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季後賽,湖人三連霸時期常見的 ”駭客戰術” 在馬刺太陽這個系列重出江湖,並且和當年一樣引起一陣討論。對我這個非兩隊球迷、純粹想看精彩比賽的人來說,”駭客戰術” 只有讓比賽變難看的份,以商業行銷考量的話,就跟 Doug Collins 說的一樣,NBA 必須禁止所有球隊在任何時間使用 ”駭客戰術” (目前只禁止在第四節最後兩分鐘使用)。不過站在球隊的角度來看,”駭客戰術” 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防守策略,即便它發動時不需要真的去防守。

以前看過認為 ”駭客戰術” 其實效果不好的人說,即使 Shaq 罰球命中慮只有五成,理論上他的球隊在 ”駭客戰術” 發動其間每次進攻只能得一分,所以兩次進攻可以得兩分,相當於正常進攻下有五成的命中率,因此長期來看 ”駭客戰術” 並非好的防守策略。這個推論乍看之下還算合理,不過卻忽略了三分球的影響,尤其三分球對太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武器。另外我們還可以用 Off Eff 和 Dff Eff來判斷︰

假設大歐罰球命中率五成,所以理論上 “駭客戰術” 發動時,太陽隊是一個possession得一分,也就是Off Eff為100。Off Eff = 100 的進攻是個怎樣的水準呢?就例行賽來看大概是灰狼隊的等級 (聯盟倒數第三),而太陽隊例行賽的 Off Eff 是 111.2,在季後賽則是 103.9,所以理論上 ”駭客戰術” 能有效降低太陽隊的進攻效率。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太陽要有低於 100 的 Dff Eff,就可以在 “駭客戰術” 之下取得優勢。在例行賽,這大概是馬刺的防守水準 (聯盟第三),而太陽在例行賽和季後賽都維持在 105 左右。所以理論上太陽隊在 “駭客戰術” 發動時要有馬刺或高於平常的防守水準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而我們都知道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現在我們來看看實際上 “駭客戰術” 在這個系列的效用到底如何。根據官網的 game log,我統計了 “駭客戰術” 發動期間,馬刺和太陽各別的 possession 數和得分,而我把 “駭客戰術” 的發動期間定義為 “從 Shaq 開始被馬刺蓄意犯規到他被換下去為止”

 Suns (p/poss)Spurs (p/poss)
G10/12/1
G25/68/6
G36/66/5
G414/124/11
Off Eff10087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在 “駭客戰術” 發動期間,太陽的 Off Eff 大概就是 100,其中馬刺的 Off Eff 有三場壓過太陽,代表這三場比賽 “駭客戰術” 的確讓馬刺取得一些優勢,而四場比賽下來的統計結果也符合前面的推論 (“駭客戰術” 發動期間,太陽的 Off Eff 為 100),因此我們足以相信,”駭客戰術” 是個不錯的防守策略。

實際的情況是如何呢?馬刺運用 “駭客戰術” 的時機多半是在一節比賽的最後幾分鐘,目的就是要控制太陽的進攻,在該節結束前保持原本的領先優勢,不過我們也看到馬刺在第四戰試圖大量使用 “駭客戰術” 追回分數的差距,不過馬刺的進攻在這段期間並不理想 (或是太陽的防守表現優異),所以沒有達成目的。

就理論和實際的結果來看,“駭客戰術” 確實能控制太陽的進攻,所以這段期間的勝負就取決於馬刺的進攻 (或太陽的防守),站在太陽的角度來說,要讓 Shaq 在場上,就必須有效阻止馬刺的進攻 (Off Eff 低於 100),尤其是 Parker 或 Ginobili 持球擋拆,這個一直困擾太陽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per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