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凱文鄧

 

  約莫1516年以前,我還是國小生,總是要求爸媽開車載我們到台灣體院體育館看中華職籃,當時我恨宏國象恨得牙癢癢的,因為他們太強了,我最愛的裕隆恐龍總是打不贏他們,關鍵時刻總是欠缺臨門一腳,讓宏國象笑納最後的勝利,記得小時候看的那場比賽是職籃三年的開幕戰,現場上演的是龍象大戰,吸引了六千多人進場,幾乎都是宏國象的球迷,裕隆恐龍的球迷屈指可數,任憑我大聲吶喊為裕隆加油,惹的附近的宏國象迷哈哈大笑,記得後面還有人笑說「這小朋友真可愛!」

 

鄭志龍  

圖片來源: 雜七雜八的kewang部落格

 

  1999年,中華職籃因轉播權爭議而封館,台灣職業籃球正式落幕,2000年中華男籃大換血,以鄭志龍、周俊三、黃春雄為主的中華隊因籃協一句話,正值巔峰的國手生涯被中斷,取而代之的裕隆隊為班底,加上曾文鼎、吳岱豪及田壘等HBL好手為主的年輕中華隊。

 

  原本恨的牙癢癢的宏國隊轉變為新浪隊,並前往大陸打球,他們的穩健、基本功熟練開始吸引了我。2002年瓊斯盃新浪隊回台加入瓊斯盃的參賽,記得當年中華隊對上新浪的比賽,對於籃協大換血的無奈只能噓聲在年輕的中華隊身上,這也是中華隊史上在主場比賽還被噓的神奇事蹟,該年恨鐵不成鋼的中華隊拿下瓊斯盃倒數第二名。

 

新浪  

 圖片來源:奇摩

 

  2002年,當時亞洲強權已漸漸從東亞轉到西亞國家,加上稚嫩未成熟的中華隊,該年釜山亞運拿下第七名的名次,2003年哈爾濱籃球亞洲盃,中華隊拿到第十一名,這種史上最難堪的成績讓台灣籃球落到萬劫不復的輪迴中,脫離了亞洲籃球強權國家。

 

  2003SBL超級籃球聯賽正式成立並開打,這個名字超威的半職業聯賽一開始也是吸引了很多愛好籃球運動的朋友觀賞,場面也是打得熱熱鬧鬧,歡呼聲尖叫連連,但之後的國際賽的成績還是浮浮沉沉,在亞洲八強左右徘徊,一堆人總是以笑話看待之。2009年韓籍教頭鄭光熙帶領的中華隊拿下亞錦賽第五名的名次,為近幾年來最好的成績,一度讓台灣球迷看到希望,但之後幾年的國際賽成績還是不了了之,加上其他亞洲國家歸化球員助拳興盛,缺乏外援的中華隊總是差人一截。加上國內的SBL聯賽人氣下降,我想這時候應該也沒幾個人看好台灣的籃球未來。

 

SBL  

圖片來源: yam天空部落

 

2013年初,應該大部份的人依舊是看衰中華男籃,直到年中,洋將戴維斯歸化成功,旅外球員也都正值最成熟的階段,已非2002年被地主國家觀眾噓爆的吳下阿蒙了,往後的故事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八月在菲律賓舉辦的亞錦賽,中華男籃在大家在大家看衰中,在預賽接連闖關成功,前進八強後更讓大家跌破眼鏡大勝了中國隊,全國舉國歡騰,一度讓大家燃起了進軍世界盃的夢想,可惜事與願違,四強賽接連輸給伊朗和韓國,無緣前進世界盃。

 

志傑  

圖片來源:www.worldjournal.com

 

  不過亞洲第四已經是中華隊近十幾年來最佳成績,靠著禁區門神戴維斯、隊長林志傑以及其他隊友適時發揮,我想這已經是中華隊在亞洲的極限了,不過看著最近國內某些專欄作家的評論,要我們別太開心,要我們思考自己是否是真的能站穩亞洲四強,或是要球迷思考國際賽的成績是否能代表國內籃球實力?甚至加入林書豪的意見也被打回票,要我們以加強國內籃球實力為重點,認為先把SBL職業化為優先才是台灣籃球發展根本之道。

 

戴維斯  

圖片來源:www.epochtimes.com.tw

 

  我想我的看法和他們略有不同,我支持他們說的國內聯賽職業化是台灣籃球發展的根本之道,健全國內的籃球環境制度是台灣進步的關鍵之一。但現在要馬上建立職業籃球可行嗎?就算職業籃球開打之後,能夠馬上輸出優秀有競爭力的球員嗎?我想一個優秀球員的養成也是要經過56年的磨練,健全的聯賽制度也是要多年循序漸進的建立,而且現在台灣職業籃球的市場需求成熟了嗎?觀眾已經準備好接受中華職籃了嗎?我想從市場需求接受的角度、球迷進場的意願,進而找出中華職籃的可用之兵也是長遠以後的事了。

 

  我想國際賽成績跟國內籃球發展是兩回事,職業籃球是該建立,國內籃球環境與制度是該改善,但那是長遠的規劃,不能一蹴可及,現在可以運用的就是國際賽成績引發的蝴蝶效應。

 

  看看隔壁的中華職棒,2001年靠著世界盃第三名、2003年亞錦賽前進奧運,讓中華職棒復活、觀眾踴躍進場、贊助廠商進駐;2008年八搶三、2013WBC等國際比賽都讓中華職棒觀眾顯著的增加,市場需求擴大,至於熱潮為什麼無法持續?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雖說靠著國際賽成績吸引球迷不是長遠之道,但看看國內的運動環境與風氣這也是帶動籃球發展的唯一之道了。

 

WBC  

圖片來源:www.wretch.cc

 

  所以我認為要帶動台灣籃球市場需求、吸引企業贊助甚至進而成立職業籃球只能靠著國際賽風潮,讓球迷進場、讓市場擴大、讓企業投入職業籃球是有賺頭的,只要企業願意投資、球迷願意進場,職業化的籃球才能長遠,有了職業籃球台灣籃球才能進步、聯賽制度、規範才能慢慢的健全。

 

  所以最能讓國際賽成績進步的方法是什麼?就是靠歸化洋將和盡力拉攏林書豪的加入!況且台灣籃球黃金世代也都30歲左右或者更高,要靠著國際賽拿好成績的時機不多了,曾文鼎、林志傑、田壘甚至陳信安在三年內都有可能在國家退休,唯有趁著最近的重大賽事,如2014年仁川亞運等賽事,靠著亞洲一級盃賽打出佳績,讓球迷瘋狂、讓企業注意,我想台灣籃球的未來才能加速發展。

 

  歸化洋將方面,戴維斯雖然僅203公分,但他的臂展可達75吋,補足了台灣最弱的籃板和禁區防守,加上團隊意識好、不貪功,也不汲於單打獨鬥,可以說是台灣最需要的禁區類型。而中華隊另一個最欠缺的就是控衛的位置,目前中華隊後場只靠著李學林一個人苦撐,唯有讓中華隊後場升級,才能讓中華隊戰力更加提升,而這個人最有希望的就是-林書豪。

 

  林書豪身高夠、善於全場進攻模式,對於快速球風為主的中華隊可以說加分的效果,只有積極拉攏林書豪入隊與戴維斯肯跑肯跳搭配,配合中華隊的鋒線球員林志傑、曾文鼎、田壘等成熟之年球員,這也是中華隊近年內能打出成績最關鍵的23年,如果能靠著天時、地利、人和靠著國際賽風潮趁勢讓國內環境發展,何嚐不是一個選項呢?但林書豪能不能順利徵招加入中華隊呢?我想花再多錢我覺得都是值得的,這些錢或許能夠影響未來十年台灣的籃球發展。之前媒體吵得沸沸揚揚的議題,是否花兩千萬進世界杯外卡資格,我想與其進入世界盃被擊敗,還不如投入徵招林書豪身上,積極爭取,讓中華隊能夠在這23年在亞洲一級盃賽中取得前三名,甚至亞洲第一,反其道而行靠著國際賽的蝴蝶效應讓國內籃球發展。

 

林書豪  

 圖片來源:big5.ifeng.com

 

  有人說靠著歸化洋將或旅外球員打出佳績並無法真正代表台灣籃球進步,我部分是認同的,但我認為台灣籃球環境就是如此,要讓靠著政府發展籃球運動、建立完整制度,自己培養出優秀球員,我想那也是很久以後的事了,唯有靠著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國際賽成績才能相輔相成,加速台灣籃球的發展與進步。

 

  國際賽成績好不能開心?我想趁著運用這熱潮來做有意義的改善才是最有效率的。

arrow
arrow

    凱文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