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綜合籃球專欄 (40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摘要(註:本文已發表於2004年運動生理暨體能協會--成功大學)

   精21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大專女生於,生理期期間參與體育課問題,藉以提供給相關單位與體育老師參考;以隨機抽樣123位女學生有效樣本,經描述統計、t考驗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分析與討論後得以下結論:

一、45.5%大專女生生理期不能完全自己處理;只有21.1%學生生理期來仍全數參與體育課,顯示適應能力不佳;只有20.3%大專女生生理期完全正常,顯然比例不高。

二、大專女生認為體育課可以見習、沒有壓力,因此少有學生會為參與體育課而服藥以改變生理期;大專女生採取測量體溫以管理生理期的次數相當少。

三、年齡差異:經變異數分析統計有「曾為參與體育課而服藥以改變生理週期」21歲女生大於其他年齡女生(20歲、19歲、18歲、17歲),差異顯著(P<.05)。在「生理期影響我人際關係」裡,19歲女生(3.45)大於17歲女生(1.69),差異顯著(P<.05)。「為生理期困擾看醫生」,21歲女生(5.33)大於17歲女生(1.54)差異顯著(P<.05)。

四、學制差異:有「生理期來我仍參與體育課」,五專女生(8.67)大於四技女生(7.72),差異顯著(P<.05)。「生理期來我能自己處理」,五專女生(9.07)大於四技女生(7.66),差異顯著(P<.05)。「生理期影響我人際關係」,四技女生(3.42)大五專女生(2.28),差異顯著(P<.05)。

 精17

關鍵詞:大專、女生、生理期、體育課

 

A STUDY ON COLLEGE GIRL STUDENTS’ MENSTRUATION AND THEIR ATTENDANCE TO PE CLASSES

 

1HSU Wuhsiung of Chung Tai 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1ZHONG Dewen of Hsiup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CHEN Hsiuju & ZHANG Shihpei of Chung Tai 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精18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sort out difficulties college girl students encounter when they attend PE classes during their menstruation periods and results of the study would serve as reference in associated divisions and for PE teachers. A random questionnaire is conducted with a total of 123 effective samples. After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of tests and simple factor variables and discussions, we have come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1.      1.     45.5% of college girl students are unable to take care of their menstruation period and only 21.1% of girl students attend PE classes as usual, suggesting poor adaptability. Only 20.3% of college girl students experience normal menstruation, showing a percentage needing improvement.
  2. 2.      2.     As most of the college girl students believe they are able to attend PE classes without physical participation and such a common practice produces no stress, as nobody needs to take pills to make the menstruation period change. Girl students in college seldom manage their menstruation by taking their body temperatures.
  3. 3.      3.     Difference by age: The variable statistics conducted on 21-year-old girl students having taken pills to make their menstruation periods change just to participate PE classes suggests a higher percentage than girls of other ages (20, 19, 18, and 17), showing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by age (P<.05). In the survey of Menstruation Period and My Human Relations, there are more 19-year-old girls (3.45) than 17-year-old ones (1.69), showing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by age (P<.05). When it comes to Visiting a Doctor for Menstruation Problems, there are more 21-year-old girls (5.33) than 17-year-old ones (1.54), showing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by age (P<.05).
  4. 4.      4.     Difference by schooling system: When asked if girl students attend PE classes in their menstruation period, more girls attending 5-year colleges (8.67) than those attending 4-year technical colleges (7.72) say they do so, showing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P<.05). As of I can take care of myself during menstruation period, more girls attending 5-year colleges (9.07) than those attending 4-year technical colleges (7.66) say yes, showing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P<.05). In the survey of Menstruation Period and My Human Relations, girls attending 4-year technical colleges perform better (3.42) than those attending5-year colleges (2.28) , showing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P<.05).

 

Keywords: College, girl students, menstruation, PE class

 精19

大專女生生理期參與體育課之研究

 

壹、緒論

 

一、問題與動機

    老師,我人不舒服;喔,好,你在旁邊見習!

    老師,我可不可以不要跑步?我肚子痛;喔,好,你要不要去保健室休息?

    以上是研究群從事體育課和學生的對話內容,裡頭談論的是,大專院校女學生在,生理期來臨時候參與體育課所面對的實際問題;從這裡可以看見在,世俗偏見和對女子生理解剖特點錯誤認識下,不論國內或國外,女子參與運動的發展,一直未受到應有關注與重視(陳俊忠,1995);尤其是以女性特有、每個月都要面對的生理期來說,這期間所要參與的各項活動例如體育課,是否能在不同環境、個別狀況下能夠稱心如意度過,這是許多從事教育工作者所應該瞭解的事。只是,這樣問題在國內研究、探討的並不多見,因此在女學生參與體育課對大眾來說就相當陌生了。

    有了前述問題啟發,本研究就開始著手進行,先以徐武雄、王泠(2004)女子籃球選手之研究模式進行,並徵得作者同意使用該研究問卷調查題目後,再收集、補充有關於問卷題目文獻來源,然後加以整理成為本研究問卷調查表,並在以下各題目引用處加上標註括弧題號予以標記。也由於文獻都是敘述、討論女性運動員,為此,在整理為本研究問卷調查時候,研究群嘗將女運動員修改為女學生,然後予以收錄、彙整;以下為各問卷調查題目與來源。

賴金鑫(1993a)著運動醫學講座第二輯裡,談到女運動員(女學生)的經痛問題,其中敘述女性月經不規則和經痛(第3、6、13、18題),以及一位患者表示當月經即將來臨的前幾天,心情特別不好,身體也很不舒服,因此遇到重要比賽,假如是這段月經前的低潮期,經常需要藉助避孕丸來調整(第4題);而該書談到痙攣性經痛,可能引起反射性的嘔吐或暈倒(第7題),某些女運動員在接受激烈訓練,這種經痛會明顯增加,而運動量減少時,則僅有輕度的經痛(第22題);賴金鑫(1993a)在此建議急性發作期,可服用止痛藥及鬆弛劑來暫時消除疼痛;他還談及有關充血性的經痛則常合併月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一起發生,因此往往還會出現緊張、腹痛、嘔心、體重增加、頭痛、關節痛、長青春痘及水腫等現象(第7題);而某些女運動員也會因為這種月經前症候群無法參加練習或比賽,種種問題裡,有很多女性卻不敢去看醫生(第20題)。

    賴金鑫(1993b)著運動醫學講座第二輯裡談到,經常運動的年輕女子或女性運動員,很可能出現類似月經異常現象(第18題);他引述一些研究報告說,女性運動員發生月經異常比例(第13題),比一般非運動員高的多,但瑞典另一研究卻發現,女子游泳選手中有81%維持每四周一次月經週期,匈牙利報告是,557位女子運動員中有84%的人,其月經週期不受運動訓練影響(第23、24題),16%的人承認有影響;另一報告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66位女運動員當中,有61位選手的月經週期是規律的;美國有項芭蕾舞團24位團員研究,60%團員發生次發性月經不來,24%團員月經週期不規則,其中有八位月經異常者確實和跳舞有關。

    在林正常(1990)談到運動與婦女生理問題時認為,女性在生理期間時生理特質和變化特徵包括肌力可能下降(第14題)、體力衰退(第12題),並會造成行為和氣氛沮喪、不安、緊張和無生氣、身心效率低(第15題),而由於月經使中濾泡期乳酸產生量增加,提早疲勞(第16題);另外他在討論女子生理與形態學特質對熱環境影響與男子的比較上認為,女子因為需要較高體溫和皮膚溫水準才開始流汗,結果是須積存較高體溫才開始排汗(第17題)。

    在高言誠、王琳(1995)所編著「實用運動保健問答」裡提及,從許多月經期研究的變化可以看出,月經週期內人體某些功能發生不同程度變化,並可能與運動能力有關(第10題),這可能與運動員個體差異和不同運動專項有關(第9、21題);他認為月經期進行適當體育活動,常能提高和調整神經系統活動,改善人體功能和情緒(第25、26題),參加體育活動可以交替收縮和放鬆腹肌和調整盆底肌以起按摩子宮作用,有利經血排出;他也提出只要不是嚴重痛經、經血量過多或有嚴重婦女疾病,就不必限制其參加體育活動,而且若有訓練水準高的運動員,擁有較強的經期參加訓練的適應性(第1題)。

精20

    高言誠、王琳(1995)認為月經期能否進行訓練比賽,可考慮以下幾點:

(一)運動年齡長、訓練水準高、月經期反應輕的選手,可以參與;

(二)運動年齡短、訓練水準低、月經初潮不久的選手,在經期應先參加小運動量訓練,但不宜參加比賽(第2、22題);

(三)應注意觀察選手經期參加訓練、比賽前後機能變化,可以填寫月經登記卡,以便於教練科學的安排訓練比賽,及選手自我監督(第19題);

(四)對症狀反應明顯選手應禁止其比賽,訓練也應減少量與強度(第22題);

(五)月經期應少做過大增加腹壓動作。

    吳梁美莉(1996)認為月經週期進行運動,對身體是無影響的(第9、10題),她舉例說1956年奧運的田徑和游泳項目中,至少有六面金牌是在月經期間參賽的女選手獲得;在運動與月經之間相互有影響,但只要遵循指導,適當的進行訓練,就能防止月經混亂,並取得優異成績(第26題);除此之外,她認為運動會導致運動性閉經主要原因是:

(一)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能使卵巢功能降低,孕激素(progestogen)濃度減少;

(二)體脂下降令雌激素濃度降低;

(三)精神緊張與焦慮是運動員在競賽前經常發生的,而長期過度緊張會使身體內分泌失調,導致月經混亂(第7題);

(四)運動引起內分泌系統發生變化,孕酮(progesterone)和雌激素水平較低。

吳燕珊(2001)在女性運動員常見運動關聯性三症候群中談重視運動員健康和延長選手在運動場壽命時,引用AAP(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建議:

(一)每日練習:運動強度、持續時間、頻率和月經歷史,皆需在先前運動期間或醫生諮詢中,事先做調查和評估(第20題);

(二)無月經不應該被視為是唯獨女運動員才有的正常產物,運動關聯性無月經(exercise-associated amenorrhea)或無月經乃歸因於降低能量可利用性,其診斷應該注意其不僅只發生於運動員;

(三)對青少年飲食失調常伴隨著無月經現象,其治療通常結合多位訓練有素醫生,採以團隊醫療法,內含健康顧問、醫師、營養師和心理健康專家等,並需進一步取得教練、家人、隊友的合作協助(第5題);

(四)教育諮詢單位應提供運動員、家長和教練們重視飲食失調,月經功能不良和足夠能量、營養攝取以達能量支出和維持成長發育等相關議題(第11題);

(五)青少年若因運動而引起的月經功能不良,應該鼓勵他增加能量攝取,減少活動量,必要時要先讓體重增加再從事運動(第11、22題)。

 精22

三、研究目的與範圍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大專女學生在生理期期間參與體育課的相關問題,以提供體育教師與體育課教學單位,甚至男性體育教師對女學生的體育課管理。本研究範圍僅以中台醫護技術學院為限。

 

貳、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研究群授課班級裡隨機抽樣四個班全部女學生為對象。

 

二、研究步驟

(一)收集女性生理期相關文獻;徵求徐武雄、王泠兩位作者同意,並告知補充三項基本資料,分別有年齡、居住別(學校宿舍、在外租賃、自己家、親戚朋友家)、學制(五專、四技)等;

(二)和女性教師、女學生討論相關主題;

(三)編製問卷調查表並委請女性教師檢查:在收集的文獻裡,談到有關女子生理期問題即納入問卷調查,然後編製10分等級問卷給女性教師檢查;此10分等級由1到10,問卷調查表說明數目越小例如1,表示次數越少或程度越低,數目越大例如10,表示次數越多或程度越高;

(四)問卷調查表預試:此時就問卷調查表,給予單一班級女學生填寫,以尋求問卷調查表暇疵,並修訂題意不清之內容;

(五)修訂問卷調查表:經預試,研究者和女性教師進行檢討而完成最後問卷;

(六)填寫問卷調查、統計:最後研究者帶問卷調查表到各班級進行資料收集。

 

三、填寫地點:各班級教室。

 

四、填寫時間:中華民國92年12月15日至12月31日止。

 

五、資料處理:

(一)統計:登錄各問卷調查資料,計算有關描述統計值、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二)以個人電腦SPSS執行所有數據資料處理。

 精24

參、結果、分析與討論

 

一、基本資料

 

表一 受試者基本資料表

年齡

17

18

19

20

21

總數

人數

26

46

33

15

3

123

居住別

學校

租賃

自宅

親朋

 

總計

人數

40

25

52

6

 

123

學制

五專

 

四技

 

 

總計

人數

58

 

65

 

 

123

 

    從表一資料可以看出本研究對象,年齡分佈在17歲到21歲之間,其中又以17歲到19歲之間居多;在居住分佈部份,住在學校宿舍有40人,在外租賃有25人,住在自己家的有52人,住在親戚朋友家的有6人;學制則有五專生58人,四技生65人,以上總數都是123人。

 精23

二、問卷調查表結果

(一)問卷調查表信度

表二  問卷調查之KMO與Bartlett檢定表

Kaiser-Meyer-Olkin取樣適切性量數

.728

Bartlett球形檢定

1100.172

自由度

325

顯著性

.000

    經統計結果,此次研究數據信度分析之可信賴係數(reliability coefficients),取樣適切性量數.728,在一般測驗觀點,此測驗分數是可信賴的(scores are reliable),並從上表二看本研究測驗數據顯著性也達.000看,這是在可以進行統計範圍(吳明隆,2003);研究數據的信度分析,Alpha=.7506,Standardized item alpha=.7496,顯然本研究數據可信度頗高(張紹勳、林秀娟,1994)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肆、結果、分析與討論

 一、基本資料

精11  

 

表一 受試者基本資料表

年齡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人數

6

2

6

10

6

2

2

4

1

1

1

1

4

球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人數

3

9

5

9

3

2

4

6

0

1

1

1

1

學歷

國小

 

國中

 

高中

 

大學

碩士

人數

1

 

19

 

12

 

10

4

                                         

 

    從表一資料可以看出本研究對象,年齡分佈在12歲到24歲之間,其中以12歲到16歲之間居多;在球齡分佈部份,則有1年至13年,其中以2年到8年之間居多;學歷則有國小到碩士之間,其中國小和碩士兩者人數較少。

 

二、問卷調查表

 

(一)問卷調查表信度

 

表二  問卷調查之KMO與Bartlett檢定表

Kaiser-Meyer-Olkin取樣適切性量數

.690

Bartlett球形檢定

613.317

自由度

190

顯著性

.000

 

    本研究問卷調查表數據經統計後的Kaiser-Meyer-Olkin取樣適切性量數.690,顯著性達.000看,本研究的測驗信度是可靠的(張紹勳、林秀娟,民83);然後進行描述統計。

 精9

(二)描述統計

 

表三 女子籃球選手生理期間參與運動訓練問卷調查統計表

題號  題目

平均

標準

選擇7

次數/%

選擇4

次數/%

選擇1

次數/%

1.每次生理期來臨我都參與訓練次數…….………..

4.76

2.60

20/43.5

3/6.5

13/28.3

2.每次生理期來臨不參與訓練的見習日數………...

2.70

2.45

8/17.4

3/6.5

29/63.0

3.每次生理期來臨腹痛讓妳難過程度……………...

3.87

1.97

6/13.0

16/34.8

10/21.7

4.每次生理期來我都要服用藥物次數以減緩生理不適..

3.15

2.48

11/23.9

4/8.7

19/41.3

5.目前為止生理期來我能夠自己處理次數………...

3.87

2.66

14/30.4

2/4.3

19/41.3

6.過去一年來我的生理期正常次數………………...

4.07

2.18

10/21.7

11/23.9

10/21.7

7.生理期來會緊張嘔心頭痛關節痛水腫等次數…...

3.50

2.34

10/21.7

9/19.6

16/34.8

8.我曾為參與比賽而服藥以改變生理週期次數…..

3.37

2.71

15/32.6

2/4.3

22/47.8

9.我認為生理期來不影響我參與訓練程度.………..

3.07

2.02

6/13.0

10/21.7

10/21.7

10.生理期來影響我比賽表現程度…..……………...

4.26

1.78

5/10.9

13/28.3

5/10.9

11.每次生理期前後我會注意營養飲食程度……….

3.39

2.16

6/13.0

9/19.6

15/32.6

12.每次生理期我總覺得體力衰退程度…………….

4.37

1.91

11/23.9

15/32.6

5/10.9

13.過去一年我的生理期混亂次數………………….

3.24

2.20

7/15.2

8/17.4

17/37.0

14.每次生理期來總覺得肌力下降程度…………….

4.43

1.75

9/19.6

15/32.6

2/4.3

15.生理期期間影響我的人際關係程度.……………

3.54

2.24

8/17.4

6/13.0

13/28.3

16.生理期期間我覺得較容易疲勞程度…………….

4.13

1.96

6/13.0

8/17.4

8/17.4

17.生理期期間我較容易出汗程度………………….

4.07

2.11

10/21.7

13/28.3

8/17.4

18.我曾經發生生理期中斷二個月以上次數……….

3.26

2.68

13/28.3

3/6.5

24/52.2

19.我測量體溫以控制管理自己生理期次數……….

3.30

2.78

14/30.4

0/0

25/54.3

20.我為生理期困擾看過醫生次數………………….

2.96

2.56

11/23.9

4/8.7

26/56.5

 精10

    結果如表三,在有效樣本46位的20位(43.5%)選手選擇量表最高7,每次生理期來都參與訓練,而有13位(28.3%)的選手選擇在生理期期間繼續接受訓練次數為1。此部份和賴金鑫(民82b)引述匈牙利報告,有84%運動員,其月經週期不受運動訓練影響;其次從王泠、徐武雄(民92)研究,大學以上學歷球員,在每次生理期間都還參與訓練有94.57%,7年以上球齡球員,參與訓練次數比例為94.29%,顯然學歷越高、球齡越長參與訓練比率越高,以上三者研究數據比例都和本研究有極大差距。從本研究看參與訓練比例偏低,這可能須要女子籃球教練,依據選手實際狀況與個別差異,設計不同訓練處方,並招收足夠選手,以彌補練習進度和人員不足困擾。

 

生理期來臨見習日數有8位佔17.4%選手選擇最高7,這和徐武雄、王泠(民92)追蹤研究15個月記錄結果,在9位有生理期選手中,3位見習2次各2天,1位見習3次、1次3天1次2天比例有所不同。若以吳梁美莉(民85)所談1956年奧運的田徑和游泳項目中,至少有六面金牌是在月經期間參賽的女選手獲得,則這17.4%選手的生理期見習,有待女子籃球教練,進一步商請專家協助指導與處理。

 

生理期來腹痛難過程度,有6位選手佔13.0%選擇7,而10位(21.7%)選手生理期間腹痛程度並不高(選擇最低的1)。對照徐武雄、王泠(民92)研究,有66.67%選手曾有經痛經驗,另外賴金鑫(民82b)引述研究,非運動員發生經痛25.9%、大學運動員發生經痛47.6%、國手級運動員發生經痛50%等討論,女子籃球教練是否就如賴金鑫(民82a)所談,女運動員若經痛會明顯增加,可以嘗試減少運動量,或者急性發作期服用止痛藥及鬆弛劑來暫時消除疼痛處理較適當。

 精12

    在生理期來都要服用藥物以減輕生理不適,選擇最高7有11位佔23.9%,而選擇最低1有19位佔41.3%。從文獻看,生理期間須要服用藥物原因包括經痛、反射性嘔吐或暈倒、頭痛、關節痛、長青春痘及水腫等,因此這服藥比例,在狀況不同下,女子籃球教練該如吳燕珊(民90)引用AAP建議,對月經現象治療應結合多位訓練有素醫生,採團隊醫療法,內含健康顧問、醫師、營養師和心理健康專家等協助處理較適當。另外從王泠、徐武雄(民92)研究,學歷較低每次生理期都要服用藥物比例較高顯示,越是基層女子籃球教練,越須要在這部份適當處理才是。

 

生理期能夠自己處理次數,選擇7有14位佔30.4%,選擇1有19位佔41.3%。以王泠、徐武雄(民92)優秀女籃球選手生理期間參與訓練實際與差異之研究,7年以上球齡(5.48)>6年以下(4.46)>3年以下(4.00)差異顯著,顯示球齡越長生理期能夠自己處理次數越高,再以運動教練所扮演的角色是領導者、跟隨者、角色模範、訓練者、心理學家、朋友和輔導員、家長代理人、家庭成員等角色(國立體育學院叢書編輯委員會,民78),選手缺乏「生理期能夠自己處理」能力,似乎有待教練多付出,或者如同前述吳燕珊(民90)引用建議,建立醫療團隊以妥善照顧選手,進而盡到角色責任。

 

生理期正常次數選擇7有10位21.7%,而選擇1有10位佔21.7%。這和徐武雄、王泠(民92)少年女子籃球選手生理期追蹤研究,有33.33%比例有些差距,且和賴金鑫(民82b)引述瑞典女子游泳選手中有81%維持每四周一次月經週期,另一報告1964年東京奧運會66位女運動員中,有61位選手(92.4%)月經週期是規律等有更大差距。同樣的,儘管本研究樣本包含國中、高中選手,而瑞典、東京奧運選手研究,並沒有闡釋樣本年齡層,但是本研究女子籃球選手生理期正常比例偏低,還是有待教練多付出,建立醫療團隊以妥善照顧選手。像王泠、徐武雄(民92)研究,大學學歷(5.55)>國中學歷(3.83)球員差異顯著,7年以上球齡(5.24)>6年以下(4.65)>3年以下(3.48)差異顯著,顯示學歷越高、球齡越長,生理期正常次數越高,因此,若是基層女子籃球教練則須要注意。

 

    生理期來會緊張嘔心頭痛關節痛水腫等次數,選擇7有10位21.7%,選擇1有16位佔34.8%。從賴金鑫(民82a)談及有關充血性的經痛常合併月經前症候群,因此還會出現緊張、腹痛、嘔心、體重增加、頭痛、關節痛、長青春痘及水腫等現象,而某些女運動員也會因為這種月經前症候群,無法參加練習或比賽問題裡來看,再對照王泠、徐武雄(民92)研究結果,國中學歷(3.26)>高中學歷(2.82)球員差異顯著,顯示學歷較低生理期間緊張次數越高,因此,國小或國中層級女子籃球教練要特別注意。

 精13

曾為參與比賽而服藥以改變生理週期次數,選擇7有15位佔32.6%,選擇1有22位佔47.8%。以王泠、徐武雄(民92)研究結果,國中學歷(3.48)>高中學歷(2.61)>大學學歷(1.83)球員差異顯著,3年以下球齡(3.66)>7年以上(1.84)差異顯著,顯示學歷越低、球齡越短,為參與比賽而服藥以改變生理週期次數越高,這基層教練該注意。但包括本研究在內都和徐武雄、王泠(民92)研究結果,在該研究期15個月5次比賽,9位選手都正常參與,且未有服用藥物以改變生理週期則和本研究有出入。

 

認為生理期來不影響參與訓練程度,選擇7有6位佔13.0%,選擇1有10位佔21.7%。以王泠、徐武雄(民92)研究結果,大學學歷(4.86)>國中學歷(3.61)球員差異顯著,顯示學歷越高,越認為生理期來並不影響參與訓練程度。對照本研究問卷第1題結果顯示,雖然有45.3%選手在生理期間參與訓練,但還是只有13.0%選手認為生理期不影響訓練,剩下32.3%(45.3-13)選手認知是,在有影響下投入訓練,這部份則須要教練注意。

 

    生理期來會影響比賽表現程度,選擇7有5位佔10.9%,選擇1有5位佔10.9%。這部份對照吳梁美莉(民85)所談1956年奧運的田徑和游泳項目中,至少有六面金牌是在月經期間參賽的女選手獲得,顯然這10.9%選手與其教練,須要在這有關方面知識、管理技術上再加強。

 

生理期前後會注意營養飲食程度,選擇7有6位佔13.0%,選擇1有15位佔32.6%。以吳燕珊(民90)引用AAP所述,營養飲食關係女性生理期,所以這32.6%注意營養飲食偏低的選手和,她們的教練應該注意。

 

生理期覺得體力衰退程度選擇7有11位佔23.9%,選擇1有5位佔10.9%。從林正常(民79)觀點認為,雖然月經期間「可能」肌力下降,但也有研究是月經期間握力不變,以及體能較佳者比較不埋怨月經來臨來看,這23.9%選擇體力衰退程度頗高選手,實際狀況須要教練進一步瞭解。

 精14

    生理期混亂次數,選擇7有7位佔15.2%,選擇1有17位佔37.0%。從徐武雄、王泠(民92)研究,月經少來3位佔9位選手33.33%,次發性月經不來亦有33.33%,還有賴金鑫(民82b)引述研究,女性運動員發生月經異常比例,比一般非運動員高的多,像美國芭蕾舞團24位團員研究,60%團員發生次發性月經不來,24%團員月經週期不規則,以上比例和本研究有些差距;從文獻探討看來,生理週期混亂和訓練、年齡等相關,因此,女子籃球教練要特別注意,選手年齡、個別差異的訓練處方強度。

 

生理期來總覺得肌力下降,選擇7的有9位佔19.6%,而選擇1的有2位佔4.3%。這19.6%選手和前述體力衰退一樣,須要教練進一步瞭解。

 

生理期期間影響人際關係程度,選擇7有8位佔17.4%,選擇1有13位佔28.3%。以王泠、徐武雄(民92)研究結果,3年以下球齡(3.66)>7年以上(2.80)>6年以下(2.38)差異顯著,這顯示球齡越短,感覺生理期期間人際關係會有所影響的程度越高;因此球隊若有球齡不長選手,考慮其人際關係,教練應該注意,何況以團隊凝聚力會影響比賽結果輸贏(徐武雄,民92b)和教練角色看,選手情緒控制管理,須要教練多加關心與注意。

 

    覺得生理期較容易疲勞程度,選擇7有6位佔13.0%,選擇1有8位佔17.4%。以林正常(民79)所述,女性會疲勞乃是中濾泡期乳酸產生量增加所以提早疲勞,因此,這問題和體力、肌力衰退等一樣,都須要女子籃球教練做好管理。

 

較容易出汗程度,選擇7有10位佔21.7%,選擇1有8位佔17.4%。以王泠、徐武雄(民92)研究結果,國中學歷(4.22)>大學學歷(3.34)>高中學歷(2.93)球員差異顯著,顯示學歷越低感覺生理期間比較容易出汗的比例越高,因此,基層女子籃球教練應該特別注意這部份的管理。

 

生理期曾中斷二個月以上次數,選擇7有13位佔28.3%,而選擇1的有24位佔52.2%。對照徐武雄、王泠(民92)研究,次發性月經不來有33.33%比例接近;但如同前述生理期中斷原因很多,所以教練應該特別注意管理

 

    測量體溫以管理自己生理期次數,選擇7有14位佔30.4%,選擇1有25位佔54.3%。以王泠、徐武雄(民92)研究結果,國中學歷(3.87)>大學學歷(2.01)球員差異顯著,3年以下球齡(3.83)>7年以上(2.08)差異顯著,顯示學歷越高、球齡越長,測量體溫以控制管理自己生理期次數越少,若以高言誠、王琳(民84)所談,選手要能自我監督的習慣,本研究54.3%選手選擇很少測量體溫以控管生理期,則教練須要再給予選手教育才是

 精15

生理期困擾看過醫生次數,選擇7有11位佔23.9%,選擇1有26位佔56.5%。以王泠、徐武雄(民92)研究結果,國中學歷(3.13)>高中學歷(2.61)>大學學歷(1.55)球員差異顯著,3年以下球齡(3.69)>7年以上(1.56)差異顯著,顯示學歷越低、球齡越短,為生理期困擾看過醫生次數越多,所以看23.9%選擇看醫生次數頗高,顯然須要基層女子籃球教練多注意。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研究以社會甲組國泰女子籃球隊體系共46位選手為對象,做女子籃球選手生理期參與訓練的相關研究,目的在瞭解女子籃球選手生理期間訓練相關問題,以提供女子籃球隊教練對女子選手的生理週期管理參考;經描述統計、分析與討論後得以下結論:

 

(一)有43.5%選手生理期間還持續接受訓練,有17.4%選手在生理期期間見習不參與訓練,有13.0%選手在生理期間腹痛程度頗高,有21.7%選手生理週期不正常次數頗多,生理期來會緊張嘔心頭痛關節痛水腫等次數頗多的選手有21.7%,曾為參與比賽而服藥以改變生理週期之次數頗多的選手有32.6%,有21.7%選手高度認為生理期會影響訓練,有10.9%選手認為比賽會受生理期影響程度頗高,有32.6%選手不在意自己生理期間飲食營養程度頗高,有23.9%選手認為體力在生理期衰退程度頗高,生理期經常混亂次數頗多的選手有15.2%,有19.6%選手認為生理期讓肌力衰退程度頗高,有17.4%選手認為生理期會影響其人際關係緊張程度頗高,覺得生理期較容易疲勞程度頗高選手有13.0%,有21.7%選手生理期容易出汗程度頗高,生理期曾中斷二個月以上次數頗高有28.3%,所以,越是基層女子籃球教練,越須要在這部份適當處理才是。

(二)有23.9%選手在生理期間服用藥物次數頗高:由於生理期間須要服用藥物原因很多,因此這樣服藥比例,在年齡、狀況不同下,女子籃球教練是否採以團隊醫療法,內含健康顧問、醫師、營養師和心理健康專家等,尤其學歷較低每次生理期都要服用藥物比例次數較高情形,越是基層女子籃球教練,越須要在這部份適當處理才是。

(三)有41.3%選手對生理期的處理能力仍缺乏:由於球齡越長生理期能夠自己處理次數越高,再加上運動教練所扮演的角色是領導者、跟隨者、角色模範、訓練者、心理學家、朋友和輔導員、家長代理人、家庭成員等看待,選手缺乏生理期來能夠自己處理能力,似乎有待教練多付出,或者建立醫療團隊以妥善照顧選手,進而儘到角色責任。

(四)有54.3%選手很少測量體溫以控制生理週期:學歷越高、球齡越長,測量體溫以控制管理自己生理期次數越少,再加上選手本須要能夠自我監督生理期,因此,本研究54.3%選手很少測量體溫以控管生理期,則教練須要再給予選手教育才是

(五)為生理期困擾看醫生次數頗多的選手有23.9%:學歷越低、球齡越短,為生理期困擾看過醫生次數越多,而本研究有23.9%看醫生次數頗高情形,這問題顯然須要基層女子籃球教練多注意。

 精16

二、建議

    以本研究對象是國內社會甲組女籃十連霸的優異隊伍,其體系淡水商工亦是91學年高中籃球聯賽冠軍球隊來討論,國內優秀球隊的女子選手都有這麼多月經生理週期問題,有關單位應該多予以重視,並在各層級、各項目運動教練講習會中,安排女子生理期參與訓練相關課程,委請專家將此問題闡釋才是。

 

引用文獻:

王泠、徐武雄(民92):優秀女籃球選手生理期間參與訓練實際與差異之研究。92年中華民國體育學會學術發表會

吳梁美莉(民85):運動醫學與科學—女性運動員。臺北:金名。

吳燕珊(民90):女性運動員常見運動關聯性三症候群—飲食失調、月經不規則和骨質密度減少。大專體育,56期,112~118。

徐武雄(民92a):高中籃球教練實際壓力與差異之研究。投稿體育學報中。

徐武雄(民92b):以歸因理論探討優秀籃球教練對比賽輸贏、迷信之觀點。92年中華民國體育學會學術發表會

徐武雄、王泠(民92):少年女子籃球選手生理期追蹤研究。2003年臺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

高言誠、王琳(民84):實用運動保健問答。臺北:浩園。

國立體育學院叢書編輯委員會(民78):運動教練學─理論與實務。桃園:國立體學院。

張紹勳、林秀娟(民83):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下冊)。臺北:松崗。

張麗珠(民90):婦女體育:婦女體育組織發展之回顧與前瞻—就國內組織與國際聯盟簡介。臺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許秀桃(民85):婦女與幼兒的運動特性及處方。國民體育季刊,25卷,3期,32~39。

郭志輝(民90):婦女體育:女性運動與月經。臺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陳俊忠(民84):挑戰極限。臺北:傳文。

葉霽翔(民90):婦女體育:臺灣女子跆拳道運動發展之初探。臺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賴金鑫(民82a):運動醫學講座第二輯--女運動員的經痛問題。臺北:健康。

賴金鑫(民82b):運動醫學講座第一輯--運動與月經異常問題。臺北:健康。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7  

摘要(註:本文已發表於2004年教練科學第3期)

本研究以社會甲組國泰女籃體系46位選手為對象,做生理期參與訓練研究,目的在瞭解生理期問題,以便基層或男性教練管理;經統計、分析與討論後得以下結論:

一、43.5%選手生理期間還持續接受訓練,21.7%選手生理週期不正常次數頗多,生理期來會緊張嘔心頭痛關節痛水腫等次數頗多有21.7%,曾為參與比賽而服藥以改變生理週期次數頗多選手有32.6%,21.7%選手高度認為生理期會影響訓練,32.6%選手不在意自己生理期間飲食營養程度頗高,23.9%選手認為體力在生理期衰退程度頗高,21.7%選手認為生理期間容易出汗程度頗高,生理期曾中斷二個月以上次數頗高選手有28.3%,以上各種狀況,女子籃球教練要特別注意。

二、有23.9%選手在生理期間服用藥物次數頗高:女子籃球教練是否採以團隊醫療法,內含健康顧問、醫師、營養師和心理健康專家等,尤其越是基層女子籃球教練,越須要適當處理。

三、有41.3%選手對生理期處理能力仍缺乏:由於球齡越長生理期能夠自己處理次數越高,再加上運動教練所扮演的角色是領導者、跟隨者、角色模範、訓練者、心理學家、朋友和輔導員、家長代理人、家庭成員等看待,選手缺乏處理能力,有待教練多付出,或者建立醫療團隊以妥善照顧選手。

四、有54.3%選手很少測量體溫以控制生理週期:學歷越高、球齡越長,測量體溫以管理自己生理期次數越少,加上選手本應自我監督生理期,因此,教練須要對選手教育

五、為生理期困擾看醫生次數頗多的選手有23.9%:學歷越低、球齡越短為生理期困擾看醫生次數越多,這顯然須要基層女子籃球教練注意。

    以國泰女籃是十連霸隊伍,淡水商工亦是91年高中籃球聯賽冠軍球隊討論,國內優秀球隊選手這些生理期問題,有關單位應多予重視才是。

 關鍵詞:女子、籃球選手、生理期

 精1

A Research On The Menstrual Period of Female Basketball Player

Abstract

This research was based on 46 players of Cathay Basketball Team in Group A League as the target to conduct study on the participation in training.  The purpose was to understand the menstrual problem so as to facilitate management by basic level or male coach.  After statistic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was obtained:

1. 43.5% of the players will still continue to receive training during their menstrual period; 21.7% of the players will have quite a high frequency of abnormality in the menstrual cycle; 21.7% of the players will encounter tension, discomfort, headache, joint pains and edema during their menstrual period with quite a high frequency; 32.6% will have quite a high frequency of changing the menstrual period cycle by taking medicine due to participation in contest; 21.7% of the players will highly feel that the menstrual period will affect their training; 32.6% of the players will not care that the level of nutrition during their menstrual period is quite high; 23.9% of the players will feel that their physical strength during their menstrual period will decline in quite a high degree; 21.7% of the players will feel that the degree of easy sweating during their menstrual period is quite high; 28.3% of the players will encounter quite a frequency of interruptions for two months and more of menstrual period and for the above various conditions, female basketball coaches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2. 23.9% of the players will take medicine with quite a high frequency during their menstrual period: should female basket coach adopt group medical treatment method including medical consultant, doctor, dietician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expert etc.?  Especially for more basic level female basketball,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ppropriate handling.

3. 41.3% of the player will still lack of handling capability for their menstrual period: as the longer the ball playing period is, there will be a higher frequency of being able to handle their own menstrual period.  In addition, the role played by the sport coach is a leader, follower, role model, trainer, psychologist, friend and instructor, parent agent and family member and when the players lack handling capability, the coach should spend more effort or a medical treatment team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take care of players properly.

4. 54.3% of the players will rarely measure their body temperature to control their menstrual cycle: the higher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the longer the ball playing period is, the frequency of managing one’s own menstrual cycle by means of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would be less.  In addition, players actually should conduct self-supervision on their menstrual cycle.  Therefore, coach should educate these players.

5. 23.9% of the players will have quite a high frequency of visiting doctors due to perplexity by their menstrual period: the lower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the shorter the ball playing period is, the higher would be the frequency of visiting doctors due to perplexity by their menstrual period.  Obviously, basic level basketball coach should pay attention.

        Cathay Female Basketball Team is the ten times champion and Tamshui Commerce & Industrial Vocational Senior School is the high school basketball champion in 2002 and with such menstrual problems for these outstanding domestic players, related unit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on this.

Key words: female, basketball players, menstrual period

 精2

女子籃球選手生理期之研究

 

壹、緒論

 

一、問題探討

    1993年我國十大傑出運動員產生時,讓人訝異的居然有九位女性運動員入選,這種陰勝陽衰、傲人景象正是我國競技運動在國際體壇奪牌實力縮影;也由於世俗偏見和對女子生理解剖特點錯誤認識,不論國內或國外,女子競技運動發展,一直未受到應有關注與重視(陳俊忠,民84)。雖然1998年婦女體育研究委員會,在中華民國體育學會積極努力推動下成立,這停滯十餘年的婦女體育活動將重新開始(張麗珠,民90),但是,以女性特有、每個月都要面對的生理期來說,這期間的訓練、比賽,是否能在各項競爭日益激烈比賽、訓練日趨嚴苛之情況,還能夠稱心如意度過?而這女性特有月經週期,在國內民風尚稱保守、許多女性仍然持以欲語還休態度下,其問題實有待相關人士予以探討。

 精3

二、研究動機

    要成為競技女子籃球選手,事實上比男子籃球選手艱苦百倍,不獨女子選手各身體器官異於男選手,女選手體型、體能也略遜男選手(高言誠、王琳,民84;吳梁美莉,民85),加上女性特有生理週期所帶來困擾,女子籃球選手訓練與比賽,和男子選手是有所差異的,尤其處於某一層級的頂尖選手或球隊,更是迥然不同;這就如同葉霽翔(民90)敘述中華女子跆拳道選手為國爭光,其訓練過程要求女子選手要超人一等,必須要和男選手訓練強度一樣。嚴格訓練當然是要科學化管理,可是,在國內籃球教練有81%都是男性情況(徐武雄,民92a),對女子選手生理週期管理,實務上就有很大困擾,加上這幾年中華女子籃球國家代表隊組成,都是以國泰人壽女子籃球隊為主體,因此,這樣對象更值得深入研究。

 

三、研究目的與範圍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女子籃球選手生理期間訓練相關問題,以提供女子籃球隊教練,甚至男性教練對女子選手的生理週期管理。本研究範圍僅以國泰人壽女子籃球隊體系之球員為限。

 精4

貳、文獻探討

 

    有關於本研究問卷題目之文獻來源,此部份就從女子運動與生理期的相關探討開始,並在題目引用處加上標註括弧題號。賴金鑫(民82a)著運動醫學講座第二輯裡,談到女運動員的經痛問題,其中敘述女性月經不規則和經痛(第2、6題),以及一位患者表示當月經即將來臨的前幾天,心情特別不好,身體也很不舒服,因此遇到重要比賽,假如是這段月經前的低潮期,經常需要藉助避孕丸來調整(第8題);而該書談到痙攣性經痛,可能引起反射性的嘔吐或暈倒(第7題),某些女運動員在接受激烈訓練,這種經痛會明顯增加,而運動量減少時,則僅有輕度的經痛(第4題);賴金鑫(民82a)在此建議急性發作期,可服用止痛藥及鬆弛劑來暫時消除疼痛;他還談及有關充血性的經痛則常合併月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一起發生,因此往往還會出現緊張、腹痛、嘔心、體重增加、頭痛、關節痛、長青春痘及水腫等現象(第7題);而某些女運動員也會因為這種月經前症候群無法參加練習或比賽,種種問題裡,有很多女性卻不敢去看醫生(第20題)。

 

    賴金鑫(民82b)著運動醫學講座第二輯裡談到,經常運動的年輕女子或女性運動員,很可能出現類似月經異常現象(第18題);他引述一些研究報告說,女性運動員發生月經異常比例(第13題),比一般非運動員高的多,但瑞典另一研究卻發現,女子游泳選手中有81%維持每四周一次月經週期,匈牙利報告是,557位女子運動員中有84%的人,其月經週期不受運動訓練影響(第9題),16%的人承認有影響;另一報告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66位女運動員當中,有61位選手的月經週期是規律的;美國有項芭蕾舞團24位團員研究,60%團員發生次發性月經不來,24%團員月經週期不規則,其中有八位月經異常者確實和跳舞有關。

 精5

    在林正常(民79)談到運動與婦女生理問題時認為,女性在生理期間時生理特質和變化特徵包括肌力可能下降(第14題)、體力衰退(第12題),並會造成行為和氣氛沮喪、不安、緊張和無生氣、身心效率低(第15題),而由於月經使中濾泡期乳酸產生量增加,提早疲勞(第16題);另外他在討論女子生理與形態學特質對熱環境影響與男子的比較上認為,女子因為需要較高體溫和皮膚溫水準才開始流汗,結果是須積存較高體溫才開始排汗(第17題)。

 

    在高言誠、王琳(民84)所編著「實用運動保健問答」裡提及,從許多月經期研究的變化可以看出,月經週期內人體某些功能發生不同程度變化,並可能與運動能力有關,這可能與運動員個體差異和不同運動專項有關;他認為月經期進行適當體育活動,常能提高和調整神經系統活動,改善人體功能和情緒,參加體育活動可以交替收縮和放鬆腹肌和調整盆底肌以起按摩子宮作用,有利經血排出;他也提出只要不是嚴重痛經、經血量過多或有嚴重婦女疾病,就不必限制其參加體育活動,而且若有訓練水準高的運動員,擁有較強的經期參加訓練的適應性(第1題)。

 

    高言誠、王琳(民84)認為月經期能否進行訓練比賽,可考慮以下幾點:

一、運動年齡長、訓練水準高、月經期反應輕的選手,可以參與;

二、運動年齡短、訓練水準低、月經初潮不久的選手,在經期應先參加小運動量訓練,但不宜參加比賽;

三、應注意觀察選手經期參加訓練、比賽前後機能變化,可以填寫月經登記卡,以便於教練科學的安排訓練比賽,及選手自我監督(第19題);

四、對症狀反應明顯選手應禁止其比賽,訓練也應減少量與強度;

五、月經期應少做過大增加腹壓動作。

 精6

    吳梁美莉(民85)認為月經週期進行運動,對身體是無影響的(第10題),她舉例說1956年奧運的田徑和游泳項目中,至少有六面金牌是在月經期間參賽的女選手獲得;在運動與月經之間相互有影響,但只要遵循指導,適當的進行訓練,就能防止月經混亂,並取得優異成績;除此之外,她認為運動會導致運動性閉經主要原因是:

一、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能使卵巢功能降低,孕激素(progestogen)濃度減少;

二、體脂下降令雌激素濃度降低;

三、精神緊張與焦慮是運動員在競賽前經常發生的,而長期過度緊張會使身體內分泌失調,導致月經混亂;

四、運動引起內分泌系統發生變化,孕酮(progesterone)和雌激素水平較低。

 

吳燕珊(民90)在女性運動員常見運動關聯性三症候群中談重視運動員健康和延長選手在運動場壽命時,引用AAP(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建議:

一、每日練習:運動強度、持續時間、頻率和月經歷史,皆需在先前運動期間或醫生諮詢中,事先做調查和評估;

二、無月經不應該被視為是唯獨女運動員才有的正常產物,運動關聯性無月經(exercise-associated amenorrhea)或無月經乃歸因於降低能量可利用性,其診斷應該注意其不僅只發生於運動員;

三、對青少年飲食失調常伴隨著無月經現象,其治療通常結合多位訓練有素醫生,採以團隊醫療法,內含健康顧問、醫師、營養師和心理健康專家等,並需進一步取得教練、家人、隊友的合作協助(第5題);

四、教育諮詢單位應提供運動員、家長和教練們重視飲食失調,月經功能不良和足夠能量、營養攝取以達能量支出和維持成長發育等相關議題(第11題);

五、青少年若因運動而引起的月經功能不良,應該鼓勵他增加能量攝取,減少活動量,必要時要先讓體重增加再從事運動。

 精8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國泰人壽女子籃球隊體系球員為限,以淡水國中(14位)、淡水商工(16位)、社會甲組國泰女子籃球隊(16位)等,計46位球員為對象。

 

二、研究步驟

(一)收集女性月經、生理期相關文獻;

(二)和女子籃球隊教練討論相關主題;

(三)編製問卷調查表並委請各隊教練檢查:在收集的文獻裡,談到有關女子生理期問題即納入問卷調查,然後編製7分等級問卷給各教練檢查;此7分等級由1到7,問卷調查表說明數目越小例如1,表示次數越少或程度越低,數目越大例如7,表示次數越多或程度越高;

(四)問卷調查表預試:此時就問卷調查表,給予單一籃球隊球員填寫,以尋求問卷調查表暇疵,並修訂題意不清之內容;

(五)修訂問卷調查表:經預試,研究者和各教練進行檢討而完成最後問卷;

(六)填寫問卷調查、統計:最後研究者帶問卷調查表到各隊進行資料收集。

 

三、填寫地點:各球隊體育館。

 

四、填寫時間:中華民國92年7月1日至8月1日止。

 

五、資料處理:

(一)統計:登錄各問卷調查資料,計算有關描述統計值。

(二)以個人電腦SPSS執行所有數據資料處理。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已發表在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3  年學術論文發表會

勇10

 

國立臺北護理學院 王泠

中台醫護技術學院 徐武雄

摘要

    本研究以7分等級20個題目「女子籃球選手生理期間參與運動訓練問卷調查表」為工具,對國內三級優秀球隊80位女子選手調查,目的在瞭解選手生理期參與訓練問題與差異,以提供各級教練參考;經統計、變異數分析得結果:

勇11

一、實際:國中選手在問卷平均數最高的題目是,生理期間容易出汗4.17,教練在此須注意;高中選手平均數最高的是生理期參與訓練5.31,也就是還有部份選手在生理期間沒參與訓練;大學以上選手平均數較高的是,生理期能夠自己處理5.48,也就是少部份選手,自己不大會處理生理期。

二、不同學歷:變異數分析再多重比較,大學選手生理期參與訓練次數>國中選手;國中選手生理期服用藥物次數>高中;大學選手生理期正常次數>國中;國中選手生理期會緊張嘔心頭痛等次數>高中;國中選手為參與比賽服藥以改變生理期次數>高中>大學;大學選手認為生理期不影響參與訓練程度>國中;國中選手認為生理期容易出汗程度>大學>高中;國中選手測量體溫管理生理期次數>大學;國中選手為生理期困擾看醫生次數>高中>大學,以上差異都顯著(P<.05)。以上顯示國中選手在生理期參與訓練問題較高中、大學選手多,擔任國中女子籃球教練該注意。

三、不同球齡:變異數分析再多重比較,7年以上選手生理期參與訓練次數>6年以下>3年以下;7年以上選手生理期能自己處理程度>6年>3年;7年以上選手生理期正常次數>6年>3年;3年以下選手為參與比賽服藥以改變生理期次數>7年;3年以下選手認為生理期間會影響人際關係程度>7年>6年;3年以下選手測量體溫管理生理期次數>7年;3年以下選手為生理期困擾看醫生次數>7年,以上差異都顯著(P<.05)。以上顯示球齡較少選手在生理期參與訓練問題較多,擔任女子籃球選手教練該注意。

關鍵詞:優秀、女籃選手、生理期

勇12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拋投4        

    在低位準備單打,矮人一截或值得強行攻擊情況,怎麼樣利用拋投(floater;teardrop shot)技術,以下是虎尾科大體育課的興趣選項籃球教學說明。

 拋投3

技術要領與影片教學

    首先處於中立區做卡位要到球後,再用內側腳向內跨進一步,然後雙手用力砸球,同時間做往禁區中央雙腳跳停,跳停後保持側對籃框,「球需置於外側肩膀(如影片是右側肩膀)之上」,藉以保護球;然後利用持球手的「小手臂之力」,往籃框方向「推出(往左側肩膀)」。

 拋投5

    第一位示範的是,虎尾科大光電系二年級的張家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RsOYgzclA&feature=youtu.be」。他的收球置於腹前比較不理想,但是他的「」出動作相當迅速完美;如果,你在影片右下角的齒輪之設定做調整,用0.5秒的速度去觀賞,你將發覺家豪的手腕、手指頭幾乎沒有用到力量。

 拋投6

    第二位示範的也是,虎尾科大光電系系籃的林杰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ZfA2QmM8x0」。他的腳步就比較妥當一些,先跨出左腳(內側腳)然後順勢砸球,再做雙腳跳停;缺點是他跳停時,幾乎是面框,不妥;需側框,藉由肩膀保護球去隔離防守者。他其次缺點是,跳停後,停太久再拋,不妥。

 

常犯錯誤與合理要領

    初學者多數常犯錯誤是,決定要下球前的「內側腳跨進」,如下左圖裡的右腳;你需先跨進去「過人」,再進行砸球動作,然後雙腳跳停,否則容易走步違例。 

 拋投1 

    其次,多數犯的錯是,下球軟弱無力,而不是像第二隻影片林杰民同學示範的「砸球」;砸球和輕輕下球的不同在於:氣勢、旁邊球員不敢抄球。為什麼?砸球瞬間的聲音,可想而知會讓防守者產生驚嚇;而輕輕下球,反彈速度慢,週遭對手容易撥掉、抄截該球。

    再者初學者易犯之錯是,收球時置於腰際,因此容易被撥、抄掉持球;你雙腳跳停後,應該像下左圖一樣,將球置於外側肩膀附近,這樣的「保護球」;那是利用左下圖的球員之左側肩膀「隔離防守者」,「用肩膀保護球」。

    然後,在拋投的技術動作過程,多數球員的雙腳跳停都會產生像下右圖裡的面框;像右下圖球員的面框,要操作拋投就因為「球靠近防守者」而困難重重了。注意:你需保持側對籃框的保護球,將球「遠離防守者」。

  拋投2

    最後初學者常犯的錯是,拋投是採取手腕與手指頭的力量,進行出手投籃;抱歉!拋投是「讓防守者措手不及」的出手;所以,不能慢條斯理的用手腕壓下,然後再用手指頭的彈出,這樣慢工出細活的攻擊。再看一次張家豪的拋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RsOYgzclA&feature=youtu.be」,也再看一次林杰民的砸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ZfA2QmM8x0」。

拋投7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勇8   

    快攻機遇戰(early action)怎樣運球切入,以及怎樣跟切(跟隨隊友運球切入做空手切入),在學籃球過程苦苦相逼下,還是「找不到答案」;於是,觀察、旁敲側擊等手段,概略整理出三大類「切底線、切高位、吸引式切傳」等和大家分享。

 勇7

機遇戰為什麼要強打?

    以「在沒有人疑問的地方懷疑」來說:快攻機遇戰裡的2對2或3對3等,為什麼一定要「強行攻擊」?

 機切1

上圖為例,假如防守方是人高馬大,這樣的五位防守者聚集後再進行攻擊,比較容易得逞還是,像下圖那樣的2打2比較容易成功?

 機切2

    扣除雜七雜八因素,想當然,上圖之2對2進攻方,因為空間夠大應該比較容易得逞;那麼,也許你又問:2對2怎麼樣打呀?

 

機遇戰強行攻擊技術與練習法

    在機遇戰要強行攻擊,當然需要具備純熟的單打技術;以基層籃球來說概略需要:

一、快速運球再換手運球過人上籃;

二、快速運球再轉身運球過人上籃、勾射、拋投;

三、快速運球到防守前二大步碎步迷惑防守者,擇一強行運球上籃;

四、快速運球再轉身運球過人雙腳跳停再擦板投籃;

五、快速運球再轉身運球橫跨步騎馬射箭;

六、快速運球再轉身運球過人急停跳投等。

    以上技術的練習法:

一、沒有人防守;

二、置一障礙物模擬過人上籃、勾射、拋投;

三、選擇防守技術較差者站原地防守(主要抄截干擾運球)不跟隨;

四、選擇防守技術較差者防守要跟隨;

五、選擇防守技術較差者站3分線防守不跟隨的抄球,後面隨機佈置一位防守者並以比賽形式防守;

六、1對1單打(要求進球否則處罰);

七、2對2於球場兩邊30度開始進行,需糾正跟切路徑;

八、全場3對3的機遇戰兼拖車等。

 

2對2切底線概念技術

    機遇戰運球往底線切入,概略會出現四種狀況,切底線過人上籃或切底線再轉身單打、切底線到禁區再給小球給隊友、切底線給對面底線隊友、切底線急停再由對面30度切出等。由於後續要介紹運球切入與跟切,所以,為什要跟切?這在「跟切概略與圖解」「http://shuwst.pixnet.net/blog/post/397869832」裡已經說明;因此,在機遇戰裡隊友運球切入時候,顯而易見的跟切是利多於弊的事;以下圖為例,當紅色2號球員從右側30度運球切入時,另一位雙箭頭球員怎麼樣跟隨空手切入呢?

機切3

    從上圖觀察,紅色3號球員的跟切,依藍色箭頭路徑前進比較適合;主要是,防守者X3多數會依,紅色箭頭做隨球移動(jump to the ball)去移位防守。其次機遇戰裡,假如只是2對2情況,藍色箭頭所指的底線區會是首選;因為合理情況,後頭還會有拖車跟隨才是。

多數籃球教練,在實戰裡會像下圖樣指導紅色3號球員,依藍色箭頭移位到底線區的3分線外,做個等球的3分線投籃準備,或者移位到底線區的禁區附近等,然後讓後頭的隊友諸如紅色1號球員做拖車跟進,這是全場對打裡的「進攻連續性(flex Offense)」概念性指導。

機切4 

     也就是,萬一紅色2號球員運球切入時,紅色3號球員觀察到隊友1號拖車已經跟進,那麼,紅色3號球員的跟切就要往3分線底線區移位;這是假設紅色2號球員運球切入不能如願時,紅色3號球員可以到底線區策應,或說準備隊友的切傳,而3號球員這行動也不至於影響紅色1號球員的拖車跑位,進而不至發生塞車、空間壅塞現象,也可以讓彼時球體流動較為流暢等去思考。

 

切底線的後續

其次,這個紅色2號的運球往底線切入,依次會出現過人上籃或切底線再轉身單打、切底線到禁區再給小球給隊友、切底線給對面底線隊友、切底線急停再由對面30度切出等;因此,你2號球員切入瞬間需注意到:

一、自身「成功率多高」?「可否採取轉身攻擊」?

二、隊友拖車跟進,如下圖怎樣依白色箭頭「傳導球」的切傳?

 機切5

三、根據隊友跟切路徑與位置,找到下圖白色箭頭「切傳」路徑。

機切6 

 四、彼時狀況「是否需要急停?」「急停再走有沒有脫困路徑?

    很多基層籃球選手往往都忽略上述這四項要點,對於自己在機遇戰裡切入底線的成功率有多高,都沒有「先解讀防守並評估」;包含攻擊時,只知道採取1001招的上籃,都不懂得利用轉身或高拋投、高擦板上籃等技術,因此常常發生成功率低迷的攻擊。

    再者,機遇戰裡的運球切入,你必須做「最適當的傳導」;不論是隊友的拖車跑出空檔,你該傳的及時,或者,對邊隊友的跟切,你也需要傳導於恰到好處,而不能一昧孤行的只有切入單打。

包括機遇戰切入,你需做「最壞、退其次的打算」;例如運球切入底線假如遇到防守者腳步靈敏,你難以如願,彼時你需視野掌握的評估,有沒有足夠的空間脫困?例如,包括避免在禁區裡收球的難以傳導;所以,假如運球切入遇到優秀防守者,怎麼樣規劃、設計好的出路做急停再走。再例如,運球切入難以如願瞬間,怎麼樣和跟切的隊友做掩護得空檔跳投,或者和拖車隊友做「組合加乘作用」?

最後討論甚至,你在機遇戰的運球切入裡,你須考量萬一難以成事時,你怎麼樣和其他隊友做小組的組合,並且讓這個機遇戰可以很順暢的去「銜接系統戰」;如果可以做這些詳細的思考,做好機遇戰的切入,相信,運球切入底線的破壞性絕對讓人拍案叫絕。

 

往高位切入與跟切

    機遇戰裡的運球往高位(high post)切入,和往底線區切入有些差異,以下敘述。如下圖,紅色2號球員假如運球往高位的禁區中央切入,對面雙箭頭的3號隊友則有二種跟切路徑可以選擇;假如X3的隨球移動很適當,這表示禁區壅塞,此時3號球員就需依白色箭頭所指移位到3分線底線區;假如X3防守不佳,例如還是如圖所示停在禁區線原地,紅色3號就要以跑後門方式,往禁區底線附近跟切。基本上,3號球員儘量往底線區塊跟切,這是前頭所述「進攻延續性」考量;因為,避免影響拖車跟進的路線,讓切入的2號隊友更寬廣的視野掌握等思考。

機切7 

     也有一些教練在機遇戰的切入高位時,指導跟切的3號球員,一樣從高位禁區裡跟切,如下圖的藍色箭頭所指;這裡期望的是,藉由2號運球切入時,趁機如白色橫線的幫3號球員掩護,如此3號就擁有在,禁區裡得球並獲得空檔攻擊機會。只是,這裡萬一不能成功,將會阻礙後面拖車跟進的路徑;從多方含後續拖車與系統戰的銜接思考,這概念有些短視。

 機切8

     其次,假如2號球員決定往禁區中央切入時,2號球員他在彼時瞬間必須做到五項概念動作:

一、萬一切入單打不能成功,不會影響後續隊友拖車的跟進;

二、萬一切入單打不能成功,可以切傳給跟切的3號隊友;

三、不能隨意在禁區裡停止運球、並收球,就如前述你需做最壞打算;

四、你切入需考量到進攻延續性、流暢性而適時和隊友組織起來;

五、系統戰進攻的銜接等。

 勇9

總結

    最後討論,假如前場已經擁有三位球員的運球切入與跟切,以及擁有四位球員的運球切入與跟切等,包括只擁有內線球員的運球切入,以及只擁有外圍球員的切入等,多數相關球員和前面所述一樣,都需要從:

一、運球切入成功率高低需解讀防守並評估,並考慮後續相關概念;

二、運球切入需掌握隊友的跟切,包括拖車跟進,以及傳導路徑等;

三、跟切的路徑沒有絕對,需因地、因人等制宜;

四、跟切最好注意進攻的延續性,包括怎樣和隊友搭配的小組戰、銜接系統戰等;

五、所有的機遇戰之運球切入與跟切,不論在個人的技術或者2人狀況、3人狀況、4人狀況等的切入與跟切,都需要教練「安排練習再練習」;教練還需要「制定固定模式」,讓所有球員做一致性的遵循,統一概念後球隊的機遇戰,就可以很順暢進行。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切1  

    空手球員的跟切(跟隨運球切入的隊友去空手跑位切入)有什麼好處?來、來、來,你過來看齁!

 跟切2

跟切概略

當隊友運球切入的時候,為什麼要跟切(跟隨運球切入的隊友去空手跑位切入)?在許多高級比賽裡,總是恩賜給我們相當多的示範,那包括搶奪進攻籃板球比較有利、可以獲得比較靠近籃框得球攻擊的機會、讓運球切入的隊友獲得較有利的傳球契機、讓幫忙防守者無法兼顧、讓區域防守變形、增加防守方壓力等,以下討論。

假如隊友運球切入,空手球員跟隨運球切入,想當然,對搶奪進攻籃板球會比較有利;因為跟切除了「更靠近籃框」之外,跟切還可以加上「助跑垂直跳」的有利彈跳條件,這和排球運動的助跑、跳起、殺球是如出一轍呀。球迷從許多play中看到跟切球員的直接灌籃,看到那些令人噴飯的鏡頭,你必須瞭解:跟切;像下圖的橘色球衣13號球員,跟切的擠到籃框附近搶奪籃板球更有利。

 跟切5

以下圖為例,當紅色2號球員運球切入攻擊出手;依彼時狀況,假如紅色3號球員依箭頭指示「跟切」到藍色3號球員位置,去衝搶進攻籃板球,絕對比紅色3號球員在原地搶到進攻籃板球機會還大。

 跟切1

跟切,可以獲得比較靠近籃框得球攻擊的機會,那是因為,空手跑位的二項要求是:空手跑位到越靠近籃框越好、空手跑位到沒有人去的地方;如此一來這樣的跟切,一定比許多球員站在3分線外想當個等球射手,還可以獲得越靠近籃框得球攻擊的機會。尤其,以「越靠近籃框攻擊的命中率越高」來看,跟切實在值得鼓勵。

    再以上圖為例,假如紅色2號運球切入,紅色3號球員假如「跟切」到藍色3號球員位置去得球攻擊,其命中率常態看,一定比紅色3號球員在3分線外得球投籃還高。

也由於空手球員的跟切,因此,這舉止一定可以讓運球切入的隊友,獲得較有利的傳球契機;因為,空手球員之所以可以跟切,這表示他的「行進路徑是空曠的」;尤其,加上跟切是越靠近籃框的行動,如此一來,運球往籃框方向切入的隊友,當然容易將球傳導;這絕對比起運球切入,然後要將球傳導到3分線外的困難度是低很多。

    以下圖為例,假如紅色2號依白色箭頭運球切入,常態而言的X3多數會依白色箭頭隨球移動到藍色X3位置;如此一來,依彼時情況,紅色3號進攻球員的藍色箭頭「跟切路徑、空間」就相當大了。

  跟切2

更因為跟切,所以,彼時會讓幫忙防守者無法兼顧;因為,防守方的幫忙防守者假如要對運球者施壓、做幫忙防守,那個空手跟切者,勢必可以簡單獲球攻擊;反之,幫忙防守者假如將重點擺在「防守跟切者」,那麼,對運球切入者要攻擊籃框來說,那就輕而易舉了。因此,顯而易見的,跟切會讓幫忙防守者顧此失彼。

 跟切3

跟切怎麼樣破壞區域防守?

從區域防守的概念:防守空手跑位的球員,至少需「跟一半(阻絕(deny)跟隨空手切者到共同區的一半後,再告知另一區塊隊友注意與掌握)」;也就是,在區域防守的概念裡,有空手進攻球員假如空手跑位(跟切),該區域防守的責任是,阻絕跟隨到共同區後,再聯絡另外一個區塊隊友注意與掌握。

  跟切3

因此,跟切當然會吸引某區塊的防守者跟隨,進而讓該區域防守變形;像上圖,黑色X1的阻絕紅色3號跟切的跟隨,來到藍色X1位置後,整個2-1-2區域防守就變形。這區域防守一變形,她的功能、相關的串聯等等,想當然就降低許多了;尤其,防守者假如堅持阻絕跟切者,不讓跟切者接獲傳導球,這舉止其實也是把防守者「帶離該區域」,進而製造運球切入的隊友輪轉進位(rotation),前進到那裡尋求空檔的機會,這也是給了就走(give and go)概念裡所期望的。像上圖的紅色1號球員,就可以簡單依白色箭頭所指,輪轉進位到該空檔區域,去尋求得球攻擊。

 跟切4

總結

從以上琳瑯滿目的敘述可知,跟切的空手跑位,她確實可以達到增加防守方的壓力與效果;這也是許多籃球教練要求的:空手球員不能讓防守者掌握你的動向,空手球員應該不斷的跑位,製造防守者的困擾。空手進攻球員應該讓防守者煩不勝煩,應該讓防守者擔心你隨時會接到球攻擊,這樣的概念去做好「空手球員的角色扮演」;這也是名教練的贈言:球只有一個,其他有四個則是空手球員,所以,空手球員需要多多跑位的概念。

顯然,空手球員跑位技術與觀念絕對是,影響球隊勝負相當大的關鍵;跟切哲學,其實不正是優秀籃球隊示範給我們欣賞的play嗎?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勇6   

    咱們立仁國小六年級男子籃球隊,自從被彥君組長「有所期待」後,就變成競技級籃球隊;然後,小朋友就被老徐所迫的不斷學習一些「有的沒有的」的技術與鍛鍊、觀念等。結果、、、、、、

 勇1

球隊過半數球員意志力差

    結果我們立仁國小男籃的景維(高鐵)、能理(monkey)、和霖(Barkley)、上熏(射手)、嘉豪(樂咖)、偉翔(小徐)、思賢(大個)、重宇(小胖)等過半數的球員,竟然在1對1訓練裡經常一開始就畏懼挑戰的放棄防守、或者1對1對打中途認為艱辛的放棄防守、也有一些意志力差勁、不能堅持防守到最後等習性;看到練球時這個問題讓我們擔憂:假如他們出社會以後也是如此,這豈不是吃虧大了?

    解讀後認為是,因為有球員出現這種「意志力不佳」言行後,教練團沒有馬上糾正,也沒有提出合適之道的技術與觀念;於是,球員心理就認為:教練團視此為合理、正常、允許範圍之內。想當然球員們大家一齊學習「中途放棄」,然後,球隊就接二連三發生此事;好幾次訓練過程看的咬牙切齒、氣的七孔冒煙,這幾天不得不叫停、停止訓練的公開說明:不能放棄防守,就像做事情要堅持到底一樣!

 勇2

問題重重以及衍生

    我們過半數的球員,在1對1訓練裡經常一開始就畏懼挑戰的放棄防守、或者1對1對打中途認為艱辛的放棄防守、也有一些意志力差勁不能堅持防守到最後等習性,似乎有些出乎我意料之外;因為,假如把這些習性「延續到社會」,我們這些小球員恐怕「錢途無亮」!

以「在1對1訓練裡,經常一開始就畏懼挑戰的放棄防守」去推論,以後出社會,假如長官要你「接任重大職務」時,你將有所畏懼而失去接手總經理職務,也失去你潛能激發的機會;如此一來,因為你的畏懼挑戰,你在社會上將永遠只是個小小職員,或者丟掉工作機會,或失去成大功、立大業機會。

以「1對1對打中途認為艱辛的放棄防守」去推論,以後出社會,假如長官要你「從事某項事務」時,你將因為半途而廢的而不能完成某項事務,也失去一展才華機會;如此一來,因為你的不能忍受艱困,你在社會上將經常自暴自棄,你的長官更不敢把某些事務交付給你,進而你將難以展示你與眾不同的才華。

以「意志力差勁不能堅持防守到最後習性」去推論,以後出社會,假如長官要你「接任長期性重大職務」時,你將經常會出現最後崩塌,永遠沒辦法完成長官託付任務,並獲得升遷機會;如此一來,因為你的意志力薄弱,你在社會上將永遠不能成事,你也將很難獲得往上爬的升任機會。

 勇4

籃球場習性應如似社會場

    由以上等等籃球場事例推論,立仁國小男籃的帥哥們,你們應該在此瞭解,「學生時代」要趁機學習,學習以後踏入社會所該抱持的觀念與態度,那是「勇於嘗試並堅定不移」;切記,學生就是來學習的,你們應該把在球場的一切,當作社會上的運作去努力學習。

學習挑戰一件事務,那是一個絕佳的歷練機會;放棄嘗試,你將永遠不知道自己潛能有多高,永遠不知道事情完成的技術與概念。

學習在事務艱辛下怎麼樣成事,學習在你幼小、有限的知識於形勢上的判斷等去努力並勇敢嘗試;因為可能你的勇於嘗試,你將發現事情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艱困。

學習不能隨意放棄一件事務,學習如何把意志力怎麼樣堅持到底;如此你將瞭解,其實很多都是心理問題,很多事務假如不能堅持到最後,你將不知道最後結果會怎麼樣的遺憾。

革命尚未成功,、、、、、、、、、

勇5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間2  

    所謂空間(space)原則是,在球場進攻或防守球員相互位置,包括球員和邊線、底線與中線等距離。球員和球員間距離假如太近,表示空間太小,或球員和邊線、球員和底線、球員和中線等距離太近表示空間不足等。空間太小,對進攻方是不適合;空間很小,對防守方就利多於弊了。

 空間4

進攻的空間原則概述

    進攻上的空間原則概略有四大項,(一)控球後衛、(二)2.3號雙箭頭、(三)4.5號內線球員、(四)其他諸如拖車、二次籃板、發底線或邊線球、進攻空間不足時外圍球員必須選擇、不同防守型態怎樣選擇適當小組戰等。

 空間3

控球後衛在後場的空間

    控球後衛要注意的空間原則,概略如下:在後場接應傳導球的準備空間要大、控球後衛在機遇戰的選擇也是要視空間大小來決定、控球後衛對系統戰前的小組戰選擇要視空間大小來決定等。

    下圖為例,1號球員所處位置,去接應5號球員發底線球空間較大,還是2號球員所處位置,去接應5號球員發底線球空間較大?

  空間控1

    從上圖明顯可知,2號球員前後左右「可移動空間」較大,1號球員往前、往上移動空間明顯不足;所以,假如控球後衛在對手全場緊迫情況,最好所處位置就是在2號球員之處較理想。你控球後衛要接應傳導球,一開始就在罰球線位置是最適當的。

 空間5

    再從防守方全場緊迫為例,假如控球後衛接應傳導球後,在後場要運球推進,以下圖為例,1、2、3號球員假如是控球後衛,那一位球員的運球推進空間較大?明顯可知,假如在1號球員位置,會受限於邊線,進而要往左側(進攻方向如黑色箭頭所指)橫移擺脫,空間明顯不足;另外,假如是控球後衛接應傳導球,所處位置是2號球員的話,依進攻方向,這個2號控球後衛要往後運球擺脫,明顯空間不足。

 空間控2

    從上圖可知,假如控球後衛在後場接應傳導球後,遇到防守方全場緊迫要推進的話,應該像似紅色圓圈3號球員位置較適合;因此,控球後衛必須瞭解,在後場接應傳導球後,應該儘量往球場中央運球推進,避免運球往邊邊角角地區運球。

 空間1

控球後衛在拖車進行的空選擇間

    控球後衛在傳導球給雙箭頭之後,包含自己在內拖車的空手跑位,多數有三種情形,控球後衛需要學會解讀並因應(read & react);拖車可以藉空手跑位跑出空檔、空間不足需要策應,自己要球攻擊或換邊攻擊、可以和箭頭隊友組織2人組合(two man game)以下介紹。

    如下圖可知,紅色1號球員拖車所處位置,如白色箭頭所指簡單施以跑後門(back door),就可以擺脫X1的防守去尋求空檔得球攻擊。

 空間控3

    再以下圖為例,球在紅色5號球員手上,從圖示裡顯示禁區壅塞,紅色1號球員假如要進行拖車的空手跑位,恐怕也窒礙難行;所以,彼時解讀防守後應該採取,向隊友5號紅色球員要球(因應),然後進行換邊攻擊的,將球策應、傳導給另一側的紅色3號隊友才適合。

  空間控4

    再以下圖為例,紅色1號球員拖車跑位前解讀防守後覺得,彼時隊友5號單打空間不足,自身要做拖車空手跑位也難以獲得空檔得球攻擊;因此,趨前和持球的紅色5號隊友做,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如白色直線)機遇戰,一定可以輕易打垮防守者(因應);像現在2014年的湖人隊Steve Nash,就經常在拖車跑位時,趨前替持球的雙箭頭設立掩護。

 空間控5

控球後衛在系統戰前的選擇

    控球後衛在機遇戰瞬間,怎麼樣「選擇」適當的小組戰銜接系統戰是一項學問;當然,先決條件是,那些小組戰你們都需要學會。

    以下圖為例,球在右側2號球員手上,彼時剛好隊上低位單打能力很強的內線球員紅色5號處於「習慣攻擊位置」;從小組戰去思考,2號球員和5號球員做單邊的內外組合(in side out)之兩人組合(two man game)是相當適切的。當然,以此圖為例,甚至和1號球員做到小組的三人組合(需結合空手掩護:off ball screen)也是可行。

 空間控6

    另一種可能的機遇戰狀況是,像上圖這樣紅色2號在3分線30度得球,而恰好的是,我方紅色5號球員比較高大,對方X5號球員並非高大內線球員,而是身材矮小的球員,在機遇戰中不得不去守紅色5號球員那樣的「錯誤配對(miss match」;此時不用說,低位單打的內外組合小組戰是絕對首選。

    再以下圖為例,紅色5號球員在3分線45度得球,由彼時機遇戰狀態評估,5號球員選擇單打,或者招呼紅色1號隊友來設立掩護,主打對持(運)球掩護(on ball screen)的小組戰是恰到好處的。

  空間控7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鼓4   

    自從我對手「林校長」提醒我:不怕Michael Jordan一樣對手,就怕豬一樣隊友後,我的籃球生活就變成在「抱怨、要求換隊友」情形下渡過;可憐的既成事實並又負面思考結果,讓我沉淪於哀鴻遍野的悲慘世界。

 鼓1

抱怨生氣於事無補

    日子就這樣日復一日,在抱怨、不爽、想要換隊友、表現越來越差、心情非常不好、總是臭氣沖天的臉孔、沒辦法享受籃球的樂趣等情形下循環;也在日昨,我那個鬥牛隊友「阿勇」告訴:「老師,你抱怨無濟於事,只有鼓勵隊友才有辦法改變現狀」的話後,猛然驚覺:面對現實、並尋求改善才是。

因為,環視週遭這世界,多數人的籃球智商並不高,多數人的籃球技術更是拙劣;所以,我必須用另外一種概念,來面對這個沒有放槍很是奇怪、傳球給對手是合理、被對手過人是習以為常等等世界。

當然,很多人像我一樣的打球總是對隊友的失誤、對隊友的腦溢血後過度激情又盲目離譜表現、對隊友的傳球失誤等是咬牙切齒的「恨之入骨」;只可是,因為就算NBA超級明星球員LeBron James都會發生荒唐行徑,所以,你必須告誡自己:隊友偶一為之荒謬是合理、是可以被原諒的。你假如用高標準看待隊友是「自虐」,你只有正面並積極的尋求改善辦法才是。

 鼓2

溝通與鼓勵才是王道

    於是,我想起了過往「」虎科大男籃的話:和隊友溝通、教育隊友怎麼樣打球的事;過往常教育虎科大球員說,你的籃球世界裡,一定會有隊友,你假如不像對待女朋友的方式主動去和隊友溝通,痛苦的只是你自己。尤其,你隊友打球方式或觀念錯誤、偏差,你更需要及時去指導他;你現在不糾正、你現在不溝通,以後隊友他還是會再次發生讓你氣的七孔冒煙事。

包括像似很多中南部的人,對於打球不合理、只知自幹的無理籃球、不當的投籃時機選擇等偏差觀念的隊友,中南部籃球人多數是「不喜歡做壞人」的悶聲不響不去溝通;於是,隊友自幹的繼續自幹,不傳球的還是不願意傳球,不認真防守的還是只要進攻不防守等。

鼓6

那麼,這是誰的錯?

廢話,當然不是Kobe的錯,也不是James Harden,當然是你的錯呀!因為你是這種「打籃球技術與觀念不合理」的隊友,你「親眼目睹」了,當然是你要舉發並告知他呀。

中南部有很多鬥牛之友觀念與技術很差關鍵在於,很多人目睹某些濫隊友卻悶聲不響,這些濫隊友當然就誤以為他那些技術選擇與觀念就是對的,他們就在「積非成是」的情況下認為:我隊友都認同,所以,他下一次還是一樣的自幹、一樣不傳導球等是OK的;這是你這個「不去向他們溝通的隊友的錯」,也是你這個「不提醒隊友過錯的錯」,你的不溝通、不提醒隊友是害人不淺齁!

    至於,另外討論鼓勵隊友一事是講,當隊友偶一為之荒唐表現時,你需要用正面思維的概念去「提醒並告誡」隊友,你不必破口大罵的「罵在心裡口難開」;甚至,假如隊友瞭解自己表現離譜,已經懊悔莫及,你這個隊友就應該適時的趨前去,向隊友「伸出溫馨雙手拍肩、並施以正向言語的鼓勵」等。

    切記:高標準的責怪隊友,並不能解決你隊友無心之過的放槍,譴責隊友也不能改善誤傳給對手被快攻問題,痛罵隊友剛才無意的犯規卻招惹被罰球情事,也沒辦法幫助隊友等等,以上任一案例,都不可能藉由責罵而立即改善;尤其,多數時候的責難,只是增加隊友壓力、增添球隊尷尬氣氛而已。

 鼓3

溝通與鼓勵時機與內容

    你需要在什麼時機去和隊友溝通?

裁判哨音響起、有人犯規、罰球時候等等,都是趨前和隊友溝通、曉以大義的恰當時間;例如裁判哨音響起我方要發後場底線球,你就趕緊跑步過去向隊友說:剛才書豪有空檔,□□你該傳球給他。或者有人犯規,裁判去向記錄台宣告號碼時,你就跑步過去和隊友說:□□你剛才的投籃時機選擇不當,有二位防守者貼身守你,你這樣投籃不恰當該傳球;或者在對手執行二次罰球時,趕緊跑到隊友旁邊向他說:你防守時要跟隨,不能被過人再想要去從後面抄球,像剛才你被過人這樣,變成隊友都需要幫忙你防守呀!

假如彼時隊友不以為然呢?我建議「申請暫停」,大家坐下來好好談都是必須的;尤其,暫停時坐下來討論,那些坐在板凳上的隊友,絕對更清楚球場上的是是非非。假如你們是在鬥牛場,而隊友嗤之以鼻呢?等輸球或球隊輸贏告一段落後,你們三個人就坐下來好好談;萬一沒有辦法改善,那麼,真的不好溝通時,換隊友讓雙方冷靜下來,相信會有比較適切的結果。

鼓5

    至於你需要在什麼時機去鼓勵隊友呢?和前述溝通時機幾乎相近,裁判哨音響起、有人犯規、罰球時候等,都是趨前和隊友鼓勵時間;慷慨激昂向隊友正面鼓勵說:阿忠,沒關係!輕聲細語向隊友鼓勵說:阿忠,傳地板球就不會被抄走了;甚至,走過去拍隊友屁股說:阿忠,剛才那球用擦板投籃就不會放槍了。

    記得:溝通並鼓勵,才能夠享受籃球!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5   

    籃球隊球員來自五湖四海,來自各個家庭教育水準不一,來自初級基層教育不同的背景等;所以,在每位球員心理素質截然不同情況,籃球教練就要多花點心思去教育球員:怎麼樣「正向思考」。

 正1

學籃球免不了挫折不斷

    如果,你瞭解學習籃球實在比,學習英文、學習國語等學科還要困難時,你就會瞭解:學習籃球是經常有挫折的;像似國小五年級的球員,非習慣手上籃總是要千辛萬苦後,才能夠成功率很高的進框。

可也是,假如要面對有防守者情形的非習慣手上籃,那就困難度更高了;再假如,升上國中階段,巧遇強敵、對手身材更高大等情形,要秉持非習慣手上籃,那就自然而然的讓球員挫折不斷了。

 正6

正面思考的第一步:檢討

    假如再舉例其他的籃球技戰術學習,所要面對的挫折,甚至,因為隊友水準不齊,進而球隊水準不高的屢敗屢戰等,你可以瞭解一位球員學習籃球到大學階段是「挫折感很多的」;所以,你籃球教練就需要持之有恆的、經常不斷的去鼓勵球員。

除此之外,你還需要指導球員學習怎麼樣「正面思考」;面對挫折時,怎麼樣「檢討」,而不是傷心、頹喪消極、逃避不敢面對挫折原因、還執迷不悟的自我感覺過度良好等過生活,以上等等言行都不是適當的行為。

合格的籃球教練還需要曉以大義的對球員舉例說明,籃球場的挫折就像「日常生活」;需要面對,學習面對挫敗,然後,繼續努力。

 正3

面對問題再改進是贏關鍵

    在面對挫折、面對失敗時,當事者只有虛心檢討,才能夠冷靜瞭解挫折、失敗的問題;然後,勇敢的「跨越那道鴻溝」,再進修、再練習、再進一步改善現況,如此才能夠超越昨日的自己。

這也是運動心理學的「」所說,那是贏昨天的自己,那是正面思考和自己「比較」下的贏;如果逃避,那顯然就是負面思維的「輸給自己」。

 正7

趁年輕勇敢面對挑戰

    有許多球員(或說許多人),總是逃避的不敢去面對挑戰;不敢去防守對手主力球員,不敢扛下球隊主要防守重擔,不敢去嘗試學習英文的參加初級檢定,不敢拋棄現有舒服環境的去學習新事務等。

他們多數是畏懼失敗的怕丟臉,擔心沒辦法成功後的挫折,害怕失敗後眾說紛紜的嘲諷,缺乏分析利弊並質疑學習後的有利契機等;於是,他們多數是「還沒嘗試就放棄」,所以,他們多數是還沒有投入學習就認為「不可能」等。

這根本就不像個年輕人!

所以,你籃球教練彼時只有鼓勵球員勇於嘗試,告誡球員這樣學習的機會難得,分析正面思考的行事態度,才是年輕人該抱持的合理思維。

記得:正面思考!

正4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罰球8   

我們立仁國小幾個帥哥,在高雄爭冠亞軍賽時,遇到了地主華山國小;因此在罰球時觀眾、對手的隊友就無所不用其極干擾。尖叫聲、搖旗吶喊聲、寶特瓶敲擊聲等,搞得我們帥哥沉不住氣、嘔氣的、非常不爽的罰球;然後,11罰中1的慘不忍睹!艾,要怪教練齁!

 罰球6

影響罰球命中的因素

    我們瞭解,影響投籃命中率的「四個關鍵」,資料是John Wooden所說的話;以下逐一闡釋:

一、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包括缺乏自信、緊張怯場、猶豫、懼怕、迷信、漫不經心態度、心神恍忽、受干擾而影響到專注等。

二、生理因素包括體能、準備運動不足、受傷、睡眠不足、視力不佳、疲憊、疏於練習、球感不佳等。

三、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光線不良、球體不佳、球壓不足或過大、球場通風不佳、籃框背景不當、地板滑溜、對手防守狀況等。

四、基本動作:包括瞄準點、體角、雙腳、上半身、手臂、持球等等。

罰球9

 

    就上大學體育課的經驗告訴,心理上的「三個態度」是重要關鍵,那是我們班上林宣豪所說與翻譯(中翻英)的戰戰兢兢(gingerly)、如履薄冰(treading on thin ice)如臨深淵(immersive abyss);其次,要「三好」的:球檢查有沒有拿好、瞄籃要瞄好、心理與姿勢都準備好的情況才出手。

    為什麼?

很多大學生的罰球是很草率、活似他家開銀行,很有錢的,以丟錢方式進行罰球(亂丟);想當然,那就是態度不對。所以,我才糾正並要求的說:罰球的態度要很嚴謹,那是戰戰競競、如履薄冰、如臨深淵這樣的。

    其次,很多大學生的罰球是,球沒有拿好就出手;運球準備罰球時是看地上、沒瞄籃的收球、拿起來就罰球;並且是,心理與姿勢等都沒有準備好就出手投籃。以上「三不好」就罰球,你可以預測:命中率不高齁!

 罰球11

壓力情境需要事先練習嗎?

    從心理學老師盧俊宏教授所著的「運動心理學」專書裡得知,1982年美國排球隊在世界杯比賽中,碰到地主秘魯時,教練Selinger發現根本無法比賽;她說整整兩小時,球場被那些沒有運動員風度的球迷,以及各種哨音和各種吵雜聲所吞沒!

教練Selinger她說在兩小時內,無法用口頭和球員、裁判等溝通;每一次美國隊搶奪發球權,那些觀眾的叫囂聲,便如雷聲一般的撲過來,球員們個個六神無主。那真是一場很可怕的經驗,教練Selinger回憶說。

學者劉淑慧(1994)認為,要解決過度緊張與壓力的方法有:

一、通過模擬訓練預先接觸比賽情境,使之習慣化。

二、利用心理諮商與認知調整去面對壓力、認識緊張。

三、掌握控制情緒的基本能力,包括學習冷化去控制、轉變情緒的不穩,進而去控制牠,以及激化情緒再去控制情緒。

    Noppenberger(1994)說:好的訓練是對球員們,有意的假裝比賽中緊張的場面,包括罰球在內;並且強調,罰球是經過壓力和專心結合而成的訓練。他認為,為了使更多逼真的緊張場面來臨時,球員能夠做好鎮定、專心等,除了直到練習結束時,還從事這種緊張或壓力訓練外,球員疲憊不堪時,教練也需要常常設計緊張有壓力的場面讓球員去體驗。

 罰球4

實務操作建議

    Noppenberger(1994)舉五種製造訓練中壓力情境的變化如下:

一、大學校隊和中低年級球隊一齊投籃;他意思是居於學長的面子問題,此時校隊就自然產生壓力。

二、一開始所有球員在同一個籃框練罰球,命中率最好的球員可以站在最後面。

三、二個一組做罰球比賽;兩個球員都只投一次籃,或者做1加1的罰球訓練(第一球進,才可以執行第二次罰球),看誰罰進較多。

四、罰球不進,球員要做處罰;例如蛙跳所有球員一圈,或者伏地挺身或仰臥起坐、甚至衝刺跑、折返跑等。

五、所有球員做一循環的罰球,沒有投進的球員需拍手、吹口哨製作喧嘩,做任何可以影響、可以干擾罰球者注意力的言行。

罰球5

    另有學者建議:

一、在同一籃框,所有球員分成兩組罰球競賽;二位競賽的執行者先做「邊線來回折返跑」,折返跑輸者執行罰球,5秒內出手,折返跑贏者可以做「不碰到罰球員身體」的干擾;累計看兩隊輸贏。

二、分高低年級兩組競賽罰球,「高年級讓低年級四球」,每位球員罰兩球、兩個循環統計;這賽事,在兩邊籃框同時進行,另一組球員可以做不能碰到身體的干擾。一樣,需要先做邊線折返跑再進行罰球;罰球完成時間需要5秒鐘以內完成。

三、罰球練習時,「讓其他上體育課的班級參觀」,並鼓勵參觀學生干擾;罰球員先進行防守滑步禁區一圈後,助跑垂直跳去摸籃框,再進行二次罰球,假如兩次的罰球都不進,需做衝刺籃球場來回一趟。

四、兩人一組競賽罰球,罰球前先做「底線到底線衝刺,再倒退跑回原點後再執行罰球」;最差的三組需處罰,防守滑步二圈。

五、分成兩組競賽,並模擬「比賽時間終了」,然後,抽籤決定那一組需罰球;罰球組落後1分,需罰二球,假如只進一球是平手,罰球組也算輸,輸的那一組要做籃球場跑10圈處罰。

六、分兩組以足球賽終了的「12碼罰球方式」進行;一人只罰一球,假如平手,和足球賽一樣的,就進行一人一次罰球的致勝一罰。

七、分成兩組在兩邊籃框同時進行罰球,每人要連續執行二次罰球;其中需要達到單邊「連續進二球」,另一組只進一球,或二球都不進才算贏。

八、分成兩組,並以抽籤決定那一組進行罰球;彼時比賽時間終了,猶且以「1加1罰球進行」,對手落後1分,若進一球時罰球方也算輸;輸方需以仰臥起坐30下處罰。

九、全隊隨機分配「雙淘汰賽的罰兩球比賽」,前三名有獎品;與賽球員需先做折返跑邊線競賽,跑輸的球員先進行罰球,跑贏的球員等對手執行罰球後再進行罰兩球;若平手則加罰一球直到分出勝負,勝部球員繼續在勝部前進,敗部球員需要在敗部求復活。

罰球7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實3   

    我們立仁國小男籃,從交友不慎認識老徐後,由社團改變為競技籃球隊,就殘酷的變為草木皆兵世界;所以,傳球被施壓的難以傳導,傳球被抄截,持球被強硬抄走,持球毫無保護的被撥掉等。艾,打球不能太老實齁!

 老實1

為什麼打球這麼老實?

    社團性質的國小或國中球隊、甚至大學許多系隊等,你可以發現許多球員也都是如此;對此情況,從會打球、參加過無數比賽的人來說:艾,你打球怎麼那麼老實?那麼,為什麼許多基層球員會這樣呢?

從來沒有人「」過他,或者,他們根本「沒有教練」,甚至,教練像老徐一樣的,「還沒有進入狀況的指導他們」;由此,想當然,球員拿到球就讓旁觀者膽戰心驚、替他們捏一把冷汗。

除此之外,當然是球員「會錯意」的把,現實世界帶入籃球賽裡的錯覺;那就是像我們高鐵的認知,現實社會教育我們:不能搶別人東西,否則就是強盜行為;所以,初學籃球者的他就會錯意認為:我拿球,別人不會搶我的球。殊不知,在他持球轉身瞬間----球被搶走!

老實2

包括像我們大個,他也會錯意的誤以為:對人要謙虛、客氣;所以,我們大個就以此推論的認為,比賽籃球時對手也會很客氣、很溫柔的;於是,我們大個就眼睜睜看對手,把他手裡的球搶走。

再者,多數的初學籃球人,想當然的因為球賽看得少、也打得少,所以,根本「不知道」對手可以搶、撥你手中的球。因此,像我們大個,一臉莫名其妙下,球被撥掉而失誤。

頓時瞭解,我們球員「太老實」齁!

 老實5

怎麼樣改善與預防?

因此,對於國小或國中球隊、甚至大學許多系隊等初學籃球的球員,你擔任籃球教練的,假如安排友誼賽,或允許他們要參與某比賽前,你教練需要及早「教育、指導」球員:對手會搶你的球,你需要如此、這般的保護球;你教練要教球員持球時,對手不會跟你客氣這些概念;甚至,要指導怎麼樣持球才不會掉球的技術。

    如果可以,你教練要設計循序漸進情境,讓球員學習怎麼樣保護球?設計不同情境讓球員體會、瞭解對手怎麼樣撥掉你的球?設計不同情境,讓球員理解敵情觀念等等。你不能編1,000個理由說:我教練沒時間指導,然後讓球員一臉無辜的在場上一再丟掉球。

老實6

基本上,假如是競技級球隊,就需要多打比賽從中學習與觀摩;因為競技場上是無情的,對手是不會保留的,當教練在此要盡職的。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意志1     

    辭彙解釋意志是,心理學名詞。狹意的是指意識中最佔優勢的能動作用,對於行為具有決定的力量,也叫做「執意」。廣義的意志則指注意、慾望、思慮、選擇、決斷等作用;凡意識中的一切能動要素,都包括在意志之下,故又叫做「動念」。

 意志2

意志力誤區

    如果,以此來推論意志力,那麼可以當作執意的持續能力,或者是注意力持續多寡、慾望深淺、思慮熟稔與否、甚至選擇合理與否、還是決斷合理與否等。

    盧俊宏老師所撰運動心理學裡,最靠近意志力的名詞是堅定的心智(mental toughness);他解釋是對強烈的批評不甚在意,當失敗或表現不佳時並不沮喪,能處逆境而不灰心,能忍受嚴厲的教練,不須教練額外之要求或鼓勵而能自動自發的練習稱之。

    嘗認為,一個人,對一件事,或一個動作等,在心理上或身體實務上,可以持續時間長短等的形容。例如,某一個人在比賽中因為落後達15分(這件事),「心理失望之餘」,就在身體上付之行動的放棄;或者,某個人在練習投籃只投到100個時就喊累,這種身體不能持續到最後,最終目標的「投進500個」就放棄的實務行為。

意志3

心理失望,然後放棄,嘴巴喊累然後放棄等言行,都是意志力不佳表現;像我們高鐵,速耐力訓練到一半,他就認為:沒辦法再撐下去,然後,後半段的速耐力訓練就開始「慢跑」;包括我們高鐵,我當著全隊問,期望球隊有人可以挺身而出扛下「防守重擔」,然後當我問完,他佬就迫不及待說:我不行、我不要;這樣沒有鬥志、意志力很差的行為。

    你們認為意志力是怎麼樣解釋呢?

 意志4

意志力訓練

    有關意志力訓練,像1992年中國大陸女籃參加巴塞隆納奧運代表隊,李亞光教練就讓女籃隊員參加「軍事化訓練」;例如立正、稍息、大太陽下操作軍事基本動作等。李亞光教練還固定讓彼時中國大陸女籃的心肺耐力訓練,修改為10,000m的田徑場跑步;在那種「枯燥無味的環境」,做長距離跑步訓練,確實是意志力訓練最佳詮釋。

    師承鄭錦和教授學籃球,他指導意志力概念時說,訓練快結束時的「防守滑步訓練」,其實就是很好的意志力訓練;他先從彼時漢記建設甲組籃球隊操作3分鐘,再到金亦清教練擔任亞青總教練(含陳信安、李豐永、簡明富等在屏東高中集訓),要求我在結束時做指揮防守滑步5分鐘,那真的是筆墨難以形容的苦,需要非常高超的意志力。因為,我指揮球員做防守滑步,我本身就要「動嘴巴並強調方向」,然後跟隨滑步動作方向去指揮;而且,要移動我本身位置,去跟隨球員的防守滑步;當然,我還必須「意志力堅定」的持續指揮球員他們,包括對已經快要放棄的球員鼓勵等。你可以瞭解,我這個訓練員意志力堅強,可是心理與實際是「多麼難過」!

意志5

    當然,我難以想像,訓練了二個小時或三個小時,在已經疲憊不堪情況,7分鐘的防守滑步會是怎麼樣?因為我自己還沒有嘗試過。

    你們還有什麼樣的「意志力訓練法」呢?

意志6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助攻  

 

助攻,依據字面意思是,幫助隊友攻擊;實際是,因為隊友處於可得分位置(或狀況)時傳導球,進而協助(促成)隊友去攻擊籃框而得分。大伙在臉書的「薪傳籃球教練班(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8981721854979/)」裡討論結果是:

 助攻1

助攻詮釋什麼?

    助攻,代表著你不自私!

    助攻,代表著注重團隊!

    助攻,代表著你的視野寬闊,以及心胸寬闊。

    助攻,代表著你是相信隊友(臉書裡的Chia Cheng Lin)!

    助攻,代表著你們的得分是更有效率的(郝塞)。

    助攻,代表著你們的得分是簡單的。

    助攻,代表著你們是1+1+1+1+1>5的(郝塞)。

    助攻,代表著你是擁有四個分身,你我是兄弟(甘宛立)。

    助攻,代表著你是懂得分享籃球、享受籃球的(曹全東)。

    助攻,代表著你擁有高超傳球技巧!

    助攻,代表著你瞭解每一位隊友的空檔位置與狀況(曹全東)!

助攻3

    助攻,代表著你掌握了每位隊友能力與條件等(曹全東)!

    助攻,代表著你是愛護團隊,而不是只求個人數據(陳州)。

    助攻,代表著你是注重團隊輸贏,而不是追求自我表現!

    助攻,代表著注重團隊凝聚力的顛峰表現。

    助攻,代表著你瞭解合理的籃球觀念(Jay Chen)。

    助攻,代表你在籃球賽擁有點、線、面立體觀念(Sheng Che Yu)。

    你還對助攻有什麼見解?

 助攻4

球隊助攻少,傳遞什麼訊息?

    包括過去帶過的球隊,助攻次數非常少,為什麼?

    多數是,好不容易媽媽來看我打球,或者女朋友來看我大學生涯第一場球賽等;歹到機會,我當然要「自己好好表現一下」。

    緊張,根本沒看到隊友的空檔;和隊友吵架,儘管他獲得空檔,也是要「無視他的存在」。

    籃球智商真的很低,甚至,傳球技術與概念真的很差;所以,根本沒有「想過要傳球」。

    以上等等狀況,你籃球教練怎麼樣因應?

    開導球員,不能因為親朋好友來看球,就忽視了打合理籃球。

助攻5

曉以大義說明,都是你的女朋友了,還需要特殊表現給她看嗎?

安撫球員說,放輕鬆;是防守者緊張,你需要看清楚隊友在那裡。

說明在那種狀態,要用什麼傳球技術。

鼓勵球員勇於嘗試,大膽傳球助攻。

指導球員在彼時狀態,怎麼樣傳導球等。

除此之外呢?

助攻2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立5   

    資源被回收的到立仁國小擔任義工籃球教練,然後,剛好三個星期訓練後,包括鄭錦和老師等,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看我們小朋友情況;在醜媳婦遲早還是要見公婆之前,先讓我們談談球員的身體重心、肌力是一切運動基礎、不會跑步的籃球選手之潛力勢必會被壓抑、假如進攻都是矇進(僥倖)的球隊問題在那裡?

 立2

球員的身體重心

如果一個球隊多數球員的進攻或防守時,身體重心都很高,你想到什麼事?我們教練團想到移動慢、跑不快、防守的敏捷性差等等;這是三個星期前,從錄影帶裡去看立仁國小男籃的樣子。

怎麼樣改善?

我們利用虎尾籃委會的義工教練們還有空的時候,一大票來協助我們指導球員的「步法」;跳停要重心低才能夠停得穩,並且不能彎腰駝背才能停的穩。轉身腳要彎,身體重心適度的低才能轉身得快;持球的三種威脅,身體重心要適度的低,才能夠因應狀況的馬上反應。

所以,把籃球場上所有的步法,逐一指導讓球員學習與練習;並且,那些技術動作都必須要在,身體重心適度低又穩的情況,才能改善。因此,矯正彎腰駝背、修改雙腳不夠彎曲、修改雙腳不夠張開如似站不穩等現象;另外提醒,這些修正需日復一日,持續到合理為止。

 立4

肌力是一切運動基礎

如果,所有球員都不會跳、傳球也軟弱無力等狀態,你認為這是什麼問題?我們從錄影帶觀察,直覺判斷是:缺乏肌力;肌力是一切運動基礎,你球員假如缺乏腳肌力,你當然不可能跳得起來;你缺乏手臂肌力,你當然沒有力量去傳導球。

    好多基層籃球教練,總是對肌力訓練嗤之以鼻,他們認為基層球員,最重要還是基本動作與觀念等等;殊不知,你基層球員就算擁有很好的籃球觀念,包括擁有優秀技術卻在缺乏肌力情況,也不可能全然釋出能力限制下,因此,你們球員還是傳球被截、運球過不了對手、被對手運球過人等,那是必然現象。比較可悲是,一些基層球隊教練「不知其所以然」的將,輸球歸罪於其他因素;像一些球隊的球員,伏地挺身都做不了一下,教練卻還不知情,這問題讓人哭笑不得。

怎麼樣改善?

我們利用馬克操(可以算是增強式爆發力訓練),去改善球員的腳肌力;也利用一些簡單的徒手肌力訓練,如伏地挺身、啞鈴上舉與啞鈴彎舉、左右轉體、仰臥起坐等去強化手臂與軀體肌力。

 立6

不會跑步的籃球選手之潛力勢必會被壓抑

如果球隊半數球員的「跑步是踉踉蹌蹌」,一看就是那種,根本不會跑步的籃球選手,你們認為他們的潛力如何?非常奇特是,儘管他們只是國小層次球隊,可是,身高170cm以上有三位,165cm以上有六位這樣水準讓人驚訝;只可惜這個「舉步維艱」現實現象,還是讓我直覺認為:球員潛力勢必會被壓抑。

    踉蹌的步伐,想當然就是跑不快,也是沒辦法跳起來去好好上籃;這當然和腳肌力不足、不擅長跑步、缺乏充分訓練、身體姿勢不當等等因素有關。教練團討論後感覺,和先前訓練強度不足,先前只是以學校社團水準經營有關;所以,假如要邁進全國頂尖國小男子籃球隊水準,必須腳踏實地、紮實去訓練與指導才是辦法。

怎麼樣改善?

我們利用馬克操做一些擺臂、抬腿、跨步、著地、踩踏、蹬起的跑步技術練習;其中還加上一些步幅、步頻的訓練,例如跨步走、抬腿跑、碎步跑、腳踢屁股跑、階梯跑等。另外,也在心肺耐力與速耐力訓練當中,去改善球員的跑步技巧;經過三個星期的強化,當球員的體能全面性提升,全場的攻、守之間,就迅速、快捷多了。現在,很期待體能經過六個星期強化後的結果。

 立7

假如進攻都是矇進(僥倖)的,球隊問題在那裡?

假如球隊在比賽裡,85%以上的進攻,讓人感覺那些得分都是矇進(僥倖)的,你認為球隊問題在那裡?從錄影帶觀察,球員的基本上籃、籃下投籃、中距離投籃等技術是不純熟的;包括球員持球時球都沒辦法拿好、投籃動作選擇不佳的胡亂出手、接獲傳導球卻不知道選擇下球過人、身體重心不穩情況仍然胡亂出手投籃等。

冷靜下來思考:一個國小社團經營、並不是體育班的籃球隊,可以鍛鍊、指導到這種程度水準,其實是相當優異的;也因為如此,立仁國小男籃才可以在,全國性的苗栗扶輪社杯賽獲得第四名佳績。

怎麼樣改善?

    我們利用球感訓練的練習咂球後抓球(球拿好)、三角步法與怎麼樣下球過人、徒手學習合理的投籃技術(五指張開、手掌心平坦)、距離籃框二步的近距離投籃練習、結合快速度運球練習的上籃、五點上籃(每個點進三球)、勾射、快速運球再換手運球後雙腳跳停的籃下擦板投籃、快速運球再換手運球緊接著轉身後雙腳跳停的籃下擦板投籃、快速運球再換手運球後在禁區降速後橫跨步上籃等等,以及下星期(明天)要強化的,籃板球抓到後移位擦板投籃、空手切到禁區裡接球帶一步投籃、空手切到禁區線外一步再下球上籃等。

立1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湖10   

    有國小籃球隊老師來訊息問:三角步法與刺探步;以下就三種威脅姿勢圖解、刺探步錄影帶指導要點等討論。

 

三種威脅姿勢

    討論刺探步以前,先要講解所謂「三種威脅姿勢----三角步法」;從左下圖可知,所謂三種威脅姿勢是指「投籃、傳球、切入」等三種的威脅,也就是,當你拿到球瞬間,必須「同時具備」可以操作這三種技術的姿勢稱之。以左下圖去看,雙腳過寬,要馬上跳投可能有些困難;其次,持球過低(合理在腰際),傳導球也較難,這是指導上需瞭解的地方。

011右側過人步

    其次,為什麼要隨時保持三種威脅姿勢呢?因為你假如持球者可以馬上投籃,勢必會吸引防守者趨前貼身(close out);如此,你就可以順勢下球過人。你持球者根本不必做什麼,投籃假動作之類的動作,去藉以吸引防守者趨前貼身。另一假設,假如你持球者姿勢是,可以馬上下球切入,防守者一定不敢趨前貼身;如此一來,你持球者就可以很從容的原地跳投了。

 

三角步法

    其次,討論到刺探步以前,你需瞭解三種威脅姿勢的後續之三角步法;那三角指的是「軸心腳原點、右側45度一小步、左側45度一小步」等,將這三個點串聯起來而成的三個角,就是三角步法。

    從右上圖可知,持球者往右側一小步為一個角;再看下圖的最右側往持球者左側一小步做勢切入,即為另外一個角。

 012右側過人不成後從左側過人步

    假如持球者做一個轉身,要尋找防守者缺失時,他持球應該要回到第二個角:右側45度一小步,如下圖四個連續動作。

  013左側過人不成轉身過人步

    指導三角步法上需注意兩項重點:一是軸心腳的腳尖要用力定住,才可以避免走步違例;其次,腳步的刺探移動不能過大,才可以避免身體重心不穩,被貼身時的跌倒走步;或者步伐過大,難以變換另一側的過人步法。

 

刺探步意義與其要領

    所謂刺探步指的是,利用腳步的試探,去尋找防守者身體重心偏失;或者,利用腳步的試探,去騙取防守者的防守位置偏失;甚至,利用各種姿勢如三種威脅姿勢去尋求有利的攻擊等等,進而簡單去下球過人,去攻擊籃框稱之;也因為這是在腳步的試探時,多數都在前述三種威脅裡的另外兩個點,和軸心腳所構成的三個角,所以,這技術動作也另稱為三角步法。

    指導上有四個重點,一是解讀防守沒有缺失,不能下球過人;其次在刺探步時要保護球,不能隨意被撥掉持球;三是,刺探步如假似真的讓對手怕你從某一邊切入,並且是有耐心的玩弄防守者;四要讓持球者瞭解:軸心腳要離開以前,要先下球,要不然就是走步違例。

    以下錄影帶裡的球員,都是國小、沒有基礎的育樂營學員;初次學習三角步法,學習用刺探步去「尋找直接下球過人」的技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Onadf274QU」

    第5秒鐘時,持球者將球拿高瞬間,利用防守者重心也高凸,馬上下球過人。

第20秒鐘的另一位學員,她則是利用「刺探步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蹬出去過人」;這裡要點是,當防守者愣住時,你持球者要用軸心腳的力量蹬出,跨出自由腳也順便下球過人。

第32秒鐘的下球是「不適當」的;因為,假如防守者「防守位置合理」,你持球者就必須,要有耐心的去「玩弄她」。包括,再利用腳步的「嘗試—試探」,進而騙取防守者的身體姿勢不合理,騙取防守者的防守位置偏移,再毫不留情的下球、揚長而去。

第二個錄影帶是國、高中組的育樂營學員,我們虎尾籃委會教練團的指導;讀者可以從中發現,軸心腳的問題「走步違例」很多。「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2nOiV1OzA」

記得那四項指導的重點!!!!!!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拯民國小前石像1   

    有二位老師來信討論:投籃後手指頭變成併攏、接近雞爪狀況;而不是先前我們建議的,投籃出手後,五指張開、手掌心平坦。請問利弊與為什麼?

 

常見出手後四種形狀

    一般常見投籃出手後的五指狀況,如下四種形狀;最左側為「五指併攏像似雞爪」,左側算來第二圖則是併攏以外,還偏向投籃者右側,右側算來第二位則是併攏還偏向投籃者左側,最右側的出手,則是正常的五指自然張開。

 041四種不同出手的手指頭動作

 

基本持球狀態

    首先我們討論,合理的持球,應該是五指自然張開,這是居於國中理化課本有講過的「底面積越廣、越穩」原則;所以,簡單推論,五指自然張開持球,當然比,五指併攏持球還要穩。比較不可能的是,像似左側持球者的「五指併攏」持球。

 持球2

 

用力方向

    緊接著討論,由於籃框是在投籃者的「正前上方」;所以,合理的是,投籃者的手指頭應該是「直線前進使力」才是,請看以下影片與解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rBK_3Rftg&feature=youtu.be」。

    從影片第04秒至第07秒可以簡單看出,五指自然張開持球後,再「直線使力出手投籃—變成五指張開、手掌心平坦」;然後,從影片的第8秒至第13秒,五指張開後,不同用力方向使力,就變化為「雞爪狀」。

 

    請讀者再回頭去仔細看影片的,第8秒至第13秒的「大拇指使力方向」;你會發現,大拇指的施力方向不是「直線前進」,而是往投籃者的「右側施力」。

 

    緊接著再請讀者仔細看一下,影片裡的「小指與無名指施力方向」;你會發現,小指與無名指是往投籃者的「左側施力」,並不是往直線上方的籃框方向施力。

 

    現在問題來了,籃框、投籃目標既然是在「直線前上方」,持球時也是五指自然張開;那麼,大拇指與小指、無名指等的「施力方向」都不合理,這會有什麼「後遺症」?

 

    力量的不和諧、力量的浪費、球體旋轉難以呈現合理的正下旋轉(back spin),以致改變球體的行進路徑等等;除此之外,你籃球教練還發現什麼?

 

和幾個助理教練討論後,我們家小寶、那個也是籃球教練說:因為外國人的手指頭較長、較大;所以,不必自然張開就可以將球持妥。他另外認為,他們的力量也比較大,所以,也不必全然施力,就可以將球投出;尤其,他們外國人中距離投籃和近距離投籃時,就都是輕輕的,不必施盡全力就可以將球投出。

 

你們認為呢?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5   

    韓國籃球界認為,韓國男籃身高、對抗性、準確性不足等會是亞洲運動會籃球賽窘態主因「http://voice.hupu.com/cba/1761958.html」;假如可以,就讓我們從訓練、指導法兩大概念,以另類角度去看待這事情。

 韓4

身體對抗性從何而來?

看到菲律賓在世界杯的拼鬥阿根廷,以及伊朗的窘困,然後,

看到這則韓國隊男籃新聞說身高、對抗性、準確性不足是窘態;你籃球教練是否認知相同呢?有三項「相異觀點」和各位分享。

首先提出觀點是,請各位觀察一下,韓國男籃多數球員上半身(包括手臂、肩膀等),是不是都比菲律賓、伊朗、甚至於比中華台北男籃的球員還不如?這在運動競技場上會發生什麼事?

從「muscle is power(肌肉就是力量)」的術語去看,假如你競技選手的上半身肌肉都明顯不足,也不如對手,你還談什麼「身體對抗性」?這包括像,一個籃球選手的「仰臥推舉」能力都不到100kg,你在禁區裡,憑什麼去卡「體重130kg的球員」位?

另外值得討論的是,韓國隊男籃多數球員的上半身,為什麼會如此單薄?這裡相關值得討論的是,臺灣很多籃球選手的重量訓練,只喜歡做上半身,或者只喜歡做下半身的,會不會和韓國男籃的問題如出一轍?

 韓1

身高還是防守問題?

另外提到的韓國男籃身高不如人問題;我們這樣思考:像現在2014年的美國男籃,以及二年前2012年倫敦奧運的美國男籃等,他們也都被外界評價為「身高不足」;可是,看過美國男籃比賽的球迷應該瞭解:這兩支美國男籃都不以身高不足為由,並都以「防守制勝」。

然後我們要提醒球迷的是:請問你們看到韓國男籃的「對持球防守施壓的很緊迫」嗎?你們看到韓國男籃的球員,有像似中華台北的戴維斯樣的「守門員」,防守時處在禁區幫忙並封阻的技術與觀念嗎?

假設韓國男籃這兩項防守都不如台北,更不像美國男籃的「兇悍防守」,然後以身高不足去找「輸球理由」,這會不會在「訓練主軸」上偏離主題?

韓國男籃現在防守基本上比中華台北還差,這是簡單又客觀可以觀察的;所以,想當然,當你韓國男籃身高又不如人的時候,憑什麼去贏對手?

 韓2

是準確性還是戰術選擇問題?

三要談的是韓國男籃準確性問題;幾個簡單思考的事是,當你們韓國男籃球員的「個人跑位能力」不足以擺脫防守,或者,韓國男籃球員就算跑位擺脫獲得得球攻擊,可是「空檔並不是很大」的時候,你們韓國男籃的命中率評什麼會高?

尤其,現代各國的防守技巧與觀念,都已經進步到要迅速緊貼(close out)去影響投籃者命中率;可是,你韓國男籃球員的對抗性又不足,因此在防守者衝出、貼身(close out)防守情況,運球過人者遭到身體的對抗,進而在抗壓性不足情形而影響到命中率,這是可想而知的事。

如果,你們韓國男籃的進攻,又缺乏純熟的小組與團隊的組織,進而創造射手的空檔;那麼,你們韓國隊男籃憑什麼談「準確性」?這就像最近二年的中華台北女籃,面對日本女籃一樣,比賽中很難得拿到球,拿到球的時候不只氣喘如牛,更沒有多少空檔得以攻擊一樣。

再者提醒球迷思考的是,四年前,韓國國家隊打的是非常標準的擋切戰術(motion offense);不論是捲曲切或深切再結合3分線圈頂區的對持(運)球掩護戰術等,分工合作概念相當明確,進行組織掩護過程所產生的攻擊點,也和檔切戰術所求的一致:到處可見空檔。只是,才學習了二年,韓國男籃卻拋棄了那兩年不是純熟的擋切戰術,變化、恢復成過去韓國隊的傳切戰術。

如此一來,當對手體能、防守技術與觀念等都進步的時候,你韓國男籃憑什麼去尋求「較大空檔」?也就是,當你韓國男籃選擇「短小精靈」的策略與戰術時,你球員卻沒辦法從中獲得空檔攻擊,你們教練團奓求什麼命中率?

韓3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配合教練團「訓練日誌與檢討」,寫下今天的操作心得,讓我們繼續在籃球的世界「絞盡腦汁」去腦力激盪咩。

 

    準備運動(做操)一開始就做「伸展操」好不好?答案見仁見智;多數有人會答非所問回答說:我的老師就這樣「」我;也有人說:我的隊長就這樣建議;只有像我這樣沒事做的人,會「反過來問: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的疑問是:你都沒有活動開來的身體關節、沒有活動開來的肌肉韌帶,直接操作伸展操,有辦法「完全伸展」嗎?答案當然是:沒辦法。

 

我的另外疑問是:為什麼好多球員在伸展操之後,卻意猶未盡的還需要活動、活動筋骨關節,並且,還要讓身體做些跑籃的活動「熱起來」,才有辦法去進行比賽或訓練?答案明顯的是,因為我的身體雖然經過伸展操了,卻還沒辦法完全活動開來。

 

我的疑問再來是,既然你的身體需要活動開來,並做伸展操以後,才可以盡情的去參與訓練或比賽,你的準備運動(做操)「為什麼不先做些慢跑、關節操再來做伸展操」?

 

尤其是,許多基層籃球隊的球員,基本上的運球技巧就不佳,你籃球教練為什麼不能夠「一石二鳥」的讓,球員「練非習慣手運球兼跑步熱身?

 

再者,伸展操讓球員自行操作好不好?我們日前談論到今年度國中乙組籃球賽分區決賽時,某傳統名校的男籃準備運動之「敷衍了事」,那樣慢熱的準備,其實有些「違背」運動訓練法裡的準備運動概念:伸展操那也是協調柔軟性訓練、那也是等長肌耐力訓練。

 

因為,認真操作伸展操,會改善球員的柔軟度,進而改善協調性與技術水準;尤其,像似有訓練師協助的伸展操,那種改善柔軟度效果更棒。甚至,假如適當的伸展操,每一個動作都達成研究指出的15秒至30秒鐘,那樣其實就是在操作「等長肌耐力訓練」;一整個球季四、五個月持之以恆下來,球員的肌耐力水準提升之肯定的。

 

所以,教練團為什麼讓球員輕鬆、寫意的、散慢的操作伸展操?更絕是,當球員操作伸展操時,教練為什麼目迎目送球員的偷雞摸狗?像坐地跨欄伸展膝蓋後方韌帶動作,前腳的膝蓋都彎曲的隨意,教練應該指正、並在旁壓迫、督導才是呀。

 

    最後提醒,最近幾年好幾個體能訓練師研發出來的「動態伸展」,實務操作上效果相當好,儘管某部分上仍有些暇疵;不過,我們籃球教練在此做了那些的學習呢?你籃球教練知道怎麼樣操作準備運動嗎?你知其所以然嗎?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