是Hunter最大賣點的外線還是依然不振,熱身賽裡三分球命中率只有29.2%,對三分球出手比重遠超過一半的球員而言是非常糟糕的成績,而且這還是原本公認Hunter的強項。Hunter的三分投射不只是面對NBA等級防守而導致投籃命中率低迷這麼簡單,因為即使上季在發展聯盟裡Hunter也只有29.6%的低命中率,讓他的身價直線下滑。外線投籃的問題還是跟過去看到的一樣,過大的出手動作,過低的出手位置,出手時下盤的力道掌握不佳,這些從新人球季的夏季聯盟開始不斷重複的缺點還是沒有改善,即使上個球季的季後賽裡被老鷹隊的射手前輩Kyle Korver狠狠的修理,也還是沒有從根本來解決問題。

看著Hunter的投籃動作實在讓人非常的無語。

無論最後是否能找到買家,無論最後是Hunter或是Young取得最後一張門票,塞爾提克浪費了兩個首輪的選秀權顯然是避免不了的定局。做為一支非常熱衷於蒐集選秀權卻又無法有效交易的球隊,如果沒有辦法幫助這些選進來的球員成長,不管是看不出來問題所在或是沒法幫助球員改善,這樣的結果就是不斷的浪費手中的選秀權,浪費手中的資源。

大前鋒-Al Horford

籃球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運動,場上兩隊十人在競逐一顆皮球,一隊五人之間的關係隨時都因為人與力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如果從這個角度來切入,你會發現許多人以為塞爾提克新的球季裡沒有太多變化,因為先發主力有四人續留,而Al Horford的加盟讓大前鋒位置更加提升,這樣的論述看似簡單卻不十分正確。

在老鷹隊時Horford場上的表現被更強勢的Paul Millsap所擠壓,因此上季塞爾提克在季後賽裡絞盡腦汁想要防堵的球員不是Horford而是Milsap。而新球季裡老鷹隊搶先在Horford做出決定前就先簽下了明星中鋒Dwight Howard,雖然可能永遠不會知道這兩者間的關連性,但這至少間接促成了Horford決定離開轉加盟塞爾提克的決定。而在熱身賽裡,更強勢的Howard很明顯的成為老鷹隊低位進攻的第一選擇,雖然很大的一部份原因是因為他一直賴在禁區裡不肯出來,但Milsap被迫除了原本的高位擋切外有更多高位接應的動作,不得不讓出他原本最習慣的低位單打位置。

這一切都是因為球員組成的改變而形成的變化。

▲ Al Horford讓C's能跟聯盟一線長人對抗 (Zimbio/Michael Reaves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如果期望塞爾提克在加入Horford之後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轉變顯然並不切合實際,而假若單純的只是將Horford放入原本塞爾提克的攻守體系也可能是一場災難,光是球隊裡多了一個一場比賽至少要拿下15.2分的禁區長人,就足以改變這支球隊的進攻序列。在Brad Stevens執教的三個球季裡得分最高的塞爾提克長人是前兩季Jared Sullinger的平均13.3分,但隨著時間越久,Sullinger的低位單打的比重越低,出手也越遠離籃框,上季滑落到依然是陣中長人之冠的10.3分。

如果比較Sullinger與Horford的數據,會發現造成兩者間差異最主要來自於出場的時間與兩人天差地別的投籃命中率。如果把出場時間轉換為每場36分鐘,會發現兩人在得分上的差距其實並不那麼明顯,兩人在助攻上幾乎旗鼓相當,Horford在阻攻上明顯的優於Sully,而Sullinger在籃板上則遠遠勝過Horford。

單純就數據而言,兩者的效率差距並不如一般人想像中的巨大,當然,場上實際的表現兩人有明顯的差距,無論是投籃的準確度與投籃選擇,再加上兩人對身體的照顧程度,都影響了許多數據外的細節。但這中間卻是一年六百萬與四年一億一千三百萬美元的差距,希望這能帶給Sullinger足夠的教訓與足夠的動力來找回原本應該屬於Sullinger的未來。

而從去年開季的分析<塞爾提克2015-16 Preview <七> 長人的困境 & David Lee >中我們已經知道塞爾提克整體的進攻設計並不利於長人,不管是戰術的比重或是出場時間的分配都明顯的偏向後場。上季的塞爾提克對長人依然不是非常友善,甚至更變本加厲,光是Sullinger單場的出場時間就減少了將近四分鐘,而更重要的是上個球季被波士頓媒體與球迷嫌到不行的Sullinger還是塞爾提克陣中每場平均出賽時間最長(23.6分鐘)、績效最好的長人。

很顯然的,要期望Horford每場只出賽25分鐘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也因此,不是塞爾提克得要削減後場的出賽時間,否則,算盤就得要撥向其他的長人身上,換言之,無論如何改變都是避免不了的事情。而光是讓Horford在場上出場較長的時間,無可避免的就會牽扯到出手機會與持球機會的轉移,因為很顯然的,塞爾提克也不可能期望Horford在球場上只跟Sullinger一樣在肘部替後衛單擋,或是如同Kelly Olynyk一般在三分線外等球,或是跟Amir Johnson一樣默默的在籃下擔任苦工。

這些都不是塞爾提克拿頂薪迎來Horford所期望的結果。

▲ Al Horford的表現關乎C's新球季的發展 (Zimbio/ Michael Reaves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整個熱身賽裡,媒體對這樣的轉變描述非常有限,最常看到的是球隊可能得要適應一個抓下籃板後會自己帶球過半場的長人。但如果看塞爾提克的比賽,會發現Horford帶球時幾乎沒有遇到太多防守的干擾,即使如此,他在過半場後就會在四十五度角的三分線外停下球來找隊友接手,而沒有辦法直接轉換成半場進攻或是直接攻擊籃框,這樣的轉變對球隊的幫助其實相當有限。特別是看過Antoine Walker扮演控球前鋒的老球迷,當然也更別提曾經看過Larry Bird如何改變球賽的老骨頭。

從熱身賽裡的出手來看,Horford的出手的把握度相當高,儘管熱身賽裡超過七成的三分球命中率顯然不會是常態,但他在場上每個距離的命中率都非常穩定。就生涯數據而言,即使離開禁區Horford在中長距離的命中率都穩定超過約莫聯盟中位數的四成命中率。熱身賽裡Horford的33次出手只有6次是在籃下八呎的範圍,比率還不及兩成,且有非常高的比重是在罰球圈至三分線前的距離,單就出手的距離而言與塞爾提克的戰術是相契合。

只是如果Horford在新球季裡就是延續著塞爾提克的打法在半場進攻時以中距離的跳投為主軸,偶爾搭配著錯守在禁區裡得分,這樣的模式是否真的符合球隊最大的利益?又是否符合球隊費盡心思以頂薪簽下他的目標?而最重要的是,這樣的打法真的能讓Horford、球隊、媒體與球迷都感到滿意?

如何運用Horford考驗著總教練Brad Stevens的功力,如何讓Horford能發揮最大功效又不損及其他球員更是一門大學問,但也唯有如此塞爾提克的戰力才是真正的提升。在大頂薪時代,一個頂薪球員該有怎樣的表現還沒有定論,但可以想見的是如果Horford沒有拿出比上季更進步的成績未來恐怕難免成為標的。

Kelly Olynyk

雖然暑假一直有非常樂觀的醫療報導,但Kelly Olynyk還是一如預期的無法趕上開幕,而且開刀的肩膀要至少要休養到十一月中才能回到場上,根據經驗,這恐怕還是塞爾提克高層一貫的樂觀口吻。三個球季以來Olynyk只有菜鳥球季剛好出賽70場,耐戰度是個大問號,再加上他受傷後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場上的投籃手感與各種動作,讓他真正能夠正常出賽的時間又更大打折扣,這也是塞爾提克沒有直接與他續約的考量之一。

▲ 更全面的球技是Olynyk需要磨練的方向 (Zimbio/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上季的Olynyk在三分線外有超過四成的命中率,但他在離開籃下兩呎後的投籃命中率只在三成上下打轉,特別是禁區內與三分線前的命中率都只在兩成四左右,讓他在進攻端的威脅性遠不如帳面上的漂亮命中率。再加上Olynyk有改不掉的假投不切的壞毛病,讓他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就積極出手,在場上的作用其實相當有限,但對熱愛外線投射的塞爾提克教練團而言,Olynyk是戰術裡不可缺少的高射手,卻又無意願多提供出場時間讓他發揮。

新球季裡多了更能吸引對手防守注意的Horford搭配,對Olynyk而言應該是一項利多,讓他有更多出手的機會與空間。而有速度的Olynyk一直都是小球戰術裡的重要長人,他與Horford一起上場可以讓後場的球員組合更有彈性,會是教練團調度上的活棋。特別是Horford又遠比原本的隊友更能分擔禁區防守的工作,防守端可以替Olynyk掩護更多缺陷。

Olynyk跟上季Sullinger其實面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一個每場只出賽約二十分鐘上下的長人母隊該如何給薪?對其他球隊而言,只需要在轉隊後增加他們的出場時間就獲得更高的績效,特別是能夠大量在外線出手的球員如Olynyk,放在場上自然就能夠增加績效,換算成36分鐘後得分相當有效率,是個非常有吸引力的衍生四號球員。但塞爾提克對長人的使用設定就是如此,如果比照市場行情出價,就意味著要以更高每分鐘薪水來換取比其他球隊更低的單場數據,這顯然不是一門太划算的生意。Sullinger有體重問題、命中率問題,而對外線投籃數字比較漂亮又有七呎高的Olynyk,在當今的籃球風潮下薪水恐怕只會水漲船高,對塞爾提克而言這個球季結束恐怕會有一番激烈的錢鬥。

Jonas Jerebko

由於Olynyk受傷,讓Jerebko成為塞爾提克熱身賽裡固定的替補大前鋒,但他在熱身賽裡每場平均犯上三次規,影響了本身的表現。由於搭配的替補球員相對都較為年輕,在節奏拉快下負責在禁區補防的Jerebko與Tyler Zeller也相對辛苦,特別是沒有阻攻能力,防守時以移位與對抗性為主的Jerebko吃虧最多。就過去兩季的表現,Jerebko較擅長防守需要對抗性的防守對象,例如防守LeBron James就一直相當稱職,這也讓他成為防守時的活棋。

▲ 季後賽Jerebko單打Horford (Zimbio/Kevin C. Cox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而在進攻端,熱身賽在三分線外的35.3%命中率對一個以外線投射為主的衍生四號而言並不理想,但有過去兩個球季的實績,對Jerebko在球隊裡的地位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只是上個球季Jererbko在離開籃下兩呎外的命中率都是生涯的低點,投籃的命中率落點與Olynyk有相同的趨勢,直到三分線外才有回升到39.8%的高檔,兩人都有同樣的問題似乎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對Jerebko而言,在塞爾提克會有一定的出場機會,但出場的時間不會太長,因此單場的平均數據跟上季一樣不起眼的機率頗高。這對只剩下一年合約的Jerebko並不是一件太好的消息,在沒有太多吸引其他球隊注意的機會下,塞爾提克等於是他在NBA唯一的可能性,當然也會影響他簽約的金額與合約長度,但這也不失為一種兩利的配合模式。

這又一次的暴露了塞爾提克空有人才卻不會栽培與使用的問題,特別是對需要特殊使用手冊的球員而言,總難以獲得球隊在這些方面的幫助,實在相當可惜。

中鋒-Amir Johnson

如果要說Al Horford入隊最大的影響者,那就非Amir Johnson莫屬。熱身賽六場比賽裡只出手了13次,共投進5球,這讓他的得分低到只有2.8分,遠遠低於其他先發球員。而Horford強大的磁吸能力也讓他在防守端的作用受到壓縮,不但阻攻都數字不理想,在防守時更成了代替Horford防守對手最強力禁區球員的防守苦力,在場上的存在感相當低。這樣的落差在Amir跟替補球員一起上場時更為明顯,少了Horford,Amir無論是指揮或是補防都很自然的成為場上防守時的核心球員,又恢復到上個球季那個塞爾提克整體防守的核心骨幹的角色。

▲ Amir Johnson是上季的防守骨幹 (Zimbio/Kevin C. Cox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雖然Amir一貫是個以球隊為重,並不在乎個人的成績與表現機會,也因此能夠很坦然的接受上季的出賽時間由原本暴龍隊略低於30分鐘轉變為不到25分鐘,一切以球隊贏球為第一要務。Horford入隊也是同樣的情形,同為前場搭檔的Amir就是幫助Horford適應球隊的關鍵人物。

但對塞爾提克而言,如果因為Horford的加入而壓縮了Amir的表現空間並不是最好的結果,特別是塞爾提克在禁區的深度並不理想,替補中鋒Tyler Zeller無法同時兼顧自身與團隊防守,讓替補的禁區出現缺口。而Johnson雖然沒有太多的進攻技巧,但是相當擅長於處理擋切的配合,知道如何替隊友擋出最佳的空檔,也懂得如何空手走位,加上他很紮實的基本功,這些都是可以幫助球隊更進步的寶貴資產,實在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弱化成單純的藍領苦工。這也許是總教練Brad Stevens在接受訪問時談及考慮增加Amir與Jerebko搭配的時間與機會,讓Amir與Horford分別與先發、替補搭配,關鍵時刻再一起登場,這應該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對Amir這樣已經在聯盟裡打滾多時,優缺點都已經清楚明白,同時只要沒有身體的傷勢就肯定會給球隊所有精力的球員而言,不需要擔心他們不努力,反而該思考如何讓他們的功用能夠發揮到最大。不只是Amir Johnson,隨著Horford在例行賽的出場時間拉長,塞爾提克有更多需要調整與思考的問題,只可惜塞爾提克在熱身賽裡沒有能夠充分利用球員在場上的時間多模擬彼此配合的狀況。

Tyler Zeller

上季原本是先發中鋒,但跟David Lee的搭檔在第一場就被年輕的七六人隊前場給徹底摧毀,很快的就被換下場坐冷板凳,沒幾場就丟掉了先發的工作,也讓他從前一個球季塞爾提克的大驚喜淪落為球迷洩憤的對象。只是Zeller的問題不單單在他自己的身上,這從他第一年替塞爾提克效力時與Jared Sullinger一起搭檔時有著不錯的績效,但上季開季卻是配上David Lee的組合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搭檔連守住自己的防守球員都有困難下,負責補防的Zeller就非常容易成為球迷最後看到那個被對手狠狠羞辱的倒楣鬼。

▲ 顧人怨的墊板是Zeller上季的寫照 (Zimbio/ Michael Reaves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但過去兩季Zeller的工作態度沒有絲毫的改變,一樣在場上常成為老前輩Tommy Heinsohn轉播時讚許的對象,只是有太多事情不是球員所能控制,也讓Zeller再也難以洗白。

熱身賽裡Zeller成為主要的替補中鋒,進攻端主要的工作還是在高位替後衛做擋人,再輪轉至中距離接應出手,在有穩定的出賽機會下,上一季不是很穩定的中距離在熱身賽裡有恢復前年的趨勢,特別是在三分線前兩步的出手逐漸找回手感。

問題還是在於防守。儘管Zeller很盡力的跟對手的長人做對抗,但體型較為單薄的他還是沒有辦法獨力壓制更高、更有活動力的一線長人,而在球隊的防守節奏快又不停的換人下,Zeller依然還是負責最後一道防線補防的長人,這讓他仍舊免不了成為防守時背黑鍋的角色。

雖然很難讓球迷接受,但只要將Amir與Zeller在場上的角色互換,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也對場上的攻守效益有所幫助。上一季的塞爾提克多數時間讓Zeller跟沒有阻攻能力的Olynyk、Jerebko一起上場或是直接成為小球戰術裡的唯一長人,這都不是使用Zeller最好的方式。既然球隊在季外選擇以兩年一千六百萬美金的合約續約,雖然第二年為不保證合約,想辦法讓Zeller能重回兩年前那個有足夠績效又能幫助球隊贏球的長人應該是對塞爾提克比較有幫助的方向。

Jordan Mickey

現在看來,Mickey在去年夏季聯盟後簽下的那一紙四年五百萬美金的合約對他是一個正確的決定。菜鳥球季幾乎整個球季都在發展聯盟的紅爪隊度過,雖然有平均17.4分、10.3籃板與4.4次阻攻的成績,完全不屬於發展聯盟的層級,但問題是到了NBA戰場,Mickey的對抗性不足與臨場經驗太少又讓他幾乎沒有辦法獲得有意義的出場磨練機會,也讓他很快的消失在雷達螢幕上,與去年夏季聯盟的高評價大相逕庭。

▲ Mickey默默進步中 (Zimbio/Michael Reaves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但不同於塞爾提克陣中的兩個射手,Mickey在非常有限的出場機會裡還是看得出些許的進步。雖然從今年的夏季聯盟與熱身賽裡Mickey不再有過去那麼誇張的阻攻數字,但相對的,Mickey的防守判斷能力要比菜鳥球季進步許多,讓他的防守實際上變得更為紮實,不只是一個只會利用對手投籃時間差的阻攻手而已。此外,從去年夏季聯盟開始Mickey的籃板能力一直在持續進步,不管是卡位、落點判斷等都有成長,上季的對抗性問題在今年的熱身賽中也有改善。單純以防守而言,Mickey已經有在NBA中擔任替補藍領大前鋒的能耐,無論在一對一防守或是指揮隊友上都有一定的水準。

影響Mickey的還是在進攻上。雖然一直練習外線投籃,但Mickey始終沒有能夠在實戰中有穩定的中長距離的投射能力,主要的進攻還是集中在禁區之中。問題在身高只有6呎8吋的Mickey本身並不具備有在禁區裡得分的本錢,除了身高外,Mickey也缺乏足夠的爆發力與垂直彈跳能力,還是跟上個球季一樣常出現在低位拿球後能夠靠著轉身的速度甩開對手卡住有利的位置,但卻沒有足夠的爆發力起身投籃取分。

由於長時間在發展聯盟配合,Mickey跟Terry Rozier打擋切的默契十足,在擋人後往禁區移動時往往都能有不錯的表現,這也是先天體能條件不足的Mickey應該發展的方向。但問題出在塞爾提克的其他後衛群主要的擋切配合都是理論上的Roll man往外線移動,而持球的後衛球員往禁區做切入,因此當上季Mickey在意外取得非垃圾時間的出場機會時,兩次與Isaiah Thomas搭配擋切卻連續的擋住了自己隊友的去路,很快的就被放回冷板凳上接著就回到紅爪報到。

新球季裡的好消息是他的好搭檔Rozier應該會獲得更多的出場機會,但壞消息是在Horford入隊下,Mickey的出場機會恐怕會比上季更少,特別是開季前塞爾提克又簽下前湖人隊的二輪大前鋒Ryan Kelly,更讓Mickey的遞補之路出現更多阻礙。

如果去年只簽一年,今年的Mickey可能已經不知身在何處,而不是穩穩的進入塞爾提克的開季十五人名單。

更多塞爾提克資訊: 老溫隨筆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誰能接下塞爾提克明星球員的棒子? (Zimbio/ Jared Wickerham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上一回提到Jared Sullinger在出場時間上的問題,接下來,就讓我們從他身上作為出發點,來看看塞爾提克沒有明星球員的這個問題,畢竟,沒有明星球員是塞爾提克的一大問題,而找到下一個明星球員也是討論的話題。

第二年的[13 – 8 – 1.5]俱樂部

▲ Sullinger 與 Griffin 在同一份名單? (Zimbio/ Harry How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從2000-01球季後,身高介於6呎8吋至6呎11吋且主要位置非中鋒的球員裡,只有七位球員在第二個球季符合平均至少13.0分、8.0籃板與1.5助攻的成績,而Sullinger(13.3 - 8.1 - 1.6)正是其中之一。看看其餘的六位球員的名號,Anthony Davis、Carlos Boozer、Blake Griffin、Chris Bosh、Elton Brand、Kevin Love,都是曾經入選全明星賽的聯盟一流大前鋒,雖然如果將得分標準拉高到15.0分,Sullinger與Lvoe就將退出名單之外,但至少代表了Sullinger在聯盟的長人裡有著一定的份量。

如果將標準展開到6呎7吋,你會發現Shawn Marion的名字,如果改為生涯第三球季,會看到發跡較晚的Dirk Nowitzki的名號,如果加入中鋒這個選項,名單上出現的名字就更為可怕。事實上,如果將年代從2000年往前推到NBA開始的1946年,將所有的球員計入的話,第二年球季也只有100位球員符合這項標準,而WS只有3.9的Sullinger剛好就是那位孫山。

附帶一提,塞爾提克出品的球員共有Dino Radja(91)、Antoine Walker(90)、Tom Heinsohn(79)、Dave Cowens(27)、Larry Bird(24)、Bill Russell(21)、Cedric Maxwell(17)。而穿過塞爾提克球衣的則有Shaq O’Neal(5)、Ed Macauley(7,第二年轉入塞爾提克)、Bob McAdoo(11)、Bailey Howell(15)、Cliff Hagan(31,1953年新秀,簽約權在1956年用以交易Bill Russell)、Curtis Rowe(50)、Xavier McDaniel(58)、Kevin Garnett(59)、Vin Baker(81)、Sidney Wicks(85)。

雖然同列在一張名單之中,但Sullinger當然跟名單中的大多數球員都有不少的差距,即使是跟近代的另外六名球員,同樣也不屬於同一個等級,甚至,說次一個等級都是溢美之詞。

Sullinger的關鍵失落第三季

問題就出在另外六名球員在第三個球季開始不是延續原本高水準的成績,就是有了跳躍式的成長,成績最差的Boozer也有17.8分、9.0籃板的成績,而這幾年一直是塞爾提克制服組目標的Kevin Love更是有20.2分、15.2籃板的成績,得分與籃板分別成長了6.2分、4.2籃板,讓他一舉登入NBA一線長人之列。但Sullinger在第三球季卻只有幾乎與第二年同樣的13.3分、7.6籃板與2.3助攻,讓他就此與其他球員脫鉤。

這些球員有些是從進入聯盟就倍受矚目的超級新人,如Davis、Griffin、Bosh與Brand,只有Boozer是第二輪第34順位才入選,順位低於Sullinger的第21順位,但他從新人球季就有10.0分、7.5籃板的成績,第二季成為騎士隊主力大前鋒,菜鳥合約結束後轉投爵士隊懷抱,第三季在「教皇」Jerry Sloan手下而數據有些為收斂,但依舊是聯盟一線的大前鋒。而另一個在菜鳥球季沒有非常搶眼的是08年第五順位的Love,被從塞爾提克交易過去的Al Jefferson與Ryan Gomas給卡住了位置,但新人球季也有11.1分、9.1籃板,第二年還是擔任替補,但第三年就成為球隊的不動先發大前鋒。

Boozer與Love在菜鳥球季的數據都遠優於Sullinger的6.0分、5.9籃板,而這些球員最遲在第三球季的出賽時間都在35分鐘上下,只有Sullinger第三季的出場時間每場只有比第二年還少了40多秒的27.0分鐘,如果將出賽時間換算成36分鐘,會發現Sullinger的數據在第三年將成為17.7分、10.1籃板與3.1助攻,雖然得分與命中率都跟另外六位球員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但至少在籃板與助攻上至少是不遜於其他球員,甚至有更好的助攻數字。

Sullinger出賽場次低的原因毫無疑問與他的健康問題息息相關,這是球迷對他不願意好好減肥、好好健身最不滿意的地方,因為這直接關係到他能夠出場的次數與受傷的機率,也是媒體在他第四個球季開打前最常詬病的一點。但出賽場次少跟出賽時間少究竟是兩回事,除非Sullinger的使用手冊上有醫囑註明必須要限制出場時間否則會危及職業生涯,否則沒有理由用健康因素來做為他每場只出賽27分鐘的解釋。

38分40秒是Sullinger的天花板?

▲ Boozer 也是從失落的選秀中出發的明星球員 (Zimbio/ Andy Lyons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在這批球員裡,跟Sullinger較為類似的是Boozer,兩人在第三季都因為受傷而影響了出賽時間,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兩個人出賽時間的分配比較。第二個球季時Boozer有18場比賽打了超過40分鐘,占出賽場次的(24.0%),出賽超過30分鐘的場次占了77.3%。第三年球季時Boozer只打了51場,出賽場次比Sullinger還少,但他有10場出賽超過40分鐘(19.6%),總計超過30分鐘的比賽有41場占了所有出賽場次高達80.4%。如果用Boozer最搶眼的2007-08球季,出賽達81場下全季至少都能出賽20分鐘,出賽30分鐘以上更高達84.0%。

相反的,Sullinger在第二球季裡不僅沒有出賽超過40分鐘,連超過35分鐘都只有11場,事實上,他生涯還沒有任何一場超過這個門檻,38分鐘40秒是他的天險。出賽超過30分鐘的比賽裡,第二球季總計只占了Sullinger出賽的44.6%,第三球季下降為36.2%,而這個球季打了八場更只有一場超過30分鐘。

事實上,這個球季Sullinger平均出賽時間降到只有23.1分鐘,即使擔任先發也只有25.2分鐘,出賽的機會明顯與聯盟其他先發球員相去甚遠。就出賽時間來看,Sullinger生涯只有16場比賽出賽超過35分鐘,而且沒有任何一場比賽出賽超過40分鐘,30~35分鐘有23.9%,總計出賽超過30分鐘的比賽在生涯185場比賽裡有60場,占出賽場次的32.6%,這比重是Boozer的半數不到。

出場時間越長,Sullinger表現越好

▲ Sullinger 是禁區的野獸 (Zimbio/ Maddie Mey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有一個說法是Sullinger的表現並不會隨著出塞時間的增加而有提升,這相當類似去年曾經待過塞爾提克的Brandon Wright,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Sullinger生涯各出場時間下的表現,來檢驗一下他出賽時間對他成績的影響。

就上表可以看得出來,在出賽不滿20分鐘的47場比賽裡Sullinger的犯規比例明顯偏高,同時投籃命中率極低,特別是三分球還不及一成,呈現嚴重的進攻效率問題,雖然籃板與阻攻都在水準之上,但沒有辦法讓自己留在場上。如果略去菜鳥球季,這11場比賽裡暴龍隊就占了三場,活塞隊與公鹿隊各有兩場。

值得注意的是這47場比賽裡有13場在菜鳥球季,而過去兩個球季分別有五場比賽。2013-14球季的五場比賽裡Sullinger平均上場12分52秒,他的數據換算成36分鐘是15.1分、11.8籃板,但犯規也高達7.8次。上個球季的五場比賽裡除了犯規次數偏多(5.9次)外,Sullinger的平均出賽時間為9分鐘48秒,平均只有3.8次的出手,單場出手最高只有5次,但命中率也只有10.5%,這讓他的數據非常難堪,即使轉化為36分鐘也只有5.9分、10.2籃板。

犯規是個問題,但以上季而言,9.8分鐘裡吞下1.6犯,約莫是打完一節吞下兩次犯規的頻率,對一支球隊的主力前鋒而言其實並不高。試想,如果是Kevin Garnett,你會因為他在第一節裡吞下兩次犯規而讓他枯坐板凳到終場?顯然,犯規這個原因並不夠充分。如果就出賽別可以發現這三季的11場比賽裡Sullinger只有兩場是先發,就如同前面所描繪,他的定位問題恐怕才是關鍵。

再來看看其他的出場時間下Sullinger的表現,可以發現隨著出場時間的增加,Sully的表現明顯的也有所提升,即使換算成36分鐘為基準,出賽超過35分鐘的比賽裡Sully平均有19.0分、11.5籃板,表現優於其他區段,而投籃命中率在超過30分鐘下都有47.8%、47.9%的水準,除了阻攻數字離譜的低外,所有數據幾乎都顯示只要肯給Sullinger時間,他會是個能繳出相對應成績的球員。

分食時間的假公平

 

 

▲ Sullinger 就缺一個機會(Zimbio/Andy Lyons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問題顯然不在於Sullinger沒有辦法在更多的出場時間裡有更好的表現,而是,塞爾提克並沒有因為Sully的表現而讓他有更多的出場時間,即使在第二年球季有了大幅度的進步,但第三年他還是以替補出發,而即使最後Sullinger在58場比賽裡有49場擔任先發,這個球季開打,Sully卻跌出輪替名單之外。

塞爾提克總裁Danny Ainge習慣堆積同類型球員的癖好是個原因,上個球季有Sullinger、Brandon Bass、Kelly Olynyk與Tyler Zeller競爭禁區位置,中間還有Wright與明星賽後的Jonas Jerebko,加入競爭;這個球季除了Olynyk、Zeller與Jerebko外,還多了Amir Johnson與David Lee,這讓塞爾提克擠滿了禁區球員。

除了球員名單壅擠,總教練Stevens運用禁區球員的分時間習性也是另一個關鍵。Stevens習慣採用四名禁區球員輪替,這也是這兩年多來他對外宣稱的輪替人數,但上季他在明星賽後成了五人輪替陣容,而本季更是七人輪流上場,縱然最近Zeller進了Stevens的狗窩,也還有高達六人輪替。即使上2013-14有明顯的先發替補之別,但替補球員也有20分鐘的出場時間,這同樣壓縮了先發的表現空間,而接下來的兩季競爭人數更多,每個球員能分到的時間也就更短。

另一點,就是即使是最佳的長人Sullinger,他前兩季的出賽時間至多也就排名全隊第五位,本季更掉到了第六位。即使大多數人也都認為塞爾提克在後場累積了許多同類型的球員,但這四到五位球員分配在後場三個位置上後,出賽時間大致符合聯盟先發球員的水準,但連續三個球季,塞爾提克的禁區球員的出賽時間卻都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

上個球季也許可以說主要的四大長人的表現相去不遠,但本季明顯的Sullinger表現優於其他競爭者,甚至優於Isaiah Thomas之外的其於後衛,但他的出場時間卻也還是少於後衛球員,這也再一次的呼應了早前幾篇的觀察,塞爾提克的禁區球員並沒有被放在一個能夠讓他們成功的位置,不僅是進攻戰術設計的不均衡,在出賽時間上塞爾提克的長人更是居於劣勢。

沒有明星球員的因果

▲ Olynyk 的特質才是C's戰術的最愛(Zimbio/Christian Petersen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教練團甚至制服組為什麼不愛用Sullinger?這個問題始終難以找出答案,體重與健康是檯面上唯一可以找到的線索,但除此之外,Sully是否有其他問題卻不得而知,而就目前塞爾提克體育媒體只能當球團的擴音器,恐怕要到Sullinger離開才有可能得到答案。

沒有明星球員一直是塞爾提克被詬病的問題,但也許我們該思考的是:我們是真的沒有能成為明星球員的材料,還是我們的體系,不管是總裁的選人或是總教練的用人,才是塞爾提克沒有辦法出現明星球員的根本原因?至少,就上面的數據分析,在出賽35~40分鐘之間時Sullinger有能力繳出一張19.3分、11.7籃板、2.5助攻的成績單,而且能有大前鋒低標的47.8%命中率,只要塞爾提克願不願意給Sullinger更多的出場時間。

不管你覺得Sullinger是不是個明星球員,但,他至少應該有一試的機會。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red Sullinger 防守 Mike Muscala (Zimbio/ Maddie Mey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中鋒 - 替補:Jared Sullinger

毫無疑問的,只有六呎九吋又帶有誰也不知道真相的體重的Jared Sullinger是天生的大前鋒球員,他在塞爾提克的四個球季裡,除了菜鳥球季有Kevin Garnett與Brandon Bass阻擋在前,自身又有背傷隱疾在身而影響表現外,其他球季他都是塞爾提克陣中最搶眼的禁區球員,但是很無奈的,Sullinger一直都不是球團心目中的正解,讓他每個球季都得要從競爭者的背後開始起跑,每次都率先壓線,但隔年又從頭來過。上個球季結束,Sullinger就一直飽受體重失控問題騷擾,不但媒體緊盯,連經紀人也在季末替他找來前NBA控衛,專門整治毒蟲與懶鬼,但說實話,治療成效一直是廣告效用大過實際的John Lucas來替Sullinger抓藥方。

球員時期因為毒、酒而毀了自己的John Lucas一直致力於協助後輩遠離這些麻煩,因此在黑人球員圈裡有個特殊的地位,特別是弱勢、問題球員之中,但他擔任教練、總管時就以狂言著稱,最後結局都不甚體面。這一回他的改造Sully也是同樣落得雷聲大雨點小,一度在社群媒體網站瘋傳Sullinger成功瘦身的畫面,但最後在Sullinger終於又「想通了」決定「做自己」下,訓練營的媒體日又帶了個跟暑假推特上完全不同的大屁股到訓練營來報到,瞬間又成了媒體間的黑名單。

從替補打成先發的宿命

▲ Sullinger是塞爾提克禁區進攻主力 (Zimbio/ Andy Lyons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Sullinger在熱身賽裡表現兩極,他的得分與籃板依舊相當有效率,得分維持在生涯一貫的水準,籃板則有相當顯著的進步,但另一方面,Sullinger的投籃卻陷入低潮。跟過去因為太多在三分線外濫射而拖垮命中率不同,熱身賽裡的Sullinger雖然三分線外一樣只有20%的命中率,但他出手的頻率極低,問題出在他出了禁區八呎的範圍之後,中距離跳投只有投24進6的超低命中率,將他整體的命中率拉低到38.9%的低水準。

也因此,即使他的得分、籃板都有好成績,但熱身賽裡其他球員都刷出一手好數據,讓Sullinger早早就滑出教練團的四人長人調度名單之外,成了其他四人有突發狀況,或是特殊情境下的備胎人選,成了第一個出局的競爭者。只是,教練團這樣的算盤從第一戰開始就節節敗退。

第一戰裡Sullinger因為Kelly Olynyk禁賽原本就有上場的機會,但塞爾提克其他長人拿費城七六人隊的菜鳥Jahlil Okafor完全沒辦法,於是只能派上皮粗肉厚但又具有機動力的Sullinger上場,才止血並進而逆轉戰局。第二戰對上暴龍隊裡Sullinger犯滿出場,第三戰與馬刺隊的長人陣拼鬥半場,雖然在馬刺長人騷擾下命中率偏低,但有令人尊敬的10分、8籃板。打完前三場,Sullinger與Amir Johnson成為塞爾提克最穩定的籃板手與禁區得分主力,也讓他們獲得從第四戰開始以先發登場的機會。而不像David Lee、Tyler Zeller與Amir Johnson擔任先發就荒腔走板,如果以36分鐘為基準,可以發現Sullinger在先發時的表現還略優於擔任替補,是本季長人唯一的異數。

成長陷入停滯

在進入Sullinger本季的表現前,先來看個數據。從開季分析的系列開始,只要提到塞爾提克系統出身球員時就會提到的進步幅度的問題,如果我們比較Sully每一年的數據,你會發現這三個多球季裡,他的數字變化不大,過去兩季都能繳出13分、8籃板上下的數據,四成四的投籃命中率以長人而言非常不理想,而關鍵在他低得嚇人的三分球命中率。就像前幾篇提過的,他的三分線足以讓前輩Antoine Walker看來像是個神射手。

如果換成36分鐘為基準,會發現過去兩季的數據差異同樣相當有限,這三季來,甚至包括今年的熱身賽,Sullinger的得分雖然每年都有小幅成長,但都在17分至18分之間。新球季裡Sully在籃板、抄截、阻攻與投籃命中率上都有明顯的進步,而他的得分沒有顯著的成長,問題在於出手次數的減少,抵銷了他在命中率上的進步。

再來看看進階數據,這個球季是Sullinger在DefRtg上表現最好的一季,在投籃命中率上更是比過去兩季大幅成長,但他的OffRtg卻是生涯最差的一年,顯然的,他的好命中率並沒有因此而轉化成更多的進攻機會。這對比早前我們在分析塞爾提克本季的禁區進攻設計貧乏,進攻過於集中在後場,顯然對Sullinger造成了影響,而以Sully本季在兩分球投射上有55.2%的命中率而言,減少他的出手機會並不是個好的變化。

外線出手比重持續提高

在出手上,Sullinger的數據卻有些不尋常。一般總以為他的高命中率來自更好的投籃選擇,但實際上Sullinger的投籃模式跟過去幾季相當近似,投籃的出手位置持續的往外線移動,只是移動的幅度不似Kelly Olynyk那麼誇張,但三分出手的頻率還是來到生涯的最高點。

從前七戰的出手可以發現,Sullinger的出手距離從第二季的11.4呎以每季多往外一呎的幅度增加本季來到13.4呎,而他在禁區三呎內的出手比率則逐年下滑,本季只剩下25.8%,而3-10呎的出手比率也只有21.2%,在禁區十呎內的出手只有總出手的四成七。而Sullinger在16呎到三分線的出手機率從上一季的14%暴增到22.7%,三分線外則從26%小幅增加到27.3%,兩者剛好站了他的總出手數字的一半。

就實戰而言,這數字並不讓人意外,在與Isaiah Thomas搭配的過程裡,在高位的擋切或是肘位的近身傳遞後,塞爾提克的長人大多往後撤到外圍接應。而在Sullinger本季表現最佳的對巫師之戰中,除了投四進三的三分球外,他在超過18呎的中距離跳投也有投三進二的水準,而在禁區十呎內只有五次出手,投進了其中四球,外圍投射還是占去了過半的比重。大多數的時間,Sullinger都配合戰術在外圍遊走,而禁區的攻擊大多來自他的進攻籃板,但對塞爾提克而言,這樣的Sully其實並不是最有效的運用狀態。

本季Sullinger在禁區內三呎的命中率58.8%是生涯的低點,但他在三至十呎、16呎到三分線以及三分線外的命中率都寫下生涯最佳的記錄,特別是上季就有47.5%命中率的16呎到三分線,本季的命中率高達六成,而他最為人詬病的三分投射也有44.4%的高水準,這才是墊高Sullinger本季投籃命中率的關鍵所在。

 

▲ David Lee命中率逐步回升(Zimbio/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但我們都清楚Sullinger在三分線外保有四成以上命中率的機率跟David Lee繼續投籃低潮的可能性一樣低,事實上,打完八場,降為替補的Daivd Lee命中率已經悄悄的回到45.7%的水準。如果Sullinger持續這樣的投籃型態,可以想見只要幾場的外線投籃低潮,就會將他的投籃命中率打回原形。

如果再從MISC STATS來觀察,會發現Sullinger本季利用對手失誤以及快攻的得分增加,而進攻籃板而來的第二波與禁區得分都是生涯的低點,而對手在這些模式下的得分數都創下新高,如果看Sullinger的各距離對手投籃命中率,趨勢與Amir Johnson轉任先發非常類似,每個距離都讓對手有遠高於聯盟平均水準的投籃命中率。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出場時間,從上面的數據來看,前兩季表現停滯的Sullingery在本季有明顯較優異的表現,但他的出場時間卻比過去兩季來得少,即使他是塞爾提克表現最好的長人,但他還是沒有獲得足夠讓他破繭而出的出賽機會。顯然的,出場時間是個值得進一步研究的關鍵問題。

塞爾提克內外進攻比重失調

▲ 本質上,Olynyk的球路是最對C'教練團的口味 (Zimbio/ Christian Petersen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出賽時間問題我們留待最後一回來做分析,但從過去幾個長人的分析,會發現塞爾提克的長人最主要的進攻模式,還是集中在與後衛球員搭配擋切或是肘部傳遞上,即使是表現最好的Sullinger在進攻端也是集中在外圍地區出手,真正的禁區單打機率占比相當低,整體的戰術體系與進攻思維還是圍繞在後場球員身上。禁區分析開始前的數據,如Post Up、P&T的Roll Man都繼續在聯盟裡維持墊底,長人所能發揮的影響力遠低於聯盟裡的其他球隊,而最後,受苦的其實還是塞爾提克的後衛群。

塞爾提克的外線投射本季只有29.1%,比上個球季的323.7%還更低,在聯盟排名幾乎是墊底的第27位。全隊唯二超過三成五關卡的是兩個長人Jerebko與Sullinger,出手最多的Thomas只有可憐的29.2%,後場只有Avery Bradley(33.3%)與R.J. Hunter(30%)超過三成的水平線。在塞爾提克的後場幾乎每個位置都少對手一至三個頭的情況下,替後衛球員創造出足夠的空擋會是更重要的事情,而以目前靠著IT切入或是長人的單擋所製造的空擋,顯然的不足以讓塞爾提克的後場有更好的出手視野,特別是無法讓我們的後場球員能夠安穩的在四周無人下定點投籃。

讓長人利用Pick & Pop在外圍投射,而Thomas卻寫下禁區得分、籃下第二波得分的生涯最佳紀錄與最慘的投籃命中率,塞爾提克的進攻設計還有極大的改善空間,問題只在於球隊是否真的意識到目前的問題所在,或是,每次贏球都得要被歸功於一開賽或是結尾的暫停,而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

暫停只能解決當下的問題,也許能夠幫你贏得一場比賽,但卻沒有辦法讓你成為一支真正的強隊,上個球季塞爾提克已經證明自己能夠進入季後賽,但要證明自己是一支強隊,塞爾提克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而不均衡的內外進攻比重是開季來最顯而易見的問題。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ohnson擔任先發績效大跌 (Zimbio/ Maddie Mey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中鋒 - 替補:Amir Johnson

開始注意到Amir Johnson是在活塞隊時期,雖然他出場的時間不多,但可以從他身上看到高中棄學生的優異體能條件以及與一般高中棄學生不同的特質。跟其他高中生相比,Johnson少了一點年少得志的飛揚跋扈,這也許跟他只有第二輪第56順位的選秀順位有關,但另一方面,你也清楚的可以看到他身體裡潛藏的潛能。

在防守時,儘管缺乏經驗但可以看得出來Johnson有相當好的防守直覺,特別是在封阻時的時間差掌握相當突出,缺的是力道的掌握與經驗,在進攻方面,Johnson則缺少將動作完成的能力,少了最後那一個收尾的動作,讓他的單打沒能到位。

意外的千萬身價

▲ Johnson一直是球隊裡的最佳配角 (Zimbio/ Mike Lawrie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轉到暴龍隊後,Johnson沒有如預期的一開始就發光發亮,直到過去兩季才真正站穩暴龍隊的主力大前鋒位置。Johnson的工作態度依然相當優秀,在場上任勞任怨,是聯盟裡有數的藍領苦工,但他在技巧部份的進步一直相當有限,加上同處大西洋區,觀察他的機會變多,對他的評價並不特別高,也因此當Danny Ainge用千萬年薪簽下Johnson時讓我有些意外,當然,回顧Ainge的簽約史,其實也沒那麼意外。

簽約時有一派的擔憂是暴龍隊以精明著稱的Masai Ujiri願意將球隊禁區最重要的防守球員Johnson放生,背後的原因也許並不單純,特別是他一直沒有辦法痊癒的腳踝傷勢。隨著球季展開,暑假的簽約情況也逐漸明瞭,雖然暴龍隊與Johnson陣營有所接觸,但卻擺明了球隊將走向另一個方向,讓Johnson對自己的自由球員未來完全毫無頭緒。也就是因為如此,讓將Johnson放在第一順位的塞爾提克有了可趁之機。

禁區的藍領苦力

▲ 防守是Johnson的標記 (Zimbio/ Mike Lawrie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Johnson的傳統數據並不起眼,但進階的數據,特別是防守端的某些數據一直有聯盟前列水準,讓他的防守評價相對優異。而進攻端裡Johnson依舊少了最後那一步,能夠做出低位單打的動作但沒辦法將球給送入籃框,這也讓他的得分即使出場的時間增加,卻沒有突破性的發展,唯一可以拿出來一提的就是三分投射的命中率明顯提升。

塞爾提克評估他在場上什麼都能做並沒有錯,但問題在於Johnson在每一項上做得其實都不夠好,即使是最佳的一個球季,Johnson的10.0分、7.5籃板、1.5助攻、1.0抄截與1.4阻攻的成績完全符合什麼都有,但什麼都不突出的特色,這才是讓他雖然深受隊友的喜愛,但卻一直沒有真正得到球隊重要,也沒有真正爆發出來的根本原因。

Johnson簽約消息確認後,塞爾提克的球迷網站把他的加盟當成塞爾提克防守一飛衝天的象徵,宛如他是承繼Bill Russell、Robert Parish、Kevin McHale、Kevin Garnett血脈的超級防守球星。這樣的基調隨著這些文章的流傳,而讓Johnson在防守端的影響被大幅的誇大,而球隊一直宣傳他的空手走位能力,也讓一直不擅長進攻的Johnson也成了塞爾提克貧乏禁區的救星。

這對熟悉Johnson特色的人而言,無疑是天大的誤解。Johnson是名好球員,他是一個任勞任怨的禁區籃領球員,盡責的扮演場上的角色,認真的防守,努力的拼搶籃板、補防,可以敲出一定的火鍋數量,進攻時不搶攻也不抱怨自己不是鎂光燈的焦點。但,他不會是個能夠將球隊的禁區攻守交到他手上的球員,也不是個能夠主導禁區防守的球員,他就是個好用的配角,但他不會在防守時挺身而出指點隊友的防守站位,此外,他的籃板卡位一向步是很紮實,因此他大多是「跳」著抓籃板,讓他的籃板數字一直不很突出。

荒腔走板的先發表現

轉入塞爾提克,Johnson一度彷彿重獲新生,熱身賽裡只打18.2分鐘就有10.2分、5.2籃板與1.0阻攻的成績,命中率60.5%,連三分線外都有建樹。開季後,塞爾提克的兩位先發禁區表現低迷,而Johnson在前三場替補出場有20.5分鐘的出場時間,還要高於先發球員,同時有12.0分、6.3籃板與1.0次阻攻的成績,同時有58.3%的高命中率,三分球投5進2有四成的水準,一時間,Johnson成了球迷最希望能先發的禁區救星。

第四戰,總教練Brad Stevens一如預期的將Johnson給換上先發,但有些出人意料的同時也換上了另一個開季表現優異的長人Jared Sullinger,同時由於Marcus Smart受傷,也由Isaiah Thomas取代了先發控球的位置,讓塞爾提克的先發陣容大洗盤。但,從這一刻起,Johnson無論是場上實際的表現或是數據都有了明顯的大退化,退化的幅度其實不亞於被他所取代的Tyler Zeller。

取代成為先發後的四場比賽裡,Johnson的得分滑落到4.5分、籃板小幅下滑至5.3個,但阻攻也減為0.5個。如果將數據拉齊到36分鐘為基準,會發現Johnson的得分數字近乎減半,而在犯規次數沒有變動下,阻攻數字打了六折,同時他的進攻籃板能力也明顯的下滑,投籃命中率雖有五成,但以Johnson過往的績效而言是明顯的衰退。

如果再換成進階數據,會發現不光是傳統的攻守數字,Johnson的場上攻守都有明顯的變化。擔任替補時,Johnson的OffRtg是101.1,這數字其實遠低於他在報龍隊後三年的106.1~106.7的水準,而他94.9的DefRtg則是生涯最佳的狀態,但他的OffRtg在先發的四場裡只有95,這是他生涯的低點,而DefRtg則升為105.3,讓他的NetRtg是難堪的-10.3。

就場上的表現,Johnson換成先發後顯得有些「失落」,從訓練營開始,塞爾提克教練團就一直宣傳Johnson是Thomas的最佳搭檔,但當先發進攻由Thomas接手後,隨著他的命中率逐漸滑落,急於表現的情況下讓Thomas亂了步伐,失誤的數字上升,也越來越難將球送到有空擋的隊友手上。原本兩人相當有默契的搭配,由Thomas佯攻切入禁區,而讓Johnson擋人後轉入禁區輕鬆高拋球扣籃得分,但這畫面在Thomas切入過於深入下逐漸失去蹤影,同時也讓Johnson沒有辦法在擋人後轉入底線占據有力的位置。最近幾戰裡,由於擋切的效率實在太低落,塞爾提克的進攻由回到上個球季長人在兩肘位置持球,替Thomas擋人後在近身將球遞給Thomas的進攻模式,長人則往後退向三分線附近等待接球出手。但這種出手方式對外線並不靈光,三分投射動作非常大的Johnson是非常沒有效率的進攻模式,在高位沒有信心出手下,對公鹿隊的比賽裡Johnson有幾次高位持球後帶球往禁區硬闖,但面對人高手長的公鹿年輕小夥子,很快的就被下三路抄球失去了球權。

上場搭配人選是大問題

擔任替補的數據大跌,但有沒有可能是Johnson過往擔任先發的績效就不理想呢?從上表我們可以發現情況並非如此,生涯有310場先發記錄的Johnson有平均9.5分、6.7籃板的中規中矩成績,即使將替補的出場時間換算成與先發相同的27.7分鐘,Johnson也有9.1分與7.6籃板的成績,顯示先發與替補的角色對Johnson的影響相當有限。

排除了先發角色的適應問題,接下來我們來看看Johnson跟場上球員搭配的狀態,我們先將焦點鎖定在後場球員身上。跟塞爾提克教練團所宣稱的顯然有相當大的差異,Johnson與Thomas的搭配非常不理想,每100 Poss的得分減少了9.1分,而跟先發得分後衛Avery Bradley與小前鋒Jae Crowder的搭檔更是減少了12.8分與12.1分,這完全凸顯了他與塞爾提克先發球員之間的搭配不良的問題。反觀Johnson與塞爾提克的先發控衛Smart間則有非常良好的搭配效果,得分大幅增加了32.1分,無論出手數字或是命中率都有顯著的提升,而替補的小前鋒Evan Turner也對Johnson有加分的效果,平均得分增加了11.8分,而與這兩個人搭配時,助攻數字增加了11.1次(Smart)與7.7次(Turner)。

這樣的差距,其實剛好證明了Johnson是個非常好的擋切球員,同時也是很好的空手移動的進攻者,因此他與塞爾提克最擅長搭配擋切的Turner與Smart有相當良好的互動,這恐怕是總教練Stevens必須要加入使用手冊的部份。

看完了後場,我們來看一下Johnson在前場的搭配狀況。塞爾提克為了改善開季先發長人表現不佳的問題,刻意的將Johnson與Sullinger一起放上先發,但就上表的搭配情形而言,顯然是將人放錯了位置。從上表可以看到兩人搭配時得分減少了15.6分,籃板也減少了3個,更是所有搭配長人組合裡唯一命中率下滑的組合,也是唯一失誤增加的搭配。而從上表也可以發現,Johnson與擅長從高位往禁區打的David Lee是絕配,不但進球數增加了11.5,連罰球的次數也大幅提升,籃板更可多出15.4個,阻攻有3.8個,兩人相當的互補。

顯然的,兩個在禁區裡都相當紮實的長人並不一定是最好的拍檔,反而是作用相反的兩個球員會有意料之外的搭配效果。

不適應塞爾提克的防守體系

看完了進攻,我們來研究一下Johnson的防守。防守一向不容易從數據上評估,就實戰裡,Johnson其實對塞爾提克不斷忙於輪轉的防守模式並不適應,這種一直補洞的防守對真正防守好的球員其實是一大折磨,因為這消耗了相當大的體能,而且,這也是防守不佳的一個象徵,有太多的外圍防線遭到突破,才會有那麼大量的防守輪轉產生。

從上表可以發現,2014-15球季裡Johnson在各個距離的防守狀況,在禁區六呎、十呎內的對手投籃命中率都要低於聯盟的平均水準2.3%~2.7%,而在中長距離的對手命中率則高出平均3.2%~3.4%,整體而言他讓對手的投籃命中率是高於平均1.1%的水準。如果往前追蹤的2013-14球季,Johnson在中長距離的防守數據相去不遠,但禁區內六呎與十呎則分別是低於平均5.6%與5.3%,讓他的整體防守命中率低於聯盟平均1.2%。

可以發現,在禁區裡,Johnson是個非常有效率的防守者。

這個趨勢在本季有了些許變化,十呎內Johnson維持去年的水平為-2.2%,但在六呎內則只有-0.9%,而在中長距離則有非常大的差距,超出十五呎時對手的命中率增加了12.3%,三分線外更增加了14.4%。

如果將數據再分成前三戰與後四戰,會發現在擔任替補的三場比賽裡Johnson在禁區禮讓對手吃足了苦頭,在六呎內只有34.5%的命中率,比平均值低了多達24.3%,而在十呎內則為37.5%,低了12.6%。但他對外圍投射的防守則明顯的不理想,讓對手的命中率提高了15.9%(十五呎外)與6.4%(三分球)。

而這個數據到了先發的第四到七場則完全失控,Johnson的防線全面潰堤,對手在所有距離的命中率都遠高於聯盟平均值,禁區六呎內的命中率是不可思議的75%,比他擔任替補時多出了1.5倍,而三分線外則讓對手有66.7%的高命中率,整體讓對手投籃命中率比平均高了10.5%。

使用說明手冊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塞爾提克並沒有正確的使用Johnson。他需要與能夠打擋切的後衛做搭配,否則缺乏持球技巧,也不能像David Lee下球由高位向禁區進攻的Johnson就失去了進攻上的特色。而在防守上,Johnson則要減少雨容易讓對手突破防線的Thomas與Crowder做搭配,不斷的補防會大幅折損Johnson在防守端的判斷力,而這是他在防守上除了認真外最重要的資產。此外,同為低位球員的Sullinger並不是他最好的搭配長人,應該多讓他與David Lee一起登場,兩人一攻一守、一高一低恰好互補。

千萬不要相信球團那些溢美之詞,要相信自己的雙眼,這是Johnson教給我們的一課。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防守成了壓垮Zeller的稻草 (Zimbio/ Gonzalo Arroyo Moren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中鋒 - 先發:Tyler Zeller

中鋒是塞爾提克最尷尬的位置,因為塞爾提克的禁區雖然在暑假裡做了補強,但全隊依然只有一位真正的中鋒球員Tyler Zeller,其餘的球員不只是身高不足七呎,連最適合他們的打法都屬於大前鋒,但在塞爾提克裡卻得要被排上中鋒的位置,而也由於Amir Johnson與Jared Sullinger兩人是所有禁區球員中對抗性與移動力最好的兩位,因此在場上兩個天生的大前鋒也都被迫扛起中鋒的工作。

這個球季塞爾提克有兩位2012年選秀梯隊的球員面臨是否提前換約與否的考驗,分別是中鋒Zeller與大前鋒Sullinger。不像Sullinger在暑假裡因為體重問題鬧得雞飛狗跳,Zeller維持一貫的不反光特色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當提及續約時,普遍認為七呎又擅長擋切的他會是比較有機會獲得提前續約的可能人選,畢竟上季打滿82場例行賽與4場季後賽的Zeller生涯三年都出賽至少70場,績效雖非頂尖但卻十分紮實,在這個薪水大幅噴發的年代,能夠及早訂下Zeller是比較穩當的選擇。

噩夢的開季演出

熱身賽裡Zeller保持一貫的水準,開季先發幾乎沒有太多疑慮,但一切卻在開季後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開季前五場比賽裡,Zeller只有平均4.6分、1.0籃板與0.2阻攻的成績,與他生涯平均8.0分、5.1籃板與0.7阻攻的成績相去甚遠,當然就更別提上一季10.2分、5.7籃板與0.6籃板的生涯最佳成績。塞爾提克的先發五人攻守俱差,Zeller與David Lee組成的禁區績效不彰,成了球隊開季戰績一蹋糊塗的代罪羔羊。

一開始是Zeller在開幕戰裡慘遭新秀Jahlil Okafor肆虐,只上場兩回共10分39秒就被總教練Brad Stevens丟入狗籠,第二戰面對暴龍隊也只打了16分鐘,但沒有抓下任何一個籃板,到了第三戰對上整體戰力更為堅強的馬刺隊,Zeller更只打了6分鐘,就再也沒有上場的機會。在媒體一片質疑先發陣容的聲浪下,Zeller自然而然的在第四戰起就被換下先發陣容,第五戰更是到最後垃圾時間才上場陪菜鳥練兵。

一切乍看之下都是順理成章,守不住也攻不下的Zeller為了球隊先發禁區的失能而負起責任,將時間交給其他更能發揮的球員上場,但如果仔細觀察球賽,會發現並非如此。開幕戰裡塞爾提克用輕量型的Zeller去防守重磅級的Okafor,而把地板型的David Lee拿來對付削瘦的Nerlens Noel,理由不難理解,教練團打算用防守比較好的Zeller來面對Okafor,而過往防守記錄不佳的David Lee可以減輕壓力來面對Noel。但實戰裡,七六人隊讓Okafor在高位接球後往內線強勢移動,靠著速度與力量,對抗力差的Zeller根本毫無招架之力,而另一邊,David Lee卻以重量箝制住Noel。前面討論小前鋒與大前鋒時都提過塞爾提克本季防守的對位不知變通的問題嚴重,先發的六分鐘裡塞爾提克同樣沒有考慮過交換防守的可能性,第二節Zeller與David Lee在一同上場時也維持同樣的防守配對,結局並沒有任何改變。

▲ Zeller的防守對位問題本季浮現 (Zimbio/ Jason Mill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如果回想上一季的使用模式,類似Okafor這樣重達275磅的中鋒會由身高較矮但對抗性較強的Sullinger或是Brandon Bass來負責防守,讓Zeller或是Kelly Olynyk上火線的機會微乎其微。也許David Lee也不能守住Okafor,但完全沒有考慮過兩人換防,或是在第二次登場時更換禁區搭檔,等於是讓Zeller去完成遠超出他能力範圍的任務,而落後時又以懲罰的方式讓他坐冷板凳,並不是一個好的調度。

第二戰的暴龍隊進攻相當流暢,雖然暴龍隊禁區先發只合力攻下15分,但塞爾提克的禁區雙人組卻成了眾矢之的,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攻下10分的Zeller成了防守的罪人。除了一個籃板都沒抓下來外,暴龍隊的球員頻頻攻入禁區輕鬆上籃,而負責保護禁區的Zeller就成了首要戰犯。但如果觀察比賽,會發現塞爾提克的防守問題出在外線的防守被暴龍隊突破,迫使移動力較佳也較熟悉防守系統的Zeller必須輪轉到外圍做協防,因此他的防守者出現空擋或是有禁區第二波攻擊的機會,而塞爾提克卻沒有其他球員能夠再做補防,但由於Zeller已經失去防守位置,不管是回身做補防或是無人防守都讓來回奔波的Zeller看來更加狼狽。

Zeller的反常演出問題在哪裡?

▲ Zeller是塞爾提克最佳P&R執行者 (Zimbio/ Al Bell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就比賽而言,Zeller依舊是過去那個上了場就拼盡一切的藍領風格,而身為先發中鋒,卻在開幕賽中坐冷板凳,每場連出賽20分鐘都不可得,更成了球隊防守不佳的代罪羔羊,打到第四戰,甚至失去了信心。但Zeller的表現真的有比過去更差?

從上表可以發現Zeller在得分、阻攻、助攻的表現上如果換算成36分鐘為基準,跟上個球季其實相差無幾,但籃板(4.3個)與投籃命中率(45%)卻明顯的下滑。而如果將前五場比賽區分為Zeller打得極差的前兩戰,跟Zeller遭到冷凍的後三戰,卻會發現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前兩戰裡Zeller的進攻相當有效率,他的命中率五成約略等於生涯的水準,得分則還遠優於上個球季,籃板則是徹底的崩盤。但後三戰裡,他的命中率大跌,如果扣除大勝巫師隊的比賽,更是四投進墨。此外他的罰球命中率也大幅下滑,在對溜馬隊的比賽裡Zeller更連輕鬆的挑籃都有問題,而他前兩戰被詬病的籃板卻在短短的出賽時間裡恢復了該有的正常頻率。

如果我們從進階數據來觀察,狀況其實更為明顯。前兩戰的Zeller的防守(DefRtg:124)是出乎異常的糟,而後三場則是反常的好(DefRtg:87.5),但更讓人憂心的是他的進攻在後三場幾乎是跌入萬丈深淵(OffRtg:60.7),因此即使他的防守與籃板恢復了原本的水準,但他的NetRtg卻是-26.9。

實際上,Zeller前兩戰是因為防守對位問題而守不住,而後三戰卻可能是因為信心崩盤而攻不下。防守對位的問題好解決,但如果搞垮了球員的心理防線,那才真是得不償失。

但,Zeller的進攻問題出在哪呢?如果從出手的位置來分析,會發現Zeller的平均出手距離從過去兩季約在六呎上下大幅加倍到十二呎,如果再細看每個區間的出手比率,十六呎到三分線前的出手比率增加到了出手次數的三成,但命中率卻從過去一向穩健的四成五以上直線下滑到了只有三分之一的命中率,成了他命中率下跌的真正元兇。

他的籃下投籃命中率維持水準,這還是第三、四仗連續放槍之後的結果。

上個球季Zeller出手命中340球,其中269球來自隊友助攻,助攻比率為79.1%。這269球中有103球來自上季的先發小前鋒Evan Turner,比率為38.3%最高,其次則是前主控Rajon Rondo的34球,比重為12.6%,兩人合計占了一半的助攻數字,接下來則是本季的主控Marcus Smart的31次,比重為11.5%。這季打了五場共42分鐘,Zeller與Turner只配合了6分29秒,在最擅長與Zeller搭配高位擋切的Rondo離隊,而Turner又被移往替補且相當長的時間必須與Isaiah Thomas爭奪控球權下,Zeller這季的進攻打得自然更為辛苦,而少了Zeller的高效率擋切,塞爾提克的禁區進攻也更不容易,成了惡性循環。

還記得早前在分析Avery Bradley的出手來源問題嗎?Zeller其實也同樣是陣容調整後的受害者。也許,Zeller要為自己這個球季的低迷負起責任,但,塞爾提克沒有將他擺在一個有機會成功的位置恐怕也難辭其咎。要培養一個有績效的長人並不容易,但要摧毀一個球員的信心,卻是易如反掌。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lynyk是塞爾提克球團重點栽培長人 (Zimbio/ Maddie Mey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大前鋒 - 替補:Kelly Olynyk

連續兩個球季,Olynyk都是塞爾提克長人裡最早確定進入輪替陣容的一位,差別在於上一季熱身賽才開打,Olynyk就先在先發中鋒上打卡劃位,而這一季則是成為預定的四人輪替名單之中。只不過Olynyk雖然上一季在前十一戰裡有平均12.9分、5.9籃板的成績,同時有46.7%的三分球與56.7%的總命中率,但最後還是因為無法防守住對手的中鋒而被傳統型中鋒的Tyler Zeller所取代。轉任替補後,Olynyk在12月12日起連續的九場比賽得分達二位數,其中寫下他單場新高的30分,這段期間有16.1分、5.9籃板,三分球命中率雖然下降到34.5%但總投籃命中率依舊有55.9%,是替補的重要進攻火力。

但Olynyk在1月22日扭傷腳踝後球季出現了逆轉,在此之前,Olynyk出賽40場平均有11.1分、5.4籃板,最重要的是他在三分線外有35.3%的命中率,總投籃命中率更有50.6%的高水準。但休養了18場後,Olynyk回到場上只有8.8分、3.6籃板的成績,三分外線投射降至34.2%,總命中率更是跌到41.8%,讓他逐漸在塞爾提克的長人輪替陣容中居落後地位。

▲ 外線投射是Olynyk的主要武器 (Zimbio/ Christian Petersen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新球季裡Olynyk的跌落幅度似乎來得更快也更深,原本被列入主要四人輪替的他除了開幕賽因為禁賽而缺席外,接下來兩戰只分別出賽了16、13與10分鐘,在五名長人裡只勝過被打入冷宮的先發中鋒Zeller。即使David Lee與Zeller雙雙被換下先發陣容,但升上先發的卻是原本的第一替補Johnson與輪替名單之外的Sullinger,Olynyk出賽三場出手十次只中一的三分球更是雪上加霜。

沒法穩定投進外線,讓Olynyk在場上的價值快速滑落。

外線出手比率攀升與假投毛病

過去兩季,Olynyk的三分出手比重持續增加,菜鳥球季在100次的進攻裡平均出手4.2次三分球,上個球季增加至6.2次,本季的前四場更大增至10.5次。如果以出手占比做衡量,則分別是22.2%、32.5%與52.1%,越來越依靠外線投籃的趨勢相當明顯。

對熟悉塞爾提克的球迷而言,Olynyk接球後先來個假動作的習性應該是見怪不怪,幾乎已經快到了他本能反應的地步,卻也成為他進攻最大的罩門。因為不管撲過來防守的是對手的長人或矮將,Olynyk就是習慣先來個瞄準籃框的假動作再收球準備進攻,但這也讓他錯失很多原本應該果決出手的投籃機會,撲過來的後衛即使拼勁全力,也很難真正阻擋七呎高的Olynyk出手,這可以說是個標準的多餘動作。

在投籃上不果決,而在假投後原本該有的真切上Olynyk也顯得不夠明快,往往投籃假動作結束後收球再一個猶豫,也失去了破壞防守者平衡後能夠切入禁區的那關鍵一秒,當對手穩住重心,就變成Olynyk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往往只能以倉促的外線出手做結尾,但這樣的出手與接球後第一瞬間果斷的出手,命中率的差別有如雲泥。

如果比對Olynyk投籃時的運球次數與持球時間,不難發現他的假投之後泰半也是假切,大部分的時候還是以投籃做收,這個假投的習性不但讓Olynky左右皆空,也破壞了他的投籃穩定性。基本上,Olynyk的投籃有相當高的比率是無人防手的狀態,上一季有55.9%的比率是在防守者離他至少四呎遠,本季的比重更高達61.1%,可說是塞爾提克戰術下的受惠者,但上季他在三分線外只有33.9%的命中率,如果他的投籃命中率能夠更穩定,將會對塞爾提克的外線大有助益。

進攻招式貧乏

▲  2014-15

▲   2015-16

從上面兩個表格可以看出,Olynyk的進攻招式相當貧乏,且幾乎都集中在Jump Shot與Layup兩項,上一季Jump Shot與Layup就占了總出手的73.86%,這一季更大幅往Jump Shot傾斜,比例高達61.1%,但出手11次只進了1球,即使在對巫師隊裡投五進三,將命中率由9%往上提升,但也只有26.7%的低點,外線特別是三分線的失常是他整體命中率低迷的關鍵。另一方面,Olynyk也缺少在禁區裡取分的得分方式,近代長人必備的勾射上一季他只有8次出手,挑籃只有19次,缺少低位單打的變化,讓他在禁區裡的進攻居於劣勢。

暑假裡Olynyk在加拿大國家隊的表現讓塞爾提克的球迷網站為之瘋狂,特別是他做完假動作之後在人群裡花枝招展的亂舞,簡直如入無人之境。但回到了NBA,Olynyk假動作後的切入往往被防守者輕鬆的阻住去路,就算甩開防守者,要在NBA裡的禁區靠著不穩定的運球移動也幾乎是天方夜譚,幾場下來,Olynyk還是回到了原本的進攻模式。

但暑假裡Olynyk還是練成了新的投籃招式,模仿自Dirk Nowitzki的後仰單腳跳投,雖然動作比正版的動作更大、更慢,但靠著他七呎的身高也還算有模有樣。只是他的後仰撤步的動作還不夠熟練與穩定,影響了他的出手的穩定度,

進步幅度不如預期

Olynyk目前最大的問題就在相較於新人球季,他上季的進步幅度相當有限,出手越來越往三分線外移動,但投籃命中率卻沒有提升,進攻的招式也侷限在跳投一途,讓他的進攻威脅力隨著對手越熟悉他的習性而下降。防守上則受限於完全與NBA潮流背道而馳的翼展,七呎的Olynyk只有六呎九又四分之三寸的翼展,也就是說Olynyk雙手展開的長度跟六呎六吋的Jae Crowder是幾乎一模一樣,這讓他無論在阻攻與拼搶籃板上都居於劣勢,特別是拼搶籃板上實際的高度還不如小號的大前鋒,也讓他的防守在塞爾提克的長人裡處於後段班。

時間不等人,這個球季結束,Olynyk就將接續Jared Sullinger、Tyler Zeller面臨球隊提前續約與否的考量,如果以Sully的成績都無法獲得球隊青睞,目前看來路越走越窄的Olynyk就更讓人擔心,但,身為教練團與制服阻的心頭好,也許會有完全不同的待遇。

大前鋒 - 替補:Jonas Jerebko

▲ Jerebko在塞爾提克如魚得水 (Zimbio/ Gonzalo Arroyo Moren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上一季的明星賽後大爆發裡Jerebko可說是最大的受惠者,在活塞隊中幾乎沒有位置的他靠著轉入塞爾提克後的優異表現,從準備返回歐洲籃壇變身為兩年一千萬美金合約得主,雖然第二年的合約並非為保證合約,但比起一同入隊的Gigi Datome只能黯然返歐,Jerebko可說是逆轉了人生。

轉入塞爾提克大爆發

號稱「瑞典大鳥」的Jerebko上一季在塞爾提克的例行賽裡還真有點Larry Bird的準度,三分線外高達40.6%的命中率讓塞爾提克終於有了符合潮流的高砲塔,特別是他在對手距離至少四呎遠時的投籃機會有53.5%,雖然總命中率44.3%只略高於Olynyk的42.6%,但在三分線外卻有39.3%的把握度,讓他取代了Olynyk原本在板凳上的長人射手位置。

但Jerebko卻沒能將這股投籃的穩定度帶入季後賽,季後賽嚴密的防守明顯的影響了他的出手機會與穩定度,防守者遠在四呎外的投籃機會下降到了40%,面對LeBron James與Tristan Thompso的防守,Jerebko三分球更是四次出手全部落空,沒有當英雄的機會。

轉入塞爾提克後,除了外線投射外,Jerebko最搶眼的非防守莫屬。在活塞隊時期,Jerebko的DefRtg都在107-108打轉,上季在防守名師Stan Van Gundy入主下進步到了104,但轉隊到了塞爾提克後又降為95.7,本季例行賽更繼續下降到85.1。雖然體能條件並非頂尖,籃板與阻攻的數字也勉強算是中等,但他有六呎十吋、230磅的紮實身材,難能可貴的是同時具有長人少見的橫向移動能力,這讓他能夠同時防守禁區長人也可以外拉到側翼防守小前鋒。季後賽裡Jerebko外拉到三分線外對決LeBron James,是少數不被LBJ的交換運球所甩開的防守者,靠的就是他靈活的橫向移動能力,能夠第一時間跟上LBJ的腳步,卡住位置避免有一條龍上籃的機會。

分食小前鋒出場時間

▲ 六呎十吋的Jerebko切入相當有優勢 (Zimbio/ Gonzalo Arroyo Moren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新球季裡Jerebko依舊有相當多的時間擔任小前鋒的位置,但他在熱身賽與剛開季時的狀態並不理想,特別是精神上並不集中,彷彿還未從簽約的喜悅中走出,進攻也相當被動的在外線投射。第三戰對馬刺隊時Jerebko有了不同的表現,在高位拿球後積極的往禁區切入,利用身高的優勢取分,並將這股氣勢延升到第四戰。雖然目前的戰術潮流是將有外線、能防守的球員移動到四號位置打小球,但對塞爾提克而言,Jerebko具有機動性,讓他在小前鋒位置上出賽,不僅是塞爾提克少數能夠取得身高優勢的位置,也不會拖慢球隊整體的速度,在對手小前鋒身材較高大時是一枚防守活棋,而在對手小前鋒體型不足時更是進攻打點的機會。

但另一方面,如果出現相反狀況,反而會讓Jerebko陷入防守的危機。例如第二戰對上暴龍隊,塞爾提克就出現讓Marcus Smart去守DeMarre Carroll,卻讓Jerebko去防守Terrence Ross的離譜防守分派,這讓Carroll可以毫無顧忌的在Smart頭上投籃,而即使Jerebko連連在外線被靈活的Ross給戲耍,塞爾提克的教練團與場上的球員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想到要做防守對位的調整。在防守對位上,塞爾提克這個球季對臨場變化的反應一直非常的遲鈍,即使連續被對手攻破防線也無法即時的調整,是非常大的防守缺失。

從上季的表現不難看出Jerebko是個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熱機的球員,且可以在短時間裡在攻守兩端做出貢獻,隨著他在場上的專注力與機極度逐漸回升,如果能夠穩定的在兩個前鋒位置替補出賽,將有助於提高塞爾提克在場上的高度,這也是塞爾提克少數能夠取得身材優勢的位置。

大前鋒 - 替補:Jordan Mickey

▲ Mickey的阻功能力最為搶眼 (Zimbio/ Jared Wickerham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作為第三輪第33順位的菜鳥,Jordan Mickey在暑假有了出人意料之外的表現。在夏季聯盟的八場比賽裡平均繳出12.2分、7.9籃板與2.4次阻攻,一場比一場加溫的表現讓他成為塞爾提克在夏季聯盟裡最受矚目的球員,也讓他取得有利的議價位置,幾經折衝,才打消了簽一年非保證短約的念頭,簽下一紙四年五百萬美金的史上最肥菜鳥合約,其中前兩年為保證約。

對一般的菜鳥而言,如果在夏季聯盟裡有如此的優異成績,特別是長人,簽短約是高風險但高報酬的運作模式,因為開季至少會是禁區的替補人選。但對Mickey而言,或者,該說這個球季落腳在塞爾提克的菜鳥而言,短約恐怕是最可能弄巧成拙的選項。

冷板凳上的阻攻王

儘管Mickey在熱身賽還是有搶眼的表現,只出賽不到10分鐘就有5.7分、3.0籃板與1.1阻攻的成績,特別是出賽不到十分鐘,Mickey的阻攻成績居然就已經還領先全隊,如果換算成36分鐘是恐怖的21.1、11.1籃板與4.2次阻攻,而且他在夏季聯盟與熱身賽分別有52.6%與56.3%的命中率,可說是相當穩健的禁區球員。但問題就出在連練兵的熱身賽裡Mickey都只有不到十分鐘的出賽機會,果不其然,到了例行賽開打,Mickey只有第一場取代意外受傷的R.J. Hunter,其餘時間都是列名於戰力外名單之列,而開幕戰與第五戰大勝巫師的垃圾時間也只各打了兩分鐘與三分鐘。

如果Mickey真的只簽下一年短約,在連出場都沒有空間下也只能到發展聯盟去肆虐,這對他的下一張合約並沒有太多的幫助。

熱身賽裡Mickey還是維持與暑假相類似的特質,相當有效率的籃板手,特別是在進攻籃板端總能夠適時的出現在對的位置。防守上依舊是處裡面框進攻者時優於背對籃框,當對手的後衛企圖侵入禁區時很容易就被擅長抓時間差的Mickey用七呎三吋的翼展給搧了出來,這些特質依然沒變。

但同樣的,他的缺點也仍然持續出現在球場上,例如他依然有職業等級的低位轉身速度,但轉身後的彈性與爆發性則都還留在大學籃壇,缺乏垂直彈跳能力是進攻時的罩門,這問題在跟隊友空中接力卻直接被籃框給封阻清楚的呈現。體能問題是幾乎無解的習題,目前的Mickey能夠琢磨的點在於加強身體的對抗性,特別是針對防守背框球員上,以及遇到目前潮流的小四號球員時如何避免被投籃假動作給騙起,甚至形成犯規。

等待表現的契機

對Mickey這樣的年輕長人,需要的是實際出賽來填補經驗上的缺口,但目前塞爾提克的禁區陣容不但擁擠,且教練團將大部分的戰術集中在後場上,禁區球員上場的時間既短也缺乏表現的空間,並不是一個對長人太有利的戰術體系。缺乏外線投射能力的Mickey在戰術上缺乏成為擋人後外拉的外線射手,進攻的戰術上主要以擋人後的空手切入為主,但大多數時候,Jordan Mickey還是以他優異的進攻籃板做為自力救濟取分的方式。

在相當微小的數據量下,Mickey的效率相當驚人,同時沒有禁區新人常見的盲目犯規問題,是個非常聰明的防守球員,只是就目前塞爾提克禁區壅擠而總教練又無法控制出場人數下,讓球隊的交易需求逐漸的累積,當異動出現時,也許會是Jordan Mickey有出頭機會的時刻。

但在此之前,Mickey得要在練習與短暫的上場時間裡累積自己的資本才行。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禁區出賽時間的競逐,成為本季長人的重點 (Photo:redsarmy.com)

原本接下來應該是討論大前鋒的位置,從David Lee談起。許多人對塞爾提克的先發陣容,講白了就是先發中鋒與大前鋒非常不滿意,但,看完三場塞爾提克的比賽,我想問題並不在哪個長人打得好或打得不好,而是塞爾提克的打法,其實對長人並沒有太多幫助。

進攻戰術不利長人

從上表,很重要的是塞爾提克在Isolation與Post Up的使用頻率上,前者敬陪末座,後者只排名聯盟第24名,如果你在加上排在第14位的Pick & Roll的Roll Man,你會發現塞爾提克的進攻在禁區長人使用率上是偏低的,幾乎所有的進攻都設計給了後場,雖然暑假費了心思換來了David Lee又簽下了Amir Johnson,但卻沒有善用他們的優點。

實戰裡,塞爾提克的長人常常兩兩在高位論堆,這個戰術主要是清空禁區,讓側翼球員有切後門的機會,這戰術在歐洲、熱身賽甚至第一戰打七六人隊都滿管用,但對上暴龍隊很輕鬆的就被識破造成失誤。塞爾提克也常讓兩個長人同時在兩個肘為替隊友單擋,更多的時候當Isaiah Thomas或Evan Turner切入禁區時,禁區往往是沒有任何塞爾提克的球員,用意同樣是要將禁區清空來做單打,但,對一支三分投射命中率第二名叫做Jared Sullinger的球隊,你不趁機收縮防守還算是支NBA球隊嗎?

輸給暴龍隊與馬刺隊的比賽裡,塞爾提克打得最好的時刻卻都是擺脫那些擋人、小組跑位等等戰術,直接擺上三後衛採取瘋狂的全場壓迫,只有這樣拉快速度讓雙方都陷入完全的機遇戰,塞爾提克才有恢復到上個球季的模樣。在這樣的打法下,移動力較差的David Lee或是輕裝甲的Tyler Zeller完全沒有用武之地,速度與反應能夠跟上活力十足後衛的也只有Sullinger與Johnson兩人。這兩個人都具有較佳的對抗性與防守時的步伐,能夠在禁區裡攪和,如果以這個觀點出發,塞爾提克暑假該做的其實是把Brandon Bass給簽回來,或是找些體能優異的矮長人。

深度反被深度誤?

另一個問題則出在塞爾提克媒體長自以為豪的「深度」,但深度在NBA裡一向就是兩面刃,運用得好可以力保全場戰力於不墜,運用的不好或是身過了頭,就成了球隊戰力紊亂與不安氛圍的因子。總教練Brad Stevens在熱身賽末期就宣示雖然球隊有多達七位長人,但自己將會限縮到四位出賽的規模。但三場例行賽打下來,除了Kelly Olynyk因為禁賽只出賽兩場,菜鳥Jordan Mickey只有一場兩分鐘的垃圾時間外,另外五位長人都完整出賽三場,平均出賽最高為Johnson的22分鐘,最少則是先發中鋒Zeller的11.3分鐘,儘管Jonas Jerebko有一部份時間分派在小前鋒,但整體而言,塞爾提克的長人輪替與教練的預想相去甚遠。

對很多恨Sullinger不成鋼的人而言,明明很想將他驅之別院,但卻發現這支球隊居然沒有他內線的攻守就不成樣,內心的感觸恐怕不是五味雜陳可以形容。

三場比賽,都同樣呈現六人上場分而食之的局面,這樣過於分散的出賽時間與不固定的禁區組合,讓塞爾提克的長人既缺乏表現空間,也無法有好的默契搭配,最直接的影響就在防守的交代上,這對原本就沒有人出聲指揮防守的塞爾提克而言,更處於被動的局面。

當Tommy Heinsohn在對馬刺隊的第一節裡幽幽的說這是塞爾提克第二次在禁區裡出手時,時間只剩下一分半鐘,你能怪塞爾提克的長人表現不佳嗎?這恐怕很不公允。

大前鋒 - 先發:David Lee

▲ David Lee表現不如預期 (Zimbio/ Gonzalo Arroyo Moren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回到正題David Lee上。毫無疑問的,暑假裡對David Lee的補強是許多媒體的焦點所在,不管是他巔峰時期的穩定表現,事實上,三年前他還是聯盟明星賽的成員,兩年前也有18.2分、9.3籃板的成績,加盟前的十年職業生涯每年命中率都穩定在五成以上,2010-11年轉入勇士隊寫下的最低紀錄也有50.7%,就算上季遭到冷凍,也有7.9分、5.2籃板與51.1%的水準,換算回36分鐘效率依舊勝於塞爾提克原本的禁區陣容。

歐洲雙戰遊裡,David Lee也給人希望的理由。兩場比賽出賽21.2分鐘,剛好五成的命中率繳出13.0分、9.0籃板、3.5助攻與1.5抄截,換算成36分鐘是高達22.1分、15.3籃板與5.9助攻。雖然是面對歐洲球隊,打個八折有他生涯平均的水準,就算打個七折也跟去年相去不遠,怎麼看都是個非常有希望反彈的球季。

但接下來的三場,一直到例行賽,David Lee的數據大幅下滑,雖然籃板依舊保有過往的水準,助攻也因為塞爾提克後衛導向的體系而大幅上揚,但他穩定的投籃命中率大幅下滑到不滿三成,得分更是只有過去的零頭。

如果更進一步來看他的進階數據,David Lee的OffRtg在離開歐洲後一直低於90,USG%在進入例行賽後也逐漸下滑到接近去年的低水平,而不只是得分與投籃命中率,David Lee的Reb%低於生涯平均水準,特別是在防守籃板保護上,雖然助攻相關數據爬升,但他的數據是趨於負向。

回到美國後的David Lee的數據已經不只是腰斬,幾乎是已經到了吃土的地步。

出手方式的改變

但這樣的數據是否僅是開季的低潮呢?就David Lee的生涯數據而言,他的確在球季開打的十月、十一月表現明顯低於其他月分,而在十二月開始完成暖機回到正常的水準。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十一月份的數據低於平均,但David Lee的投籃命中率還是維持在五成二上下的水準,單月命中率不滿四成這是2012-13年十月份之後首遭,但那個月David Lee只出賽了一場。

接下來,我們在從投籃的方式來觀察一下David Lee與他最後一次入選明星賽的2013-14年球季的差異,由於例行賽的數據僅有三場,因此這裡再加上了返美後的三場熱身賽。如果從出手方式的分布可以發現David Lee的Layup比重大幅的增加到34.92%,超過三分之一的比重,取代了跳投成為他最主要的進攻方式,而這兩者的比重也從13-14年的44.34%提高到了61.9%。但原本這兩種投籃方式就是David Lee的進攻手段裡命中率比較低的種類,如果只靠這兩樣,David Lee的投籃命中率在13-14年球季也只有30.8%。換句話說,David Lee的投籃裡分成幾個部份,一個是讓自己大量取分的投籃方式,如Layup或是不得不的中距離跳投,但真正支撐David Lee投籃命中率的其實是這兩項之外的「雜學」,例如他相當喜歡的在高位面框後下球切入禁區後再臨場選擇上籃、打板、挑籃等等招式,如果把這些Driving系列的招式做個簡單的加總,命中率高達83.1%。

這2013-14年的數據其實相當符合David Lee給人的印象,不擅長外線投射但是高低位都能打,不屬於力量型的球員,但可以在禁區裡找到將球弄進籃框的方法。而相較於過去,這一季的David Lee在進攻上過度集中在Jump Shot與Layup上,原本就會拉低自己的投籃命中率,加上32歲的他今年開打至今的對抗性與體能都遠不如過去兩年,讓他的命中率更是向下探底。

但如果我們把新球季裡David Lee的出手方式再做拆解,例行賽裡除了一次投一中一Driving Layup外,其餘的Driving系列進攻都發生在熱身賽,雖然投11進5的命中率只有45.5%,仍就遠低於他正常的命中率,但卻也遠勝於他不到三成的跳投與上籃。

現在,我們知道David Lee的投籃命中率可能跟他的出手方式的改變有關,導致他的拉抬投籃命中率的進攻武器在新球季,特別是例行賽中施展不開,而加劇了原本就因為狀況不佳的投籃劣勢,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David Lee的進攻方式組合有了如此的改變,恐怕還需要更多比賽的觀察。

是否真的適合塞爾提克的進攻體系?

另一個值得觀察的點是David Lee上季雖然是因未受傷才失去了勇士隊先發大前鋒的位置,但他跟勇士隊新的進攻體系格格不入也是事實,在籃框八呎外就沒有投籃能力,空手走位不佳,防守端又是球隊的負擔,這些都是勇士隊官方沒有說出口的理由。而這些問題到了進攻類型相似的塞爾提克會有什麼樣的影響?David Lee的低潮與這些有沒有關聯更是個問號。上季David Lee在勇士隊上場屬於系統外的變陣運用,但到了塞爾提克卻是被當成禁區正規軍主將來運作,他的重要性在兩隊有著極為巨大的落差。

另一方面,David Lee在防守上的表現遠優於過去幾年的在西區的表現,雖然例行賽裡他的移動能力不足讓塞爾提克的防線出現缺口,也迫使中鋒Tyler Zeller必須四處的協防,但David Lee在一對一的防守上並沒有太多失誤,靠著厚實的身材與經驗,還是足以應付前三戰的對手,當然,這也與教練團將對手的第一禁區攻擊手都分派給Zeller有關,更讓他左支右絀的防守印象更加深刻。

另一個必須要考量的點是塞爾提克的開季籃板數字平均42.3在聯盟排名第27位,每場能抓下並列全隊最高6.3籃板與第二多進攻籃板(2.0)的David Lee對塞爾提克的重要性其實比大多數人想像中來得更高。

對塞爾提克而言,目前的問題在於:是否要等待以經有十年實際績效的David Lee找回自己?畢竟,David Lee整季維持目前三成命中率的機會相當低。或是塞爾提克要將目標轉向球隊裡其他選擇?畢竟,就現實面,已經32歲的David Lee出現在球隊未來的機率也相當低。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Crowder是鋒線上的防守大鎖 (Zimbio/ Al Bell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小前鋒 - 先發:Jae Crowder

如果要問上季原本看似要在蒐集選秀權與樂透順位上決一生死的七六人隊與塞爾提克間的差異,也許,Jae Crowder就是其中的答案。原本只是Rajon Rondo交易中的小配角,但最後卻越打越好,成了塞爾提克在板凳上的重要防守核心。明星賽後,Crowder的平均出賽時間達27.4分鐘,得分由5.4分倍增到11.5分,籃板也從2.3個進步到5.8個,但真正關鍵的是他代表了隊友說出了內心最深處的吶喊:我是個籃球員,我不懂什麼叫做放棄與輸球。

就是這股不服輸、不放棄的心態,讓塞爾提克與其他球隊劃出了一道清楚的界線。當然,這並不是Crowder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整支塞爾提克團結一心的結果,但Crowder的求勝宣言讓他成為這支球隊的頭臉人物。由於Crowder在場上的奮戰精神,不但贏得了教練團的重用,也贏得了球迷的心,他所率領的板凳軍團更成為塞爾提克的招牌。

優異的表現,讓原本在小牛隊已經幾乎無球可打的Crowder獲得一紙五年三千五百萬美金的合約,平均七百萬美金的年薪比原本91萬5千美金的薪水大漲了7.7倍。

外線投射改善

菜鳥球季一度因為活力滿滿以及球隊商並問題,Crowder贏得小牛隊的重用,但出了籃框四周幾乎就沒有投射能力,空手又缺乏走位的技巧,讓他的境遇跟和一起被交易來塞爾提克的Brandon Wright有些類似,不長於進攻的他們在小牛隊的地位都一路下滑,逐漸失去表現的舞台。渾身肌肉的Crowder頗像是古代小說中的莽漢,只不過黑旋風李逵手中的雙板斧換成了籃球,每一次快攻都像是跟籃框有仇一般硬狠狠的將球給扣入。

僵硬的肌肉讓Crowder的投籃一直相當不穩定,職業生涯裡離籃框3-10呎只有34.1%的低命中率,三分線外31.6%,以小前鋒而言是屬於完全不擅長投籃的防守組成員。但轉入塞爾提克後,Crowder的進攻似乎有些開竅,上一季的季後賽裡,Crowder延續了下半季的好狀態,同時更謹慎的把握投籃機會,讓他的投籃命中率提升到51.7%,是塞爾提克少數在季後賽有更佳投籃命中率的主力球員,而他的防守更是獲得滿堂喝采。

而這樣的好表現也延續到新球季,熱身賽裡Crowder出賽六場全都擔任先發,球季還沒開打就先註定了上一季先發Evan Turner從板凳出發的命運,但不像許多拿了高薪就忘了自己的球員,Crowder在場上還是維持一貫的拼命三郎精神,熱身賽裡還展現了過去未曾有的外線準度,雖然動作看起來不甚自然,但55.6%的三分投射準度與53.8%的總命中率,都是生涯少有的高水準。

不管Crowder的高命中率是來自苦練或是運氣,對總教練Brad Stevens有空擋就該出手的戰術系統與思維而言,多一個能夠在外線投射的球員總是好事。

積極防守衍生的問題

轉任先發的Crowder從熱身賽到開幕戰依舊保持非常積極的防守態度,但他過度積極時的防守也造成了麻煩。當Crowder因為過度壓迫,讓對手得以繞過他的防線時,由於大前鋒David Lee的移動能力不足,只能由中鋒Tyler Zeller來補防,讓塞爾提克的防守必須因為出現第一個缺口而不停的輪轉,而在球季剛開打球員都還沒進入狀態下,最後反而亂了整個防守的節奏。

Crowder與Marcus Smart、Avery Bradley是塞爾提克後場防守最好的三名球員,一同先發被認為是要主打防守大隊的模式,但這三個人配上了熱身賽以來體能與狀態都不理想的David Lee,由於David Lee無法跟上隊友的防守節奏,反而讓原本應該製造對手混亂的壓迫防守反過來擾亂了塞爾提克的防守,而防守的混亂又進一步的影響了塞爾提克先發陣容的進攻水準。

為板凳的得分大勝先發其實不該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而是陣容安排的大問題,特別是這樣的先發陣容不單是進攻不靠譜,防守也是漏洞百出,無論教練團的設計為何,儘可能的避免把Crowder跟David Lee一起放在場上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這不是David Lee防守不佳或是Crowder的防守問題,而是兩個人的模式差異的問題。

毫無疑問,Crowder是個好球員,也是塞爾提克精神的指標,但他在小牛隊逐漸被邊緣化也並非事出無因,本質上他是個單項特別突出的球員,也因此在使用手冊上必須要有特別的說明才成,如果只是單純的將他長時間的放在場上,他的效用並不會因此而有顯著的提升,反而會突出他球技上的缺點,特別是在球季才剛開打,球員還沒有齊一腳步的這個時刻。

小前鋒 - 替補:Evan Turner

▲ Turner是上一季的攻擊發動機 (Zimbio/ Al Bell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9.5分、5.5助攻、5.1籃板,除了助攻寫下生涯新高外,Turner的得分與助攻都略低於自己的生涯平均,當然也就離2013-14年被七六人隊賣走前寫下的17.4分、6.0籃板與3.7助攻更佳的遙遠。明星賽後,更適應主控角色的Turner開始有爆發的表現,除了助攻提升到6.9次外,得分、籃板也都幾乎貼近自己的生涯平均,也讓他拿下職業生涯的頭三次大三元紀錄。

趁著Turner轉隊到溜馬隊而身價大跌的機會簽下一紙兩年六百七十萬美金的合約,可說是上一個暑假裡塞爾提克做得最好的自由球員簽約,但這對球隊非常友善的合約也自然而然成為每一回交易談判中極為容易上桌的籌碼,但跟大多數年輕隊友一樣都沒有真正的進展。Turner在七六人隊的成績斐然,但他在溜馬隊的不適應也讓人印象深刻,在不用顧慮勝敗戰績的七六人隊可以輕鬆的刷數據,而到了季後賽拼戰的溜馬隊,Turner在七六人隊所累積的壞習慣也都一一浮現,防守、缺乏團隊意識等等,讓他很快的成為市場上的黑名單。雖然Turner在塞爾提克有了相當不一樣的表現,但他帳面上的數據實在不亮眼,如果再考量前一個以搖擺人控衛在塞爾提克打出名號的Jordan Crawford一離開Brad Stevens的系統後就原形畢露,上半季就展現組織能耐的Turner並不如預期中搶手。

開季從替補出發

身為Rajon Rondo離隊後的助攻王,但新球季還沒開打Turner就已經被教練團定位在替補小前鋒。熱身賽裡兩場先發,一場是取代無法上場的Smart擔任先發控衛,另一場雖然是以先發小前鋒登場,但卻也是Crowder唯一缺賽的一場,顯示教練團在熱身賽前就已經心有定見,要讓本季的Turner以替補的角色展開球季。

教練團的想法不難理解,Smart已經展現自己慢慢能夠獨當一面的能耐,這一季又有David Lee在高位、低位可以幫忙組織進攻,將Turner移到替補的風險相對較低,又可以避開他打小前鋒在防守端的困擾,在一切都運作順利下,這應該是個可被接受的調度,也是看完熱身賽後的感想。

但,一開季似乎一切都走樣,除了熱身賽僅供參考外,也突顯早前說的熱身賽對手的實力不足讓塞爾提克沒法真的驗證許多嘗試。原本設定的第二指揮艇David Lee無論攻守都還不到狀況內,熱身賽打得很好的Smart到了例行賽又往後退縮了幾步,積極挑戰籃框的次數減少,退到一旁配合戰術的機會增加,這讓塞爾提克的先發陣容陷入沒有主導者的窘境,回到只能透過戰術來製造機會的模式,在大部份機會都會出現在中距離且空擋相對小下,讓塞爾提克先發群的出手看來都只差一點,但沒有製造足夠空擋的結果就是整體的命中率很不理想。

在替補軍團有Isaiah Thomas可以利用切入能力製造機會,而先發明顯缺乏組織與破壞力下,將Turner繼續放在板凳是否合適,在這樣的情形下就有討論的空間,而更糟的是轉入替補的Turner的表現也只非常不理想,就讓事情變得更為棘手。

先發 or 替補?

例行賽開打的兩場比賽裡,Turner雖然有25.0分鐘的出場機會,在全塞爾提克居第五位,但平均只有6.0分、4.0籃板與1.5次助攻,投籃命中率低至25.0%,失誤更高達3.5次,比替補控衛Thomas還多了0.5次。值得一提的時塞爾提克出場時間分配比重相當不平衡,平均出場時間前五位的包括了三個主力後衛Smart、Bradley與Thomas,分居第一、五位的則是Crowder與Turner,雖然塞爾提克本季的禁區陣容號稱壅擠,但每個人的出場時間少得可憐,六個長人每人都出賽十來分鐘,卻擠在兩個多一點點的位置,教練團在出賽序列上的預想跟實際戰況的需求有明顯落差。

Turner上一個球季就呈現擔任先發時的表現優於替補的趨勢,如果將出場時間都拉齊到每場36分鐘,可以發現擔任先發的Turner在助攻、籃板都要優於替補,而在投籃的命中率上則是替補優於先發,不過,上一季Turner擔任替補主要是在Rondo交易之前。熱身賽裡雖然Turner只出賽五場,但他在先發與替補間數據差異非常的明顯,當他擔任替補時每36分鐘的助攻數字只有先發的一半,失誤卻是先發的一倍,助攻失誤為1:1。但另一方面,擔任替補時Turner的出手增加,特別是他在三分線外的出手從0.7次爆增至3.4次,很顯然的,他與Thomas在第二軍團的搭配並不順暢。

如果再轉向進階數據,可以發現熱身賽裡擔任先發的Turner所展現的數據幾乎是完勝替補,甚至比起上個球季更進化,顯示出他在暑假裡為新球季做了相當充足的準備,也更適應組織球隊進攻的工作。而就場上的表現而言,當Thomas主導戰局時Turner的功用降低,當等球射手應該是Turner所有使用方式中最糟糕的一種,但無奈對Thomas而言也是同樣的狀況。熱身賽時Turner頗有找回過去在罰球線兩端切入後急停跳投的準度,但開季後的兩場比賽裡手感急凍,越想要表現反而越陷入困局。

防守一直是Turner被詬病的一環,但新球季裡有相當的改善,除了DetRtg在熱身賽時降至九字頭外,前兩場的DetRtg更只有88.4,讓他的NetRtg成為10.4,如果在跟他在七六人隊時相比更是有180度的大翻轉。防守數字進步除了這球季裡他打得分後衛的時間增加外,他在場上的拼鬥精神也有所提升,這個從轉播時Tommy Heinsohn替他抱不平或是稱讚他的機會增多就可以看出端倪。

Crowder與Turner都是好球員,但Turner與Thomas同在場上時的配合卻明顯的衝突之處,雖然兩年約即將到期,幾周後可能就會開始成為交易檯上商品的Turner恐怕並不在總裁Danny Ainge的未來之中,但如何讓Turner能夠在場上發揮功效,還是當前必須考量的重點,畢竟由上一季的表現,我們內心很清楚Turner是一個能夠幫助球隊贏球的球員。

小前鋒 - 替補: R.J. Hunter

▲ Hunter挑戰出身猶他州大的馬德里後衛Jaycee Carroll (Zimbio/ Gonzalo Arroyo Moren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在拉斯維加斯夏季聯盟(LVSL)裡,R.J. Hunter展現了優異的傳球技巧,同時防守拼命彌補了身型的弱點,讓他的表現即使沒有比Terry Rozier更為搶眼,至少兩人的評價也是相去不遠。但經過一個暑假,在訓練營與熱身賽後,Rozier在塞爾提克的排序上已經明顯的跨前Hunter一步,將Hunter擠出調度名單之外,儘管兩者出場的時間與機會在現階段都相當渺茫。

前作<塞爾提克夏季聯盟:菜鳥軍團的逆襲 >曾經點出Hunter的幾個缺點,熱身賽裡出賽的時間有限,因此體能不足的問題沒有太多機會可以做比較,畢竟大多數上場時間都是在充足的休息之後。運球的問題改善的不明顯,不過擔任小前鋒讓運球對他的影響要小於主打後衛甚至是控衛的Rozier或Smart,他優異的傳球能力還是在熱身賽裡顯露無遺,這樣的球員原本應該是Stevens體系裡相當好用的球員,但他最大的問題卻在原本該是他優點的投籃上。

一般的印象裡Hunter是個很好的三分射手,但如果攤開數據,從猶他夏季聯盟(UTSL)、拉斯維加斯一直到熱身賽,Hunter的投籃命中率都非常的不理想,即使是他最擅長的三分投射在夏季聯盟也只有一般的命中率,到了熱身賽更是不及三成,而其中根本的原因與夏季聯盟還是相類似。Hunter的投籃動作並不穩定,關鍵還是在他的下盤穩定性與力量都不足,起跳時的力道大讓他的下盤並不平穩,而當他出手時身體還是跟夏季聯盟時一樣很容易跟著右手的出手動作往右前方傾斜,對三分球占總體出手約六成的Hunter而言,改善三分球的投射動作其實是當務之急。

有Jordan Crawford、Turner的例子在前,能夠切入又能夠傳球的搖擺人在總教練Stevens的系統裡相當占有優勢,Hunter更有兩人所沒有的射手潛質。但另一方面,在NBA裡最忌諱的就是什麼都能夠來上一點卻沒有專精的球員,萬事通與萬事不通只在一線之間。目前的Hunter無論要在小前鋒上與Crowder、Turner競爭都有段距離,而如果要轉往得分後衛,他得要改善他的投射問題,畢竟,傳球與切入都還需要經驗的累積才能讓Hunter能符合NBA的水準,而投籃是目前Hunter所具備的能力中較有可能突圍的一環。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不動的先發得分後衛Avery Bradley(Zimbio/Gonzalo Arroyo Moreno/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得分後衛 - 先發:Avery Bradley

過去幾個球季得分後衛一直是塞爾提克陣中最固定的先發位置,打從成為「打敗Ray Allen的男人」開始,Avery Bradley就一直是塞爾提克的不動先發得分後衛,即使總教練從Doc Rivers換成了Brad Stevens,Bradley也還是塞爾提克不動的先發得分後衛。

從一無是處的矮後衛到先發得分後衛,Bradley靠著苦練每一年都不停的在某個項目上向前邁進,防守、中距離跳投、三分投射,原本只以防守在選秀會上獲得塞爾提克青睞的Bradley就這樣一項一項的練了出來,在2013-14年球季攻下14.9分,同時有43.8%的投籃命中率與39.5%的三分投射準度,替自己獲得一張高於市場價值的四年三千兩百萬美金合約,續留在波士頓塞爾提克。

就在眾人以為Bradley將能夠繼續往下一個境界邁進時,他卻繳出了一張略低於上個球季的成績單,平均得分減少一分為13.9分,命中率下滑到42.9%,雖然三分出手大幅增加,但命中率也滑落到35.2%抵銷了作用。雖然Bradley的成績勉強稱得上是持平,但卻與大多數人預期的進步相去太遠,讓他的表現大受質疑。

最重要的一個疑問是:原本天際線就不高的Bradley是否已經到了潛能的極限?特別是Bradley才剛簽下那張被認為簽貴了的平均八百萬年薪合約,讓他成了極不討喜的人物,儘管,他在場上的打球態度從來沒有改變過。

不光是球迷不疼,塞爾提克的制服組也開始在不斷的電話中將Bradley加入了討論的話題之中,當然,我們不知道之前Bradley是否也曾這樣被端上NBA的人肉市場,但至少消息曝光這還是頭一遭。儘管Bradley簽了一張八百萬美金年薪的合約,但他的本質也就是個非常稱職的Role Player,就像上一季兜售不掉的Brandon Bass,他們都是在強隊裡應該要具備的球員,但卻也不是非要不可的必需品,加上塞爾提克續約時都刻意的拉高價碼,也因此在沒有任何配套下也就沒有可能談成任何有意義的交易。

訓練營前,球員慣例會展開一陣喊話,Bradley除了每年都要來一回的更積極攻擊籃框製造犯規外,本季還特別談到自己終於領悟了長距離的兩分球遠不及三分球來得有意義。一直以來,Bradley的出手就以三分線前一步為主要的進攻區域,不管是運球後的跳投,或是繞過隊友層層人牆後的出手,罰球圈右側至三分線前是他重要的投籃熱區,這也可以從他的出手一直以來最高比率都落在15-19呎看出端倪。而Bradley在這個距離一向有不錯的命中率,2013-14年有43.87%,上季雖然滑落到40.15%,但這也略高於聯盟的平均值。

一直以來,建議Bradley將出手距離往後一步的聲浪未曾消失,事實上,上一季Bradley的三分球出手從200次大幅增加到了352次,但他的命中率卻大幅下滑,讓他往後一步出手的成效並不彰顯。如果分析他的出手位置,可以發現2012-13球季Bradley在右底線與圈頂都有超過四成的命中率,但上一季他大幅增加圈頂的出手次數(74->220),幾乎所有增加的三分線投射都集中在這個區域,但他的投籃命中率卻由44.59%下跌到33.18%,超過一成的降幅。因此儘管他在兩側底線都有將近四成的命中率,但整體的三分投射命中率卻相當的難堪。

如果從過去兩季的數據,以及在中距離的出手習性,Bradley在右側的投射較有穩定性,熱身賽裡他在右側底線的出手比率拉高到與圈頂相近,同時他在圈頂的命中率也提升到44.44%的高水準,讓Bradley在熱身賽裡有52.4%的三分線命中率。此外,如果換算成36分鐘,Bradley在助攻、抄截甚至籃板等數據都表現的比上個球季更佳,從進階數據更可發現他的助攻數據提升,這與球隊打更多的擋切有關,整體而言表現更佳全面。

Bradley在熱身賽裡真的實現了自己的豪語,但另一方面,他的打法卻也浮現了某些隱憂,那就是在投籃比重改變的同時,他的打法也有了修正,而這個修正並非全然正面。原本Bradley是塞爾提克在第一、三節開打時很重要的進攻武器,球隊設計了相當多的單擋來替他製造右側的中長距離出手機會,這不僅是他最拿手的投籃區域,透過單擋與人牆,Bradley還能夠製造防守者的犯規,可說是一舉兩得。但改變打法後,Bradley主動拿球製造機會的畫面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在外線等待機會的Bradley,這讓他的威脅性反而大幅的降低,站上罰球線的機會更少,這可從他熱身賽幾乎所有的進球都來自隊友助攻,跟過往有超過一半的兩分球是來自他的單打有非常大的差距。

另一個問題在先發陣容的改變上,如果你仔細回想,會發現第一、三節時負責替Bradley製造機會,一個是在同一邊負責擋人並近身遞球的長人如Tyler Zeller(上季42次助攻)或是Jared Sullinger(38次)、Brandon Bass(20次),另一個就是在另一側等Bradley繞過人牆後順勢給球的Evan Turner(76次)。但這個球季傳給Bradley最多次助攻的Turner離開了先發陣容,取而代之的Jae Crowder沒有能力再替Bradleey供輸,而塞爾提克再減少替他量身訂做戰術的比例,更讓Bradley的進攻陷入只能被動等隊友傳球的狀態,而當隊友無法吸引防守者、替他製造空擋,或是隊友沒有將球送到他的掩體後方,Bradley就有可能會成為場上的隱形人。

塞爾提克的先發陣容裡只有David Lee與Bradley兩人有較佳的獨力進攻能力,雖然本季的Marcus Smart有較佳的切入破壞力,但讓Bradley就這樣轉成等球射手是否真的是個好的選擇,恐怕還有待商榷。但無論如何,往後退一步出手又能維持穩定三分球命中率的Bradley,就是一種進步。

得分後衛 - 替補:Terry Rozier

▲ Rozier有優異的攻擊籃框能力 (Zimbio/ Maddie Mey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就像夏季聯盟提到的,要評論Rozier的關鍵還是在於你對他的定位,或者,他在場上的表現所呈現的樣態。本質上,塞爾提克一直希望能夠將他轉型成為一個控球後衛,因此即使他跟著Isaiah Thomas一起登場,有時還是得負責帶球過半場,過半場後在高位盤球等隊友跑戰術的也是Rozier。但就跟大多數轉型中的菜鳥相類似,現在的Rozier斧鑿痕跡太深,當他想著自己是控球時,會明顯的切換到等待模式等待隊友跑出空擋,而當他進入攻擊模式時,又很明顯的眼中只有籃框,這讓目前的他在場上的表現很難被列入控球後衛。事實上,Rozier在攻擊模式上的表現也更有機會讓他進入塞爾提克的輪替陣容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Rozier的運球跟夏季聯盟相比有非常明顯的進步,他不再是彎著腰運球,而是跟Smart一樣能夠屈膝保持身體的平穩與靈活度。這個轉變讓他在快攻時不會再被動的追著球跑,而能夠很快速的推進前場,同時,更好的運球讓他在進攻時能夠更流暢的切換速度與方向,可以利用他快捷的第一步瞬間突破防線往禁區切入,這讓他在半場進攻時的威脅性遠高於夏季聯盟。

運球,讓Rozier的速度能夠充分的發揮,而不需要像夏季聯盟時被迫出現許多花俏的運球招式,光靠變換速度與方向就能夠甩開防守者。現在的Rozier,你可以說他是六呎二吋高且外線更穩的大號Isaiah Thomas,同樣能利用非常快的速度來撕裂對手防線,也可以說他是個多了切入技巧的Avery Bradley,球風約略介於兩者之間,只是欠缺經驗。

從夏季聯盟到熱身賽,Rozier都展現很穩定的三分外線投射能力,與大學時期不穩定的外線投射有極大的差異。穩定的外線投射也許要歸功於他相當穩定的下盤與投籃姿勢,這也讓Rozier在最後一個後場輪替名單裡取得相對的優勢,畢竟另外兩位競爭者R.J. Hunter與James Young雖然都以外線見長,但夏季聯盟到熱身賽的三分命中率都不理想,再加上Rozier原本就居優勢的防守與單打能力,讓他很輕鬆的成為三人之中最亮眼的新秀。

例行賽裡除了Smart與Thomas將占掉大多數的控球後衛時間外,雖然得分後衛名單上只有Bradley排在Rozier之前,但實際上原本的小前鋒Turner甚至Crowder都將會有很多的時間在場上扮演得分後衛的角色,讓Jonas Jerebko能一起以小前鋒的身分上場作戰,給塞爾提克身材上更多的優勢。因此,這幾位球員將會壓縮掉Rozier的出場機會,Rozier能否贏得教練團的信心讓他站穩替補得分後衛的空缺,就端視Rozier在垃圾時間或是零碎時間的臨場表現,如果能夠繼續有熱身賽相同的切入能力,在塞爾提克做出球員異動後,Rozier才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出場機會。

對塞爾提克而言,板凳上能有兩個可以帶球切入禁區的單打好手,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得分後衛 - 替補:James Young

▲ Young 的職業生涯前途逐漸蒙上陰影 (Zimbio/ Mike Lowrie/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經過夏季聯盟與熱身賽,Young殘酷的看著球團將晚一年進入聯盟的Rozier與Hunter排名在自己之前,早早在球季開打前就成為確定被放入第一戰inactive list之中那名球員,也等於宣布他的新球季又將在板凳與發展聯盟中展開,讓他的職業生涯陷入極大的危機之中。

但你要說他沒有進步,那也是並非事實。如果要挑出熱身賽裡最佳的個人防守畫面,第二戰面對馬德里的比賽裡,Young一個人擋下了馬德里的雙人快攻會是我的首選。面對歐洲的兩支球隊,塞爾提克在防守快攻時幾乎犯下了各種錯誤,但這一次的快攻裡Young恰到好處的保持在老經驗的控衛Sergio Rodriguez與側翼跟進扮演拖車的長人Luka Doncic之間,他不但搶先回防佔住了罰球圈的戰略位置,阻斷了Rodriguez的進攻路線,也成功的牽制從側翼推進的Doncic,讓他無法順利的跟進闖入禁區,最後讓Rodriguez知難而退的選擇退回右側三分線外重起爐灶。雖然在一次單擋後,Rodriguez用換手運球甩掉了Young,直入禁區晃起Zeller打板進球還製造犯規,但Young這一次成功的快攻防守還是讓人驚艷。

Young的防守不像是經過深思熟慮下的結果,比較像是出自於本能的反應,這也幾乎就是他目前困境的寫照。還記得一年前塞爾提課球迷是怎樣喜歡上這個菜鳥的嗎?一年前的熱身賽裡,天不怕地不怕的Young在場上拿了球就砍,看到空擋就大膽切入,比起陣中畏首畏尾的中生代,那就是個讓人看到無比希望的年輕柔韌左腕。但經過一個球季,Young也許長了見識卻少了膽識,現在的他運球只要遇到防守就自動的收球找尋隊友,外線出手時也總多想了那麼一下,讓他不再那麼犀利。

雖然塞爾提克官方一直推崇自家的發展聯盟成效,但Young在發展聯盟裡雖然有21.5分、44.2%的三分球命中率,但回到了真實世界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顯然的在發展聯盟裡並沒能替Young建立更多的信心。經過一個暑假,Young在場上的表現無論實戰與數據都與上一季相差無幾,這是即將邁入第二個球季的他最大的隱憂,因為,不管是跟同梯的Smart或是後進的Rozier相比,Young在暑假的成長相形失色。

在Rozier與Hunter在競逐中已經占據了領先位置下,Young在NBA中的出賽機會跟上季相比可能不增反減,雖然Young只有20歲,但在NBA中重要的是進步幅度,如果無法逐年將自己的潛能轉換為實績或是球技的成長,特別是心智能力無法跨過那道鴻溝,找不到球技改善的方向,未來一波坡的新秀都有可能將他吞噬。

看著Young,彷彿看到20歲入隊的Kedrick Brown,而Brown的天分與心理素質還要遠優於Young,回想起那些讓人傷感的往事,也不斷提醒我們NBA是一個現實又殘酷的成人世界。

塞爾提克2015-16 Preview <一> 塞爾提克是一支?  

塞爾提克2015-16 Preview <二> 沒有煙火但紮實的補強 

塞爾提克2015-16 Preview <三> 熱身賽成果驗收 

塞爾提克2015-16 Preview <四> 最後名單與控球後衛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mart 在場上越來越有自信 (Zimbio/ Gonzalo Arroyo Moren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一如往年,總裁Danny Ainge在熱身賽開打時也熱烈的在電話線上與其他同行「溝通」著。上一季的此時,為了讓訓練營前才交易來但熱身賽表現搶眼的菜鳥Dwight Powell進入正式名單,Ainge把老中鋒Joel Anthony給送到了活塞隊,雖然換回來的後衛Will Bynum最後也沒能入隊,但還是幫球隊省了些薪資。

這一季Ainge同樣不想單純用裁人來決定最後名單,但一來其他球隊也在紛紛裁員的此時此刻,二來暑假裡大多數球隊都有充裕薪資,讓需要補強的球隊數量銳減,因此能夠幫得上忙的球隊並不多,要能夠跟塞爾提克以二換一或是以三換一的球隊更是少見,最後,連上一季的降低薪資都不可得。除了原本就是填充名單的Coty Clarke、Malcolm Miller、Levi Randolph與Corey Walden連出賽機會都不可得外,因為親人過世而提早結束歐洲之行的前鋒Perry Jones也在激烈的競爭逐漸被邊緣化。

▲ Jones的天賦始終只是天賦 (Zimbio/Ronald Martinez/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出身雷霆隊的Jones雖然身高有六呎十一吋,但身材一直過於瘦弱,從大學就有球路靈活但怯於碰撞的問題。進攻上的習性頗接近於隊友Kevin Durant與尼克隊的Carmelo Anthony,喜歡在接球後做幾次運球便在中距離以後仰跳投出手,但他出手時的重心問題導致命中率非常不穩定,這幾年在球技面毫無進步白白浪費的自己的天賦。

雖然剛滿24歲,在Ainge無法做出任何交易下,防守與非持球狀態時態度並不積極的Jones成了最有可能裁員的對象。但Jones真的是Ainge討論交易時的對象與否,目前沒有任何消息可證實,留下許多不可解的問號。

接下來,讓我們從各個位置來看看新球季裡塞爾提克的陣容。

控球後衛 - 先發:Marcus Smart

▲ 季後賽裡不知所措的菜鳥 (Zimbio/Jason Mill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以近幾年最高順位入隊的Smart度過了一個起伏極大的菜鳥球季,他曾經砍進關鍵的制勝球,也曾經因為受傷而影響了場上的表現,但就控球後衛而言,Smart在菜鳥球季的表現並不理想。Smart獲得球隊相對的重用在Rajon Rondo離隊後擔任先發主控,每場出賽達27.0分鐘,但只有平均7.8分、3.1助攻的成績,同時他的投籃命中率不僅低迷,出手更有57%來自三分投射,但卻卻只有33.5%的低命中率,場上的定位與表現都遠不如預期,也讓他被排除在新秀對抗賽之外。

場上的Smart雖然在防守端的表現亮眼,每場有1.5次抄截,但進攻時卻相當缺乏自信。雖然Smart在場上展現了自己讓球迷如此期待的傳球能力,無論是半場進攻時的地板球或是快攻時的長傳,Smart都證明自己有成為好控衛的傳球視野,他既高且重的運球卻成了最大的罩門,最後更讓他彷彿失去了擔任控球後衛的自信。所幸,塞爾提克簽下的Evan Turner在費城七六人隊時期就是個能夠傳球的小前鋒,幾乎整季都由他扛起了場上實際控球的重擔,讓並不適合擔任先發控衛的Smart能夠靠著防守繼續卡住先發的位置。

Smart的問題並沒有因為進入季後賽而有所改善,季後賽裡他每場只傳出1.3次助攻,只要場上沒有Turner或是Isaiah Thomas一起登場,塞爾提克進攻就陷入一陣混亂,更糟的是他原本賴以維生的防守也大失水準,不論是對上靈活的Kyler Irving或是老練的J.R. Smith,以拼勁取勝的Smart都因為經驗不足而吃了大虧。

Pierce後進步幅度最大的二年級生

▲ Smart對抗馬德里的Sergio Llull (Zimbio/ Al Bell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帶著許多遺憾與問號進入暑假,Smart在猶他夏季聯盟裡開始有了轉變。在不得不控球下,他展現了擋切後優異的傳球技巧,傳出了7.5次的助攻,成了聯盟裡最亮眼的球員之一,但轉戰賭城後,自信滿滿的Smart的眼裡彷彿失去了隊友,他開始大量的在三分線外出手,助攻只剩下2.0次,最後因為搶籃板導致兩指脫臼而草草提前結束這個虎頭蛇尾的夏季聯盟賽事。

但在熱身賽裡Smart卻展現出驚人的進步幅度,他在第二年球季開打的進步幅度是塞隊新人中繼1999-2000球季Paul Pierce後最大的一個。那一年暑假練球時老前輩Magic Johnson就一直提醒Pierce切入的重要性,經過一個暑假的磨練,Pierce從一開季就以各種漂亮的單打撕裂防線,也讓他與剛離波士頓但一直堅守跳投路線的Ron Mercer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 Pierce不是天生的單打好手 (Zimbio/Jim Rogash/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因為受傷,熱身賽第一仗裡一向與Smart一同出賽的Evan Turner並沒有上場,改由防守組的Jae Crowder登場,但塞爾提克的進攻卻不像上一季般陷入停滯。對米蘭隊一開賽還是安排大前鋒David Lee協助主導進攻,但第二節開始Smart就找回夏季聯盟時的自信,除了執行擋切外,也積極的帶球往禁區攻擊再伺機分球。跟過往不同的是Smart的運球更有自信,不會在切入後就急急忙忙的收球找尋傳球的對象,而是遇到阻礙就以變速、轉向等方式繼續運球重啟攻勢。靈活的運球並展現攻擊性。更有威脅力的運球讓Smart在繞過隊友設的人牆後即使選擇往側翼外線移動也能吸引協防的長人包夾,讓隊友能夠輕鬆獲得空手往禁區移動的機會,而Smart也能輕鬆的找到縫隙以擅長的地板傳球讓隊友取分。

跟夏季聯盟相比,Smart沒有再出現設計好的彆腳運球套路,雖然他的運球還是離真正的控衛有些距離,但能夠保持正確的姿勢並輕鬆自在的運球,比花俏的運球更為重要,也讓他能稱職的做好控球後衛的工作。從進階數據裡可以呈現出他在場上的差異,特別是他在助攻與Pace、PIE等數據都有跳躍式的進展,相當忠實的反映了他在場上的表現。

Smart的優異表現,不僅扼斷了前輩Isaiah Thomas的先發之夢,也讓Turner在塞爾提克陣中的重要性下降,添加了未來可能交易的機會。如果Smart能夠將這樣的進步幅度帶入例行賽,保持健康並吸取經驗,只要他持續不斷的苦練,未來將不可限量。

控球後衛 - 替補:Isaiah Thomas

▲Thomas 以小搏大 (Zimbio/ Gozalo Arroyo Moren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上一季的塞爾提克在Thomas入隊後開始變得不一樣,也許沒有Thomas,塞爾提克依舊能在明星賽後有著優異的防守表現,但沒有Thomas,塞爾提克卻絕不可能有聯盟中間水準的進攻效率,他每場19.0分的貢獻更是難以彌補的莫大缺口,塞爾提克更靠著他的神鬼得分能力演出一波又一波的追分秀,也讓他兩度榮獲東區單周最佳球員。

說他一手拯救了塞爾提克的進攻恐怕也不為過。

在替塞爾提克效力的21場比賽裡Thomas有平均19.0分、5.4助攻的表現,雙雙寫下了職業生涯的次佳紀錄,不過在此同時,他的投籃命中率(41.1%)與三分球(34.5%)也都寫下生涯最低的數據。到了季後賽,面對幾乎每個位置都有天份優勢的騎士隊,塞爾提克的戰術已經無法彌平天分的差距,也讓騎士隊能夠集結重兵,特別針對塞爾提克的兩個攻擊發起手Thomas與Turner來設計防守戰術。在無法突破防守下幾度腦充血的演出,都讓Thomas在球季末時留下了遺憾,而33.3%的投籃命中率與16.7%的三分球命中率更是十分難堪。

投與傳的糾結

▲ 該投還是該傳? (Zimbio/ Mike Lawrie/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暑假裡球隊留給Thomas的功課是傳球與外線投射,看似平凡但對Thomas的打球風格而言卻是極大的挑戰。長久以來Thomas都是一個利用本身速度來撕裂防線後再選擇攻擊籃框或供輸給出現空擋隊友的打法,速度與切入是他重要的進攻武器,但傳與投之間的取捨也一直是他與過去母隊及教練間的不斷拉扯的話題。當Thomas手感佳如神鬼時,突破防線後能夠在投與傳之間自由切換,讓對手無所適從,是個讓聯盟一線後位都難以阻擋的超級控衛,但當他如鬼神般腦充血時,就像對上騎士隊時一般成了球隊加速墜落的推進器。

就像其他的球員,總教練Brad Stevens也試圖讓Thomas在新球季裡能夠變得更符合塞爾提克的戰術體系。

熱身賽裡Thomas依舊是塞爾提克的得分與助攻雙冠王,出賽23.4分鐘繳出了14.0分與5.4助攻,但在實戰中可以發現Thomas在切入到禁區時常會出現在投與傳之間猶豫不決的狀態,最後可能是亂了自己的出手節奏,慢了半拍而失手,或是收球後找不到隊友而造成失誤。這是許多新秀在轉任控球後衛之路常出現的現象,但對一個已經在聯盟裡四個球季的控衛而言,卻顯得十分的突兀。

如果將Thomas的數據換算成36分鐘為基準,再與2014-15球季在塞爾提克的記錄相比較,會發現Thomas在助攻上有小幅度的增加,但投籃數據上卻有明顯的變化。Thomas在投籃命中率上與上個球季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在三分線外的投射換算成36分鐘下減少了3次的出手,而他製造犯規的能力也由9次大幅下滑為5.2次近乎腰斬,三分線外出手減少再加上罰球機會降低,讓Thomas的每場得分在換算後減少了4.9分。

如果進一步來分析進階數據,會發現在AST%與eFG%(Effective Field Goal Percentage)等數據上與傳統數據其實呈現同樣的趨勢,AST%有微幅的增加,但投籃因為三分外線與罰球的減少而導致eFG%與TS%(True Shooting Percentage)都向下修正。但另一方面,熱身賽裡的Thomas的USG%下降,意味著他在進攻中的參與比率減少,讓他的Offtag從去年下半季的109.2大幅下滑到95.5,但全隊的PACE卻從98.19飆升到108.28。

熱身賽裡只有五場出賽,讓Thomas樣本數過少,僅能做為參考。不過這些數據似乎透露著即使Thomas因為多傳少投而影響了自身的進攻數據,但塞爾提克整體的進攻卻因此而更加流暢,也更有效率。

能否安居替補?

一心想挑戰先發控球地位的Thomas因為Smart休戰而獲得兩場先發的機會,但他在先發與替補時在數據上卻有非常明顯的差異,當他擔任先發時,無論是自己的投籃與傳球上都明顯的優於替補,兩者間的差距頗為明顯,但在防守端與全隊的節奏上,卻是他擔任替補時的表現較佳。

但真正的關鍵還是在Thomas的心態,就目前Smart所展現的進步幅度,以及Stevens安排的先發陣容幾乎就是圍繞著Smart所見力來看,Thomas要先發的機會幾乎微乎其微,但他能否接受自己得要繼續屈居替補,繼續擔任資淺的Smart的替補直到球季結束卻還是個未知數,雖然上一季雙方相安無事,卻也不代表本季也能夠平靜度過。

是神是鬼,就存乎Thomas一心,而這也是塞爾提克新球季裡最大的變數,特別是塞爾提克是一支非常需要良好化學效應來克服天賦缺陷的球隊。

塞爾提克2015-16 Preview <一> 塞爾提克是一支?  

塞爾提克2015-16 Preview <二> 沒有煙火但紮實的補強 

塞爾提克2015-16 Preview <三> 熱身賽成果驗收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季了,讓我們用「五個問題」快速了解溜馬新球季觀戰重點。

文章標籤

瓶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Brad Stevens是塞爾提克唯一的明星 (Zimbio/Al Bello/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塞爾提克在暑假裡沒有灑大錢,而是用最精簡的方式進行了補強,在夏季聯盟的菜鳥秀後經過一個暑假的休養與磨練,熱身賽成了球季開打前的驗收時刻。這一季熱身賽的塞爾提克從歐洲展開,先後作客米蘭與馬德里才返回美國本土繼續賽程,NBA中的對手都是大西洋區的成員,包括了開幕賽的對手費城七六人隊與紐約市的尼克與籃網兩隊,賽程的強度相對偏弱。

從訓練營開始,塞爾提克就展開激烈的位置競爭,如2015 塞爾提克熱身賽觀戰重點 熱身賽前觀戰重點所提,除了全隊有十六張保證合約拼搶十五個正式名額外,塞爾提克在禁區的兩個位置上有高達六位競爭者,這還不包括菜鳥Jordan Mickey。而在後衛線上,塞爾提克的球員名單裡也塞滿了因為身高不足而被迫轉職控球的得分後衛,不僅競爭格外激烈,也考驗總教練Brad Stevens的執教攻力。

終於有穩定菜單的教頭

Stevens執教兩季以來風評頗佳,除了延續大學教練擅長畫戰術板的特質外,只有37歲的Stevens在NCAA還稱不上大牌教練,少了如Rick Pitino等大學名帥的派頭,也讓他與球員的關係親近許多,再加上八面玲瓏的個性,讓他成為近年轉換最順暢的大學總教練。

前面兩回已經提過Stevens走目前主流的Pace & Space戰術替沒有明星球員的塞爾提克創造遠高於球員名單天份的出手機會,他另一個相當受到肯定的是最後一擊的戰術規劃。跟NBA主流以外線投射為最後一擊不同,由於塞爾提克缺乏穩定的外線射手,因此Stevens的戰術設計反倒以內線進攻為主,雖然塞爾提克球員的戰術執行力其實很不理想,但他設計的戰術都包含著不只一個進攻選項,因此即使第一個進攻選擇被錯過,還有彌補的替代方案,此外,雖然投籃的命中率低,但靠著進攻籃板或是失誤後的拼搶球讓塞爾提克能夠搶下勝利。

實戰裡Stevens的缺點在於球員出場組合的安排與慢了半拍的臨場調度。後者只有靠著更多的NBA比賽經驗來累積,而前者在於過去兩季總裁Danny Ainge分別讓19與21位球員穿上綠衫,每做一次重要交易,Stevens就要花上三到五場的時間來確定自己的搭配名單,因此泰半的時間塞爾提克的陣容都處於不穩定的狀態。這個暑假塞爾提克的陣容變化相對精簡,雖然人手也更充足,但也讓Stevens有更多準備的時間,因此在訓練營開打前Stevens就針對兩個控球Isaiah Thomas與Marcus Smart的特色規劃好球員的搭配方式。

這也讓熱身賽的塞爾提克比上一季更早進入狀況,但以塞爾提克目前的陣容而言,這樣的穩定能維持多久頗讓人質疑。

熱身賽

▲ A.Johnson熱身賽表現優異 (Zimbio/Kevin C. Cox/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歐陸的兩支球隊明顯的不屬於同一個等級,但兩隊的主將Alessandro Gentile與Sergio Rodriguez卻讓塞爾提克吃足了苦頭。Gentile的聰慧與對抗性讓塞爾提克無論是派上強悍的Jae Crowder或是年輕的R.J. Hunter都無功而返,而有四年NBA替補控球經驗的Rodriguez光是一手滑溜的胯下運球就讓塞爾提克的Marcus Smart、Isaiah Thomas與Terry Rozier措手不及,他掌握節奏的能力搭配馬德里隊漂亮的戰術運用,展現與NBA不同的歐陸球風。

這兩場比賽,對Stevens偷抄戰術的幫助可能比塞爾提克球員調整狀況多得多。

回到美國後的塞爾提克表現並不理想,前三場比賽都讓對手攻下三位數得分,最後一仗雖然以81:65大勝了開幕戰的對手七六人隊,但兩隊荒腔走板的表現更是讓人傻眼。

塞爾提克成功的用一年的租賃補強了禁區的防守者與單打好手,而經過訓練營與熱身賽後Amir Johnson的表現成功的融入總教練Brad Stevens的系統,可說是最精打細算的自由球員簽約。除了原本預期的禁區防守外,A.Johnson在進攻上相當適合塞爾提克的進攻體系,無論擋切、外線投射甚至低位單打都有建樹,讓上一季側重於外線進攻的戰術系統大幅增加了在禁區的威脅性。另一位老將David Lee在回到美國後的表現下滑,還有待修正,但整體而言,兩位老將加上菜鳥Jordan Mickey,讓塞爾提克的禁區攻守能力都有顯著提升。

如果再對照得分的型態做比較,更可以清楚發現塞爾提克在禁區得分與禁區失分上與上球季相比出現了逆轉,禁區得分與籃下第二波都攻上了熱身賽的第一名,雖然跟對手的強度偏弱有關,但整體數據還是呈現了塞爾提克暑假期間在禁區的補強產生了效果。

從Pick & Pop到Pick & Roll

▲ 更多Pick & Roll戰術運用讓Tyler Zeller受惠頗多 (Zimbio/Al Bello/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上季塞爾提克在高位擋人後,長人之中只有Tyler Zeller能夠空手往禁區移動,製造在禁區攻擊的機會,其餘長人如Jared Sullinger、Kelly Olynyk、Brandon Bass都缺乏空手走位的能力,加上塞爾提克在Rajon Rondo離隊後就缺少一個能夠在行進間將球送入內線的好手,讓塞爾提克在高位擋人後只能以Pick & Pop來處理,形成長人在外線跳投的戰術設計。雖然教練團嘴上不說,但在A.Johnson與David Lee入隊後,熱身賽裡塞爾提克的進攻改以大量的Pick & Roll來取代Pick & Pop,連帶減少了三分外線的投籃次數,靠的就是兩位老將的豐富經驗與空手走位能力,而A.Johnson更加上了近兩年練出來的三分投射能力,可說是完全符合Stevens的需求。

相較於上季,塞爾提克在熱身賽裡減少了長人在低位要球單打的戰術設計,改以大量的長人在高位擋人後往內線移動作為進攻的起手式,受影響最大的就是減肥並不成功的Jared Sullinger。設完人牆後沒有能力向內轉的Sully到外線後除了折返跑或是替隊友擦屁股外幾乎毫無用處,加上中長距離的投射陷入低潮,或者應該說從來沒準過,讓原本就面臨職業生涯困境的Sully在熱身賽裡更是成了被追打的落水狗,但無論球隊想續約或是交易,這樣的Sully都不是好事。

▲ 面臨生涯困境的Sullinger (Zimbio/ Al Bell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而除了往內線移動接球攻擊籃框外,塞爾提克也跟上季一樣借重長人善於傳球的特質,在高位持球製造側翼球員開後門的機會。這中間包括了上季傳出2.3次助攻的Sullinger與1.7次助攻的Olynyk,而新入隊的A.Johnson上季有1.6次助攻,David Lee則有生涯2.3次,單季3.6次的助攻能耐。

但值得注意的是塞爾提克雖然在熱身賽前兩戰遠征歐洲時有漂亮的Pick & Roll表現,兩場比賽裡像是演習一般的華麗演出,但回到美國本土後,塞爾提克的P&R施展起來卻不順遂。一方面是歐洲球隊長於戰術但球員的對抗性遠不如NBA球隊,讓塞爾提克的長人能在場上自由移動,即便塞爾提克回到美國本土後接下來幾戰的對手藍網隊、尼克隊與七六人隊都只是東區中的次級球隊,但正規NBA球員的對抗性讓塞爾提克的長人沒有辦法再如此輕易的甩開防守者往禁區空手移動,讓這一系列的戰術效果大打折扣。

▲ David Lee需要更多合適的戰術配合 (Zimbio/Gonzalo Arroyo Moreno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特別是老將David Lee,已經32歲的他在移動速度與肌肉對抗上都難以與年輕小夥子對抗,要在罰球圈頂甩開緊貼防守的年輕長人再往禁區移動顯得非常吃力,這樣的高位擋切的戰術設計對現在的他並不適合。在歐陸的兩戰,David Lee展現優異的籃球智慧,但回到美國後,他在三場比賽裡只有平均4.3分,命中率更滑落到26.1%,表現出現極大的落差。

教練團能否勘破此點,修改原本的戰術設計還有待觀察,但補入兩位老將後上一季塞爾提克殘破的禁區在熱身賽裡有了明顯的改變。上表可以發現塞爾提克原本近乎墊底的阻攻陡增了將近一倍,平均5.7次衝上了第9位,籃板也由聯盟後段大幅攀升到第3位的49.9個籃板,兩位老將加上菜鳥Jordan Mickey對禁區防守的提升效果還是十分明顯。

經過這七場熱身賽,塞爾提克在禁區裡的排序也逐漸清楚,先發將由David Lee與Zeller擔綱,A.Johnson與Olynyk在板凳與Thomas配合,Sullinger則成為上述四人的備胎以及特殊對戰下的伏兵,但有Sully在場上時的籃板保護明顯較佳,開季是否維持此調度還有待觀察。至於另一位長人Jonas Jerebko則會如熱身賽前預期的轉往替補小前鋒發展,讓塞爾提克能夠以三大兩小的方式出擊,但又可以不損及靈活度。

不外求的三分射手

▲ Rozier從夏季聯盟開始就展現穩定的外線投射 (Zimbio/ Otto Greule J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上一季塞爾提克在明星賽後的三分出手次數增加了3.2次,到了熱身賽裡出手次數反倒減少了3.0次,等於回到了上季明星賽前的水準,但塞爾提克的三分球命中次數卻沒有因此而減少,每場投進8.6個三分球只減少了0.1個,關鍵就在於三分外線的命中率繼續呈現上揚的趨勢,從上季明星賽後的32.6%提升至36.4%,這是熱身賽裡第五佳的三分命中率,改善了塞爾提克拙於外線投籃的缺陷。

熱身賽裡,塞爾提克有四位球員的三分投射超過四成,更正確的說是五成,此外James Young與Thomas則各有35%的命中率。超過四成的四人中,A.Johnson與Crowder只分別出手6次與9次,樣本數偏低還有待時間驗證。不過熱身賽前發出豪語要將兩分球投射拉長為三分的Avery Bradley出手21球命中11球(52.4%)與出手14球進8球(57.3%)的Terry Rozier都展現出穩定的投射能力,特別是Bradley不僅在兩側底線維持穩定的命中率,在兩側四十五度角也頗有手感,雖然開打前幾場原本拿手的罰球圈右側中距離跳投失去準頭,但也熱身賽後段也慢慢恢復水準。

無論是內求或是外找,塞爾提克在禁區攻守與三分線投射都在熱身賽裡找到了初步的解答。無解的罰球機會依然落在聯盟後段班,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熱身賽裡站上罰球線最多的球員是熱身賽前揚言要更積極進攻籃框的Jae Crowder,每場站上罰球線3.8次,還要高於Thomas,此外,超過3次的還有大前鋒Sullinger的3.1次。但塞爾提克整體的罰球命中率僅70.5%,三個年輕長人Sullinger、Olynyk與Mickey都只有剛好五成的命中率,老將A.Johnson只有54.5%,而菜鳥Rozier也只有63.6%,特別是製造犯規次數多的Sullinger屢屢失手,最讓人扼腕。

熱身賽裡,塞爾提克最搶眼的還是後幾場的防守,在七場熱身賽裡塞爾提克將對手的得分壓低到92.6分,但最後兩戰平均只讓對手攻下75.0分才是數據漂亮的關鍵,而這七場比賽裡對手的命中率只有38.9%,三分線上32.8%,都是相當優異的成績,特別是每場有聯盟第五位的10.4次抄截,除了原本的防守部隊Bradley、Crowder與Smart外,小將Rozier與Hunter分別有1.4次與1.6次的抄截,讓塞爾提克的防線更加綿密。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avid Lee是暑假最重要的補強   (Zimbio/  Gonzalo Arroyo Moren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塞爾提克2015-16 Preview <一> 塞爾提克是一支? 的分析,可以從數據面歸納出新球季裡塞爾提克可以考慮的補強方向,但光從數據,些許塞爾提克的特質卻也還無法清楚呈現。例如塞爾提克究竟如何是靠著制服組到處蒐羅來的浪人與野武士,硬是從明星賽開打前戰績只領先毫無希望的七六人隊、尼克隊與魔術隊,一步一步的贏球,最後從溜馬隊、熱火隊、活塞隊、黃蜂隊與籃網隊組成的亂集團中脫穎而出,以東區第七跨入季後賽。

進攻端的解釋稍微容易,除了總教練Brad Stevens利用擋人與跑位製造的投籃機會外,Isaiah Thomas是塞爾提克一直缺乏的單打好手,且能夠製造犯規,他帶給塞爾提克穩定的得分與站上罰球線的機會,而Jonas Jerebko在活塞隊上一季有41.9%的三分球命中率,他每場能投進0.9個三分球,且入隊後有40.6%的高命中率,兩個人都帶給塞爾提克進攻端明顯的效應。

但在防守端,如果從傳統的數據裡,塞爾提克沒有阻攻手,明星前後的阻攻數字還向下探底,而抄截數據雖然有小幅的進步,但也不到能夠大幅降低對手得分的地步。原本負責防守的Micah Shrewsberry是Stevens帶進塞爾提克的左右手,而季前才入隊的Darren Erman防守信念也一直沒有改變,也無法歸因於新的防守觀念。雖然十二月交易來的Jae Crowder補強了小前鋒的防線,但最後交易來的Thomas與Jerebko都不以防守見長,顯然也無助於解釋防守的改變。

難以預期的化學效應

數據無法顯示的是場上這批球員拼了命的防守,衝搶任何一個可能的地板球,死命的防堵任何一個持球的對手,這種完全搏命式的防守在數據上顯現不出來,但卻讓對手膽戰心驚,也讓對手在場上得要付出更多的心力。

回顧總裁Danny Ainge一整季四處的快意買賣中,恐怕只有最後一刻向太陽隊盤來Isaiah Thomas被認為是一筆認真的交易,早前他參與的Rajon Rondo、Jeff Green交易裡,在名單中留存下來的都是其他球隊戰力名單外的球員如Crowder,或是連母隊球迷都不一定搞得清楚底細的外籍球員如Jerebko、Luigi Datome。但誰也沒想到靠著這批球員爭一口氣的念頭,這一群蝦兵蟹將就在IT的領頭下開始演出一段板凳兵團的逆襲,讓塞爾提克在少了開季兩大球星下,反而打出了近兩年來最佳的成績。

▲ Jae Crowder是上季的精神領袖 (Zimbio/  Al Bell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暑假裡,這些寫下歷史的替補球員們也獲得了實質的回報,Crowder從不滿百萬的替補一躍成為五年三千五百萬美金的合約得主,Jerebko則從四百五十萬美金年薪稍微加薪,簽下一紙兩年一千萬美金但第二年不保證的合約,延續了原本岌岌可危的NBA生涯。

很戲劇化的勵志故事,但也隱藏了塞爾提克的危機。就像是2013年的波士頓紅襪隊,墊底的他們寒假裡看似無望的簽下了Mike Nopoli、Stephen Drew、Jonny Gomes與Shane Victorino等一干老將,又找來已經36歲的老投手Ryan Dempster與38歲的上原浩治,在總管Ben Cherington的休息室效應為主要考量的理由下,也居然就這麼一路過關斬將的闖入季後賽,還逆勢打垮了實力更堅強的老虎隊與紅雀隊封王。就在大家都以為紅襪國又將再起時,球隊只換掉防守被嫌棄的主力捕手Jarrod Saltalamacchia,拒絕再被打不到球的Drew的吸血鬼經紀人勒索,誰知2014的紅襪隊就這麼如同自由落體般跌回底部,徹底打回原形。

你永遠不知道化學效應何時來,為何來,你也不會知道化學效應何時去,又為何而去。而對上一季靠著化學效應凝聚成型的塞爾提克而言,這恐怕是最大的未知數。

可能的補強方向

如果單以上一季的數據分析來看,塞爾提克可以考慮以下的補強方向,可以站在上季明星賽後的基礎繼續往前行。

  • 禁區阻攻手
  • 禁區得分手
  • 三分射手
  • 罰球製造機

但除了針對上季的缺點外,還得要考量到球隊的特質,特別是塞爾提克是一支戰術色彩相當濃厚的球隊,如果不能符合總教練Brad Stevens的戰術需要,即使能補上球隊的弱點,也還是只有枯坐板凳的份。

▲ Brandon Wright沒有賣火鍋的機會   (Zimbio/  George Frey/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例如塞爾提克一直以來都極缺阻攻手,但事實上在上季塞爾提克的陣中是有位如果「能夠」登場36分鐘就可以敲出2.1次阻攻的火鍋店老闆,那就是Rajon Rondo交易中原本被認為是最重要資產的Brandon Wright。但就像在塞爾提克交易雜感 中提到的,缺乏低位單打能力又無法在中距離跳投的Wright完全無法融入塞爾提克,或者該說Stevens的系統,因此儘管他有球隊最需要的阻功能力,有Kevin Garnett離隊後最好的禁區防守指揮能力,但他每場只有10.8分鐘的出場機會,於是,總裁Danny Ainge只能拿他再去換成一個有多重保護的首輪選秀權。

另一個例子是上季的射手Marcus Thornton。Thornton是上季開季在塞爾提克陣中的球員中三分球命中率最高的球員,在39場比賽裡有高達41.9%的命中率,如果讓他出賽36分鐘可以砍進2.9個三分球,居全隊第三。但同樣的,防守不佳又沒有太好的空手跑位技巧,讓Thornton一直沒有獲得重用(16.4分鐘),特別是第四節的最後六分鐘裡,即使戰況膠著需要外線射手的時刻,Thornton還是一樣只能待在Stevens的狗窩裡。

塞爾提克往戰術端傾斜目前是個幾乎沒有人討論的話題,主要的原因是這個特質對現在沒有明星球員的塞爾提克而言並不是太大的問題,球隊需要Stevens的戰術遠遠多於個別球星發揮的程度,但未來如果塞爾提克換入超級球星,與系統的衝突問題將難以避免。最明顯的一點在於控球後衛在塞爾提克的角色與功用,過去兩季塞爾提克最好的控衛不是明星主控Rondo,不是傳統型的Phil Pressey,而是半路出家的Jordan Crawford與Even Turner,需要長時間持球的傳統控衛並不利於Stevens強調流動、強調空間、強調走位的系統。

Stevens的戰術系統需求,是現階段塞爾提克很重要的一個考量因素,這也是為什麼Ainge或是Stevens都十分強調Amir Johnson是百般思量後最適合的自由球員簽約人選,因為背後的考量因素其實遠遠超過一般人所想像的阻攻能力或是藍領苦工。

不為搶人而搶人的暑假

是的,Danny Ainge搞砸了 - 2015 Celtics選秀 時曾經提過塞爾提克過去幾季以蒐集選秀權為職志所導致交易無門的困境,這個情形在自由市場開市後同樣存在。雖然打入季後賽,但塞爾提克的戰績不足以說服一心爭冠的一線球星,儘管Stevens的聲勢急竄,但也還不到如前教頭Doc Rivers般能吸引重量級自由球員加盟,陣中的新秀表現還不到能吸引買家的程度,而手中的選秀權在大多數球隊都有薪資空間搶人的大頂薪時代並不具吸引力,讓塞爾提克的暑假從一開始就淪為配角。

放不了煙火,但精打細算的Ainge也沒有為了搶人而搶人,而是「繼續」為了下一個球季做打算,保留了球隊的薪資彈性。雖然又是一個不知道何時來臨的「下一季的煙火」,但不隨著市場盲動是Ainge把持的相當好的一環。

這也是塞爾提克雖然三分準度幾乎是在聯盟墊底,但卻沒有跟其他球隊去搶三分射手的重要因素。雖然大頂薪時代來臨,讓大多數人對千萬年薪合約已經十分麻木,但薪資就是薪資,你簽下的薪資合約就是會影響到未來的薪資空間。暑假裡幾個有外線能力又能防守的搖擺人薪資都寫下過去二線射手難以想像的高價,如DeMarr Carroll的四年六千萬美金或是Al-Fraouq Aminu的四年三千萬美金,也連帶的炒高了市場行情,但這樣的球員只是爭冠途中極為重要的配角,卻不是打造球隊的基石要角,儘管沒有補強三分射手相當可惜,但不將薪資空間配置在此是可以理解的做法。

▲ Bradley是新球季裡三分投射的希望   (Zimbio/  Maddie Mey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沒有搶市場上的射手,塞爾提克選擇從自家球員身上找尋突破的機會。主力後衛Avery Bradley與Thomas都在暑假裡加強了三分外線的投射訓練,特別是Bradley一直有穩定的底線三分球以及圈頂三分線前一步的投射能力,增加他在底線接球的機會並拉遠高位投籃的距離,就能夠獲得更多的三分投射能量。此外,原本就是防守專家的Jae Crowder上季的三分球是生涯新低的28.2%,雖然生涯的平均水準也只有31.6%,但塞爾提克也希望他能帶給球隊在進攻端更多的火力支援。而在選秀會上除了原本設定的射手R.J. Hunter外,第十六順位的Terry Rozier在夏季聯盟裡展現穩定的外線投射能力,都讓塞爾提克一直沒有積極的在市場上找尋三分射手。

到位的內線補強

外線射手還可以內求,但禁區防守只能依靠外援。自由市場開市後,塞爾提克就將目標放在同區的暴龍隊大前鋒A.Johnson身上,雖然A.Johnson的兩年兩千四百萬合約也是拜大頂薪之賜才有的溢價,但第二年的合約並非保證合約,讓塞爾提克保持了下一季的薪資彈性,同時又補強了球隊最需要的禁區防守者。

Ainge的另一個動作來自交易,過去一直提過老將Gerald Wallace的千萬年薪合約是未來交易的重要資產,能夠成為以小搏大的基本薪資,因此不需要期望Ainge會輕易的出手。但經過兩個球季,塞爾提克始終沒能談成任何足以重演2007年KG翻版的交易,而在大頂薪時代來臨後,Wallace的千萬年薪就失去了作為交易基本薪資的作用,因為市場上千萬年薪氾濫,自然也就不再如過去般奇貨可居,加上他的合約只剩下一年未來的交易價值將逐漸消退,於是Ainge成功的將Wallace交易到勇士隊,換來同樣走到合約最後一季的David Lee,一個一年前還有18.2分、9.3籃板的前明星大前鋒,且一千五百萬美金的年薪也符合戰略上的需求。

▲ David Lee是暑假最重要的補強   (Zimbio/  Al Bell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雖然沒有煙火秀,但塞爾提克在四個可能的補強方向裡實質補上了禁區防守與禁區得分手兩項,兩個老將加上第二輪的NCAA阻攻王Jordan Mickey,成了塞爾提克暑假禁區補強的成果。外線射手雖然除了兩個菜鳥外沒有其餘實質的補強,但也試圖透過內部現有球員的改造來做修正,只有犯規製造者一項沒有明確的補強,但整體而言,塞爾提克的制服組已經在不傷及未來的前提下做出能力所及的升級動作。

就像早前的評論,Danny Ainge的問題不在沒有交易的眼光,或是沒有交易的智慧,而是一直以來替塞爾提克建立起缺乏互信的球團營運模式,一種核心球員隨時可能被送走的氛圍。即使是三巨頭的年代,每一季不到交易大限前球員的人心都不能安定,而每一個合約即將到期,或是合約相對友善的球員都一直處在隨時會被交易走的敏感氣氛,讓塞爾提克始終無法像其他強權打造穩定的核心,即使是三巨頭,Ray Allen也連續被擺上了交易桌多次。

老將的價值在過去暑假的馬刺隊上發揮到極致,但這是Ainge在位就不會改變的球隊文化,也註定塞爾提克每隔幾年就要重覆等待煙火的宿命。

塞爾提克2015-16 Preview <一> 塞爾提克是一支?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2015-16 塞爾提課球季即將展開 (Zimbio/ Al Bello/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你眼裡的塞爾提克是一支怎樣的球隊?網路興起後,除了原本的環球報、前鋒報與ESPN、運動畫刊等體育媒體外,有了越來越多的球隊網站,也因此,整個暑假你會看到每個網站寫了許多關於塞爾提克的文章,東一篇西一點,但也越來越常出現一些詭異的論述。特別是對上一季的塞爾提克,別說其他城市的球迷對上一季莫名其妙打入季後賽的塞爾提克一頭霧水,恐怕很多塞爾提克的球迷自己也摸不著頭緒,就看到這些網站有一搭沒一搭的這兒找個數據,那兒翻個網站來拼湊,甚至看到有篇大讚上一季明星賽後塞爾提克的進攻大幅進步是能打入季後賽的關鍵,而拿出來的數據卻是Offrtg從明星賽前的排名第23的101進步到明星賽後的102.9,這進步後的成績也不過就排名全聯盟第16位,彷彿靠著還在聯盟後段班的Offrtg就能扭轉乾坤。

這樣的謬論其實充斥了整個網路世界,也因此,在新球季開始時先了解上一季的塞爾提克是怎樣的一支球隊格外重要,先明白上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才能知道季後的補強有什麼樣的意義,而新球季又是走往什麼方向。

接下來,我們先來從各種數據解構上一季的塞爾提克,除了整季的數據外,這邊也放上了明星賽前與明星賽後的數字。去年的明星賽對塞爾提克格外重要,因為上季能打入季後賽的三個關鍵球員中,除了Jae Crowder是十二月就入隊外,Isaiah Thomas與Jonas Jerebko都是最後一刻的收穫,因此,明星賽也成了塞爾提克球季的重要分水嶺。

******

投籃

塞爾提克在明星賽前後各拿下20勝,但明星賽後勝率高達64.5%高居聯盟同時期的第四位,是能夠在最後關頭一路超溜馬趕熱火的關鍵。從下表可以發現,明星賽後塞爾提克的得分增加了1.5分,雖然這看似相當大的差異,但實際上整個聯盟的得分領先群也幾乎同方向的平移,讓塞爾提克的排名反而向下掉了一名。從出手的數據則可以看出總教練Brad Stevens的戰術攻力,塞爾提克全季的平均出手次數居聯盟之冠,雖然明星賽後小跌至第三位,但靠著戰術跑出大量的空擋,讓投籃命中率很不理想的塞爾提克能夠以量補質的不足。

這也是為什麼塞爾提克只有居聯盟後段的Offrtg卻能夠有聯盟中段平均得分的緣故。

此外,從投籃命中率我們可以發現,雖然補入了這幾位關鍵球員但塞爾提克的投籃水準並沒有明顯的改變,甚至在三分與總投籃命中率上都微幅的下跌。不過塞爾提克在出手比重上卻有了轉變,明星賽後在三分線外多出手了3.2次,在近乎相同的命中率下每場能多投進整整一個三分球,此外,拜Thomas入隊之賜,塞爾提克在罰球線上也有斬獲,每場能多投進1.2次罰球,從聯盟墊底群爬升到第19位。

從上面這些數據,我們可以說:塞爾提克是一支投籃命中率不佳且不擅長站上罰球線,但靠著戰術獲取大量出手機會,特別強調大量三分外線出手以彌補球員天分不足的球隊

籃板、助攻、抄截、阻攻、失誤

如果從籃板、助攻、抄截、阻攻這幾個傳統數據上來看,塞爾提克在明星賽前後的差異相當有限,數值上相去不遠,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季塞爾提克的阻攻數字卻跌落到難以想像的每場3次,減少幾乎整整一個火鍋,對比第29名的拓荒者隊都有3.7次,可以說是孤單一隊悠然的悠遊在NBA的平行世界裡。

塞爾提克最明顯的轉變在失誤上,從每場平均14.3次失誤下降為13.0次,成為聯盟在下半季裡失誤最少的五支球隊之一,更少的失誤意謂著更高的進攻效率與更少讓對手快攻的機會。另一個數據是每場製造犯規的能力(PFD)上升,這也顯示在增加的罰球次數之上。

從上面這些數據,我們可以說:塞爾提克是一支極度欠缺阻攻能力,但不大容易失誤的球隊

對手投籃

看完傳統的攻守數據,我們來看看塞爾提克場上對手的表現。

明星賽後塞爾提克讓對手在場上減少了1.9次的出手機會,但更令人側目的是對手在三分線外居然多出手了1.3次三分球,這意味著著塞爾提克加強中距離的防守,迫使對手往三分線外移動,讓對手大量減少在三分線內出手的機會,而同一時間,塞爾提克也讓對手的三分球命中率陡降至31.1%,比明星賽前大幅降低了4.2%,是聯盟第二低的成績,同一時間只有鵜鶘隊的30.8%優於塞爾提克。

巧合的是這兩支球隊都是當時東西區最後擠入季後賽的球隊之一。新球季裡鵜鶘隊強調讓對手盡可能遠離籃框出手,即使在三分線外出手增加也在所不惜,這樣的防守觀念正是本季從塞爾提克轉戰鵜鶘隊首席助理教練Darren Erman的基本信念。

另一個有趣的數字是塞爾提克本身的罰球在明星賽後有所進步,但另一方面,塞爾提克也讓對手在罰球線上更為艱辛,雖然每場對手罰球次數略增,但拜對手罰球命中率陡降4.1%之賜,讓塞爾提克在罰球線上少丟了0.8分。

防守迫使對手投籃位置的改變,以及罰球線上的命中率下滑,讓塞爾提克的每場失分從明星賽前的102.3分大幅下降到99.4分,從聯盟尾段進步到聯盟中段,也讓每場比賽的得失分差從原本的-1.5分進步為2.9分,是球隊能夠扭轉戰績的關鍵。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說:塞爾提克是一支重視防守的球隊,防守的重點是迫使對手的出手遠離籃框,即使在三分線外大量出手也在所不惜的球隊

對手籃板、助攻、阻攻、抄截、失誤

從對手的籃板、助攻、阻攻與抄截來看,塞爾提克在禁區的弱勢依然相當明顯,明星賽後對手甚至能夠多抓下1.6個籃板,讓原本就在聯盟後段班的籃板數據滑落到第25位,但另一方面,塞爾提克被敲火鍋的比重也降低,每場少了0.6次被阻攻,排名提升到聯盟的中段。

從對手數據也可以驗證早前的些許數據,例如塞爾提克明星賽後多製造對手2.2次犯規,讓對手在防守端得要付出更多代價。塞爾提克明星賽後的失誤數減少,在對手數據上則呈現在每場抄截從7.3次減少為6.8次,而另一方面,塞爾提克的防守增溫呈現在製造失誤的數字上,每場由14.5次增加至16.2次,是聯盟第4位。可說除了劣勢的籃板外,塞爾提克在其他數據上都讓對手吃上更多苦頭。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說:塞爾提克在防守上是一支籃板能力不佳,但擅長製造對手失誤的球隊

進階數據

看完了傳統的數據,我們接下來看些進階數據。

前面我們提過有網站將塞爾提克明星賽後的戰績歸功於提升7名的Offrtg,但從下表我們可以發現,雖然Offrtg有長足的進步,但更關鍵的其實是塞爾提克在防守端的效率值,Defrtg從103.2大降至明星賽後的100.3,代表塞爾提克在每一百次防守裡少丟了2.9分,100.3分更進步到聯盟第8名,一來一往的Netrtg由負的2.2進步為正的2.6,這才是塞爾提克下半季大轉骨的關鍵。

從這些數據,也可以看到總教練Stevens的戰術對球隊的幫助,例如在AST%上塞爾提克幾乎整季都排在聯盟最前列,與老鷹、勇士、快艇等隊比肩,特別是即使Rajon Rondo離隊,對這項AST%的影響也極為有限,甚至在失誤上,沒有Rondo的塞爾提克反而有更優異的表現。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說:塞爾提克是一支守優於攻的球隊。也可以說:塞爾提克是一支進攻上相當倚重教練戰術,透過大量傳導製造進攻機會的球隊

得分模式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塞爾提克在幾個特定得分模式下功守兩端的表現。

明星賽後塞爾提克的得分方式有相當明顯的轉變,製造對手失誤(PTS OFF TO)後的得分增加2.1分,但本身進攻籃板後的第二波得分(2nd PTS)減少了1.4分,同時在油漆區的得分(PITP)大幅減少了3.2分,禁區的破壞力呈現大幅滑落的局面。另一方面,對手在塞爾提克禁區(OPP PITP)幾乎是整季的肆虐,但利用塞爾提克失誤的得分(OFF PTS OFF TO)減少,這可由前面失誤數字降低看出端倪,加上有效防止對手第二波進攻(OFF 2nd PTS),並維持原本就相當優異的快攻防守(OPP FBPs),都呈現出塞爾提克在明星賽後的優異防守。

如果搭配前面的數據,可以發現塞爾提克的進攻在明星賽後大幅度的由內線轉往外線投射,但塞爾提克在禁區裡得分大幅減少3.2分有些詭異,這可由上面塞爾提克各個距離的投籃狀況再看出更進一步的變化。明星賽後塞爾提克在籃框五呎內的得分其實小幅增加0.3分,命中率58.9%更是遠優於明星賽前的56.6%,有聯盟前段班的水準。讓塞爾提克在內線得分下降的原因在於減少了五呎至十呎的投射,每場減少1.1次的出手,且6.9次出手是聯盟倒數第二,但如果考量到塞爾提克在這個區塊的命中率在明星賽後只有33.8%,減少出手在這個尷尬位置的出手次數對塞爾提克反而並非全然是壞事。

從上表可以看出塞爾提克的出手有往兩極化發展的趨勢,除了增加在禁區五呎內有高把握性的出手外,雖然三分外線的命中率不佳,但塞爾提克著眼於三分線的高報酬,還是大幅增加遠距離的投射比重,儘管外線投射的穩定度還是在聯盟的後段班,但這樣的轉變還是讓塞爾提克的得分有所提升。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說:塞爾提克是一支擅長防守快攻,進攻強調把握在禁區五呎內投籃機會,雖然三分命中率很差,但依舊儘可能在三分外線出手的球隊

總結以上,塞爾提克是下面這樣的球隊

塞爾提克進攻上是一支投籃命中率不佳且不擅長站上罰球線,相當倚重教練戰術,透過傳導製造大量出手進攻機會,特別強調把握在禁區五呎內投籃機會,雖然三分命中率很差,但儘可能在三分外線大量投射以彌補球員天分不足的球隊。

塞爾提克是一支守優於攻,極度欠缺阻攻能力且籃板能力不佳,但不大容易失誤且擅長防堵快攻,防守的重點是迫使對手的出手遠離籃框,即使在三分線外大量出手也在所不惜的球隊。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 Town,是Houston自己給自己的稱號,現在加上Harden與Howard這對雙寶,更變得是名符其實的H之城。但對於目前生活在Houston的小p而言,原本就對Rockets無感,再加上Jeremy Lin和Parsons的出走,現在每次進場都只能幫客隊加油了。雙巨頭Harden與Howard雖然是戰績保證,但是負面消息不斷的他們,很難確保不會在什麼情況下又鬧出意外來影響球隊。即使如此,Houston的居民們還是相當地挺本地的球隊,走在Houston的路上,很容易看到有人穿Rockets的球衣(至少Dallas很難有人穿Mavs衣服,除非是Game day),小p的墨西哥同事,甚至把Rockets的Logo刺在自己的脖子上,好吧,即使我再不喜歡,也抹滅不掉Houston球迷們對Rockets的熱愛就是了.... 

順道一提,在台灣被當作神的林書豪,在Houston當地卻是不被喜歡的,大多數的Rockets球迷都希望能趕快清掉他來換取更多的薪資空間。Linsanity已是過去式,在Houston這種並不是鎂光燈焦點的城市,根本沒人care。很多人都會問我,林書豪在美國紅嗎?我的回答是...“not really"

 

【2014球季回顧】- 升空後墜毀

上季的Rockets成功在offseason中補進目前聯盟中最強的中鋒Howard,使Houston的成績從12-13的45勝37負,提升到54勝28負。然而,這樣的成績在競爭激烈的西區,卻不是特別的突出。在上季季中,交易Jeremy Lin與Asik的傳聞不斷,Rockets一直想拿兩位高薪的球員來換另一個超大咖,像是Rondo與Melo,可惜都沒有在交易截止日實現,最終僅以西區第四名晉級playoff的Rokcets,雖然擁有主場優勢,但還是在Portland Blazers的Lillard的絕殺下,以2-4敗北,無緣晉級第二輪的比賽。

 

【球隊陣容變化】- H & H

IN 

OUT 

 Trevor Ariza

 Chandler Parsons

 Tarik Black

 Jeremy Lin 

 Jason Terry 

 Omer Asik

 Kostas Papanikolaou

 Greg Smith 

 Ivan Johnson

 Jordan Hamilton 

 Joey Dorsey

Omri Cappsi 

 Nick Johnson

 

   

 

今年Rockets陣容走掉了多個主將,最主要的變化就是小前鋒從Parsons換成Ariza。兩個主要的輪替球員Jeremy Lin與Asik也相繼離隊。在板凳上並無太多可以值得信賴的球員的情況下,Beverley與Howard的上場時間將會增多。後衛方面,Terry的加入可以幫忙分擔PG的時間,但只要有Harden在,其實誰控球到也沒什麼差,反正最後球還是會回到他手上。整體來說,雖然Rockets的陣容有很大的變化,但Howard與Harden已有一年打球的默契,只要他們維持健康,戰績很容易能維持高檔。

 

【制服組分析】- 正確的抉擇

整個夏天,Rockets都認為Bosh會加入球隊,可惜在最後一刻Bosh還是選擇跟Heat續約。除此之外,講實在話,放走貴到不行的Parsons,改換來數據差不多但更有經驗的Ariza,對Rockets來說反而是正確的選擇。雖然Ariza無法完全複製Parsons的好成績,但比起Parons來,Ariza是比較好的Role Player,反正現在光是有Harden與Howard兩個人就可以讓Rockets夠嗆了。保持薪資空間彈性,再繼續在季中追求Rondo才是Rockets該做的事。曾幾何時,NBA 已經從球隊必須從BIG 2要升格到要有BIG 3才能爭冠了?在過去只要有兩隻All Star就夠了,像是Jordan & Pippen, Malone & Stockton, O'Neal & Kobe,但既然時代是這樣地走著,Houston這種隨坡逐流的心態也不能說不對,Miami能連續四年打進冠軍戰就證明了這種選擇是對的。

 

【進攻分析】- No mid-range shot

你可能不知道去年的Rockets是全NBA最年輕,但平均得分卻是第二名的球隊。就像是MLB裡的Billy Beane一樣,Rockets的GM Daryl Morey也是一個很會依照數據與統計分析來找合適的球員加入球隊的GM。在NBA裡,中距離的得分效率已經不像從前一樣重要,反而是更接近籃框的短距離射籃,灌籃,上籃,或是長距離的三分球才是現今NBA的主要得分方法。你可以參考看看Least effective shot in NBA 。Rockets的三分球攻式基本上已經占了總攻擊的1/3,你可能會說像他們這種賭博式的玩法,只要手感不佳,很容易輸球。但事實上,由於他們的球員都減少了中距離出手的次數,增加了更多靠近籃筐的投籃機會,這其中包括了更多次的快攻,使球隊進攻起來更加順利。再加上魔獸Howard的籃板能力,Rockets整體攻擊算是相當強大的。除此之外,去年Rockets的助攻失誤比率卻低到只有1.39, 再整個聯盟排名倒數第四,如果能有效地降低失誤比率的話,相信Rockets能表現得更好,更能在關鍵時刻贏球。

 

【防守分析】- Terrible, Horrible, Miserable

跟強悍的進攻比起來,去年Rockets的防守只能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網路上甚至有非常多的取笑Harden的影片,這就是其中一個。

 

好在今年補進了防守擅長的Ariza,加上原本禁區坐鎮的Howard與年度防守第二隊的Beverly,這個賽季球隊防守上的將會比上季進步許多。PF Jones雖然上季在籃板方面表現不俗,但在防守方面,由於經驗太嫩,還是常在關鍵時刻犯下不該犯的犯規。在籃球這種每個play每個人都隨時隨地都要防守的運動上,如果Harden再不花功力在防守上,儘管他的爛仗能力再強,也很難幫助球隊更進一步。在Howard不在場上的時間,少掉了過去穩定的Asik,也會對球隊造成相當的傷害,如果你要期待Motiejunas能取代他,那你可能要失望了。

 

【教練分析】- McHale不再被台灣人討厭

相信過去台灣人都對McHale把Jeremy Lin放在板凳上相當感冒。如今Jeremy Lin離隊,我們也可以好好來檢視McHale對於球隊調度的表現。但事實上,擁有聯盟兩個最棒的球員的Rockets,如果本季又再次在季後賽首輪被淘汰的話,Mchale可能會火燒屁股。不過其實在進攻上,McHale也是個相當理解球賽的人,在Rockets的Run and Gun的進攻下,很少有球隊能予以阻擋,如果本季開賽整個球隊能有不錯的表現的話,這些都很有天份的球員們將會順著這氣勢打下去,也將能走得更遠。

 

【板凳火力】- 以戰養戰

再走掉Jeremy Lin與Asik以後,原本板凳上的第六第七人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過去的最佳第六人Jason Terry, Papanikolao, Motiejunas 和Garcia來share他們的Minutes。老將Terry與Garica的得分能力可以給予相當大的幫助,Motiejunas來到了他的第三個球季,在前兩季幾乎沒有什麼表現的情況下,現在就是他的Now or Never的時機。而來自希臘的 Papanikolao過去在歐洲都有超精彩的表現,如果他的定點投射能有所發揮,對於倚賴三分攻式的Rockets來說,相當的重要。

 

【關鍵球星 / X因子】- Trevor Ariza / Jason Terry

Rockets的戰績取決于防守,如果Ariza可以適時守住敵隊的王牌或搖擺人的話,Rockets贏球的機會也會逐步增高。在進攻方面,如果Terry能拿出過去在Mavs的火力的話,原本砲火就很猛的Rockets將會持續不墜,更重要的是Terry在關鍵時刻的攻擊,假如球賽最後時間內能有讓球隊在Harden外能有另一個選擇,對手也會更難防守。

 

【球季展望 / 勝場預測】- 邊走邊看

在陣容沒什麼補強的情況下,Rockets只能期待球隊整個化學效應能夠磨合得比去年更好。如果在季中能在順利簽下Rondo的話,Level也會瞬間在上昇到另一個等級。在這種隨著時間會越來越強的情況下,如果Rockets能在季初維持不錯的成績的話,在季後賽還是很有機會跟列強一較高低。相信我,只要有Harden和Howard在,西區前四絕對是手到擒來,至於冠軍....他們仍需要一個Star。

 

53勝29負,西區第二輪敗北。

文章標籤

Payto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Zeller被期待能捍衛綠衫軍禁區(Zimbio / Mike Lawrie/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塞爾提克暑假的補強裡獲得最多迴響的恐怕非Tyler Zeller莫屬,在沒有能力簽下自由市場上任何一位有阻功能力的中前鋒下,能夠在騎士隊大清倉時換回一個身高七呎又有250磅中的正統中鋒,這對禁區恍如空城的綠衫軍而言可說是對症下藥。

即使Zeller過去兩個球季每場平均阻攻只有0.7次,但由於他的出場時間不多,換算成36分鐘則有平均1.3次,比起塞爾提克原有的中前鋒也算是一種進步。

熱身賽裡Zeller都擔任替補工作,先發中鋒的位置還是由二年級的Kelly Olynyk穩穩的坐著。每場平均出賽18.8分鐘只比上個球季略高,平均7.9分4.6籃板與0.6阻攻其實與他的生涯平均相去不遠,但他的攻守表現逐場增溫,有越打越好的跡象。

防守上Zeller在熱身賽前期的問題出在卡位,由於沒有積極的將對手扛出禁區之外,屢屢被對手在籃框四周拿球,自己又被擠到籃框之下,要封阻對手的中前鋒只能說是癡人說夢。隨著熱身賽進行,Zeller在卡位上有所修正,在禁區裡被硬吃的畫面減少,而伴隨著卡位的進步,Zeller也有更大的空間可以協防侵入禁區的外線球員,幾回狠狠的封掉對手的切入,第一次讓人感覺到塞爾提克的籃框四周是有空軍在護衛著。

▲ Zeller試圖封阻(Zimbio / Christian Petersen/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進攻上,Zeller有不錯的中距離投籃手感,跳投的手腕柔順,上個球季雖然樣本數不大只有73次出手機會,但從10呎一直到三分線前的跳投中Zeller有47.9%的高命中率,這也是他上球季整體命中率能由菜鳥球季的43.8%大幅提升到53.8%的緣故。

熱身賽裡Zeller在進攻上最大的問題在於移動中接應上,由於積極的往禁區走位,他獲得相當多隊友的傳球,但當Marcus Smart或是Evan Turner由側邊或是後方的傳球時,一邊側身看球一邊快速移動的Zeller常常顧到了手就忘了腳,不是雙手一滑把籃球打成了排球,就是腳部踉蹌變成了足球,只有當他在籃下站定位時,才有遺力穩當的雙手接球扣籃得分。

這個問題在開季Rajon Rondo歸隊下輕鬆的迎刃而解,在兩人在高位完成單擋後,往禁區空切的Zeller總能夠輕鬆的在籃框下接球扣籃得分。一方面是Rondo吸引對手包夾的能耐遠勝於隊友,另一方面是Rondo傳球的方式與Smart、Turner不同,他多採用地板傳球,將球反彈到Zeller腰胸之間的高度讓他能輕鬆的拿球後直接上籃,免去了他棉花手的困擾。

▲ Rondo是Zeller生命中的貴人(Zimbio / Jared Wickerham/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但,在擋切後的包夾還能用地板傳球助攻,這也沒有太多控衛能夠辦到。

跟Olynyk類似,Zeller也有犯規次數過多的困擾,過去兩個球季換算成36分鐘時平均的犯規次數為4.6次,僅略優於隊友。在中鋒沒有辦法扮演禁區守護者的角色,又不能穩定的上場下,使得塞爾提克的中鋒成為全隊最孱弱的一環。

從熱身賽到開季的第一周,不受對手重視的Zeller是塞爾提克投籃命中率最高的禁區武器,特別在Rondo加持下更是輕鬆就能獲得空檔扣籃的機會。如果能夠更有信心的在中距離出手,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犯規次數,只要留在場中的時間增加,Zeller將會更有威脅力,供守兩端也將更有貢獻。

Vitor Faverani

▲ Faverani的菜鳥開季讓人驚艷(Zimbio / Alex Trautwig/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2013年的六月,塞爾提克出人意表的已三年合約簽下了已經25歲的巴西中鋒Vitor Faverani。雖然是巴西人,但Faverani在十七歲時就遠走西班牙聯賽討生活,過去幾年雖然站穩腳步但數據並不突出。上個球季的熱身賽裡Faverani在不多的出賽時間裡拿下了7.3分4.4籃板與1.3阻攻的表現大獲好評,讓他在開季得以先發中鋒的身份出發。NBA生涯的處女秀裡Faverani就繳出13分3阻攻的佳績,第二戰更有12分18籃板的雙十表現,立刻成為豆城的焦點球星,雖然接下來的球賽就因為經驗不足而開始暴露缺陷,慢慢的失去了表現的舞台,整季更只有4.4分3.5籃板,但他的天分卻深深的印入球迷的腦海,被視為禁區未來的守護者。

特別是下放到發展聯盟後,Faverani在四場出賽裡有19.0分11.0籃板1.3阻攻的表現,完全宰制了比賽,此外每場還能傳出3.0次助攻展現全方位的球技,更讓人相信Faverani的天分不成問題,差得就是經驗與機會。

▲ Faverani在禁區相當占空間(Zimbio  / Alex Trautwig/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但三月份,Faverani就不性的因為左膝受傷而進了手術房,雖然手術相當成功也趕上新球季的訓練營,但他卻一直反應膝蓋不適,最後終於因為左膝腫脹而暫停練習,檢查後又選擇飛回西班牙接受再次檢查詢球第二意見,最終又動了一次膝蓋手術清理善後,預計最快要到十二月才能重返球場。

如果不健忘,兩年前塞爾提克在2012年的選秀會上以第22順位挑選了另一個巴西籍中鋒Fab Melo。Melo不僅在美國就讀高中,更在Syracuse打了兩年NCAA並獲得Big East的年度防守球員殊榮。在老將為主的塞爾提克Melo沒有出賽機會,但他卻在發展聯盟演出大三元,除了15分16籃板外,他還敲出了發展聯盟紀錄的14次阻攻。當年在發展聯盟留下9.8分6.0籃板與3.1阻攻的成績。

球季結束,Melo就被賣往灰熊隊。

▲ Melo 曾寫下發展聯盟單場阻攻紀錄(Zimbio / Jared Wickerham/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Faverani的三年合約前兩年為保證約讓他的地位不至於因為連續的膝蓋手術而受到影響,但這張合約的第三年並非完全保證,塞爾提克可以在七月十五日前選擇揮棄,也因此,這個球季Faverani能否打出成績就成了塞爾提克做出抉擇的判斷標準。

由於順序在Faverani之前的Olynyk與Zeller都有犯規問題,6呎11吋的Dwight Powell沒有出場機會也不是個中鋒的材料,讓塞爾提克在中鋒位置上人手依然吃緊,這是Faverani未來的機會所在。但最重要的還是儘快克服膝蓋的傷痛,避免被貼上「痛痛人」的標籤,這球季至少要能展露出值得期待的天分與態度,否則即使空有6呎11吋的身材,也難免成為NBA的一顆流星。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lynyk 是塞爾提克相當期待的長人(Zimbio / Christian Petersen/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當提到交易時塞爾提克的兩個中前鋒Jared Sullinger與Kelly Olynyk就是最常被提到的交易包裹,跟2007年相似,年輕的禁區球員是總管Danny Ainge手中最主要的籌碼。但跟2007年不同的是當時的大前鋒Al Jefferson已經在聯盟裡打了三個球季,單季的平均成績大幅提升到16.0分11.0籃板的雙十成績,每場還能附帶1.5次阻攻與1.3次助攻,是個全能的新星。而現今的塞爾提克有的卻是兩個半成品,Olynyk更只有一年職業經驗,8.7分5.2籃板也只夠進入新秀第二隊,吸引力與Jefferson的差異不可以道里計。

雖然經驗尚嫩,但Olynyk在波士頓卻相當有媒體緣,不只球團相當優待,媒體更是賞臉。例如熱身賽裡塞爾提克第一個確認的禁區先發名單不是有兩年經驗,普遍評價較高的Sullinger,而是只打過一年NBA的Olynyk。熱身賽裡除了老將Avery Bradley外,第一個下場休息的球員往往就是Olynyk,還獲得一場停賽的優待,在場上拼死拼活的反而是被認為較成熟的Sullinger。整個熱身賽下來,Olynyk平均8.57分5.86個籃板,與上個球季相去不遠,雖然三分線外有45.0%的成績,但整體的命中率只有38.9%,在禁區裡找不到籃框同時出手也欠缺穩定度。

大學就讀Gonzaga的Olynyk在大一、大二的數據並不突出,但在經過一年的停賽鍛鍊後,大三球季重返球場時有了突破性的演出,平均成績一口氣進步12分達17.8分7.3籃板,投籃命中率更高達62.9%,讓他的身價暴漲,最後塞爾提克在選秀會上向上交易以第十三順位選入了Olynyk。

如果認真算來,Olynyk只有一年大學球季的紀錄比較有參考價值,就此轉入職業球賽的他可說是一張白紙。菜鳥球季裡邊打邊學,但在明星賽後居然就打出了成績,他的三分外線開始開竅有42.6%的高命中率,這讓他在下半球季的整體投籃命中率由42.8%提高到51.1%,平均每場有11.7分6.2籃板與1.5次助攻。

這樣優異的成績讓他成為波士頓媒體的新寵兒。

上個球季與老將Chris Kaman的對決,Olynyk在外線拿球後一個投籃的假動作騙過老前輩後帶著球直衝入禁區挑籃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洗去了上半球季的青澀,在場中的看來如魚得水就像是個在聯盟裡打滾多年的大個。

跟一般中鋒相比,本質上是個大前鋒的Olynyk靈活度更佳,同時有極佳的傳球視野與技巧。上個球季的NBA七呎以上的長人中只有六個球員能夠單場有1.5次以上的助攻,傳出1.6次的Olynyk就是其中一員。即使將條件擴大至6呎10吋,Olynyk也排在第25位,對菜鳥球員而言是相當搶眼的成績。也因此,塞爾提克的進攻上相當依賴Olynyk與Sullinger在高位的傳球能力。

▲ Olynyk 有長人少有的傳球能耐(Zimbio / Christian Petersen/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打從大學開始Olynyk就以中距離投射為主,靠著可遠達三分弧頂的射程能有效的將防守球員拉出禁區,最擅長的就是利用快速的投籃假動作晃起對手後快速的切入禁區取分,靠得就是他過人的靈活度與橫向移動的能力,以及優於一般長人的傳球能耐。整個球季下來Olynyk的三分球命中率有35.1%是聯盟裡少數能夠穩定投進外線的七呎長人,這也是Olynyk最為人所稱道的一環。

雖然能夠在三分線外開砲,但Olynyk的中距離投射卻不靈光,除了在籃框四周有65.3%的命中率外,Olynyk在中距離的整體投籃命中率只有33.3%,換句話說只要離開籃下,Olynyk除了投三分球外幾乎沒有任何的進攻威脅力。雖然有七呎高也有240磅重,但Olynyk幾乎沒有在低位單打取分的能力,即使是翻身跳投也因為缺乏對抗性而命中率低落,讓他只能在外圍遊走利用投籃的假動作做為進攻的主要方式與武器。

▲ 外線是Olynyk賴以維生的武器(Zimbio / Jared Wickerham/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外線是Olynyk的長項,但只能投外線卻不是個能夠在NBA裡擁有漫長職業生涯的武器。即使是以外線為主要進攻武器的Dirk Nowitzki也是個能在禁區背對籃框單打,可以翻身跳投也可以轉身侵入禁區打板的好手。Nowitzki上個球季在三分線外命中率38.7%,但他在中距離的投籃命中率高達50.1%,在籃框四周更有瘋狂的76.6%。即使是次一等的射手中鋒Channing Frye在中距離也有47.2%命中率,而不只侷限在三分線外。

由這簡單的比較可以看出,即使不積極練習低位單打的技巧,Olynyk還是急需要加強自己在中距離的投籃能力,否則當對手洞悉他以假動作為誘餌換取切入禁區得分的戲碼後,要想在戲弄NBA的中前鋒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他的三分外線不能維持水準以上的命中率,更將會是一場災難。

Olynyk Value FG FGA FG%
Shot Distance At Rim 132 202 0.653
  3 to <10 ft 20 66 0.303
  10 to <16 ft 16 45 0.356
  16 ft to <3-pt 26 75 0.347
  3-pt 40 113 0.354
Nowitzki Value FG FGA FG%
Shot Distance At Rim 72 94 0.766
  3 to <10 ft 56 102 0.549
  10 to <16 ft 221 453 0.488
  16 ft to <3-pt 206 409 0.504
  3-pt 132 341 0.387
Frye Value FG FGA FG%
Shot Distance At Rim 56 91 0.615
  3 to <10 ft 33 72 0.458
  10 to <16 ft 29 53 0.547
  16 ft to <3-pt 58 129 0.45
  3-pt 160 433 0.37

七呎高的Olynyk但卻有一雙短手臂,雙手伸開還不滿6呎10吋,不僅比身高還短上兩吋,更不如有7呎1吋翼展的Sullinger與7呎2吋半的Brandon Bass。短手臂讓Olynyk在拼搶籃板上先天就吃了悶虧,同時也使得他不具備成為阻攻手的資質。先天不良加上本身體型單薄又缺乏對抗性,當對手針對他採取打點戰術時,往往只能以犯規來取代防守。菜鳥球季平均單場出賽20分鐘要犯上3.2次規,如果換算成每場36分鐘,犯規數字將是驚人的5.8次,換句話說,光從犯規一點來看Olynyk根本不具有打滿全場的能力。

開季的第二場,火箭隊看準了這點一開賽連續兩次打點,很快的就讓Olynyk吞下兩次犯規下場休息,不僅打亂了球隊的調度,也打亂了Olynyk自身的節奏。

就熱身賽來看,Olynyk除了外線投射能力外在禁區低位並沒有太多新的腳步或動作,熱身賽第一戰裡他曾經利用速度大跨步甩開七六人隊的中鋒Henry Sims,但卻被緊咬不放的Sims側身一個大火鍋給搧了出去,這是整個熱身賽裡Olynyk除了隊友妙傳與進攻籃板外少數的禁區攻勢。

▲ 防守是Olynyk的罩門(Zimbio / Jared Wickerham/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但相較於中距離投射的缺點,Olynyk真正急需克服的還是犯規問題,在犯規頻率遠高於聯盟平均值下,無法穩定的留在場中將嚴重的限制他新球季中的發展。平心而論,塞爾提克急於宣布Olynyk已經篤定先發並非是個明智之舉,甚至考量到他的高犯規率,將他留在板凳之中,在對手的先發中前鋒下場之後再上場面對替補反而才是真正有助於Olynyk成長的調度。

能夠留在場上練習防守,而不是一開賽就成為對手獵捕的對象,恐怕才是當前最大的課題。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Bass 已是綠衫軍禁區中的老將(Zimbio / Jared Wickerham/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感覺上Brandon Bass似乎已經在塞爾提克打了一輩子的職業籃球,但如果仔細回想,在2011年Bass與一同長大的Glen Davis互換時塞爾提克已經開始走了下坡,當年在季後賽一路打到東區冠軍賽與熱火隊糾纏到第七戰已經是最後的掙扎。也由於太習慣,更讓人忘了Bass曾在黃蜂坐了兩年冷板凳,要不是小牛隊慧眼給了機會讓他能夠發揮,同時練出了穩定的中距離跳投,Bass才有機會在聯盟生存下來。

合約即將到期的Bass成了暑假塞爾提克急欲出清的對象,29歲的他已經不在塞爾提克的未來藍圖之中,但將近七百萬的年薪卻讓他乏人問津,或者該說沒有球隊願意提出符合總管Danny Ainge期望的代價來換取Bass的服務。

Bass最知名的就是在中距離的跳投準度,沿著罰球圈的距離,在十呎至十六呎之間Bass上個球季有56.2%的投籃命中率,這比起一些球員上籃命中率還要更高,是他最重要的進攻武器。只是Bass後退一步至靠近三分線的距離出手,命中率就大幅下降至38.5%,這以一般NBA球員而言並不是太差的數字,但可以清楚的發現距離是Bass投籃的一大影響因素。

▲ 中距離是Bass吃飯的工具(Zimbio / Jonathan Daniel/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暑假裡總教練Brad Stevens給Bass的作業就是拉長投籃距離,特別是針對新球季將推動的三分球攻擊戰術,Bass被分配到兩側底線的投籃工作。在NBA底線三分球只有22呎下,這兩個位置一向是前鋒球員增加投籃威脅性的首選,例如曾經效力塞爾提克的前鋒Eric Williams在膝蓋受傷失去了爆發力後,就開始苦練防守與兩側底線的三分投射以延續自己的籃球生命。

職業生涯出手22次三分球只在上個球季命中兩球的Bass熱身賽裡開始嘗試在三分線外出手,當他在對籃網隊的第三節結束前三秒在塞爾提克板凳區前砍進三分球時,興奮的以為自己投進了壓哨球躺在地上享受著,最後在隊友的起鬨下才趕忙起身回防。

但Bass滿足之情溢於言表。

除了加強外線投射,Bass這幾年也試圖加強自己在低位的單打,但他最大的問題跟Jeff Green類似都在發起攻擊的第一步上,只不過是Green是有下球的困擾,而Bass最大的問題卻是總習慣先移動軸心腳再下球,移動龐大的身軀成了最大的障礙,在籃下的轉身速度不足也影響了成功機率。

▲ 單打是Bass的痛腳(Zimbio / Mike Ehrmann/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防守上,Bass六呎八吋的身高相當尷尬,雖然他有長達七呎二吋的翼展,但礙於天分卻沒有發展成一個可靠的低位阻攻手,主要的防守還是利用自己240磅的體重與對手硬碰硬,儘可能的將對手卡在禁區之外投射。在塞爾提克缺少一個可靠的禁區阻攻手下,Bass如果無法用肉身擋住對手,在失去位置下就幾乎沒有其他方式能夠阻擋對手得分。一度塞爾提克希望能讓有一定靈活度的Bass能轉而防守小前鋒,但他橫向移動的能力不足,最後只能草草了事。

▲ Bass防守小前鋒力有未逮(Zimbio / Jared Wickerham/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Bass沒有過人的天分,靠著苦練一步步的從冷板凳爬上了先發的地位,成為一個十分稱職的Role Player,有非常穩健的中距離跳投,只要給他些許空檔就能夠穩穩的給你兩分。但做為一個大前鋒,Bass的籃板能力並不理想,職業生涯平均還不到每場六個籃板,加上缺乏阻功能力,讓Bass注定不能成為聯盟裡頂尖的大前鋒。

已經29歲的Bass在NBA裡碰到了自己職場上的天花板。在合約即將到期下,塞爾提克還是會繼續在市場上兜售,但在Jared Sullinger與Kelly Olynyk卡住大部分的禁區出場機會,而Jeff Green也會分食部分大前鋒十間下,Bass幾乎不可能有上個球季73場先發、平均27.6分鐘的出場時間,在績效可能大幅滑落下不只影響到數據,也可能拉低對其他球隊的吸引力,這終將成為一個難解的迴圈。

但無論Bass的成績如何,無論他與塞爾提克的關係會如何發展,一個紮實的禁區替補並不需要擔心找不到下一份工作,只是少了未來性,Bass要再拿到一張平均六百五十萬美金年薪的合約恐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Dwight Powell

▲ Powell在大學高人一等(Zimbio / Kevin C. Cox/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身高6呎11吋的Powell是聯盟史上第27位來自史丹佛大學的球員,在今年選秀會上極度缺乏長人下幸運的以第45順位被黃蜂隊挑中,但很快的就被交易到騎士隊替騎士隊清出薪資空間,與騎士隊簽下合約後一個月又被交易到了塞爾提克再次成為薪資清除機器人,只不過這次清除的是塞爾提克的Keith Bogans。

按理說被交易到戰績較差的塞爾提克對菜鳥Powell應該較為有利,但攤開陣容,塞爾提克已經有Jared Sullinger與Kelly Olynyk兩個表定先發,Brandon Bass與Tyler Zeller則是球隊預定的主要替補,加上老將Joel Anthony,壅擠的程度反而沒有Powell發揮的空間。

Powell在熱身賽裡出賽了六場比賽,是塞爾提克邀請參加訓練營的球員之中出場次數最多,出場時間最長,也是少數能在非垃圾時間上場的球員。雖然有6呎11吋高,但Powell在場上一點也不顯得高大遲緩,反而身手相當靈活,活力十足的在場上到處飛奔,盡力的拼搶每一個籃板。只見他總是倒在地板上跟對手爭奪每一個失控球,出賽九分鐘就有0.67次抄截,成功的靠著努力不懈的精神贏得了球團的喜愛。

為了能讓Powell進入開季名單,塞爾提克開始四處找尋交易的機會,再讓Anthony一場先發展現防守能力後,終於獲得活塞隊的首肯用受傷的控衛Will Bynum為籌碼交換了Anthony。雖然沒有機會在利用Bynum做出下一筆交易,但塞爾提克還是在揮棄了Bynum後節省了約九十萬美金的薪資。

▲ Anthony 成了被清出的路障(Zimbio / Alex Trautwig/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大三是Powell表現最好的球季,平均有14.9分與8.4籃板,同時有投33進15的三分球火力,但到了大四卻沒能更進一步,數據滑落至14.0分6.9籃板,但有3.1次助攻更全面的表現。史丹佛大學在一干大四主力歸隊下打出23勝13敗的成績,雖然勝場在Pac-12聯盟只並列第三名,還是獲得參加NCAA季後賽的機會。

雖然球隊打入季後賽,但第一輪裡Powell卻栽了大跟斗,全場八次出手全部落空,只靠著罰球拿到3分,所幸靠著隊友發揮贏了比賽。第二輪Powell恢復水準拿下15分7籃板,幫助球隊險勝了強權Kansas,第三輪Stanford敗給了Dayton,但他繼續將數據推升到17分9籃板,替自己的大學生涯畫下不錯的句點。

雖然有240磅重,但場上的Powell看來還是相當削瘦,滿場跑的靈活度讓他的定位介於大前鋒與小前鋒之間,只是雖然大三時有不錯的三分命中率,但熱身賽裡他的投籃動作缺乏穩定性,出手動作並不順暢,在籃框附近才比較有投籃的把握性。

▲ Powell的定位介於大小前鋒之間(Zimbio / Mike Lawrie/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除非主力禁區球員有傷病的困擾,或是有交易發生,否則Powell大部分的菜鳥球季大部分會在發展聯盟裡度過,除了積極的態度外,他還得要適應職業比賽的節奏與對抗性,同時找到屬於自己的出手方式,才有在聯盟裡站穩腳步的機會。看看老前輩Bass的奮鬥歷程,有6呎11吋好身材的Powell也許能夠獲得更多的信心。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ullinger是Rondo 復出的受益者(Zimbio / Jared Wickerham/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http://www.sportsv.net/authors/vantora

職業生涯前兩年一直困擾Jared Sullinger的是健康問題。第一年因為背傷而提前結束球季,但背傷早在選秀前就已經被診斷出,也是因為背傷問題Sullinger才會一路跌到21順位讓塞爾提克撿了便宜,所以這可算是意料之中的結果。上個球季身體沒有大礙的打了74場比賽,但Sullinger下半球季一直為左手食指脫臼影響了投籃與命中率,明星賽後由43.7%降至40.1%,整個球季僅有42.7%與菜鳥球季的49.3%相去甚遠。

事實上,對一個中前鋒而言,43%的投籃命中率一樣不光彩,真正的問題在於Sullinger的三分球出手比率達23.1%,但命中率只有26.9%,而他在下半球季的三分球出手比重由21.1%增加到27.9%,對一個三分球命中率生涯不滿三成的球員而言,這樣的出手比重相當的不健康。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塞爾提克將今年的進攻目標訂為增加外線投射,而又把Sullinger設為重點人物時會讓我感到有些膽顫心驚。Sullinger能投三分球,光就出手姿勢而言頗有架式,在圈頂與右側四十五度角也有些準度,在熱身賽裡他更有投30進15的高命中率。但做為這隻球隊的第一籃板手,甚至是唯一有籃板威脅力的球員,讓他在外線投籃而要Rajon Rondo在禁區拼籃板,這實在不是一隻正常球隊該有的進攻模式。

▲ 過多的外線投射是一大罩門(Zimbio / Christian Petersen/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上個球季由於控衛缺乏,塞爾提克相當依賴Sullinger在高位傳球的能力,這個球季在Rondo歸隊後他將有更多的機會在低位做進攻或拼搶進攻籃板,也有助於Sullinger發揮最大的功用。上個球季Sullinger抓下了241個進攻籃板排行聯盟第8位,熱身賽裡依舊每場可以抓下2.12個進攻籃板,總籃板則為10.9個,如果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在禁區活動,這個球季將是Sullinger最有機會將自己的籃板數字提升到下一個層次的一回。

熱身賽裡Sullinger在籃板拼搶上有些許轉變,過往他主要靠著是卡位與棄而不捨的精神與其他籃板手對抗,但季前展現了更多技巧性的動作,不只是靠蠻力與氣勢,多了與對手的糾纏及小動作,另一方面暑假裡努力的健身,前兩個球季有些臃腫的體型在這個球季更為精實,讓Sullinger能夠更看似輕鬆的撿到籃板。

▲ 拼搶籃板是Sullinger的強項(Zimbio /  Jonathan Daniel/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除了籃板,Sullinger也是塞爾提克唯一的低位進攻來源。面對對抗性較差的防守球員時可以用體重與對抗性強行轉入禁區打板,雖然當對手身高與體能占優勢時他幾乎占不到便宜,但靠著厚實的身體做屏障,Sullinger還是能夠靠著一手小勾射取分,他的勾射命中率有52.4%的水準。如果他能夠將更多的時間與心力放在禁區,對塞爾提克將更有助益,三分球應該是幫他打開通往禁區之路的方法,而不是每場要出手到三次的進攻方式。

但,要改變一個球員的打球方式並不容易,也許,只能祈禱Sullinger能一直保持熱身賽的投籃手感直到球季結束。

雖然Sullinger是個進攻籃板的能手,但他的抓下進攻籃板後的第二波進攻卻不那麼牢靠。由於Sullinger的彈速不快,並不是靠著連續的彈跳拼搶進攻籃板,而是以紮實的低位卡位為主,因此當他抓下進攻籃板,穩住重心準備要再次起身時身邊往往已經多了幾位補防而來的對手,勉強硬起下的結局往往就是挨了對手麻辣鍋或是倉皇出手將得來不易的弟二波進攻機會又送回給對手。

過去兩個球季Sullinger並不是一個出色的阻攻手,這也與他的彈速與卡位特性等息息相關,但這並不代表他的防守不佳。靠著皮粗肉厚與卡位技巧,Sullinger成為塞爾提克陣中少數能夠跟對手的大型坦克相抗衡的球員,能夠將對手擋在禁區之外,減低對手投籃的把握度,但與對手的禁區野獸對抗這也讓他容易陷入犯規的麻煩,特別是他還沒有獲得裁判該給的尊重。

▲ 防守各隊的禁區巨獸是Sullinger的職責(Zimbio / Christian Petersen/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在Rondo歸隊下,Sullinger將有更多在禁區輕鬆得分的機會,上個球季低迷的命中率有望獲得提升,能否維持外線的投籃手感,同時取得內外進攻的平衡也許他能否如許多人預期在得分上大躍進的關鍵。更重要的是進攻時如果Sullinger能夠在禁區壓迫對手,迫使對手啟動包夾,將能幫助隊友在外圍獲得更多、更大的空檔,更有助於塞爾提克新球季的三分進攻哲學。

隨著經驗的增加與資歷的累積,以及暑假健身帶來的靈活度改善,Sullinger在防守端也將有更要演的表現。但籃板,維有籃板才是Sullinger最有機會在聯盟裡成為頂尖球員的關鍵。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Turner從來都沒有真正融入溜馬隊中(Zimbio / Mike Zarrilli/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塞爾提克簽下Evan Turner被認為是一個雙贏的交易,缺乏天份的塞爾提克獲得一個球技相當全面的小前鋒,上個球季在溜馬隊砸掉自己招牌的Turner則有了爭取重生的機會。Rajon Rondo的一場意外受傷,讓塞爾提克興起了複製上個球季Jordan Crawford的念頭,從訓練營開始前就大聲嚷嚷打算讓Turner接手Rondo遺留下的先發控衛空缺,更利用Jeff Green養傷的空檔讓Turner與Marcus Smart一同先發,展開一場殘酷的競爭。

熱身賽的第一場比賽裡以先發小前鋒登場,但實際上擔負控球工作的Turner打了場漂亮的勝仗,全場攻下15分10籃板與6助攻的全能佳績,同時只有2次的失誤。有了第一戰的實驗成果,Turner在先發控衛的角逐上取得了先機,領先還在適應職業步伐的Smart,當Green復出時更取代了Smart的先發地位,繼續留在先發名單裡。但隨著控球的責任越來越重,Turner在投與傳之間的猶豫與掙扎就越見明顯,第一戰那個既能單打取分又能助攻隊友的全能小前鋒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不是個控球後衛,而是個在場上茫然失措又頻頻失誤的六呎七吋擺子。

Turner主控時主要與中鋒、大前鋒的兩人小組合作為主軸,搭配攻守轉換時的機遇戰為輔,但半場進攻時全隊的進攻較為遲滯,除了搭檔的中前鋒外其他球員難以融入,同時帶球過半場也對非科班出家的他吃盡苦頭。當他陷入究竟該順著本性以單打帶動全隊進攻或是專心助攻隊友的兩難時,最常出現的就是切入禁區之後突然收手放棄攻擊籃框,反而在空中找尋隊友傳球的畫面,這樣既沒有規劃又缺乏默契的傳球讓他的失誤不斷增加,也默默的失去了教練團的信任。

熱身賽的最後一場比賽,總教練Brad Stevens終於再次調整陣容,重新啟用Smart擔任先發主控,將Turner降回替補,同時在Rondo有可能趕上開幕先發的消息越來越明確下,也等於宣布了Turner將結束短暫的控球後衛在職訓練課程。

從Paul Pierce離隊後塞爾提克就一直缺乏一個能夠獨力帶球做戰的搖擺人,Green還沒有單打做戰的能耐,Avery Bradley則以跳投為主,讓球隊的進攻極度缺乏對禁區的威脅力,而Turner的單打能力正是塞爾提克所需要的素材。在Rondo歸隊下Turner將重新回到板凳區擔任替補的小前鋒,這對Turner而言也許並非壞事,在Rondo下場休息時能夠單打可以助攻的Turner有機會成為實質上的進攻主導者,而拿掉了加諸在他肩膀上的控球重擔,反而能夠讓他更進情的發揮本身優異的持球與單打能力,只要他能找回自己的節奏,重新建立外界對他的信心,才有機會回到更大的舞台。

Gerald Wallace

薪資表上還有兩年兩千萬的合約在身,但熱身賽裡老將Gerald Wallace就發現自己已經失去了在塞爾提克的表演舞台,當Jeff Green回到場中,Wallace的出場時間就所剩無幾,等到例行賽開打,主控Rajon Rondo回到先發名單之中,Wallace出賽的機會就更加渺茫。

這對一個已經有13年職業經驗,曾經一度入選明星賽的老將而言是件多麼殘酷的現實。

但在熱身賽的最後一戰裡,有21分鐘出賽機會的Wallace把握住每一次登場的時刻,先是連續積極的空切到心臟地帶獲得隊友助攻取分,接著與Marcus Smart兩次give & go的搭配利用高吊球讓小老弟輕鬆籃下取分,同時在防守端更是拼盡全力,全場有15分5助攻與3抄截的表現。

▲ 拼勁是Wallace僅存的優勢(Zimbio / Alex Trautwig/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暑假裡塞爾提克補入了Evan Turner與Marcus Thornton讓替補搖擺人的競爭格外激烈,加上Rondo復出使得替補控衛Marcus Smart也將分食替補得分後衛的大餅。六呎七吋但相當粗壯的Wallace也可以兼打大前鋒,但塞爾提克原本就有三個主力大前鋒Jared Sullinger、Kelly Olynyk與Brandon Bass在陣中,在暑假先是換來Tyler Zeller又無法交易Bass的情況下讓問題更加複雜,加上Green又有機會在小球陣容時改打大前鋒,讓前場的調度也相當吃緊,連帶的也使得Wallace落入兩頭落空的尷尬局面。

Wallace一直不是個乖乖牌球員,在場中扮演防守大鎖,在場邊則是個直言不諱的硬漢子,這讓他惹上了不少麻煩。但在場上,他總是拼盡每一分氣力,即使是在毫無季後賽希望的弱隊,Wallace也不曾放棄自己或放棄隊友。他在熱身賽裡展現的執著與工作態度,是許多未曾經歷過去幾年輝煌歲月的年輕球員最缺乏的元素。

雖然只有32歲,但Wallace卻沒有上場的機會,偏偏他是個千萬年薪的球員,又還有兩年合約在身,在總管Danny Ainge不會浪費任何一張合約、任何一塊錢的態度下,Wallace這個無解的難題恐怕還有段艱困歲月才能解題。

文章標籤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