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ba.com/lakers/news/080201gasol_trade.html。上面的網址是這則可怕的的交易在官方網站所正式宣佈的消息。湖人拿被罵得很慘不符身價的Kwame Brown,因為被Farmar擋在前面上不了場的Javaris Crittenton,以及未來兩個第一輪的選秀權向灰熊交易來了27歲,七呎身高的Pau Gasol。

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屁啦!這一定是謠言!」能夠想像嗎?被湖人迷罵得要死,過去只求穩而沒有特殊表現的Mitch Kupchak,居然做出這種跌破大家眼鏡的交易。更讓我高興也不解的是,這筆交易根本就是灰熊完全的資敵行為....XD。湖人拿一個防守功能為主的Brown,一個上不了場的Crittenton,輕易的就換到了我們夢寐以求的穩定第二得分點。要交易人家的看板球星,通常自己球隊沒死也要拆散原本的陣容。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KG的交易了!然而,現在這筆交易,湖人失去的禁區防守有Mbenga可以頂住,另外丟掉的是第二替補控球後衛,主體陣容沒被傷害到就算了,湖人一直欠缺的高位進攻啟動點居然就這樣順利補齊!雖然這筆交易大概會讓我過去很保護Kwame的言論被酸到爆炸,但是說實話我非常的情願....XD。

生涯平均得分18.8,平均籃板8.6,平均火鍋1.8,平均助攻3.1,平均命中率50.9%。擁有穩定的中距離投射能力,平均水準的籃板能力,分球在長人中也有一定水準。在得到了Pau Gasol之後,湖人在高位中鋒分球者看起來是有了解答。湖人的高位其實最近幾年都沒有什麼好的長人能打。有分球能力的Odom中距離不穩,其餘的球員更是沒有太強大的高位進攻能力。Gasol假若能夠填補上這個位置,湖人在進攻的選擇上將會更為豐富,威脅性也更大。當我們還沒有人能讓對方高位非撲出來防守不可的時候Bynum就已經足夠在禁區逞威了,現在有了高位進攻威脅性更強大的Gasol,Bynum的禁區威力恐怕還會更翻升。此外,因為Bynum有體力問題,當他打超過25分鐘之後,他在球場上的威脅性相較起前25分鐘是下降不少的。Gasol的到來,可以讓Bynum在下去休息的時候湖人的禁區仍舊有相當程度的進攻威力。最近湖人這幾場其實攻擊非常不順,Bynum的受傷其實不只是單純的20分10籃板的消失。三角戰術非常重視低位的進攻啟動點,而且這個啟動點的進攻也不能差。Kwame Brown雖然還算能傳球,但是進攻完全不行的他展現出的威脅性大減。但是Gasol的到來,將讓湖人在Bynum不在場上的時候,三角戰術的系統仍舊能夠順利運作。怎麼想,這都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改變。

當然,Gasol在剛加入三角戰術的陣容當中,一定會有不適應。Gasol在04-05以及06-07球季兩季的缺賽,也同樣的會讓湖人迷擔心他的耐戰度問題。但是湖人原本的陣容其實就已經有相當的威脅性,Gasol的加入讓湖人具備了衝擊總冠軍的實力。磨合之類的問題其實是小事,讓球隊的陣容能順利的補齊各個位置,GM的表現就已經非常稱職了。甚至稍微誇張一點講,如果今年沒有賽爾提克那筆換來KG的交易,Kupchak今年搞不好還可以爭一爭最佳總管。

在經過了這筆交易之後,湖人隊的陣容將改變為如下:

C: Andrew Bynum / Didier Ilunga-Mbenga / Chris Mihm
PF: Pau Gasol / Ronny Turiaf / Vladimir Radmanovic
SF: Lamar Odom / Treover Ariza / Luke Walton
SG: Kobe Bryant / Sasha Vujacic / Coby Karl
PG: Derek Fisher / Jordan Farmar

Andrew Bynum、Pau Gasol以及Lamar Odom三人都具有平均以上的籃板能力。這三人只要同時有兩人在球場上,湖人的禁區防守基本上就能夠有一定程度的水準。Mbenga在身材厚度上相當夠,雖然防守常會出現一些沒腦的犯規,但是面對厚實的對手時,他去扛可以保護Gasol跟Bynum的進攻火力。相較之下,Turiaf與Radmanovic會比較有排擠效應的狀況發生。但是,由於兩個人本來就都是功能性的球員,因此即使會影響,個人認為還不至於讓他們變成冗員。而小前鋒與後衛的輪替部分本來就是湖人的強項,在Sasha整個養起來、Ariza的加入之後,湖人的外圍球員雖然不敢說是最頂尖,但是與小牛、太陽、馬刺、賽爾提克等球隊相比便毫不遜色。簡單來說,也許我過份樂觀,但是目前的陣容我實在很難去挑說有什麼缺點。該有的部分都有,有砲台,有鎖,有籃板也有防守。我認為這支陣容已經足以讓湖人挑戰總冠軍,差別只在於默契跟時間而已。而以這票球員的年紀而言,我相信三年內湖人都還會處於顛峰期。

感謝灰熊的總管,你們的跳樓大拍賣很可能就此成就了下一個湖人王朝也不一定!

dic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溜馬輸球應該是一件很習慣的事了,但看到明明有很大的機會贏球卻因為不經意的失誤或濫投因而錯失勝利,還是會讓人很心痛,到底,這支球隊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記取教訓,不再重蹈覆轍,或許,這整個球季可能都等不到。

瓶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果然如同傳言一般,炒得熱的話題,湖人從來不會去做,而今年獲得的 Ariza、Fisher、Gasol 都是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結束作業程序,看來湖人的 GM Mitch Kupchak 將大大的在排名上升級,甚至有可能奪下年度最佳 GM 

Java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是發表在PTT的NBA版,順著討論串談論一些我對於Wilt Chamberlain與Bill Russell兩人之間的看法。

IZXNHS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月三十日,對湖人戰役中受傷的Varejao滯留洛城一天後返回克里夫蘭,老臉皇帝James與他的手下們則開拔到俄勒岡州比佛頓市(Beaverton)準備西征客場二連戰對拓荒者的首役。克里夫蘭童叟無欺報(Plain Dealer,註一)的Mary. S. Boyer訪問剛結束練習的LBJ,話題一轉到Jason Kidd身上,立刻得到連珠砲似的金口御言,「如果Kidd加入騎士我會很高興,這讓球隊變得更好」,LBJ敘說著他怎樣喜歡跟Kidd打球,特別是去年夏天美國代表隊並肩作戰的時候……布拉布拉。

他沒有直接要求制服組進行Kidd交易,不過用暗示性的語言表達,更顯出皇帝理所當然爭取Kidd的決心。「像Kidd這樣的人公開要求交易,你沒必要親自跑制服組一趟提醒他們應該爭取。這可是Jason Kidd耶」。最後被問到假設Kidd到來是否能為克里夫蘭帶來冠軍戒指,「嗯,這一來事情就好辦了」LBJ道,那張老臉笑得燦爛,彷彿Kidd已經穿著騎士戰袍站在皇帝前面等著傳球給他。



好辦你個頭啦。


大家都知道談交易不簡單,人人都想要搶劫對方,並盡可能確保自己球隊不致大失元氣。近幾年來各大網站交易模擬器的發達、NBA電玩王朝模式與FB的進步,讓各隊的球迷們不分國界都能熱情為自家球隊提出各種交易。然而我認為最困難、最痛苦的不是虧本交易,而是你明明沒有人家想要的,還必須被迫去實踐的交易,而騎士準備進行的就是這種交易。我說過不止一次,在騎士球團裡督促制服組行動的一個變因就是皇帝的喜好,本來沒啥討論價值的Kidd交易,現在因為聖上的御旨,很多人的命運將為之牽動…..

Varejao & Pavlovic:不公平!照慣例這時大家都會關心我們這兩個傷兵,結果報導都簡單帶過,我們也是為皇上賣命的啊。

抱歉,現在Kidd的命才是命,你們的不是。

Ferry總管並未隨隊出征,留在克里夫蘭策劃交易,目前傳來的消息不算樂觀:騎士方面已向籃網提出一切可能方案,尚未看到爭取Kidd加盟的曙光。據隨隊記者Windhorst的報導,騎士把LBJ與Varejao以外的球員都列入可交易名單,Varejao是因為續約時間太近,無法作籌碼。如果讀者看到「全隊皆籌碼」好康大放送,就以為騎士超有誠意,一定交易成功,可就太天真了。這種宣言背後含意就是目前可提的包裹都已遭籃網否決,只好把名單列出來隨便籃網挑,籃網不小心挑得太多,Ferry腦袋裡就會像電梯超重一樣響警鈴「嗶---------------」(註二),然後否決。去年騎士七早八早就跟國王宣布全隊皆籌碼,最後Bibby還不是沒來。

騎士能提供籃網的籌碼可略分為即戰力型、養殖業型、以及人體支票簿三種。為免讓問題複雜化,在此假設籃網只要作Kidd交易,不打算送出VC跟RJ。

即戰力型顧名思義,是為了填補籃網在換走Kidd後產生的戰力空缺,當然用不著強求完全在數據上與Kidd對等。騎士在欠缺極有前景的潛力股情況下想完成交易,即戰力的提供就十分重要。大前鋒Gooden幾乎必成籌碼,Varejao續約後Gooden表現疲軟,半季結算尚有11.8分8.6籃板,但近況甚差,防守表現也不夠積極。儘管如此他還是騎士能提供最具即戰力的籌碼,因為另一個即戰力實在「太沒戰力」——Larry Hughes,此人的事蹟就算不是騎士球迷也多所耳聞,重講一遍實在沒意義。只要籃網願意吃他的薪資,Kidd加入騎士成交機率就要大增,然則,我看不出任何籃網接受他的理由。本來騎士還有個Pavlovic可以提供,不過一則他現在掛傷,二則他簽的新約雖價格合理,卻只是第一年,籃網也不會接受。

養殖業型是需要時間成長的年輕球員,此方面騎士Gibson最受眾人矚目,其次是體能超群但看似不在球隊未來計畫中的S.Brown。兩個長人Simmons跟Dw.Jones現階段還打不出屬於自己的風格,大概騎士自己留著練練湊合著用。很大比例的騎士球迷堅定表示絕不因為Kidd而放棄Gibson,我則認為可以放棄,雖然Gibson的穩定外線有效幫助球隊,他自己也努力發展切入籃下的進攻手段,但射手是可以再找的,如果Kidd能來,大概有Damon Jones這種水準的人也就夠了。不過無論是小吉或S.Brown,我都不覺得對籃網有巨大誘惑力,Gibson的高準度三分建立在James吸引包夾與分球的成功率極高,以及James是多數時間的攻勢樞紐,但走了Kidd後籃網是不是也能給Gibson這種機會,頗值得懷疑。反而S.Brown雖然表現不如預期,不過高度運動力與慣於全場開放性打法的風格,恐怕會比Gibson更適合籃網,問題是只要Carter還在,S.Brown也難有出頭之日。

Gibson:X的!聽你在這胡說什麼為了Kidd可以把我交易掉,俺可是有皇帝的御賜手機(註二),等我打給James,把你滿門抄……咦,怎麼被停話了?

一旦籃網送走Kidd,非常有可能是該隊重建的開端,籃網制服組需要大筆薪資空間。他們將會希望Kidd的大筆薪資也能換來即將幾張到期的「人~體~支~票~簿~」(請自行想像多拉A夢掏出道具的鼻音)。騎士因為前任制服組的種種作為,與Ferry給約稍嫌慷慨等因素,今年入夏以前都掏不出太多人體支票簿。交易截止日前最大筆的是340萬的Newble、S.Brown100多萬、打零工的D.Brown100萬,Gibson跟Dw.Jones加一加也會有100萬,但我不傾向列入這兩人,畢竟filler塞得太多,籃網也沒這麼多球員名額可放。五百多萬的到期約說多不多,但假設真的發生籃網願意吃Hughes這種神蹟,這批到期約騎士就算全數奉送也在所不惜。反正即便不追求Kidd,Newble也幾乎百分之百要被交易掉。騎士還有好幾張「準」到期約,包括Marshall、Damon Jones、Snow,這幾張人體支票會隨著夏天逐漸逼近而增值。然而,無論籃網對他們有無興趣,Ferry都不太可能為Kidd交易放掉過多的籌碼,畢竟騎士也存有不作季中大交易,今年夏天再一口氣人體支票簿齊射,瞄準明星球員的選擇。

除了以上條件不誘人外,騎士弄來Kidd後亦需承擔其他風險。今年夏天Kidd會與騎士談續約問題,既然請來Kidd這號人物,總不可能只叫他輔佐皇帝一年多,騎士會盡量滿足Kidd的開價,如果Kidd願意降價留隊也就罷了,要是他堅持對籃網要求的頂級約,騎士答應的後果就是可能在2009年夏天——這個Ferry預設好進行戰力重整的時點,失去薪資彈性,甚至出現其他差錯造成2010年後沒有足夠薪資空間提供James續頂級和約。



騎士交易Kidd的阻力還包括籃網本身的態度,誠然,三方甚至四方交易可增加成功率,騎士更有望換回Kidd以外的一兩個球員。但三方交易籃網制服組自己也會作,而該隊毫無疑問將優先找西區球隊洽談,除非交易截止日前籃網制服組非得送走Kidd,又無法完成任何有利的多隊交易,才會認真考慮騎士的菜單。這意味騎士制服組必須像去年一樣奮戰到截止期限最後一刻,也考驗著Ferry的操盤功力:他要持續周旋Kidd、Bibby的重量級交易,也要組織後備方案,至少用Newble等人的到期約盤到其他後衛,或者補強前場的深度。總結而論,騎士一對一交易提出的籌碼不比其他球隊爛到哪去,但這些菜對方不愛吃,Kidd的薪水又大到爆炸,James要等到這位優秀控衛的幫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註一:對岸翻作「老實人報」英文名其實是正經八百的,可惜翻成中文都蠻好笑。
註二:聯盟中有些GM腦袋裡的警鈴已經壞好多年了。
註三:到這裡為止是真的,LBJ聖誕節送了一隻手機給Gibson。

aren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覺得身為一個還留在舊有思維的七六人迷,我好像還沒跟上 GM Ed 的腳步,尤其是當我看到 Kyle Korver for 未來第一輪 + Gordan Giricek(四百萬到期合約)的時候,我的確有憤怒到,因為他交易了一個後AI時代七六人的看板之一。

will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愈接近明星週,就讓人愈興奮。除了星光度滿滿的整整週末籃球表演之外,最讓人品味的就是這段期間發生的各種交易可能性。在這段期間,你會看到球隊經理的智慧,球員的喜悅與無奈,籃球場外的殘酷以及各家大報小報樂得不用再到處找新聞的喜態。

最近新聞炒最兇的,就屬籃網隊Jason Kidd有可能會轉隊這個消息。在此之前,另一個星光度較小點的異動消息,也就是Chris Webber選擇回到NBA場上,而且挑的是老東家金州勇士隊,因為發生的快而且Webber也做決定做的很快,因而這件新聞的八卦度還沒有能夠發酵,讓部份球迷感覺有點不夠過癮。(好啦,我承認是我。)

至於Kidd這條目前市場最大條的魚,在要轉隊消息傳開之後,東西區各隊紛紛報價。不過,依據最近的消息指出,籃網隊應該會選擇把他交易到西區的球隊。

Kidd要轉隊,和魔術隊有沒有關係。有點遺憾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首先,魔術隊能拿出來的籌碼似乎除了到期合約之外,沒有幾個有星星的潛力股。
第二,同樣位在東區,籃網隊接納的機會不高。
第三,魔術隊近況不算太惡,要做出太大球員異動的機率實在不高。
第四,要魔術隊要吃下三張大型合約似乎不大可能。
第五,魔術隊的經理很愛裝神祕。

但就算如此,身為球迷的我還是想要來模擬一下Kidd被交易到魔術隊後會是怎樣的情況。

先依據籃網的需求,坦白說,交易掉Kidd會是場豪賭。很有可能會面臨重建的危機。因為原本這隻球隊就是建築在Kidd的身上,現在要將這個重擔移交到Carter或Jefferson身上,這兩位是否已經準備好了也是個問題。此外,場上少了Kidd之後,整個打法勢必會有很大的差異性,畢竟以目前NBA球員,對於比賽的掌控度沒有幾個人會比Kidd還要嫻熟的。因而勢必會影響到籃網隊日後的進攻模式。

又,這筆交易會不會是引發籃網隊日後一連串大大小小交易的導火線,甚至到最後要砍掉重練,都是個麻煩的問題。為何我要談到這部份,因為我看不到Kidd離開後,籃網隊的核心以及未來打法的走向,就無法提供真正能符合籃網隊需求的球員。

姑且先以到期合約以及潛力球員為主好了。

魔術隊提出Carlos Arroyo、Keyon Dooling、Pat Garrity、Tony Battie和JJ Redick以及未來的首輪選秀一枚。換取Jason Kidd+其他閒雜人等。

什麼,你說魔術隊誠意不夠,對阿,我也這樣覺得。但是這已經是魔術隊能端出來最好的菜了。前面三位的合約在今年球季結束就會到期,足足可以清出一千萬左右的空間,儘管如此,這樣陣容的籃網隊已經達到團隊薪資上限的額度,在夏天就算想要也沒有太多空間可以補強。

陣容上面,雙箭頭Carter和Jefferson不變,中鋒可排硬底子Battie、技巧型Krstic或是彈跳型香繃兄弟。控衛則是依賴Macus Williams以及到自由市場上面挖寶。這樣的陣容如果還是打不好,其實距離砍掉重練大概不會太遠了。(所以我說籃網隊九成九不會跟魔術隊交易嘛。)

不過還是讓我自High結束好了。

魔術隊在交易完之後,排出陣容跟目前很像,就是扣掉控衛之外,加上其他四個球員(Evans、Turkoglu、Lewis、Howard。) 而攻擊力旺盛的Nelson則是擔任第六人,個人感覺這個陣容還蠻像太陽隊的,至於打得好不好,我像那是另外的故事了。不過這樣的團隊薪資早就破6500大關。看看老闆,再看看Otis Smith...。算了,三分鐘到了,好夢該醒了。

除了Jason Kidd之外。另外一個Jason也是傳出有機會轉隊的流言,就是隔壁球隊的Jason Williams。熱火隊今年似乎不拿樂透籤都不行了,而且還可能會挑戰前五大籤。至於Williams和球隊之間的關係似乎不如以前,而他要被交易的消息則是從開季就不斷傳出。近日來,甚至傳出他不排斥明年成了自由球員後,會選擇魔術隊作為下一站的可能性。

其實這不意外,出身佛州大的他,如果想要在老家打完最後幾年職業籃球生涯,如果熱火隊不收人,那當然只有選擇魔術隊了。不過,怕媒體將這件事情放大處理,他老兄最近又表示從沒和朋友說過會考慮魔術隊一事。想當然爾,目前戰績不好的熱火隊如果他要轉隊的新聞感冒的話,說不定真的火起來,馬上把他丟到美國西部球隊都有可能。

至於Williams到魔術隊會是怎樣的情況,很可能還是跟Nelson爭先發的局面,就跟Arroyo目前的情況很像。況且那最快也是下球季的事情,太遠了。

這股交易風潮似乎也吹到魔術隊,或者是說,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魔術隊帥哥射手JJ Redick最近也透過經紀人來表達想要轉隊之意。這個部份,其實讓我蠻意外的。

Redick今年被冰凍的很慘已經不是新聞了,問題在於,他的身價也因為受到冰凍而下滑許多。目前魔術隊沒有要調整陣容的打算,自然也不會有多餘時間來衝他的身價。因而,就算他再怎麼抗議,也不可能會在今年就完成轉隊的美夢。因為以他11順位的身價,魔術隊勢必希望能拿回一些東西。

Otis Smith對於此,也發表了他的意見。他認為目前沒有把Redick交易出去的想法,也希望Redick能多點耐心。而大范教練也很明確表示,在今年剩下的比賽時間,也不會有太多的上場時間留給Redick,不過這個部份他在之前就已經和Redick談過。

關於Redick的未來,我也在之前文章丁丁需要愛裡面有說明了。在這個時間點,Redick還提出來這樣的抗議聲明,其實是蠻差的決定,這讓我對於他的心智成熟度會再打上一個問號。

交易無期、轉型無望。如果JJ還要再做抗議,那真的會成了丁丁。

cc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諷刺的是,認識一個人、一件事、一種道理,卻是從結束與別離開始的。Bernie Mullin,Atlanta Spirit 的執行總裁。之所以未聞其名,多半是因為 Atlanta Spirit 的執行副總裁兼總管名字叫做 Billy Knight。一月二十二號消息傳來,Mullin 將同財富總監 Bill Duffy 兩人辭去職務;中午,官方網站上的介紹文字被撤下,一點痕跡不留。

還在想著保留他們的檔案以供日後查閱,網頁上已呈現一片空白,沒有漣漪、沒有波濤,船過水無痕。陪同 Mullin 一道發布消息的 Michael Gearon Sr. 稱其辭職的舉動為「mutual decision」來看,Mullin 的離去只是遲早的問題。打從 04 年「九人小組」接手 Atlanta Spirit 後,便任命 Mullin 為 Hawks 與 Thrashers 的執行總裁,而他的合約長度為四年,正好在今年夏天到期。寫到這裡,大家應該就明白了。

不過 Mullin 擔任總裁時,究竟都幹些什麼,以及九位大老闆們又希望他幹些什麼,我一直沒有深入。早些年 hawksquawk 上曾經討論過此事,據接近圈內人士的說法,球團決策當以 Knight 為主,Mullin 的角色近於「溝通」與「協調」。從 Gearon 老爹的言詞來看,雖不中亦不遠矣。估計 Mullin 是 Knight 與老闆們之間的緩衝層,是老闆們安插在球團行政裡的棋子。實際上,這套機制並未妥善運作-Gearon 也不諱言。很多時候,Knight 根本就是直接越過 Mullin 與老闆們溝通。於是,Mullin 的角色似乎顯得可有可無,與 Knight 的上一任長官一樣,是個花瓶。對他最深的印象,大概就是與 Belkin 鬧上法庭當時,公開出庭作證揭穿其謊言那一幕;但又有很多時候,事情是似乎朝著反面發展,誠如老 Gearon 的坦白:「有時候,我們也不太清楚 Knight 的心理在想什麼。」

Gearon 另外也否認兩人的離職與公司經濟狀況有關,在沒有其他證據出爐前,我只能姑且相信(或許是該了解一下幾位老闆背後公司營運狀況的時候?)。未來將不會有人取代 Mullin 預示著老闆們與 Knight 團隊的合作關係將邁入新的階段,中間人消失後,雙方的牴觸將無所緩衝而日益惡化?還是老闆們的影響力將更深入球團?甚至是 Knight-Woodson 的時代即將告終?拭目以待。

Jeff Schultz-AJC 其中一位部落格作者-在 "Mullin's Departure Another Sympton of 'Broken' Spirit" 一文中寫道,Mullin 的離職象徵著這個職務在運動界的功能長期不彰;在組織內,每個人對 Mullin 的看法不盡相同。唯一可以確定者,是他在做不可能的工作。換句話說,去職是必然的。

Mullin 離去的同時,也放下了身為老闆們之一的身分。04 年接掌 Atlanta Spirit 的「九人小組」,至今僅餘七人。老 Gearon 表示,往後這新的「七人委員會」將直接同 Knight 互動。對此,Schultz 的質問非常尖銳:當年對簿公堂的記憶猶新,老闆們要如何證明自己能同舟一心?這讓我想到最近在論壇上看到的幾則討論主題,大概是對於球隊欲振乏力的悲慘表現極端失望,心中的那把火燒透了 Knight-Woodson 還不夠,一路向上蔓延到了 Bruce Levenson 身上。

在代表波士頓 Steve Belkin 出局後,亞特蘭大的老闆基本上以本地舊勢力老 Gearon 與華盛頓菜鳥 Levenson 兩人為首。老 Gearon 是地頭蛇,是 Ted Turner 舊世代的重臣,70 年代甚至擔任過老鷹的總管,新科的外來勢力自然得讓賢。Belkin 從 Gorvernor 的位子上被踢下來後,老 Gearon 取而代之一事顯得理所當然。Levenson 於經營運動事業上雖菜,卻滿腔熱血兼滿腹理想(Belkin 又何嘗不是?)。當年經營權大戰的時候,Levenson 的一段話深得我心:「這是我第一次做球隊的老闆,第一次與其他合夥人對話,並試著追尋過去勝利的軌跡,檢視球隊行政與追求頂尖的球員。我問每一位老闆同樣的問題,我們要如何打造一支聯盟的常勝軍?他們都回答,相信專家的決定。

Levenson 幾乎定期在老鷹各大論壇出沒,定時發送免費入場券,邀球迷與之一同觀戰。季前,一位記者好奇美國四大職業運動究竟有多麼在乎球迷,便寫信給全部 122 個球團測試。只有七支球團有所回應,Hawks 與 Thrashers 正是其一,回信者正是 Levenson。他在信中邀請該記者與之一同觀戰,甚至願意安排引見球員,被評為最棒的邀請,雖然對照前文,似乎有點像老梗就是。回過頭來,老鷹在一月四勝九敗,客場六勝十三敗的疲軟表現,終於也讓 Levenson 受到波及。「這支球隊需要改變」似乎已成了共識,當總管與教練無濟於事,球迷們自然希望身居高位的人能出頭。大老闆們有沒有因此感受到壓力?會否就此影響既有運作模式?又,轉變帶來的結果是好還是壞?尚難論定。

不過老 Gearon 這一派之於 Atlanta Spirit 的情感當更為深入,加之以其實務經驗,介入的可能好像不低。但在那個年代,老鷹以不會且不重視選秀聞名。99 年垮台的記憶猶新,90 年代的一派老臣早已人去樓空,現階段完全是靠 Knight 一個人撐著。幹掉了 Knight,要如何另覓幫手?又是個有趣的議題。

接下來聊點老鷹的近況:

這陣子比賽看不認真,也不好說究竟出了什麼問題。除檯面上「控衛」、「禁區」等老生常談,個人以為 JJ 的狀況亦佔舉足輕重之地位。不曉得是由於受傷與過度勞累,還是其他原因所致,本季老鷹在 JJ 面對敵方肆無忌憚的包夾時,顯得毫無辦法,根本提不出有效對應之道。對手往往可以輕易地截斷 JJ 與隊友的聯繫,壓迫他到角落。JJ 不是自立突破、傳出毫無威脅的球,就是失誤。照理說本季 Smoove 與 Marvin 挺身而出後,JJ 的負擔應可減輕,實際上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JJ 的表現比起過去幾季,對球隊勝負的影響反而更為重大。以往,JJ 幾乎是不變的常數;現在,三不五時就跳針當機,隊友們叫苦連天。或許在進攻上,除能夠創造機會且自行得分的 JJ,球隊仍需要一個能跑戰術的控衛來帶領,及早拿出針對包夾的對應方案更是當務之急。

談到「控衛」,始終沒有愛的 Salim 看來機會不大,畢竟這支球隊不需要一個純持球射手,在此先祝福他能夠在別隊找到一片天。可惜的是 Woody 終究沒有處理好兩人的關係,拿傷病作為理由,在我看來搪塞成分居多。對照當年 Tony Delk 再不講話,大概就是被冰到合約結束的景況,實在無法令人對 Woody 與球員相處的模式有信心。有趣的是,過去曾經得到不少關愛的 Royal Ivey 大約生來就是先發的命,最近在公鹿重返先發,表現好得不得了,居然也連帶拉抬了球隊最近的聲勢;比起在老鷹的這段時光,甚至猶有過之。而當年在他頭上灌籃的直昇機,現在反而成了急凍人。

至於「禁區」,衝動的 Zaza 在拓荒者的比賽中,因發洩被當成專用籃板機這般揮來呼去的不滿,被 Woody 禁賽一場。Zaza 的衝動也不是新聞,過去曾有在比賽關鍵時刻動氣,差點葬送勝利的紀錄。Woody 其實非常重視 Zaza,對於他在廠上的表現三年來不進反退,當比任何人都感到失望。Horford 的入隊本來應該是禁區額外的禮物,如今卻演變成獨自一人力扛禁區的慘況,對此,Zaza 不能說是沒有責任。Woody 先前便與其溝通過這點,不曉得 Zaza 是否能同 AJ 一般,即時重回軌道。

最後,Hawks BasketBlog 裡面有球隊的期中報告,寫得不錯,尤其是 Transition Game 這點。

sssfro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九月中旬韋德(Dwyane Wade)驚爆外遇婚變疑雲後,令人意外啊!新聞並未被放大。當事人儘量低調,並在檯面下拚命喬固然是因素;還有些什麼原因呢?

NEWLEOL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前陣子最新的明星週灌籃大賽邀請名單所列,魔術隊招牌球星Dwight Howard將要再次參加灌籃大賽,同時,他也是這屆灌籃大賽裡面最高的球員。





另外參加的球員包括目前在灰狼隊的衛冕冠軍
Gerald Green,灰熊隊的新招牌球星Rudy Gay,以及今年新人裡面的一匹黑馬,暴龍隊的跳跳人Jamario Moon



 

以往的經驗看來,超過六呎十的長人來參加灌籃比賽,通常都不會有太好的名次。上一個拿下灌籃大賽冠軍的長人是Larry Nance,不過那是在1983年發生的事情了。相信年輕的球迷 ( 包括我 ),根本連這個人長什麼樣、是黑的還是白的都搞不清楚。底下兩個連結,僅供參考 :

 

Larry Nance介紹 http://www.nba.com/cavaliers/history/larry_nance.html

數據 http://www.databasebasketball.com/players/playerpage.htm?ilkid=NANCELA01

 

如果還有印象,應該還有人記得當初跳躍力一流的長人Chris Anderson參加灌籃大賽的慘狀吧,想要利用皮球砸地反彈後直接在空中抓球扣進籃框這個動作,看似簡單,但被人稱做「鳥人」的Anderson卻把整個現場狀況搞得人人都暗叫「Jesus Chris」,因為那個動作整整失敗好幾次,就像當初Nate Robinson一而再、再而三的灌籃嘗試失敗,讓電視前觀眾還以為自己中了某忍者漫畫裡面的「萬X筒寫輪眼」瞳術,跪在地上求他不要再灌了。

 

原因在於,長人的灌籃通常是來至於隊友的傳球。比較少看到有長人能夠從三分線外距離,長驅直入狂扣籃框的動作,或是利用籃板反彈球,直接空中抓球狂塞回籃框這樣樣的狂野動作。這些動作通常都是搖擺人較經常在做。

 

回過來,看看Howard除外的三位對手,都是屬於彈跳力佼佼者的搖擺人。

 

今年較以往不同的地方在於,球迷朋友可以利用SMS簡訊方式或是上NBA.COM來投票,來決定誰才是最後的贏家。相較於以往都是由場邊五位飛人評審來作決定,今年這樣的方式可能比較容易獲得公信力。至於會不會有灌票的疑惑,也許要到比賽當天才可能知道。

 

Howard去年先是一個小車輪飛扣。之後再以接獲Nelson反彈球之後,左手貼貼紙,右手把球塞進
籃框的動作,卻在第一輪被淘汰這些動作當然都比不上真正飛人的那種感覺,真的是讓人聯想到
某女歌手的成名曲「飛起來了~怎麼可能~救命啊我不要
...」。那種抗拒地心引力的表現,讓人
不禁就想舉起10分的滿分牌。

NBA
當局,也針對四位參賽者製作了各自的Top 10 MIX


Gerald Green


Jamario Moon


Rudy Gay


Dwight Howard


礙於去年灌籃的巧思沒能被裁判發覺,Howard一方面神祕的宣告他還有壓箱寶沒有表現出來,另一方面,他很肯定的會在事先提醒好裁判要注意的重點。


也許會在鏡頭前表現這招。



另外附上Howard精彩灌籃的集選(from AOL.COM)。

cc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承認這篇是為了Marion寫的,如果你們知道我近年來描寫Marion的篇幅之少,就會知道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
 

joseph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來希望今年整個球季下來,可以幫小牛至少一半以上的球賽寫戰報,也就是說大概要有40場以上,不過現在看來,能寫到四分之一就很不錯了(笑)!自從多年前小牛在領先27分的情況下被湖人逆轉,以及那場三節被Kobe轟下62分的比賽之後,湖人一直都被認為是小牛最害怕的球隊之一,不過基本上有Kobe在的球隊,真的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害怕湖人的球隊肯定不只小牛。

事實上今年的湖人已經是大不相同,季前Kobe吵著要老闆Buss將他交易出去的風波,隨著球季開打逐漸散去,一度和Kobe傳出不合的Bynum也打出身價,甚至還幫助Kobe帶領湖人站上西區龍頭的位置。

    然而西區終究是強隊如林,除了傳統勁旅小牛、馬刺、太陽之外,西南組的黃蜂取代火箭成為小牛馬刺的頭號對頭人,並且現在打下西區第一、全聯盟第二的戰績。西北組的拓荒者雖然因為Oden整季報銷在季前不被看好,卻靠著Roy和Aldridge打下13連勝的可怕成績,湖人的重返榮耀之路越來越不好走,加上Bynum受傷,估計得缺席兩個月,禁區頓時剩下Kwame一人,在這種時候板凳的戰力就特別重要。湖人今年能起來,最該獲得掌聲的就是他們的板凳小將們,這也是標題取作板凳大戰的原因。別忘了!小牛的板凳深度說是聯盟第一也不為過(笑)。

(Odom今天有如場上遊魂)

 

Mavericks

 Lakers

Points

112

105

FG%

47.6%

56.3%

3FG%

31.3%

35.7%

FT%

80.6%

70.0%

Turnovers

8

16

Fast Break Pts

13

11

Biggest Lead

17

6

Unanswered Pts

0

2

Points in the Paint

36

44



     好一段時間沒有貼這個表格,有點不習慣了!廢話不多說,先來簡單看看這個分數盒子。光從這個表格來看,可能會有很多人疑惑,湖人整體FG比小牛高出快一成,三分球命中率也比較高,但是為何卻還是輸球呢?主要差異在於出手次數,小牛整體出手次數比湖人多了18次,但是只比湖人多進了三球,自然命中率就不佳。回頭看一下禁區得分,在Bynum不在的情況下,小牛在禁區還小輸了8分,我其實很難想像如果今天對上的是有Bynum的湖人,結果會是多慘?

    開局的小牛打的並不好,靠著Howard連番拿分才穩住陣腳,但是一路呈現拉鋸到第二節。由於Stack受傷沒上場,加上後場防守面對Kobe鬆懈不得,Hassell上場時間相對變多,有約40分鐘的時間是Hassell和EJ兩人在分2號位置去看管Kobe,很慶幸的是AJ今天沒有放太久的雙控陣容,因為他也怕Kobe打爆Jet,一旦讓Kobe啟動,以湖人今年其他小將的實力配合他,會一口氣將分數拉開。第二節初就上場的Bass相當有籃子,連續幾個中距離跳投都將比分咬住。我忘了說,他今天7投5中,如果我沒記錯,全都來自跳投,一個0.44M的傢伙,有身材、有籃子、有腳步、有強度,這塊寶的確該好好培養。

    第二節中段為了讓Harris稍作休息,Barea曾經上場一下子,附帶了一顆冷箭和一個上籃,總共拿下五分,但是他有讓人驚艷的得分能力,卻也是個令人擔心的防守漏洞。當他在場上時,對手是Farmar也好、Fisher也好,都會專挑他打,畢竟沒有身高優勢就是待宰的份。當然身為控衛的AJ很清楚這個問題,因此這場比賽Barea的功能只是讓Harris和Jet喘口氣而已。當然,Josh在第二節繼續穩定發揮,再加上Jet零星外線炮火,上半場結束時小小領先湖人1分,Kobe手感相當好,上半場就拿下22分。不僅如此,他讓小牛在縮防守圈的同時無暇去顧其他空手切的人,Kobe不斷的分球,讓隊友賺上不少分數。

    第三節初,打了將近4分鐘湖人才拿下第一分,小牛趁此機會將差距一口氣拉到10分。小牛持續的各點發揮,Dirk不時切入賺犯規,並且在高位偶而的跳投和分球。主要則是靠著Harris和Josh的個人單打能力去做突破,Jet的命中率雖然不好,但是依舊不失去信心,有好機會就出手。湖人靠著Farmar和Sasha連續的外線勉強將比數咬住,但還是無法避免的讓差距落到17分之多。

    有趣的是,第四節差點大翻盤。第三節初發生在湖人身上的事情,第四節小牛也嚐到同樣的滋味,從第四節開始到距離終場剩下4分46秒,小牛才投進3個FG,拿下六分。湖人趁著這個機會大肆反攻,一舉將比數追到只剩下五分差距。與此同時,Harris開始啟動,先是切入要犯規,再一個上籃,然後當Kobe拼了命進球追分時,Harris補上一個進算加罰
,差距再杜回到8分。不放棄的Kobe又自己快攻上籃,卻讓Jet回敬一顆三分球,比賽就在Kobe最後一個上籃之後結束。

    從板凳得分來看,小牛板凳拿下了33分,湖人則是36分,在這方面是幾乎不分軒輊,也顯現出兩隊板凳實力的雄厚。Odom這個點的失靈當然也是重點,只拿4分的他幾乎毫無貢獻,還頻頻被Dirk得手,湖人還是相當需要他那13.2分的場均。而既然湖人今天少了個Bynum,我們就從禁區這點來著墨一下!禁區得分上面提過,小牛還整整輸了8分,但是我們換個角度看,小牛本來就是屬於中距離跳投的球隊,何況小牛禁區兩位門柱幾乎是沒有進攻能力的,Damp和Diop加起來能得到15分就很棒了!所以除非是這兩人大爆走或是Dirk閒著沒事又開始練內線硬打,不然大概就是Harris最常切入了(這傢伙最近也開始慢慢將得分範圍往外拉,切入越來越少)!要真正看到Bynum不在的差異就得看進攻籃板。
點一下連結會有這場比賽完整的分數盒子,你就可以看到小牛這場比賽的進攻籃板整整贏湖人8個,別小看這8個進攻籃板,這些都等於是二波進攻機會,如果每個都算成2分就有16分了!

    還記得灌籃高手漫畫中,安西教練在湘北與山王決戰時對櫻木所說的話嗎?"四分的差距"就是在說明進攻籃板的重要性,因此有沒有進攻籃板就幾乎代表籃下的強勢與否。Bynum不在隊上所帶來的影響,就是這場比賽湖人只有5顆進攻籃板,當然這問題不是只有湖人有,很多球隊都知道進攻籃板的重要性,卻無法確實掌握。太陽主打小牛戰術,最清楚籃板重要,所以他們相當確實的保護住每顆籃板。小牛當然也了解,所以他們找來Damp和Diop,因為這兩位身高夠高,又很會卡位抓籃板,而且經常會出現進攻籃板多於防守籃板的情況(像是今天的Damp),尤其是Damp這傢伙,他進入小牛這幾年來,平均進攻籃板數有3個,佔了總籃板數的3至4成,雖然他合約頗高,但是就這一點來看,實在是很好用。

    另外我們再來看看Kobe這點,當然現今聯盟絕對沒有人敢聲稱可以守住他,既然如此到底能降低他多少得分效率才是最重要的。以今天的情況來看,小牛的防守是失敗的,即使Hassell在Kobe身上賺到了幾個抄截,卻也連續三次壓倒在Kobe身上,不僅容易讓其他人受傷,自己弄不好也可能會倒地不起,畢竟不是個好的狀況。EJ的腳根本無法跟上Kobe的腳步了!他現在防守的手法完全是靠經驗去判斷對手下一步,碰到像Kobe這種頂級2號位,可能會無法判斷,或是就算判斷到Kobe的進攻路線也跟不上。但是除了這兩人,還真的不知道要拿誰去守Kobe了!噢,我還忘了一個George,他是個放到2號或是3號去防守會比較好用的球員,只是效用可能不會比前兩者還要好,不過至少多6個犯規就有用處。

    最怕的就是今天我在第二節後半看到的情況,拿Josh去守Kobe。一個隊上得分數一數二的傢伙去守到對方的主力得分,這是最不能發生的。我們很常看到通常兩邊的得分主力絕對不會互相守到,例如Dirk和TD。守不住還不打緊,賠上太多犯規拖累自己得分效率才是最要命的,所以AJ應該得多注意這種情況。除此之外,Kobe運用個人突破能力所創造的得分機會太多,縮完防守圈的補位和換防太過緩慢,給予湖人太多空手切的機會,當然重點還是在於適時踩住Kobe進攻路線,降低他整體破壞力,也只有這樣才能治標治本,不然一讓他過,下場通常都是進算加罰。既然失敗,就得學起教訓,比較希望的是下次能將Kobe得分壓在30分之內,當然還要贏球才更高興拉!(笑)

    以上,今天的小牛戰報,老規矩,有錯糾正。

aacw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Rasheed和RIP的接力發威下,活塞在上半場比賽結束時就已經把這場對魔術的勝利給裝到口袋裡,雖然前陣子活塞罕見的三連敗,但一支球隊在漫長的球季中狀況總是有高有低,有時球隊狀況較低迷再遇上幾場接近比數的比賽,連續的敗場並不值得太過擔心,重點在於之後找出問題和作出調整的能力,而活塞在這方面一向都不令人擔心,在所有球隊的各項條件中,往往就以這類的心理素質最難以量化,但這其實是非常重要,卻又非常難以培養的。

我認為這或許就是現在這支活塞團隊最重要的資產。

sh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聯盟自 1982 年以來的首次重賽。一月十二號,聯盟決定要去年十二月十九號老鷹熱火之戰最後的 51.9 秒重新來過,將其移至今年三月九日兩軍再度對壘前,作為前哨戰。裁定的理由,乃當時飛利浦競技場場邊的紀錄組出現重大錯誤,誤將 Haslem 的其中一個犯規記在咱們偉大的老 Shaq 身上,偉大的老 Shaq 因此莫名累積六犯畢業。

當晚,熱火的轉播單位在第一時間亮出了正確統計數字:Shaq 五犯,下去坐板凳。稍後,主播發現 Shaq 並非主動被 Riley 拉下場而是六犯畢業時,球評雖以肯定的語氣糾正,卻也未就此提出異議。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教練的臨場調度總有其道理。直到比賽結束,這個為 Stern 形容為「grossly negligent」的致命疏失,似乎沒有人發現。沒關係,亡羊補牢,猶未晚矣。賽後,熱火球團發現老鷹紀錄組這「grossly negligent」的致命疏失,一狀告上聯盟。經聯盟判定,此舉嚴重影響比賽公平與結果,發言人是這麼說的:

"Because of this conduct by Atlanta's personnel, Miami suffered a clear competitive disadvantage, as O'Neal -- the Heat's second-leading scorer and rebounder that night -- was removed from a one-point game with only 51.9 seconds remaining."

Stern 又補充:

"...failed to follow league-mandated scoring procedures and failed to respond effectively when the members of the statisticians' crew noticed the mistake."

因此,不僅老鷹與熱火必須重賽這 51.9 秒,老鷹球團更被罰款 50000 美金。綜觀以上,大概可以將聯盟的「理由」分為幾個部份理解。一,這是「紀錄組」的錯誤,不是「裁判」的問題;二,此「錯誤」造成當時的熱火處於「嚴重劣勢」,甚至嚴重到足以「影響比賽結果」;三,老鷹好像不是第一次犯這個錯,前年十一月二十四號,天上飛鷹與地上暴龍(這兩隊最近很有緣喔)決戰的關鍵時刻,暴龍一記追平比數的關鍵進球竟然沒有算在帳上,最後也輸掉了比賽;最後,表面上沒講明,可其中有「陰謀」存在?據稱,當晚比賽中,老鷹在板凳區的教練團與紀錄組互動頻繁,Well...。

就從第一點開始牽拖吧。請看以下案例:今年一月十二日,巫師與塞爾蒂克一路鏖戰至最後三十八秒時,Caron Butler 在攻擊時間即將終了前,於三分線外出手不中,由 Haywood 搶到球,重新獲得二十四秒進攻時間。隨後,塞爾蒂克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陪上了犯規,並葬送勝利。透過電視畫面的重播,Butler 的三分球並未觸碰到籃框,球權應直接判給波士頓。該爭議所涉及者,顯然是決定勝負的一球,如果誤判屬實,應不應該重賽?

喔不,這不是紀錄組的錯誤,是「誤判」,「誤判」是比賽的一部分。可本文第一段是「自 1982 年以來的首次重賽」,1982 年 Larry O'Brien 領軍的馬刺最後擊敗湖人,扭轉了比賽結果。當時的理由是「line violation」,這究竟是紀錄組的問題,還是誤判呢?在那個沒有所謂「instant replay」的年代裡,明顯的「誤判」且「嚴重影響比賽結果」為聯盟所接受,成為重賽的依據;24 年後,當 Derek Fisher 以超越人類極限的速度,創造史上最令人瞠目結舌的季後賽逆轉奇蹟時,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尤其「instant replay」這個制度,還是從 02-03 年球季開始的。即使應用範圍極端狹窄(僅限於各節時間終了時),我還是不明白這 0.4 秒為什麼不算在內,甚至偉大到聯盟必須於隔季方能為此修改規則。至於 Butler 的麵包球呢?似乎用不到「instant replay」。抱歉了波士頓,如果現在是 1982 年,你們有機會重來的。

於是,就來聊聊這個只跟「buzzer beater」有關的「instant replay」。話說它所能夠解決的問題少之又少,使用與否又完全取決於裁判,有了是不是等於沒有呢?直到震驚聯盟的黑哨事件發生後,咱們偉大的 Stern 才想到要延伸「instant replay」的功能,但至今也不過是「只聞樓梯響,不見規則來」的狀態。不過在這裡,我又想到 05 年季後賽西區第二輪某戰中,Nash 上半場的一計單人獨力推進後直接起跳命中的三分球。顯然,這球跟「buzzer beater」完全沾不上邊,下半場卻根據電視的重播,改判成兩分球。於是...。

第三點,該場賽事進行時,敝人在下我人在船上,不克參與。對於事發經過,自然不甚了了,不能亂蓋。但亂扯還是可以的,畢竟這兩隊最近的話題有點多。如果上回錯的也是老鷹,既然亞特蘭大上下都已接受與熱火重賽的事實,與暴龍重賽自然不成問題,反正上個球季多一勝少一勝也無所謂。只是「標準」究竟何在?

順便附上 Horford 施展大力鷹爪功之後的續集:



這次重賽事件倒提醒了我關於老鷹主場 Philips Arena 的諸多可怖傳聞。不說別的,光是本季,就已經有兩位球員在此受到嚴重職業傷害,一代腎戰士很有可能就此引退。兩年前,年輕的 LBJ 領軍前來時,更有觀眾在比賽進行中以雷射光筆瞄準大帝的眼睛。開玩笑,大帝是多麼偉大的人物?是聯盟多麼重要的資產?賽後,大帝本人對此作為感到不可置信,憤怒之情溢於言表。老鷹的主場,黑了。

可到底是球迷不爭氣,球員不爭氣,還是成績不爭氣?亞特蘭大上下一心集體幹譙裁判與聯盟不公是由來已久,有如多倫多之於美國本土。重賽判決確定後,AJC 記者 Sekou Smith 怒氣勃發,砲口瞄準該場比賽執法不公的裁判。然而模糊焦點的舉動,似不可取;Mark Bradly 就有意思得多,寫了篇酸文反諷:「這種鳥事只會在亞特蘭大發生。」

老鷹官方的意見呢?牛派首領 Billy Knight 一本其硬派風格拒絕回應;講話永遠一針見血的老 Gearon 說道:「我們是一支早已習慣逆境的球隊。」最近向裁判抱怨吹判尺度又得了個 T 的 Mike Woodson 表現得四平八穩;頭好壯壯的子弟兵 Josh Smith 則是心直口快:「我不想被罰錢,Stern 老大說了算。」

還是老將 Lue 表達得體:「把兩場比賽都贏下來就好啦。」

錯在老鷹,咎在老鷹,球隊沒有理由不服判決。不過,這支聯盟史上最悠久的紀錄組,沒有任何一位成員因為這項「grossly negligent」的疏失被開除,但老鷹的確改變了記錄方式以確保同樣的錯誤不會發生第二次。球隊也嚴正駁斥「陰謀」之說,期間道理不難推論:難道在紀錄上動手腳,會比起裁判自由心證的尺度更難被發現嗎?

sssfro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了三個多星期,終於熬過了地獄般的期末考和期末專題,這個部落格也長了點蜘蛛網了!是時候該更新一下了(笑)!不過話雖如此,這三個星期我還是有看比賽,當然有看球賽就會多少有點心得,這篇就當作是這三個星期來的感想,內容歡迎大家討論討論,帶著剛放假的輕鬆心情來看完這篇文章吧!這當然也是我把這篇設定成"純屬雜談"的原因啦!

    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小牛好像‧‧‧越來越像馬刺了!

(TD:恩,有味道!)

    當然,我不是說照片上這兩位當家球星越來越像(長相就差很多了),而是說小牛似乎正在走馬刺走過的路,小牛陣容裡的球員,也跟馬刺幾乎是一個樣,比較大的差別是,小牛的主場還沒有掛上總冠軍的錦旗。很多人都說,要想在西區討季後賽的門票,隊裡起碼都要有一位強大的大前鋒和後衛,從這點來看,似乎很多球隊都相當符合。太陽的Nash+Marion、爵士的Willams+Boozer、黃蜂的CP3+West,這些組合都是標準的超強控衛+超強大前鋒,不過這三隊組合都和小牛及馬刺的後場前場搭配有很大的不同,這也是我故意將小牛和馬刺這兩支球隊的後衛和大前鋒組合另外寫出來的原因。

    沒錯,西區是一個充滿變態等級大前鋒的兵家必爭之地,即使聯盟前三大前鋒之一的KG遠走波士頓,還是改變不了這個事實,因此大前鋒的強弱變成主宰了球場上的勝負。剛剛提到了小牛馬刺的前後場搭配與上述三個組合大大不同,怎麼不同呢?太陽也好、爵士也好、黃蜂也好,他們的攻勢大致上分成兩種模式,第一是由後衛運用個人能力帶球突破,可以自己得分或者選擇好的傳球機會,第二是禁區球員出來做高位擋人之後往內跟進,形成換防之後讓對手無法確實跟到人的困境,然後輕鬆空手切得分,這招在太陽最常見,有時候也不見得一定是Nash和Marion配合,也常常會有和Amare的合作,而爵士黃蜂雖然也很常有類似太陽的擋切空手走的默契配合,甚至爵士當年的擋切戰術才是一絕,但由於Willams和CP3整體得分數據比Nash還要好,因此自行帶球突破也是有可能的。

    那麼小牛以及馬刺到底和這舉例中的這三支球隊不同在哪?主要是在於運用主力大前鋒的整體牽制力來充分發揮外線的準頭,簡單來說就是吸引包夾後的inside&out、outside&in。由於Tony Parker和Devin Harris並不是屬於那種組織進攻相當強勢的控球後衛,因此球隊整體牽制力就是落在兩位當家大前鋒身上。一般來說,小牛的進攻有百分之五十以上是Dirk站在45度角高位做策應,然後由他來判斷其他四個人的狀況,選擇是要切入、跳投又或者是導傳。類似的情況,馬刺則是比較靠近籃框,Parker將球帶過半場之後,通常首先傳給在低位卡好位的TD,然後同樣由TD來決定要進攻或是導傳。

    當然,我上面這段說的就是馬刺小牛最大的共通點,他們攻勢發動都是由當家大前鋒執行,至於那些個同州、同分組、教練球員之間的關係,這都是眾所週知的,我也就不多加闡述,先就球隊整體來比較兩隊的異同。另外一個共通點,就是球員的運用、定位、成長,剛剛有提到Parker和Harris,想必這兩位不需要我多說,大家都相當清楚他們是用什麼在討飯吃,就是他們的速度。Parker有了總冠軍MVP的光環,已經完全進化成全明星球員,然而我想當Parker回頭看看小老弟Harris時,他會驚艷這傢伙跟自己的相像還有進步,同樣是用切入來撕裂對方防線作為主要武器的後衛,Parker的中距離已經不像兩三年前那樣不堪入目,甚至會讓人感受到他在中長距離跳投的威脅。今年的Harris是不是也讓人有這樣的感覺?在達拉斯已經第四年的Harris,終於在這個球季改變自己投籃姿勢,提高了中長距離的命中率,我已經不只一場看到他在場上的FG通通來自跳投,甚至今年他的三分球命中率上升到3成58,恕我說一句玩笑話,NBA LIVE的遊戲可以在他腳下灌上一個"3"了!截至目前為止,Harris三分球出手次數已經比去年整季多出了17次,這代表著他的信心增加,教練更授權讓他偶而客串外線砲火,Harris簡直就是在走Parker走過的路一樣。

    小牛今年多了一個人跟Manu搶最佳第六人的位置,是誰大家都已經知道,我想AJ是有意學Pop將先發拉到板凳增加板凳得分爆發力這招,所以才會讓Jet這位可以單場轟下3、40分的選手從板凳出發,然而他和Manu一樣,只是偽裝成第六人的傢伙而已,他們上場時間根本是先發球員的時間,只不過先發的前5到10分鐘是由老將頂替,至於是哪兩個老將頂替呢?馬刺是Finley,小牛是EJ,我就說很像吧!兩位都是過了巔峰時期,現在只能拿來當定點射手的老傢伙。換個角度看看中鋒的位置,當然前提是把TD當成大前鋒來看,小牛和馬刺的中鋒似乎都只要會防守、會抓籃板就好,得分呢?交給別人去辦吧!似乎還忘了3號位置的相似程度,基本上這個位置是最不像的拉!原因是,Bowen不太具有Howard這種得分能力,而Howard雖然算是隊上單對單防守最好的人,但是似乎也不到超級大鎖的程度,所以這個位置我們就不多加討論,總不可能兩支球隊完全一樣,你說是吧!

     回到大前鋒的位置,兩位球隊老大的進攻手段事實上也大不同,但是在本質上都是吸引包夾創造外圍進攻機會,不過這個球季剛開始時,其中一人似乎有意做改變,其實應該說,AJ想把Dirk練成像TD一樣的低位好手,然後又可以在高位導傳、投中長距離的跳投。聽起來這計畫很棒,但是很遺憾最後並沒有真正成功,一月開始的一波7連勝,Dirk平均拿下25分,而且出手點也回到中距離位置,這證明最適合他的進攻點還是在中長距離,開季的狀況讓他有點裝馬不成反類犬。但是這麼做並非沒有好處,有沒有發現Dirk在低位的威脅性似乎變大了!很明顯的,他在低位卡位的功力有提升,籃下的進攻強度也上升,這一切是怎麼來的?開季時那一連串的籃下狂攻、一狗票失誤換來的。我忘了說,我提到這些事情的重點在哪?我很樂意看到小牛這樣調整狀況,就像馬刺一樣。

    馬刺出了名的比其他所有球隊多打60場熱身賽,明星賽過後他們才會開始猛拉尾盤搶主場優勢,在那之前通常都是能在季後賽名單內就很ok。很多人會說,比起上一個球季,小牛整個存在感完全下降,不過話說回來,要想連續兩個球季在例行賽拿到65勝以上的成績,好像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何況上季的惡夢還沒結束,小牛會利用季賽調整狀況就是為了做各種陣容的應對,AJ從開季到現在已經不知道換了幾套先發或是板凳陣容,甚至我還看過場上最高的小牛隊員是Bass,這是我樂見的,因為AJ在學馬刺那套,我還是得說,AJ真不愧是Pop教出來的子弟兵。提到調整狀況和馬刺有什麼關係呢?這大概就是小牛馬刺化的最明顯之處,當然如果可以利用這樣的調整拿下冠軍,甚至打出小牛王朝,那麼學馬刺才是真正學成功了!目前來看,馬刺的整體成績都在水準之下,小牛也不算處於最佳狀況,小小連敗有啥關係?不太穩定有啥關係?沒有權聯盟戰績最佳又有什麼關係?偶而拉出一波7、8連勝穩住陣腳,明星賽後再來搶主場優勢,這個時候的陣容和狀況才是最佳狀態,能拿到冠軍的人才能笑到最後,這個道理馬刺隊最懂,出身馬刺的AJ也一定懂。所以,小牛馬刺化?我期待變身成功後的結果。

    以上,一點小小觀感。老規矩,有錯糾正。

aacw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