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綜合籃球專欄 (40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投籃時,身體相關部位的「動作快慢」,往往是基層籃球技術指導上,和力量使用是否恰到好處的重要關鍵;實務上,許多基層球員的投籃,不論是手指頭的彈、手腕的壓下或者小手臂的推等,動作都不夠快,所以,力量就小。

 

    切記:動作慢,力量小,動作快,力量較大;你可以從伸臂打人動作看出來,揮臂慢,力量小,揮臂快,力量大。

 

手腕壓下動作也是一樣,壓下的速度較快,腕力的運用就多;手腕壓下假如慢慢吞吞,腕力的運用就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iOaK6lUvM&feature=youtu.be」。

 

小臂的推出也是如出一轍的道理,推得快,小臂力量的運用就較多;相對的,小臂推得慢,力量的運用就比較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KhoCo9tqI&feature=youtu.be」。

 

以上用錄影帶的比較,第一個動作手腕壓下與小臂的推出動作都比較慢,明顯看得出來力量不大;後面第二個動作,手腕壓下與小臂的推出,明顯都比較快,顯然,力量就大得多了。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緣起】

去年 3 月 16 日曾特別到台北參觀《CONSCIOUS意識影畫創作展》,之前在 XXL 雜誌看過部份作品,展覽上得以親眼欣賞真跡,並認識了創作者之一的 Vince,此次在 Facebook 得知更多畫家參展、更大規模的《CONSCIOUS 3 籃球藝術展》即將在 8 月 10 日舉行開幕式,當然也要來朝聖囉!

Roger 在開幕致詞時提及取名為「意識」的原因,因為每位創作者都把一段故事或一個想法融入到藝術作品之中,讓籃球同好看到時會心一笑,或者藉此和作品產生連結。

以下分別介紹每位創作者:

【Vince】

1. 第一印象:很酷的型男,刺蝟般的髮型看起來就很有自己的想法。

2. 背景介紹:本名常文崢,國中時期就移民美國,大學時主修繪圖設計,之後在球員卡公司 Upper Deck 工作,改造原本的球員照片,日後創立 Collection by VC 品牌,以 NBA 球星為主角,大玩影像處理把戲。

3. 作品介紹:
1) 現代時空之作:這一系列作品以現役球員為主。

Curry 在場上很會跑位,更有神射手的手感,英文中可以用 wet 表示一名球員很準,而李小龍認為功夫的最高境界是「如水」,因此場地愈滑、雨勢愈大,就表示 Curry 又要繳出精湛表現了。

P1030938  

Paul George 化身曾在電影《驚奇四超人》出現過的「銀色衝浪手」,把在前方阻擋的「鳥人」 Chris Anderson 灌到羽毛四處飛散。

P1030939  

在所有作品裡面,J.R. Smith 和《驚奇四超人》的 Human Torch 霹靂火是匹配度最高的,同樣很臭屁、很會飛、都能 on fire (象徵手感正好)。

P1030945  

King James 就是君臨天下的獅子王,伺機而動去捕殺獵物。旁邊有一個盆栽的樹葉檔到圖畫,我好心提醒 Vince,他才告訴我那是刻意融入圖中意境的擺設。

P1030943  

Wade 的切入有電光石火的速度,難怪有「閃電俠」的外號

P1030934  

Damian Lillard 的名字跟 Lizard (蜥蜴) 有點諧音,加上運球飛快,關鍵時刻出手毫不猶豫,彷彿具有冷血蜥蜴的心臟。

P1030933  

沒有 Vince 的說明,我還真看不出來畫中的玫瑰花瓣象徵拓荒者隊的主場玫瑰花園。另外,球衣上寫 EARTH 是因為這些籃球高手像是外星人,但是某一天他們又能代表地球人出賽,因此背心正面才會有 EARTH 的字樣。

P1030960  

2) 穿越時空之作:這些作品故意走低調風格,除了畫面只對照片做少許變動,還錶上不明顯的黑框。

這幅作品叫「透世」,代表雙方看著對方時代的自己。本來想讓 Jordan 和 James 簽名後販售,但 Jordan 認為 James 沒資格和自己平起平坐,後來是 James 把這幅畫變成手機背景,才讓此創作被外人知道。

P1030956  

大家應該都清楚球風和 Jordan 最相近的人就是 Kobe。

P1030954    

為什麼把此幅畫稱作 Curry 2.0?因為場邊正是老爸帶著小 Curry 看著長大後已闖出名聲的 Curry。

P1030958  

P1030959  

4. 最特別的地方:有強烈的視覺震撼風格,就像好萊塢頂級團隊製作的特效。雖然看第一眼時不見得能感受到背後的概念,但透過導覽和講解,就能明白創作的意圖,以及用心加入的細節。

5. 令我佩服的原因:
1) 比起其他手繪的風格,Vince 的視覺改造有其市場區隔性,結合美式電影或英雄漫畫也容易吸引老美注意。

2) Vince 媽媽 Monica 對於兒子的熱心支持,兩次的 CONSCIOUS 1 & 3 展覽都有看到她。

6. 網頁連結:可以看到更多高解析度的作品
Collection by VC

去年和 Vince 在《CONSCIOUS意識影畫創作展》首次碰面

DSC07141  

今年再度合照

P1030952  

【Roger】

1. 第一印象:很斯文、沉穩的畫家,黑襯衫有藝術家的氣息。

2. 背景介紹:本名黃敬中,大學時念美術系,從小看 NBA 球賽長大,真的發生極大的興趣是在 2004 年,看到不被眾人看好的活塞隊憑藉無私球風擊敗有 F4 在陣中的湖人隊。而在 2010 年於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觀賞生平第一場 live game 之後,充分感受到運動的激情和帶給球迷的喜悅,同時正處於轉換工作的中途點,決心走向運動插畫之路,網頁取名為 Roger Space 就是「擺放 Roger 作品的地方」之意。喜歡的球員有 Kevin Garnett 和林書豪,目前在運動行銷公司上班。

3. 作品介紹:他說都是從球賽中找尋靈感,我覺得他的畫作充滿濃厚的美式英雄主題,Vince 的作品如果是影像再加工,Roger 就是用畫筆直接畫出背後的意境。

P1030879  

P1030883  

P1030918  

 P1030947  

4. 最特別的地方:其他創作者為平面畫作,他還有立體雕塑作品。

P1030919

P1030920  

5. 令我佩服的原因:
1) 版面很大又畫風細膩,每完成一幅畫應該都要很長一段時間。

2) 人很有親和力,雖然我和他的談話不時被要求合照或簽名的粉絲打斷,但 Roger 一直跟我說不好意思,保證等一下會來找我。

6. 網頁連結:

Roger Space

P1030924    

【光光】

1. 第一印象:和我想像地一樣年輕,話不多,頗有親和力。

2. 背景介紹:因為家裡認為讀純美術沒有前途,因此大學改念設計,目前白天擔任插畫師,閒暇時間就畫自己最喜歡的 NBA 球星,最初是投稿 XXL 籃球雜誌插畫而成名,現在有多位 NBA 球星追蹤他的作品 (為了製作老外也懂的梗,行銷國外的作品和國內有所區隔)。本身是湖人迷,對於未來沒有太明確的目標,能夠每天自由自在地畫圖,人生已是無限美好。

3. 作品介紹:不管是電影或時事,都能運用在圖畫之中,讓人看完捧腹大笑。個人認為他的作品是最好看懂的,輕易引起觀眾共鳴。

P1030863  

P1030867  

P1030878  

P1030868  

P1030905

P1030906  

4. 最特別的地方:他的圖畫產量和更新頻率是參展畫家中最多也最快的,幾乎發生的 NBA 大小事情都有應景的作品出現。

5. 令我佩服的原因:
1) 能以簡單的線條表達出球員的神韻。

2) 絕非放馬後砲,剛開始看到光光的作品,我就覺得他有一天一定能紅到美國去,因為就算美國有畫家在作一樣的事情,幾乎都以大牌球星為主,不像他連名不見經傳或板凳球員都畫,難怪能得到 NBA球員的青睞。

6. 網頁連結:

痞客邦部落格

P1030903  

【阿建】

1. 第一印象:很靦腆,但談到台灣籃球願景和自己的理想時眼睛會冒出光芒。

2. 背景介紹:曾在平面和廣告公司工作,之後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JIAN’S WORK,曾幫中華職棒製作球員卡片,還有設計SBL 台啤籃球隊的公仔。籃球和創作是他最喜歡的兩件事情,畫風偏向美式漫畫,最愛的球員是超音速隊的野獸派前鋒 Shawn Kemp 和尼克隊的 Anthony Mason。此外,阿建對於國內籃壇的衰敗諸多感嘆,假使有更強的宣傳、更高的薪水,球星也不會到對岸打球,甚至影響到國內的整體籃球市場。

3. 作品介紹:

在世人心中永難取代的「夢幻一隊」

P1030864  

籃下禁區是這群硬漢討生活的地方,我很好奇為什麼背景是粉紅色,阿建說代表其他人看起來最費力、避之唯恐不及的粗活,這些人卻覺得不算什麼,拚到連背心都爆開了

P1030880

P1030881  

4. 最特別的地方:其他畫家以現役選手為主,他的展出作品卻是 90 年代的球員,因為欣賞那個時代的球風與 NBA 的包裝方式。現今的裁判只要球員稍有肢體接觸或動作過大就判犯規,以前的球員則視為家常便飯,在骯髒防守下想辦法抓下籃板或得分。

5. 令我佩服的原因:畫 NBA 只是興趣之一,最終的夢想是挑戰自己畫出像「灌籃高手」般的經典傳世作品,讓不同世代的孩子都因漫畫而愛上籃球。他說原創作品這一條路很少人走,但做了才知道結果,所以他甘願白天全力把手邊的案子提早完成,抽空著手《宅男打籃球》本土漫畫的製作。

6. 網頁連結:

JIAN’S WORK

P1030926  

【KWANG】

1. 第一印象:很搞笑,最愛擺 pose 和玩自拍的一位。

P1030894  

2. 背景介紹:韓國畫家,合作對象包括棒球國家隊和 KBL 職業籃球聯盟,例如球衣設計。最愛的球員是熱火隊打死不退的硬漢 Alonzo Mourning,因為語言隔閡,要透過經紀人用英文翻譯,所以沒辦法聊得很深入。他說在韓國籃球沒有棒球和足球那麼盛行,KBL 的轉播不如 NBA頻繁,至於韓國人喜愛的 NBA 球隊和台灣差不多,就是湖人或熱火等強隊,也特別提到林書豪在韓國同樣很受歡迎。附帶一提,他還問我台灣人是不是真的很討厭韓國人 XD ~

3. 作品介紹:個人感覺他的畫作很著重人物的陰影線條,可惜圖畫旁邊沒有說明,只能自行體會想表達的意境。

P1030871

P1030872

P1030875  

P1030887  

4. 最特別的地方:
1) 我請教他為什麼簽名會有一個中文的「光」,他當場作勢要拔下頭巾,說因為自己是光頭,後來才說「光」是代表「夢想」的意思。

2) 唯一當場表演揮毫作畫的一位,牆上的 Lebron James 圖畫原本是半成品,只看他先用毛筆勾勒出瀟灑的線條,再用噴氣瓶讓墨水濺開,完成品就是 King James 準備拉竿爆扣的霸氣。

P1030869

P1030870

P1030892  

5. 令我佩服的原因:Lebron James 的作品有武俠漫畫水墨畫的風格,黑色的筆觸讓人感覺到球員在空中的飛行動作,頗有律動感。

6. 網頁連結:

KWANG 33

P1030911  

KWANG 送我的明信片和貼紙。

DSC08849  

DSC08850  

【CONSCIOUS 3 意識籃球藝術展】

相信這些創作者平常都有在打籃球,他們的另一個身分就是「重度籃球迷」。籃球是我最愛的運動,畫圖也很有興趣,不過只限於模仿,所以十分羨慕展場畫家的創作天分,能把自己想表達的意念透過作品呈現出來,讓球賽結束之後,能用另一種型式延續當時的感動,並且融合不同的元素,帶給球迷嶄新的感受。

比起匆匆訪談和開幕式後離開的媒體記者,我堅持留在會場,耐心等待每位創作者有空的時間,然後把握短短幾分鐘交談,甚至被旁人中斷後再找時機繼續。既然畫不出一幅圖畫,就讓我為大家寫一篇文章,你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對於籃球無可救藥的執著,也許上班的時間為了生計要忙跟籃球無關的事情,但仍努力把握下班和空閒時間投入創作,讓籃球和藝術的結合產生無限的可能性,在此祝福各位除了展覽大獲成功之外,更能拓展到更大的國際舞台!

【展覽資訊】

比起去年在承德路金車文藝中心的展覽,不得不說有了「非要運動行銷」團隊的籌備和推廣,曝光度和人氣差了好幾倍。

無須付費,展覽日期從八月十日到八月二十四日 (星期天),開放時間為平日(一~四) / 13:00~21:00 / 周末(五~日) / 11:00~21:00,地點為華山文創園區台北紅館-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搭乘捷運在忠孝新生站下車,1號出口徒步約 6~7 分鐘可以到華山文創園區,入口處的服務中心還能免費寄放置物櫃。

P1030948

現場還有展出親筆簽名球鞋。

P1030873  

參展紀念品。

DSC08847

DSC08848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籃球之神  Michael Jordan是如此形容大學的恩師 Dean Smith:「即使每位球員的背景、想法和資質不同,他總是能因材施教,灌輸我們始終如一的正確觀念。他不會偏愛某一個人,就算訪問從來沒有離開過板凳席的球員,對方也有相同的感受。 Smith 教練就像我們的父親一樣,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從來不用害怕告訴他任何事情,假如我做錯了,他會真誠地提供建議,但不會看不起我。」

Dean Smith 的回憶錄在出版後,「The Carolina Way」這個章節受到廣大上班族的迴響,想要瞭解更多細節,讓他開始思考當教練其實跟管理密不可分,才有這本書的誕生。他和 John Kilogo 以及 Gerald D. Bell 一同撰寫, Kilgo 是報紙的專欄作家,和 Smith 是三十多年的好朋友;Bell 博士在北卡大學商學院任職超過三十年,超過八十五個國家的四千七百家公司或組織,曾參加過他開班教授的領導課程。書本最棒的地方就是每個觀念 Bell 博士會舉例說明如何應用在管理方面,還有附上球員們的訪談內容。

00  

本篇文章分成三個部份,首先是 Dean Smith 的生平簡介,其次是北卡大學的籃球哲學,結尾是個人感想。

Part 1: About Dean Smith

Smith 教練的父親曾當過美式足球、棒球和籃球教練,母親則是老師,受到雙親的影響,他上學後決定未來要以老師和教練為職志。 1953 年從 Kansas 大學畢業,他留在母校做籃球隊助理教練, 1955 年到剛成立的空軍學院接下助理教練,然後在 1958 年受邀到北卡大學出任助理教練, 1961 年起連續三十六年執掌總教練兵符,勝率有 78%,在 1982 和 1993 年兩度奪冠,十一次打進最後四強決賽,並在 1976 年率領美國男籃隊贏得奧運金牌。他四度獲得全國年度最佳總教練的肯定, 2000 年被 ESPN 評選為二十世紀七位最佳教練之一,帶領過的球員除了 Michael Jordan,還有 James Worthy、Sam Perkins、Vince Carter、Jerry Stackhouse和 Rasheed Wallace等人。

dean-jordan-b  

Part 2: Philosophy of North Carolina’s Basketball

Smith 教練在北卡大學任教期間,每年會針對新的陣容調整執教方式,唯有三個原則是不曾改變的:打球必須努力、團結和聰明。他和助理教練幾乎不曾談論過贏球,因為只要確實做到這三件事情,成功就在不遠之處。

【Playing Hard】

Never let anyone play harder than you. That is part of the game you can control. ~ Dean Smith

也許你不是場上速度最快、身高最高、運動能力最好的球員,但是可以變成最努力的那一位,這是整場比賽之中自己能完全掌握的部份。 Smith 對球員說過:「永遠要全力以赴,不要多年以後回首打球的時光,才感嘆假使更拚一點、衝快一點,就能扭轉輸球的結局。 」

1. Caring:

Smith 關心球員的場上表現和課業成績,允許他們為了念書缺席練習,鼓勵大家跟不是運動員的同學交朋友,期許每個人做一位好球員、好學生和優良公民。他在球員們畢業後仍繼續保持連繫,會幫助學生們進入私人企業就職,或者從事籃球相關工作。即使僅在北卡大打過一年球的學生, Smith 每次見面都真誠地問候對方的媽媽、姑姑和兄弟的近況,並問一些私人問題,他把籃球隊的氛圍營造成大家庭,不像某些教練把球員視為供自己利用的棋子。

2. Practicing:

1) Smith 極度重視平常的練習,在他漫長的教練生涯裡,僅僅由於家中緊急事故中途離開一次,他希望球員感受到練習對於自己的重要意義。

2) 球員一到休息室就拿到練習行程表,仔細讀完後才能上場,每一個項目都有規定時間,喝水則限定兩分鐘。另外 Smith 會公布「每日練習重點」 (Emphasis of the Day),像是傳球到場內時一定要用雙手,並觀察球員是否做到。另外他會發給大家「每日好文章」 (Thought of the Day),分享從雜誌或書本節錄的正面觀念,在當天的練習過程中, Smith 會抽問球員練習重點和文章內容,要是有一個人沒答對,全體球員就被罰跑。

3) 球季進行中的練球時間每天有兩個半小時,接近季賽尾聲時縮減到一個或一個半小時,許多球員反映真實的比賽反而不像練習時那麼激烈和疲憊,這是 Smith 的刻意安排。

4) Smith 極少針對敵隊規劃特殊戰術,也只透露對手的部份訊息。他希望球員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打出北卡大籃球隊的風格-努力、團結又聰明。

5) 每次練習結束前 Smith 會把球員分成兩群,一個籃框有六位球員練習罰球,所有人都必須連進兩球才能離開。即使前面五個人都成功,第六個人一球沒罰進,全部的人要重頭再來。此外,在一天之中,每位球員會在不同的項目之間練習罰球,每一球都有錄影,總共罰五十球,分段練習的效果勝過一口氣罰完五十球。

3. Recruiting:

1) 有些大學選擇最有天分的十三位球員,再傷腦筋如何分配上場時間。北卡大學反其道而行,已經有一位優秀控衛還能留校三年的話,他們不會再找類似的球員,對雙方來說都不公平。況且 Smith 不想要有太多很厲害的球員在陣中,每個人都極度渴望上場證明自己,對團隊士氣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2) 某位球員回顧當初 Smith 教練到家中訪談的過程,談到對他的未來期許,強調課業是第一優先,卻不針對籃球相關事情做任何承諾。相較之下,其他學校的教練保證可以馬上先發,擁有很多上場時間,大學四年都會有球交到他手上。他的母親認為 Smith 教練最誠實,不會亂開空頭支票,只說會依據努力程度決定在球隊的位置,因此建議兒子選擇北卡大,日後證明是正確的決定,找到一位好教練和終身摯友。

3) 根據以往的經驗,高中教練通常都不會說球員壞話,或者據實以告對方的缺點,所以Smith 在招募球員時會做非常仔細的背景資訊調查,包括校長、教師、指導老師、助理教練和高中隊友,甚至訪問其他學生。在家庭訪問時,如果 Smith 察覺球員對父母不尊重,就會謹慎評估吸收對方的意願。

4. Breaking Bad Habits:

1) 大一的球員總是受到最嚴厲的對待,季前練習拉開序幕的前一天晚上,老鳥們會請菜鳥們閉上眼睛,接著進行舉手表決,看哪一位要在客場出賽時扛最重的設備,通常此差事都落在最臭屁的人身上。平日練習時,新生被規定要去拚搶掉在地上或出界的球,最先搶到者可以獲得積分,累積到一定點數能少幾次折返跑。湖人隊名將 James Worthy 曾對記者說過:「在我大一球季的季前練習中,教練唯一對我說過的話就是:James,去追那顆快滾出去的球!」另外,菜鳥們不管是上球隊巴士、用餐或喝水都是排最後,他們甘之如飴遵守球隊倫理,耐心等待成為資深球員的那天。

2) Smith 堅持直到球季的第一場比賽打完,菜鳥才被允許接受媒體的訪問,不想讓他們得大頭症,或者承受極大的壓力。在 1981-1982 球季開打前, Sports Illustrated 運動畫刊持續對 Smith 施壓,希望能以 Jordan 在內的先發五人當成封面照片,不過他以仍需時間觀察 Jordan的表現拒絕,雖然 Jordan 事後證明自己的實力足以擠入先發名單。

1130_large  

5. Fun, Fatigue, and the Long Season:

1) 隨著球季進行,球員們難免對於練習提不起勁來,當 Smith 發現成效愈來愈差時,會依據實力把球員分成兩隊,舉行對抗賽,通常可以找回球員們的興致。萬一注意力真的難以集中,或體力不繼時,可能舉行簡短的球隊會議,讓大家早點回家休息。

2) 在球季即將結束時, Smith 會找出其他方法替練習加入變化。平常是強調多次傳導再出手,改為加快進攻速度,在一次傳球後或第一個空檔就投球。另外,他讓球員嘗試擔任練習賽的教練,體會執教的感覺。

【Playing Together】

Smith 在空軍學院時,曾遇到一位球員每次接到球就出手,於是他把其他四位球員都叫下場,對方手足無措詢問誰要把球發進場內, Smith 回答:「你現在知道至少要多一位球員在場上吧!」另外, Smith 的籃球哲學不崇尚明星球員,講求平均發揮,每個人都要掩護、卡位、傳球給有空檔的隊友。北卡大學在 Smith 任教的三十六年裡,僅有四個球季的命中率低於五成,團隊命中率在各大學裡名列前茅,這些都歸功於無私的球風。

smithFord  

1. Teamwork:

1) 新生來北卡大學報到時,第一個學期由學校指派室友。客場出賽時,兩位球員住一間房間,每一次客場之旅的室友都不同,讓每個人有機會認識全部的隊友,同時避免派系或小群體的產生。

2) 每年耶誕節時, Smith 會利用假期帶隊出國,和其他國家的隊伍比賽,除了增廣見聞,在旅行中互相幫助的經驗讓團隊化學效應變得更好。

2. Defining and Understanding Roles:

1) 在球季開始三週以後,會舉行初次分組對抗賽,接著 Smith 會花四十天和每位球員個別開會,告訴對方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及預計可以上場的時間。他絕對不會說:「你做到這幾件事情的話,就能擊敗誰或代替誰上場。」考量以團隊為重,而非鼓勵兩位球員彼此競爭。

2) 透過一段時間的評估,固定先發名單之後,就不會輕易變更。 Smith 不想要球員僅僅犯下幾個失誤,就背負隨時被換掉的壓力。可是如果有一位替補球員在練習時展現出極大的進步,他會把對方排入先發名單。即使如此,請先發球員退居板凳,仍是 Smith 感覺最難以開口的一件事。

3) Smith 從來不因球員犯錯把他換下場,那是比賽過程的一部份,也不想讓對方在大家面前丟臉。球隊有時會採取賭博性的進攻,想利用高難度的傳球給禁區的球員投籃,或者想第一時間灌籃,這些都有失誤的風險。

3. Why Unselfishness Works:

1) 有的教練強調個人防守,交代無論如何都不換防,如此就能指責某位球員說:「這全是你防守不力,讓某人得到高分。」Smith 讓球員們瞭解永遠有隊友當他的後盾,而且先發球員的選擇是依據防守端的貢獻,能否做出正確的團隊協防。

2) Smith 讓球員們觀看比賽錄影帶,針對每一次出手做不具名的評分,決定出手時機的合適程度,訓練大家找出最佳的投球機會。

3) 要是有球員在練習時犯錯, Smith 就罰大家跑步,並大聲說:「我們是為了某人而跑!」藉由同儕壓力讓球員不要持續犯錯。

4) 雖然在平常的練習給予資深球員較多的福利,但永遠是以最好的五位球員先發,北卡大學是大學男籃前十名裡用過最多菜鳥先發球員的。

4. Team-Building Techniques:

1) 客場出賽時球員們能自由選擇想住的飯店,要住高級旅館的話,就必須打領帶和穿西裝外套進入大廳,穿合適的衣服在餐廳用餐,同時言行舉止要跟其他房客一樣。搭乘飛機時,學長們都是坐頭等艙,還有空位就給隊中的長人,教練團隊則坐最後面的位子。

2) Smith 和球員一對一開會時,會詢問對方是否能接受當面的批評,如果不行他會等到練習結束時,在私底下才說,即使效果會打折扣,不過帶過的每位球員都願意馬上聽取教練的建議。另外, Smith 指責某位球員之後,他會找出一個讚美對方的理由,絕非虛偽,是真的做對某件事情,要等上好幾天也沒關係。

3) 傳奇教練 John Wooden 曾規定得分的球員要跟助攻給自己的隊友道謝或眨眼示意,剛開始當教練時, Smith 希望改成更明顯的手勢,讓觀眾和媒體都能看見,於是請得分的人用手去指傳球的隊友,藉以表達感謝。在比賽中可以看到教練群指著傳出助攻的球員,接著板凳席起而效尤,最後是球迷起身一塊加入。從 1972 年起,甚至連沒有得分或被送上罰球線,都要用手指著傳球的隊友。

  UNC-Thank-The-Passer  

4) 每次有人在場上滑倒,管理員擦完地板後會聽到球員們說謝謝。另外, Smith 規定球員下場之後,全體教練群和其他球員要起身迎接他們,場上的夥伴們代表整支球隊,正在替其他隊友奮戰,因此下場時理應接受所有人的感謝,這樣能激勵球員更加認真,因為他們不想讓隊友失望。

5) 資深球員在球隊裡的待遇較好,每年的球隊手冊前幾頁不是先放教練或經理,而是老鳥們的照片和檔案。球季結束的晚宴上,也由老鳥擔任致詞者。此外,有些學長們老家離學校很遠, Smith 會刻意選擇一場離他家最近的客場比賽,不管對方狀態如何,永遠會在先發名單之內。

6) Smith 和其他教練會花超過五個小時,重複觀看每一場比賽的錄影帶,審慎評估每位球員在每一波進攻或防守端的表現,和一般的評分標準不同,他們不看得分、防守籃板或抄截等「個人」績效,改為記錄進攻籃板、助攻失誤比、確實掩護隊友等「無私」的行為,才決定誰在這場比賽表現最好,感謝他們願意做苦工,幫助球隊獲勝。

7) 北卡大以快速球風和壓迫防守聞名,球員容易感到疲累,所以 Smith 一看到球員把拳頭握緊的暗號,就瞭解該是換人的時候,等休息足夠再派他們上場。從前打球時曾經有教練換自己下場,忘記再讓他回去,因此 Smith 牢記不要犯相同的錯誤,下場的球員一定要坐在離自己一個位子的地方,就是在助理教練身旁,等覺得體力恢復了就能很快提醒教練。要是球員疲憊不堪仍堅持留在場上,等教練換人時坐板凳的時間就會加長。通常 Smith 很少主動換人,留給球員們自己做判斷,決定何時想要休息。

【Playing Smart】

北卡大學籃球的致勝之道就建立在平日的練習之中, Smith 教導的每一種技巧都要求每個人練到駕輕就熟,能夠精準執行為止。

1. Every Man on the Team is Important:

在北卡大籃球隊裡面,無論先發或替補、球員或管理者,每個人都受到相同的尊重。在球員方面,板凳部隊很重要,雖然分組練習時會把先發球員打散,讓兩隊實力相近,碰到有爭議的時候,助理教練一定做出對替補球員有利的判決,一個原因是增加他們的信心,另一個原因是讓先發球員們提早習慣,到客場比賽會碰到的不利吹判。在 1968 至 1981 年, Smith 曾採用「藍色部隊」的戰術,通常是讓替補球員在上半場最後兩分鐘時上場,快速進攻、壓迫防守、改變比賽節奏,通常都能追平比賽甚至超前,逼得某些敵隊教練針對這群追分部隊擬定對策。

在球隊方面,要幫球員們拖地板和洗衣服的學生經理,享有和球員一模一樣的待遇,舉凡用餐補助、服飾、獎學金、冠軍戒指等,還能在奪冠時上場一起剪下籃網。

2. Taking Care of the Little Things:

1) 不管是開會或練習, Smith 總是選擇提早到場,並預期看到大家已經準備好了。在他的觀念裡,遲到的行為等同告訴其他隊友:「我的時間比你們的都還重要。」因此有球員刻意把手錶調快十分鐘,並命名為 CST (Coach Smith Time)。

2) Smith 不准球員在背心裡面穿 T-shirt 或留鬍子,全體人員的儀容和服裝一律相同,除非是有醫療考量。

3) 傳球到場內時一定要用雙手,萬一防守者忽然跳起來嘗試封阻,球員還有機會改變傳球的方向,不然用單手一定被抄截。

4) 終場前的關鍵時刻 Smith 很少喊暫停,平常已經模擬過很多次,他不想給敵隊的教練有機會重新佈陣,或替換其他防守者。假設還剩二十秒仍落後一分,一有好機會就出手,例如 Jordan 在 1982 年對上 Georgetown 的冠軍賽,剩十七秒時的跳投就是很好的例子,當時他屬於第二投藍選擇,而且有大空檔。此外,最後一擊的演練通常都排在練習的尾聲,對球員來說就像是額外的福利。

5) 改善外線的竅門之一就是距離十五呎對著牆壁投籃,學習如何旋轉球,用最適當的角度出手,還有專心注視著目標。有籃框時球員會把焦點放在是否進球,對著牆壁就只能專注在基本技巧。

6) Smith 對於「好的出手」定義為-等其他球員都卡好搶籃板位置時才進攻,唯一的例外是對手讓你有長驅直入的切入空檔。為了讓球員們體認到最佳的出手時機,有時候的對抗練習不是以進球計分。找到空檔切入,即使沒進球也算三分;有好機會才投籃,沒進球仍算兩分;拖到進攻時間快沒了才倉促出手,僅給一分;浪投三分球則是零分;被抄掉球則倒扣兩分,分數直到比賽終了才公佈。

7) 任何一位球員由於搶球跌倒,其他的隊友一定要扶他起來。假使發生在練習時教練會伸出援手,表彰他對於團隊的貢獻。

8) 一位球員翹課時,會遭受個人懲罰,而在場上偷懶不回場防守,或者被判技術犯規 (前提是Smith認同判決公正),那其他隊友都連帶受罰,增加跑步的份量。 Smith 認為同儕壓力有助於建立好的習慣和良好的團隊士氣,效果優於恐懼或獎勵的手段。

3. One-on-One Meetings:

1) Smith 會跟球員單獨開會,第一優先是確認他的上課出席率和成績,其次才是籃球表現。這是他對於球員父母親的承諾,在北卡大學就是學業第一,籃球第二。從學期開始之前到隔年二月初,一共有五次既定會議,球季結束時還有一次,給球員們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告知在夏天時能夠加強的地方。至於即將畢業的球員,就會詢問未來的就業方向,看學校可以如何幫上忙。

2) 當球員做錯事情讓 Smith 大為光火時,懲罰就是離開練習,直到隔天到他辦公室開會為止,他會明確說出生氣的理由,為什麼這種行為傷害了整個球隊,並且不容許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

3) 球員有任何事情想要跟 Smith 商量,他一定把其他事情都排開,即使代表請正在跟自己談事情的北卡州州長暫時離開。

Part 3: Key Takeaways

以下是自己讀完書的三點感想::

【Coach & Mentor】

我看到書本封面的 Smith 教練照片時,覺得他的眉毛很像老鷹飛翔的翅膀,感覺是位很嚴厲的教練,的確他有自己的規定和要求,但相對地付出關心,處處替球員們著想。比起運動員的身分,他更關心大家的課業、在學校的行為表現、將來的出路。這一點以及諸多領導觀念和 John Wooden 很像,老派作風、老生常談,比起職業隊的教練,大學教練真的和球員關係比較密切,亦擔負更重大的責任,在學生們比較受教、尚有可塑性時,教導正確的價值觀,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書中提到不少球員懷念和感激幫 Smith 教練打球的日子,以及日後帶給自己的影響。另外,這能解釋為什麼接受完整大學教育才投入 NBA 選秀的球員,通常都比高中生成熟和懂事。

1kS6QD_AuSt_156  

【Winning & Losing】

The best way to win is to make it a by-product of the process. In any competition, the participants are better off if they get their minds off the final outcome and onto a ritual. ~ Dean Smith

關於贏球, Smith 認為過程勝於結果。身為教練,他的個人目標是在每一場球賽後,無論輸贏,可以很欣慰地接受比賽結果,只要球隊很努力、團結和聰明地打球。盡全力卻輸球他能夠接受,贏球但亂打一通,或者沒達到要求,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他強調 win with class,即使球隊有傷兵問題,跌破眾人眼鏡擊敗杜克大學,球員們難掩興奮時,他要求球員們冷靜下來,在球賽結束時好好跟敵隊握手,然後假裝沒有事情發生,等回到休息室再慶功。「有格調地」贏球代表擁有運動家精神,也不失為明智之舉,雙方在剩餘的球季還要對陣,沒必要激怒對手,給他們加倍奉還的理由。

關於輸球, Smith 覺得能夠比贏球學到更多,找出沒有做好或還能進步的地方。如果是球員本身沒有打好而輸球,他不會在休息室馬上做出評斷,一旦說錯話就收不回來,寧可等到看完錄影帶,具體說出批評和列出建議,然後激勵大家加倍練習,迫不及待下次報仇的機會。

不可能每次贏球都靠奇蹟,比方說神奇的過半場投射,或者教練的賽前喊話提振士氣,最終仍取決於在場上的每一波攻防,有沒有做好掩護和跑位,是否確實防守和卡位,而這些都是平日練習千錘百鍊的成果。沒有人能夠預測球賽結果,至少可以要求自己每一天盡到最大的努力,以及上場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

此外,在 NBA 比賽中不時會看到球員進球後的招牌慶祝動作,雖然能幫自己打氣,必要性卻值得討論。因為動作太大或太久,可能給予對手可趁之機快攻,或許還會惹怒對手,假如碰到吞不下這口氣的對手,不光這場比賽,往後的交手對方都會拿出更多心力防守和進攻。

【Reading Group】

Smith 會請球員讀精選的「每日好文章」(Thought of the Day),書中還舉出某家公司當例子,他們的做法有以下幾種:

1. 大老闆每個月會選一本跟公司業務有關的領導書籍,有讀完此書並花十五到二十分鐘跟上司討論、說明能夠如何應用在工作上的員工,就能獲得五十美金,每一年最多可以領到五百美金 (十本書) 的獎勵。

2. 領導小組於每季選出一本必讀書籍,每位員工在部門會議時被抽問,例如:「請說出看完第二章的重點,以及如何用在現有職務上?能夠去做哪三件事情讓我們變得更有效率?」

3. 每位員工在一年內至少要參加兩次教育訓練課程,每次授課時間為二到三天,同時要把心得跟同事們分享。

4. 這一點是我覺得最值得學習的,每一年各經理必須召開六次的半天會議,教導部門裡的員工跟工作有關的具體技能。以業務部門為例,主題可能是如何順利完成一筆生意,此時該經理還要跟其他部門的經理簡報,因為讓生產或會計部門清楚業務同仁所遇到的挑戰,他們會更願意配合,讓公司整體競爭力提升。

人難免會有惰性,想要大家多讀書,不妨強制和獎勵兩種手段雙管齊下。就算被逼著去念,至少花了時間,不會完全沒有收穫。李欣頻在『十四堂人生創意課1』中提到:「每天看一本書,一年別人跟你就有三百六十五本書的差距。」我的身邊大概都保持有三種書,每天上班前看的是需要半小時專心閱讀的書;午餐之後翻翻另一本可以斷斷續續,一次讀一兩個小章節的書;晚上吃飯或睡前再看另一本書。假日出門時背包一定要放本書,知道那本書會在火車上看完的話,會記得再帶一本,還可能去逛了書店,多買了本新書。總之,上天很公平地給每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假使少看電視或少滑手機,就能多出一點時間看書。

另外,李欣頻說過:「當閱讀過一些書,充分吸收之後,就需要產出,那就是寫作。這兩樣東西是密不可分的,不可能只有呼沒有吸,或者只有吸卻沒有呼。」讀完書之後,透過整理筆記和寫作的過程,能夠整理思緒,思考自己的所得。像我每次把寫好的文章上傳到部落格,看到有人回應或留言就很高興。如果有人正好看過這本書,就會很期待知道對方的感想。此外,個人覺得很不錯的幾本書,都是朋友或同事推薦的,每個人時間都很有限,多認識一位愛書人,就等於視野拓展了很多倍。

【The Carolina Way – Leadership Lessons from a Life in Coaching】

Smith 坦承跟企業界的老闆比起來,領導學生簡單和單純的多,球員們很想進入和留在北卡籃球隊裡面,員工則較少有如此旺盛的企圖心。幸好教練的管理和領導哲學有很高的程度適用於職場管理,書中每一章節的「Business Perspective」也有不少企業管理的實例和做法可供參考,絕不是單純的籃球書籍而已。既然K 教練的「Leading with the Heart」和禪師 Phil Jackson 的「Eleven Rings」都有發行中文版,說不定哪一天這本書會出翻譯版,造福更多想瞭解北卡大學籃球隊的球迷。

P.S. 書中提到一個笑話很有趣,曾經有球員告訴母親 Dean Smith 教練即將造訪家中的消息時,母親很高興地說:「北卡大學真好,竟然願意派學院院長來跟我們聊聊!」殊不知 Dean 是名字並非學院院長的意思。


【延伸閱讀】

看看另外兩位 NCAA 知名教練的領導哲學:

『Wooden On Leadership / Wooden』讀後感想 – John Wooden / 約翰‧伍登教練的領導哲學和人生智慧 (上)

『Leading With the Heart』讀後感 – Coach K 的領導哲學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ick Pitino 於 2013 年入選籃球名人堂,同年率領 Louisville 大學贏得 NCAA 大學男籃冠軍,連同在 1996 年帶領 Kentucky 大學,是唯一在兩所不同學校都奪冠的籃球教練。著作包括紐約時報暢銷書 Success is a Choice 和其他書籍,在 2012 年球季開打前他動筆撰寫此書,分享自己三十五年的執教經驗,建議人們如何克服生命中的挑戰。
擷取  

本篇文章分成三個部份,首先是 Pitino 的生平簡介,其次是他的人生哲學,結尾是個人感想。

Part 1: About Rick Pitino
 
1978 年 Pitino 在 Boston 大學初次擔任教練,任教之前球隊兩年來只贏了 17 場比賽,整整十五年勝率沒有過半,他幫球隊在五年之內打入 NCAA 錦標賽。接著到 NBA 紐約尼克隊當助理教練, 1985 年轉任 Providence 大學教練,第一年僅有 12 勝 20 負,第二年就打進四強。然後在紐約長大的他,於 1987 年獲得夢寐以求的工作 – 尼克隊的總教頭,到任之前整季才繳出 24 勝,第二個球季他就讓球隊拿到二十年以來的首次東區冠軍。 1989 年他前往 Kentucky 大學接掌教練職位,四年內重返四強,六年內贏得冠軍。在 1997 年他受邀出任 NBA 波士頓塞爾蒂克隊總管兼任教練,手中握有前六順位裡的二個選秀權,加上執教生涯一路走來點石成金,任何爛隊在自己調教下全都進入強隊之林,過於自滿和驕傲的結果,導致最後黯然下台。 Pitino 於 2001 年轉往 Louisville 大學任教,重新反省和力圖振作,在球隊的休息室裡,他寫上 Humility (謙卑) 幾個大字提醒自己和球員,無論輸球或贏球,保有謙遜和更進步的上進心態,終於在十二年後榮獲冠軍。


REU-BASKETBALL-NCAA_-11  

Part 2: Some Life Lessons

【The One-Day Contract】

這是本書的核心觀念,運動員常在合約快到期的最後一年有爆發性的數據,而在華爾街工作的員工可能因為一筆失敗的交易丟掉飯碗,如果我們能善加利用這種戰戰兢兢的心態,每天起床時跟自己簽一份「一日合約」,今天工作績效不如預期,明天就要回家吃自己,自然會拿出最佳表現。許多人沒有認知到時間的寶貴, Louisville 大學的教授 Phil Laemmle 在大一新生的第一堂課,會秀出一張有截止日期的免費電影票,學生們都同意拿到這張票,絕對會在到期之前用掉,接著教授告訴學生,其實每一堂課就跟一張電影票一樣,要是你不會浪費掉看電影的機會,那麼也不該缺席或者翹課。換句話說,每天二十四小時同樣很寶貴,如何運用操之在己。

Forbes 雜誌在 2013 年報導僅有百分之八的人實踐自己去年訂的年度目標,另一份研究指出新年新計畫有三分之一在一月底就停擺。 Pitino 提到承諾自己三件事情,結果就會改變:

1. Don't procrastinate:拖拖拉拉是很不好的習慣,好比應該健身時你跑去看電影。知名作家 Victor Hugo 有時候會請僕人把他鎖在屋子裏面,再把身上和其他衣服都拿走,讓他無處可去,只能聚精會神留在屋內寫作。「一日合約」的好處之一,在於一旦你能完成每天該做的事情,一天結束時會感覺過得很充實,並滿意自己的表現。

2. Don't give in to discouragement:簽下「一日合約」不代表每天都會順順利利,令人氣餒的事情依然會發生,尤其是你把焦點放錯地方時,想著未來卻忘記眼前的目標。 Pitino 到波士頓塞爾蒂克隊當總管和教練時,一心想大刀闊斧做出變革,顯示自己優秀的行政能力,忽略了教練的本分,善加指導球員。

3. Don't quit:即使你有很多優點,例如專注、謙虛、熱情和恆心,一旦舉白旗投降,一切就前功盡棄了。我們都會遇到諸事不順的一天,上床時覺得今天真是糟透了,但是千萬不要放棄,再簽一份「一日合約」,堅持下去就會看到轉機。

要如何執行「一日合約」呢?如果只有一天把球隊變得更強,你會怎麼做?每晚睡覺之前, Pitino 會注意自己今天是否在球員和教練團面前表現出正面積極的態度、和去年同一天相比是否有進步、身為老板怎樣看待自己的績效、還有擬定隔天的計劃,從凌晨六點半起床到就寢之間,每三十分鐘或每小時的訓練或會議行程,包括傳給每位球員的簡訊內容(文章最後有 Pitino「一日合約」的範例)。

我們必須注意「一日合約」不光是 to-do list 代辦清單,還有心態調整。現實生活中合約的每項條款是必須被執行的,簽名則代表你的承諾,所以你給自己訂的「一日合約」沒有藉口拖延,今日事今日畢,即使遇到困難或阻礙。在一天結束時誠實回答自己:「我今天有付出足夠的努力嗎?我替自己爭取到了另一天的機會嗎?」假以時日,你會離目標愈來愈近。

【The Force of Focus】

運動員都知道什麼叫做”in season”,他們在休季期間鍛鍊體能,練習新招式,等球季開打就全神貫注,準備贏得冠軍,我們可以培養相同的態度,對於設定的目標要有決心全力以赴,直到成功為止。 Pitino 舉出兩個例子,一位是在車庫工作的 Gus Hauser,屢次寄履歷表甚至攔下他,表達想當助理教練的意願,最後打動 Pitino,面試通過後變成 Louisiana 和 Lafayette 全職助理教練。還有名不見經傳的高中生 Tim Henderson,不斷寫信說想參觀球隊,讓 Pitino 不堪其擾而答應對方,後來成為正式球員,並在四強賽投進兩顆三分球,幫球隊克服十二分的落後劣勢,進軍冠軍賽。

Pitino 認為可藉由三種方法達到專注的境界:

1. With a plan:「聚焦在當下」的狀態不會自然發生,要透過有意識的規劃和行動。身為教練,每天要擬好計畫並精確執行,每一段練習都是以分鐘為單位,強迫自己養成準時的習慣。

2. Being healthy:球員在比賽時不能太快出手,透過戰術不斷導傳,藉以消耗對手體力,在比賽後期於攻守兩端露出疲態。而教練團每位成員都維持良好體態,一個原因是以身作則,另一個原因是能發揮更好的表現。研究指出一個人準時上床、不要吃太飽、定期運動,以及在一天中幾次簡短休息,工作效率會高於其他同事。

3. Take time away:一般人連續工作九十分鐘到兩小時生產力最高,因此要適度安排休息,每年還要額外計畫假期,像 Pitino 每一年固定休兩次長假,完全跟籃球脫鉤。這些休息可以讓你適度放鬆,該專注時很快進入備戰狀態。 Pitino 曾對球員說:「你們必須了解週五和週六兩天,以及其他天的區別!」

rickpitino  

UCLA 的傳奇籃球教練 John Wooden 曾說:"Don't mistake activity for achievement." 不要每天都很忙,但全是瞎忙,把心力浪費在不對的事情上;拳王 Ali 說過:"Often it isn't the mountains ahead that wear you out, it's the little pebble in your shoe. / 通常讓你心力俱疲的不是在眼前的巨大障礙,反倒是枝微末節的細節。" 有目標固然是件好事,如何執行每一項任務更為關鍵。每一天你都要保持規律作息、良好習慣,有毅力地按照計畫完成每件事,相反地,晚睡晚起、大吃大喝、缺乏運動,很容易自己被自己打敗,更別提能夠達成什麼目標。

【The Trap of Technology】

專心亦代表適度控制或遠離科技產品,先來看上班族的影響-Salary.com 和 AmericaOnline 的調查顯示,美國員工在一天八小時的上班時數裡,平均有將近一小時在瀏覽網頁,從事跟工作內容無關的事情。而 USA Today 報導美國員工平均每 10.5 分鐘會被 email、即時訊息、簡訊或 Twitter 打斷正在處理的公事,之後需要 23 分鐘才能重回正軌,總計每年經濟因社群媒體損失高達六千五百億美元。

那麼對於球員的影響呢?Pitino 曾跟一位籃球選手面試時,由於對方不斷低頭看手機和想回覆簡訊,還沒結束他就打消錄取的念頭。至於 Twitter 的使用,除了讓你分心,佔據本來可以好好練習,或從事自己設定目標之事的時間,還減少你和隊友互動的機會。假設有人被雇用每天故意用 Twitter 激怒你,引發筆戰,你會浪費更多的精神,一整天的心情大受影響。而且要記得網頁上寫的每句話,都有人在看,包括球探在內,有位球員就因不當言論,影響未來的運動員前途。

Pitino 對於球員的規定和自己小孩無異,有球隊活動或家庭聚餐時,所有人的手機通通關機,從去年開始,他甚至和家人去餐廳吃晚飯也不帶手機,當你和生命中重視和珍惜的人相處時,被迫中斷去回沒有太大意義的簡訊,是他覺得毫無道理的一件事。 Pitino 說:"If you are in season in your life or career, you can't afford to take too many technical timeouts." 因此他規定球員在球季進行期間,即使是假日或沒球賽的日子,一律不准用 Twitter,更加集中精神在球隊練習或準備比賽,不僅贏得冠軍,更創下隊史最高的 GPA (課業成績平均點數)。

pitino_graphic  

另外,曾有研究用 MRI 核磁共振設備,比較每天上網兩小時和十小時的大學生腦部掃描結果,重度網路使用者的灰色部分較少,就是用來思考的區域。還有專家認為使用網路愈久,等於訓練自己的腦袋更適應被分散注意力,專心的難度被迫提高,曾在 Microsoft Research和 Apple 服務多年的主管 Linda Stone 提出過 “continuous partial attention” 一詞,她說過:"We're always focused on everything without really focusing on anything. / 我們看似對每件事情很專注,其實根本都心不在焉。"

專注的力量,好比靜下心來看幾頁書,是現代人欠缺的特質之一, Pitino 覺得透過幾個方法能重回專心狀態:

1. 檢視你一天之中花多少時間在網路和社群媒體上,找出模式和習慣,才能研究如何改善。

2. 訂好某個時段花 15 到20分鐘回覆簡訊和私人 mail,然後就專心工作,直到下一段休息時間才繼續。

3. 對程式工程師或作家來說,他們的做法是把網路關掉,甚至改用傳統打字機,避免讓自己分神。

4. 每使用電腦一段時間,就起來走走或眺望遠方的景色,讓腦袋有時間可以休息,之後會更加專注。

5. 你不能讓上網成了逃避的管道,遇到困難就退縮是人之常情,但太快和太常放棄,最終會花更久的時間完成目標,甚至一事無成。同時不能太陶醉在社群媒體上別人給的恭維,失去理性認知,自我感覺太良好。

【Meaningful Distraction】

上面提到的是分散你注意力事物的負面影響,而帶來正面效果的是 Meaningful Distraction ,指任何能幫你暫時遠離手邊事情的嗜好或消遣,例如閱讀、寫作、運動,甚至當義工,在休息後充滿能量和感到滿足,有助於維繫你的效率。就跟理財專家建議要分散風險一樣,你不能把全部時間奉獻給工作,遲早會筋疲力竭,所以要規劃娛樂或消遣時間。 Michael Brickly 博士曾在書中指出,嗜好讓你在心態上永保年輕,至於最理想的嗜好跟自己的熱情有關,時間一久,有可能發展成第二專長。

假期也是一種 Meaningful Distraction, Pitino 累積平常的休假時數,每年球季結束時,帶全家人到其他州或出國度假八到十天。夏天時則安排周末假期跟教練團隊一起過,聊天的話題大部分跟彼此的家庭有關,假如談到工作,都以輕鬆的玩笑居多,不過每次假期結束他都能得到啟發,怎麼讓球隊在下個球季變得更好。

【The Power of the Positive Mindset】

籃球教練 Bob Knight 曾說過:"Having the will to win is not enough. Everyone has that. What matters is having the will to prepare to win." Pitino 不贊成濫用 Positive Thinking 這個近年來很流行的名詞,「正向思考」不是魔術,立即換得好的結果,應該是要具備 Positive Mindset (正向心態),這是透過你對自己的自信,以及所下的苦功得來的。

每晚躺到枕頭之前,要先培養 Positive Mindset,以及規劃隔天的目標,這樣潛意識會在睡夢中保持樂觀,並以建設性的態度開啟新的一天。 Pitino 的做法是在睡前停止收看會影響心情的新聞,改為閱讀一本好書的幾個章節。另外,他的教練團隊會在每天晚上或隔天早上,發送帶有正面涵義的簡訊給每位球員。還有, Louisville 的足球教練 Ken Lolla 每晚刻意在床邊故事加入具有教育意義的訊息, 讓孩子們用正面的態度面對明天。

除此之外,以怎樣的心情替每一天拉開序幕很重要。 Pitino 每天 6 點到 6 點15分起床,開始拉筋和使用滑步機,沖澡後開車前往學校。途中絕對不聽政論廣播節目,以免心情變差。以前第一個晨間會議 Pitino 老是咄咄逼人,讓教練團成員都不好受,現在他改用一則正面訊息替當天定調,營造輕鬆的開會氣氛。既然我們會花時間去規劃假期和退休,也能用同樣的方法安排每一天。

不只內在的情緒,還要瞭解如何應付外在的負面干擾。你的身邊難免會有不快樂或愛發牢騷的老板或同事,要想辦法瞭解他們的壓力和傾聽他們說話,這樣做不是讓對方影響自己的心情,是把這些當成完成目標所面臨的挑戰之一。假設你置身於很糟的工作環境,想像某一天自己很想去的公司來電詢問工作表現,如果上司和同事都給予肯定,讚賞你的樂觀和積極,那已經成功一半了。在練球的時候, Pitino 告訴球員:「我不會因為失誤或失敗評估你們的表現,而是取決於你們面對的態度」。球賽中發生致命失誤時,他會說:「現在就把剛才的失誤忘記,比賽還有時間,仍有希望逆轉戰局。」我們可以接受失誤,可是不能接受隨之而來的負面情緒,會連帶產生更多不好的結果。總結來說,光是正向思考是不夠的,要有計畫,加上行動,勇於面對過程之中的困難,並提醒自己時時聚焦在設定的目標上。

940x  

【Building Your Bridge】

當 Pitino 二十四年前在 Boston 大學開始第一份教練工作時,想要贏得比賽、培育好球員,以及在成功的梯子上努力往上爬。時至今日,他認為把一座梯子的比喻改成一座橋更恰當,上面有各式各樣的人與你相遇,一起共事,然後幫助彼此往各自的目標邁進。這是領導者的使命之一,如何讓屬下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Pitino 曾經帶過的教練和球員們,一共有 28 位後來當上教練。例如在 Boston 大學時,三位日後擔任大學教練;兩位被聘請為 NBA 教練 (其中一位是現任馬刺隊的 Greg Popovich);還有一位當選塞爾蒂克隊的首席球探。他給新手教練的建言是:

1. 不要以貌取人:挑選助理教練團時,他會找尋未來足以擔當總教練的人選,但不能用外表或書面報告評斷個人潛力。當年一位年輕人不停寫信給在 Kentucky 任教的 Pitino,說有極大興趣想要了解球隊,即使 Pitino 請他到別處找工作。後來對方如願擔任學生經理,盡心盡力做好大小事情,並負責錄影帶剪輯和情報收集,他就是從 2011 年起的溜馬隊總教練 Frank Vogel。另外, Pitino 帶年輕的助理教練去 Providence 大學時,本來以為對方沒在大學打過球,日後不會有太大作為,沒想到他對籃球懷抱極大熱情,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情有無比的毅力,為了每天早上第一個到辦公室,乾脆睡在裡面,這個人就是 Jeff Van Gundy,一位成功的 NBA 教練和球評。

2. 不要認為自己什麼都懂:總教練應該避免自認是整間會議室裡最聰明的人, Pitino 的用人原則是找願意對這個球隊做出承諾,每天挑戰自己讓球隊變得更好的助理教練。當他回顧執教生涯,發現從許多帶過的人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Part 3: Key Takeaways

以下是自己讀完書的三點感想:

【Pressure is a Privilege】

Louisville 大學在和 Duke 大學爭搶 Final Four 席次的比賽時,陣中的控衛 Kevin Ware 奮力跳起來防守,落地後不幸骨頭刺穿小腿,造成開放性骨折的嚴重傷勢。他雖然當下痛到快昏過去,卻想著自己有資格哀號,也能藉此激勵隊友, Kevin說:「我會沒事的,別擔心,幫我拿下這場比賽的勝利!」於是全隊士氣大振,最終大比分擊敗Duke 大學。 Marquette 的教練 Buzz William 送給他的卡片寫著:"It's not hard to live through a day if you know how to live through a moment." 遇到困境時,你可以把它視為討厭的對手,或者激發潛力的催化劑。如果你能夠克服難關,一定能用相同態度面對一天之中的其他挑戰。

kevin-ware-louisville-teammates  

NCAA 男籃錦標賽被稱作瘋狂三月 (March Madness),輸一場球就打包回家。為什麼為了一場 40 分鐘的比賽,眾多大學球員要從夏季起費心練習,在球季每場比賽竭盡全力呢?因為那是一種態度,一種自我要求。假使你在比賽時大幅落後不輕言放棄,那對於生活中的阻礙也不會輕易認輸。生活和工作都相同,出門後要抬頭挺胸,像是鎮守溫泉關的斯巴達戰士,永不退縮,當你知道如何認真去過每一天,就可以完成人生中想做的每件事。

【Proper Preparation instead of Luck】

有些人會咒罵今天過的真不順,自己有夠倒楣,事實上低潮或不順遂不可能不存在,我們能做的就是擁有正面的心態,做好應有的準備。 Pitino 用一位體能條件很好的球員 Chane Behanan當例子,總是因自己投籃不準而洩氣, Pitino 跟他說:「既然你從來沒有花時間練習成為一名更好的射手,就沒有權利抱怨自己投不進。」就跟什麼功課都沒做,連公司在賣哪種產品都不清楚,面試落選還自認懷才不遇,真正該怪的人是自己。

以前在打籃球時,我會提早去練習投籃,週末公司室內體育館鐵門一開就報到,每一場三打三比賽前規定自己要投進 120 顆空心球,即使總共要投到兩百多球,彈進去的、不該進的球全部不算,務必練到出手時就有感覺會進為止。有些人不用熱身或練投,上場依然神準,相較之下,即使有先練習,打球時外線依舊時好時壞,但至少盡了本分,況且練習讓我多點信心,投進的每一球都不是偶然,是已經在相同位置投過幾千球的結果。

【Time Management】

我很認同書中的「一日合約」觀念,善加規劃你才能「擠出」多一點時間,早睡早起、認真專注、持之以恆,培養正面能量,每天才能朝自己的目標更靠近一點。

有些朋友以為我很閒,有很多時間看書、整理筆記和寫文章,其實假日跟大家一樣都安排既定活動,最完整的讀書時間是周末在火車上,平常僅僅利用每天早上的 40 到 50 分鐘。既然下班時間無法控制,乾脆規劃「早自習」,感覺偷到一點私人時間。人很奇怪,每天上班之前跟時間賽跑時,把一分鐘當十分鐘來用,分秒必爭,閱讀一個章節或寫幾段話;難得周一到五某天有國定假日時,大半天的時間東摸西摸,好像只有幾個小時,沒做什麼事情。

另外,書中有提到盡量遠離負面的人事物,多接觸正面的人事物。每天起床到出門之前,挑出和聆聽最適合的早安曲,讓自己沉浸在愉快的心情中,那個旋律會在腦海中徘徊,成為一整天的主題曲。相對地,睡覺之前不要收看政論性節目,讓心情變壞,影響入睡,以及隔天起床的情緒。此外,要期許自己當個樂觀的小太陽,不是悲觀的黑洞。在公司裏面,如果時常生氣,口出惡言,成天一張臭臉,別人都不敢和你多接近。在 Facebook 上面,要注意所有罵人的話和負面言論都會留下痕跡,一時的痛快比不上長久的影響,寧可不說,或者發表正面的訊息就好。

【The One-Day Contract】

說實話,由於運費太貴,一次在 Amazon 買書至少湊到三本,所以才挑到這本書,不過讀完之後有許多收獲。 Rick Pitino 說過:"Life isn't about having the perfect position or job that is made for you. More often, it's about succeeding at the job given to you, and it is about building your resume and reputation in order to climb the next rung. / 我們不能成天幻想擁有為自己量身訂做的夢幻職業,要想辦法在現有的工作崗位上做到最好,累積名聲和履歷表的成就,才能繼續朝下一個目標前進。" 而「一日合約」不失為實用的方法,不是一年或五年計畫,想到就打退堂鼓。今天就可以動手去做,讓每一天過得更有意義!

P.S.
1. Pitino 在 2013 年率領 Louisville 大學奪冠後,履行和球員們的承諾,在自己身上刺青,後來 Obama 總統接見他時,還開玩笑說:「你贏得了值得終生紀念的禮物 – 網路上隨時能找到你裸露上半身的照片!」

rickpitino_tat02  


2. Pitino 的「一日合約」,以 2012-2013 球季開始前的第一天為例:


6:30 am – 充滿幹勁地和教練團開會,挑戰他們比上個球季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7:15 ~ 7:45 am – 和防護員以及體能訓練師開會,除了檢查全隊的健康和體能狀況之外,告訴他們要讓球員們的肌耐力和體態變得更好。

8:00 ~ 8:42 am – 和控球後衛球員們的訓練課程,教導他們正向觀念,並在練習中改善他們的技巧。

9:00 ~ 9:42 am – 和得分後衛以及小前鋒們的訓練課程。

10:00 ~ 10:42 am – 和大前鋒們的訓練課程。

11:00 ~ 11:42 am – 和中鋒們的訓練課程。

12:00 ~ 1:00 pm – 喝果汁和運動一小時,去年是 45 分鐘,今年雖然年紀更大,但目標是讓自己變得更強壯。

1:30 ~ 2:45 pm – 觀賞錄影帶,不管是上一季的比賽或是本季的球隊練習。

3:00 ~ 3:15 pm – 每一天換不同主題跟全隊說 15 分鐘的話,用意是激勵他們。

3:15 ~ 5:15 pm – 按表操課和精確執行的戰術演練,每一項練習以分鐘為單位,在「一日合約」上提醒自己要保有熱情和審慎以待,不要成為例行公事而懈怠。

5:30 ~ 6:30 pm – 和教練團成員開檢討會議,聆聽大家提出的改善意見。

晚上 – 回家用餐後,處理招募球員的電話和傳簡訊給球員,回顧自己今天的表現,重新簽一份「一日合約」,擬好明天的計畫。

【延伸閱讀】

來看看 Duke 大學 K 教練的領導哲學:
『Leading With the Heart』讀後感 – Coach K 的領導哲學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些日子介紹過Paul Sturgess這位全世界最高的職業籃球運動員,此篇則是要稍微介紹Sturgess在哈林巫師籃球隊時期的前隊友Jonte Hall。在哈林籃球隊藝名叫作”Too Tall”、也就是「有夠高」的Hall,實際上卻是哈林籃球隊史上最矮的球員。身高僅5呎2吋(約157公分)的Hall,以前在球場上與藝名叫作「小不點」”Tiny”的Sturgess總是令觀眾莞爾一笑,身高矮人一截卻有著籃球夢的Hall,雖然打進職業聯賽的機會可說微乎其微,但懷抱夢想的他卻在全世界最知名也最另類的籃球隊發光發熱。

Too tall & Tiny  

( 在Paul Sturgess離隊前,這個組合可說是哈林籃球隊的活寶)

  幾年前,Hall還是一家清潔公司的小職員,但懷抱著籃球夢的他,卻勇於成為哈林籃球隊的一員,且是這支擁有輝煌歷史的籃球隊86年來最矮小的球員。每場比賽Hall都用他中場超遠距離跳投和令人嘆為觀止的運球技術讓觀眾拍手叫好。在面對「靶子隊」華盛頓將軍隊的嚴防時,常常只見他在人群中運著球,運球同時還時而搭配街舞式的臥倒等動作,唬得對手一愣一愣。在哈林籃球每年150場的巡迴表演賽中,Hall將他的籃球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

  「祈禱、努力與堅持,才造就現在的我」Jonte Hall說,巴爾的摩出身的Hall也曾經在大學時期加入校隊,但因身材劣勢苦無表現機會,且因為家庭因素放棄念完大學,而現在的Hall卻成為哈林球星的一員,「我現在所擁有的全是上天的祝福。」Hall感性的說。

  即使大學時期苦無機會,也沒有職業球隊青睞,Hall還是不願意放棄籃球。2009年,好不容易找到目標的Hall將希望押在哈林籃球隊的靶子隊,也就是華盛頓將軍隊身上。Hall寄了一捲自己比賽時的錄影帶和一封電子郵件,希望對方給他個機會試訓,將軍隊看到錄像後驚為天人,沒多久便簽下了Hall,並安排他和四個球季普普的高個兒一同先發。

  結果在比賽中,Hall的表現卻超出兩隊預期。在將軍隊一如往常的像群傻子一樣被慘電的同時,只見Hall一個人接連命中多顆大號三分,且就像那些哈林球星一樣如入無人之境般瘋狂的運球過人。於是在將軍隊待了約一年半後,哈林籃球隊二話不說就將Hall延攬入隊。

too_tall_hall_0  

(躺著運球戲耍對手)

  「當他們打來通知我入隊時,我忍不住哭了」Hall回憶道,「我媽和我其他家人也都喜極而泣,他們之後還上網訂了我的哈林球衣,每回我回鄉時就穿在身上。」哈林籃球隊並未公布Hall的薪資,但也表示這僅僅是他們20年來第二次延攬死對頭將軍隊的球員。「這不常發生。」哈林籃球隊高層表示,「但看到他的表現後,我們認為他的技巧、能耐及決心都能夠成為我們的一員。」

  「我一直想和個跟我一樣小隻的隊友搭擋,但這傢伙真的『超出』我預期太多了!」Hall的隊友,身高五呎九吋、綽號「螢火蟲」的Tay Fisher笑著說。從Hall被取名叫「有夠高」開始,隊友就常用身高開他玩笑,每到一個球場的休息室,隊友就會瞎起鬨說:「嘿!高個!摸的到天花板嗎?」「通常他一個助跑起跳,大多都能摸到。」六呎三吋的隊友、綽號「班機航班表」的Hebert Lang說。

  「『有夠高』不像一般天賦異稟的球星,而是比較老派的那種」隊上的老將Lang繼續說道,「他的認真程度給了小孩子們一種模範,『有夠高』的經歷告訴大家,只要專心致志、把握機會,好事自然會發生。」

  天生就受到身高限制的Hall從小就喜歡籃球,也曾經問過母親,為何自己不像其他人一般高。但父母分別為五呎四吋和四呎九吋的Hall要長高也並非易事,於是Hall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投射上,曾是Hall教練的Durce Jackson教練表示,Hall是位受教、努力且有防守能力的球員,且甚至在三分線後面好幾步都是他的射程範圍。由於母親生病,Hall只念了一年大學便棄學出去工作,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籃球,且和教過他的教練們不時有聯絡,得知Hall最終加入哈林籃球,教練們無不給予最大的祝福,而Hall本人則是充滿感謝。「我要在這打到打不動為止。」剛加盟時Hall就這麼說,「我感覺就像贏得冠軍一般。」

  和尼克球星Carmelo Anthony私交甚篤,偶像則是同是著名矮將的Earl Boykins,即使現年32歲的「有夠高」打進職籃的機率微乎其微,但憑著一股對籃球的熱忱,Hall仍然在哈林巫師這支有輝煌歷史且與樂性十足的球隊寫下屬於自己的一段傳奇。當年哈林籃球隊給Hall起了個和身高完全相反的綽號「有夠高」藉以娛樂觀眾,但或許這個名字取對了,因為Hall對籃球的愛是真的很高很高。

Tootall  

 

 

延伸閱讀:世界最高的現役職業籃球運動員--Paul Sturgess 

資料來源:巴爾的摩太陽報、哈林籃球隊官網

圖片來源:哈林籃球隊官網philipsarena.blogspot.t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m vs dr

 

今天下午到輔大去,在教育部的校園體育記者培訓課程中跟參加的大專學生分享運動行銷。本來以為這樣的活動參加的人不會太多,想不到竟然有七、八十人報名,整個教室坐的滿滿的。看來對體育媒體工作有興趣的大學生還真不少。

 

因為我負責的課程內容是運動行銷,難免會說到一些我工作上的事情,所以就有學生在課後提問說,那現在Derrick Rose又受傷了,adidas該怎麼因應呢?

 

唉!該怎麼因應呢?

 

美國adidas甚至global層級從產品到業務到行銷應該有許多人在傷腦筋中。這是影響adidas全球的事情啊!是的,一個運動員的受傷會影響我們整個品牌的全球業績。

 

運動行銷這個產業一大部分就是跟運動員有關,表現優異的運動員建立起個人的知名度受歡迎程度,運動品牌及其他非運動品牌就會評估他的人氣效益,運用他場上的表現及場下的人氣來帶動產品的銷售。銀行等金融機構找王建民或曾雅妮代言固然是這樣子,希望客戶及潛在客戶因為對王建民或曾雅妮的喜愛也能夠移情到金融機構來;運動品牌更是直接,如果運動員表現OK,我們請他穿我們的鞋子服裝上場爭取有價值的曝光;而如果是像KobeRose這種超級運動員,那就直接量身訂做他們個人的代言鞋款,企圖將他們的知名度及球迷的死忠直接轉換成銷售金額。

 

但運動行銷相當大的風險也在於運動員個人隨時存在很多風險,不像7-11OPEN將而OPEN將永遠就是那個樣子(這個例子很爛,應該不是去找OPEN將吧!根本就是直接創造出來……),或者找林志玲或金城武代言,反正這兩位根本就是凍齡帥哥美女好像都不會變;再不找吳念真來念念台詞,反正這位台灣歐吉桑感覺永遠那麼值得信賴又感性。

 

但運動員的表現常常會因為各種不同理由而有變化。王建民之前的小三醜聞造成形象受損因而丟掉了幾個代言廣告;曾雅妮近年來打不出好成績排名直直下滑使得她的代言說服力及身價也跟著下滑。美國自行車名將阿姆斯壯(Lance Armstrong)今年初終於鬆口承認自己使用禁藥,他個人得到解脫,但找他代言的廠商危機處理的天昏地暗。

 

但對運動員影響最大最直接的,可能還是運動傷害了。

 

Rose2012年寄後賽受傷,2012-13球季整年報銷,連帶的代言鞋款的銷售當然也會受到影響。不像競爭對手因為簽約球星眾多,傷了一個Kobe但還有小皇帝還有KD還有CP3還有大鬍子等等沒完沒了;Rose受傷對我們的影響比重真的很大。好不容易盼到他復出了,卻僅僅打了10場球,然後又是一個讓我們欲哭無淚的season-ending injury。到這個地步我已經不去想他的代言鞋款銷售的狀況了,反正上個球季他一場球都沒打也這樣子過去了,就好像公牛隊也已經有充分經驗應付沒有Rose在的日子一樣,這個球季就這樣給他打下去吧!不然還能怎麼辦?

 

但比較尷尬的問題是,連續兩次受傷連續兩季報銷之後,公牛隊管理階層是否相信Rose還能夠回來?還是要用Rose建構未來球隊的核心?還是應該考慮重建球隊?

 

同樣的,adidas是否也認為Rose還是可以傷癒回來,而且重返2010-11 MVP球季的高峰?繼續帶動代言球鞋的銷售?還是應該開始放眼選取或包裝下一個潛力代言人?

 

波特蘭拓荒者隊的控球後衛Damian Lillard這時候浮出了檯面。

 

Rose一樣,Lillard身高也是63190公分(雖然我覺得應該都灌水個5公分左右),都有勁爆的體能,都號稱是控球後衛,但都有很強的得分能力跟得分慾望。兩個人加入NBA的第一個球季都獲選年度最佳新秀(Rose08-09球季,Lillard12-13球季)。更有趣的是,如果看他們在NBA第二個球季的統計數字,真是一個類似到不行。

157   

兩個人都沒有新人第二年的撞牆期,反而是破繭而出的感覺。上場時間平均都在36分鐘,平均得分Rose 09-10球季是20.8,而Lillard本季到目前為止打了28場是 21.5分,平均差別不到1分;助攻6.05.8幾乎不分軒輊,籃板、抄截跟火鍋平均都只差0.1而已。

 

差別比較大的是三分球,Rose當年每場只出手0.8次三分球,命中率只有26.7%,但Lillard 三分線把握度高很多,平均每場出手7.3次,平均投進3.1顆三分彈,三分線外的命中率高達42.6%。這也讓他成為很難防守的球員,因為他切入能力強可是三分外線又絕對不能放,會造成防守上的兩難。相對的Rose打了5個球季平均三分球命中率是31%,單季最好的是今年10場的34%而已,這表示防守者稍微可以賭一下,寧願讓他投三分也別讓他切進來。但話說Rose能夠得到MVP當然不是隨便可以被處理掉的,他切入後的破壞力跟拋射的命中率都要高過Lillard

 

Rose09-10年的表現讓他首度入選NBA明星賽,並在隔年以更高檔的表現帶領公牛隊打出全聯盟最佳戰績,個人也以22歲之齡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年度MVP

 

Lillard今年也很有Rose第二年蛻變成為明星球員的FU1215日跟17日出戰底特律及克里夫蘭,他連續兩場在讀秒時刻投進致勝球的決殺演出,讓他突然成為聯盟的話題球星,看來也有可能以二年級生入選明年的明星賽。重要的是,比Rose更早一點的,他在進入聯盟的第二年,就帶領球隊打出好成績,拓荒者隊目前竟然是跌破所有人眼鏡的235敗戰績,在全聯盟跟印第安那溜馬隊並列第一。當年Rose在芝加哥第二年時,公牛隊的戰績是4141敗而已,公牛是在 Rose的第三個球季才晉身聯盟戰績最佳隊伍。

 

除了身材及統計數字相近以外,這兩個球員訪問台灣時我都接待過,其實個性也頗類似的,話都不多,比較內斂(相對於Dwight Howard更是如此……),但看得出來自我要求很高,很專注於籃球,相對的對於籃球以外的事物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對我們來說,當然希望Rose能夠早日回到球場,並且重拾MVP的身手。同時Lillard也能夠持續成長,成為能夠一代又一代推出個人代言鞋款的一線球星,那就太完美了。

但是不是真的能夠如此?誰都難以預期的。畢竟受傷這種事情可以說是球員的天敵,也使很多原本很有天賦的球員有志難伸變成平庸,甚至就此含恨退出球場,Grant Hill就是最好的例證。現在只能祈禱Rose不是Hill,而Lillard未來職業生涯能夠無傷無痛,不用像Rose一樣遇到這麼多磨難。

 

這是今年7Damian Lillard來台灣時拍的照片及PO

http://cschan10583.pixnet.net/blog/post/254032142

 

20118Rose來台灣時的照片跟PO

http://cschan10583.pixnet.net/blog/post/254034704

 

愛運動但是跑不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說我搬來痞客幫之後,我的部落格是被歸類在「運動名人」這樣子的類別。這坦白說很忐忑啊!因為有在看我的部落格的人就知道,我寫的多半就是工作、家庭、出去走走啦,雖然有一個文章分類叫做「就是愛運動」(http://cschan10583.pixnet.net/blog/category/3674264),但坦白講寫的多半是因為我在adidas上班碰巧跟我們的運動員或贊助的運動賽事有關的事情,很認真寫專業的運動文章?近年來其實不多。

 

但是我也的確曾經有過那麼一段很認真的寫運動文章的日子,是說已經是快20年前的日子了(天啊!真是超古老的)。那是我在淡江會計系教書的時候,閒暇之餘不愛做研究不愛寫論文(各位同學不好意思我真是失職又不求上進的大學老師啊!所以後來自覺內疚乖乖離職……),生性就是愛運動,打球還不夠,還去寫體育專欄,還去播報球賽。

 

我寫過體育專欄的媒體包括:自立早報(倒了)、自立晚報(倒了)、聯合晚報、聯合報、看球高手雜誌(倒了)……等等。寫的內容是NBANCAA籃球、美國大聯盟、職業網球等。感謝當時的體育版主編,基本上給我相當大的空間,好像寫什麼題材都行。

 

話說那時候我真的非常愛看球,而且是個網路還沒有那麼發達的時代,特別是中文的體育報導並不算多,只能上國外的網站上看英文的,又是個沒有翻譯軟體的時代;所以相對於一般人,因為我花的時間多,看英文網站的能力又不差,所以當時我真的可以被稱為專家的。但所謂的專家不能只是自己知道而已,必須要將看過的東西消化成自己的並且化成文字,坦白講還真是不容易。

 

寫體育專欄不能只是報比數而已(那是體育新聞,score board),必須有些自己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必須讓讀者能夠信服。這這這……對我來說,偶而一篇是OK的,但固定成每週專欄,每個禮拜都要寫出一篇讀者有興趣並且認同的東西,越到後來還真是越不簡單。所以寫了幾年之後我覺得自己也江郎才盡了(而且好幾個報刊都被我寫倒了),後來就不再寫了。

 

這幾年開始寫部落格後,曾經動念想過是不是再來寫些體育專業的文章?但後來做罷,還是別太專業,發發牢騷寫寫心情罵罵老闆同事(咦?有嗎?)就好。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我現在沒那麼專業了。二、現在專業的人太多了。

   

先說一有關專業的問題。隨著工作的忙碌,雖然我是在運動產業,但常常忙到沒有時間運動也沒有時間看運動比賽的轉播,大概只能看看網路新聞或者體育台的體育新聞瞭解重要賽事的結果。但要像學生時代或以前教書時一樣,花那麼多時間看球,實在沒辦法。回想起來,這七、八年來我幾乎難得看過一場NBA球賽完整的轉播,週間要上班,就算是NBA總冠軍賽期間公司的電視開著,但總不能(也真的沒有時間)整個早上站在那裡看球賽啊!HR應該會根據我們在那邊看球賽的時間決定下年度各部門人力縮減的幅度吧?

 

學生時代看NBA轉播是何等大事,總冠軍賽總是碰到大學期末考時期,但只要不是跟考試的時間衝突,不溫書也要看比賽(爸爸不乖我的三個孩子不要學)。可現在就算週末在家而且林書豪出賽也不像以前會整個上午窩在電視前面目不轉睛把球賽從頭到尾看完了。沒辦法啊!現階段生命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已經不太可能別的事情都不幹就連續三個小時只看一場球賽了。就算真的有心有時間,年紀大了的關係,在電視機前面常常看著看著就睡著了,再睜開眼赫然發現電視畫面已經變成電競聯盟了這是怎麼一回事?

 

因為看得不如以前多,也應該不如別人多,慢慢發覺很多年輕球員都不認識了,認識的多半是坐在場邊的教練跟助理教練(但尤英怎麼變那麼胖?),那麼我憑什麼發表意見呢?

 

再來就是現在網路發達,中文化資訊也夠豐富,任何球迷只要願意花時間消化,可說人人皆是行家,大家都頭頭是道。我常常看到網路新聞下面一長串的讀者留言,沒腦子無聊或者情緒性的發言固然不少,但經常也有鞭辟入裡一看就覺得是高手高手高高手(或稱NBA宅男宅男宅宅男)的意見,痞客幫之類也可以看到很多專業的部落格PO文,他們都不是體育記者,但比所有體育記者都專業,讓人覺得網路真是個臥虎藏龍(李安的片子?那再加一個電影哏好了,平民百萬球評?)的世界啊!既然有這麼多行家在,哪輪得到我這個半調子發言啊!

 

另外這陣子有人問說,為什麼不再播球賽了?

 

哈!我的年紀應該已經過時了吧!現階段觀眾要的是比較年輕然後什麼都敢說,有點詼諧再帶點無俚頭的播報風格。我年輕時是這樣子沒錯(嗎?),但現在我已經變成保守老派的老先生了,常常覺得年輕一輩播報太聒噪(其實跟我以前差不多……),但如果真的再讓我來,年輕一輩球迷可能會覺得這個老先生更煩吧(更別提傅達仁跟盛竹如你們倆就饒了我們吧)!動不動就講一些70年代冰人對J博士、80年代魔術對大鳥、90年代喬丹輪流欺凌惡漢巴克利跟滑翔翼崔斯勒跟巨猩尤英跟郵差碼龍跟史塔克頓(唉!喬丹實在太會欺負人了)的老哏。可現在已經是2013年了,現在在看球的小朋友,可能比我兒子還要小啊!BTW,我兒子都已經21歲了……。

 

再者就是跟不寫NBA專欄文章的原因一樣,現在網路媒體太發達看球的專家也太多了吧!感覺現在要在電視上播球賽,必須有新聞追追追之類節目的名嘴精神,就是要敢演,然後知道會被很多人笑話吐槽也不在乎……。

 

所以啊!這個園地我還是寫寫生活感言就好,NBA球賽我也還是偶而看看轉播跟新聞就好,重操舊業?太難太累而且也太晚了吧!

 

 

當年寫的專藍的剪報......那是一段辛苦又懷念的時光

IMG_2036  

愛運動但是跑不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 1932 年 9 月 5 日,在 Dayton 高中的美式足球場上,年僅 21 歲的 John Wooden 教練正監督著球員練習,他另外兼任棒球隊和籃球隊的教練,還必須教導英文課,但是他自信滿滿地認為能夠勝任所有的職務,因為自己是 Purdue 大學的英文系畢業生,同時也是籃球校隊的風雲人物。(在 1932年打入冠軍賽,並連續三年榮獲 All-America 獎) 結果兩個禮拜之後,他辭去了足球隊的教練,而從籃球員改當教練的第一個球季也是慘淡的 6 勝 11 敗,自此之後的 16 年,他無時無刻都在思考和學習如何當一位好的領導者,終於在 37 歲那年完成了著名的「成功金字塔」,同年接任 UCLA 大學男籃教練,開啟傳奇生涯的序篇…………



其實要成為稱職的教練、老師以及父母的條件都一樣,需要反求諸己,樹立良好的榜樣,再找到適當的教導方式,所以當過三種角色的 Wooden ,便在『Wooden On Leadership』和『Wooden』兩本書內分享自身經驗,因為書中有許多值得學習的觀念和名言佳句,所以整理之後分成上下兩篇文章來介紹,第一篇是:
- Definition of Success:描述Wooden 對於成功的定義
- Pyramid of Success:說明成功金字塔的組成特質和意義

第二篇是:
- Lessons in Leadership:其他成為優秀領導者的條件
- Key Takeaway:看完兩本書的個人感想

【Definition of Success】

在外人眼中,John Wooden 被喻為大學籃球史上最成功的教練,曾經幫助 UCLA 奪得 10 次冠軍,一舉成為 NCAA 裡面擁有最多冠軍的球隊,包括 7 連霸和連續 88 場勝利,並曾 6 次獲選為年度最佳教練,個人教練生涯勝率高達 81.3%,並先後以球員和教練身分榮登籃球名人堂。

在 Wooden 心裡,他對於成功的定義是:”Success is peace of mind which is a direct result of self-satisfaction in knowing you made the effort to become the best of which you are capable.” 成功是一種內心的平靜,而能夠達到這種自我滿足的境界,是因為你知道自己在每一方面都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毫無保留。這些話是在 1934 年他擔任英文老師和教練時寫下來的,從此以後就沒有改變過。

在 Wooden 任教英文課時,即使有些學生不夠認真,家長還是希望他能夠給孩子們 A 或 B 的成績,否則就覺得是失敗。他則認為一位資質平庸,盡了全力,但是最後才拿到 C 的學生,比那些天資聰穎,卻應付了事得到 B 的學生們,反而獲得更高程度的個人成功。

上帝很有智慧地讓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些人較高壯、聰明,總是運氣比較好;有些人較瘦弱、不靈光,人生總是諸多挫折,然而即使有這麼多外在的不同,卻有一件事情是相同的-就是每個人都有同等的機會去發揮天賦的潛能,不管你是面對怎樣的環境。另外,只有你能夠決定自己到底成不成功,因為每個人的能力和可以達到的成就都不一樣,所以不要讓外界或者別人來評斷你的成功。

【Pyramid of Success】

要想成功,光有一個冠冕堂皇的定義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還是不知道要如何到達目的地。Wooden 從自己的高中教練和金字塔上得到啟發,決定要以塔狀外形和方塊結構來創造出一個易於理解的教學工具,年復一年,他謹慎評估、選擇和試驗哪些人格特質可以幫助球員完成實現自我的卓越境界,並實際應用在領導球隊上,最後才選出 15 個方塊,並分別放在適當的位置。這個「成功金字塔」不能確保 UCLA 獲得冠軍,因為冠軍只是附帶產生的結果,最重要的是它能指引你如何達到你的能力極限,不管你是領導者或者團隊成員的一份子。


Foundation of Pyramid:金字塔的第一層可以視為成功的基礎,而左右兩個重要的基石分別是「勤勉」和「熱情」:

1. Industriousness:

在務農人家出生的 Wooden 知道如果沒有早出晚歸去種田,就不會有飯可以吃,所以這是最基本的道理,要付出才有收穫。而為什麼他要用 Industriousness 而非 Work 這個字眼?因為大多數人並不是真的在工作,只是來打卡上班,把時間耗掉,根本沒有想辦法去逼迫自己更加進步。真正的工作應該是全神貫注,不停學習和思考,無論有沒有主管在監督,或者用打卡來規範上班時間。

2. Enthusiasm:


如果你對這一份工作完全沒有熱情,只是在等下班之後去做其餘更有興趣的事情,那作為領導者的你就無法發揮出「全部」的能力,而且假裝出來的熱情很容易被屬下拆穿。只有真心熱愛這份工作,才能把熱情也感染給其他人,讓他們更喜歡和你一起做事情。

Leaders must make sure that those under their supervision understand that they’re working WITH the leader, not FOR the leader.~ John Wooden

Industriousness 和 Enthusiasm 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為少了熱情絕不可能自動自發地勤奮工作,同時這兩者也是驅動其他特質的力量,所以創造成功金字塔之後的 14 年,Wooden 從未考慮要更換它們。

在兩個基石之間的三個方塊,則代表跟別人合作時所需要的特質:

3. Friendship:


這邊指的「友誼」包含兩個要素:「尊敬」和「同袍情感」,試著想像你願意為了自己所尊敬的人和患難與共的戰友付出多少?如果你能夠做到這樣,你的屬下會更願意追隨你。此外,要記住一點:“You are their leader, not their buddy.” 不能對少數和你比較親近的人特別好,不過也不是對每個人都一樣,因為 Wooden 總是跟球員們保證,會用一套”公平”的標準去衡量他們付出,你的上場時間是由你的表現所決定的,而非人人平等,輪流抽籤當先發球員。

4. Loyalty:


一支偉大的球隊絕對不能少了「忠誠」的特質,這也是 Wooden 把這個方塊放在金字塔底層中央的原因。人們不會在一開始就帶著忠誠感來到這個隊伍,所以領導者必須先從自己做起,忠實奉行你所建立的標準和價值觀,以及效忠你的組織。其次就是要讓團隊成員知道你是真誠地關心他們,而非只是想利用他們達到自己的目標。畢竟,在婚姻生活以外,就是你跟所帶領的這一群球員會有最密切的互動和深厚的情誼。

First, do not betray yourself. Second, do not betray those you lead. This is loyalty……Remember:All that we sent out to others, comes back to us.~ John Wooden

5. Cooperation:


這邊所指的「合作」是在團隊之間互相分享意見和資訊,共同承擔責任和目標,而唯一不該分享的東西就是責備,一位好的領導者會自己接受指責,而把功勞都歸給屬下。不好的領導者則是獨攬功勞,犯錯的永遠是屬下。另外,領導者還要懂得傾聽他人的聲音,不斷尋求更好的建議和創新的方法,

Second Tier of Pyramid:金字塔第一層跟心理層面有關的五個方塊就像是最佳先發五人一樣,但是要成為卓越的團隊還需要其他特質 – 第二層的方塊代表更聰明地善用你的腦袋,成為效率更高的領導者。

6. Self-control:


「自我控制」是維持領導和團隊績效的關鍵之一,而領導者要注意你在私人生活上做的決定也會影響到你的職場生活。所以在想控制團隊之前,請先確保你可以做到自制。而自制就從掌控情緒開始,情緒就好比在場上比賽的第六名球員一樣,穩定的情緒是一種無形的優勢,Wooden 從來不會讓對手從他的臉部表情或肢體動作解讀出他的情緒。同時他也要求球員、助理教練,以及訓練員等,在比賽之中領先對手時,不能喜形於色;相對地,落後對手時,也不能灰心喪志。而在比賽結束之後,不論勝敗,都要抬頭挺胸走出球場。贏球時不需要去跟對手嗆聲,輸球時不要像喪家之犬。另外,他不太會在比賽開始前特別召集球員說話,因為如果士氣必須靠這種方法來激勵,代表情緒仍然不夠穩定,而且用久了會慢慢失去效果。如果用一張圖來代表 Wooden 理想中的團隊績效,他希望會是一條斜線,隨著每一天的練習而緩緩上升,而在球季快結束時達到每位球員的巔峰狀態。而不是有哪一天大幅進步或衰退,或者呈現起起伏伏的表現。



7. Alertness:


「警惕」代表持續去觀察周遭環境的趨勢、機會和威脅,以及自己、球員和競爭對手的變化,才能幫團隊一直改進缺點。如果你能提早看到問題即將出現的徵兆,就能及時採取行動來矯正。對於屢次嘗到成功滋味的領導者來說,很容易因為獲得的成就和別人的恭維,而志得自滿停止學習。其實你的心態反而要更戰戰兢兢,不能假設能夠輕易沿用過去的經驗再次獲勝。而且每個人的個性和能力都不相同,所以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完全適用每位球員,有些人你只要適時提醒,有些人你要額外費心教導。唯有體認到這個事實,才會用心去瞭解球員,並找出最好的教育方法。

Wooden 從不滿意自己的能力和知識,在每一個球季結束後,他都會選擇一個主題做深入探討,例如閱讀有關「快攻」的書籍、雜誌或文獻,分析專家或者其他教練的戰術,然後評估可行性之後,在新的球季作戰術的調整。另外,他也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助理教練們討論訓練課程和戰術,並且願意採用他們的提案,即使實驗結果導致球隊的連勝終止,他還是認為在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學習之處。

Abraham Lincoln once said that he never met a person from whom he did not learn something, although most of time it was something not to do.~ John Wooden

8. Initiative:


所謂的「主動」代表要有勇氣去下決策和做出改變,通常犯過最多錯誤的隊伍也會是獲勝的那一隊,不過這裡所指的錯誤不是因為不用心或者疏忽而造成的,而是在嚴謹的風險評估後所做的果斷決定。

Failure to act is often the biggest failure of all…Mistakes are a part of winning. Make sure they’re the right kind of mistakes.~ John Wooden

9. Intentness:


「專注」其實包含很多特質在裡面:決心、勤奮、不屈不撓…等,因為要看到付出的努力開花結果需要耐心等待,你會猶豫不決、會遇到挫折、會試著改變方法,甚至一直失敗又重頭開始,但是你絕對不會中途放棄。

Play to win. Sure. But lose like a champion. Because it’s not winning that counts. What counts is trying. ~ Unknown

Wooden 在 1948 年接下 UCLA 男籃教練的職務,不管是每個小時、每一天、每一週、每個球季,他和球員們都嘗試讓自己的能力持續成長,整整 14 個年頭過去了,他們沒有拿過一個冠軍。但是他們依然堅持到底,終於在第 15 年拿下校史首冠,然後二連霸,最後創下 12 年裡 10 次奪冠的輝煌紀錄。



此外,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Initiative 和 Intentness,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通常比較沒有耐心,老是希望看到短期成效;對於年長者而言,他們容易墨守成規,害怕改變。所以年輕人需要 Intentness,瞭解任何美好和值得做的事情都需要一段時間醞釀;年長者則需要 Initiative,也就是 Wooden 說過的:”Although not all change is progress, all progress is the result of change. / 也許不是所有的改變都會帶來進步,但是所有的進步必然是勇於改變的成果。”

Heart of Pyramid:在金字塔的核心區域的三項特質為:

10. Condition:


做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你必須在”體能”、”心理”和“精神” 三方面都維持在最佳狀態。事實上,如果沒有先控制好你的心理和精神狀態,也不會有好的體能狀態。舉例來說,Wooden 會告訴球員:”所有你們在今天練習中的付出和成果,都有可能輕易消失殆盡,如果你們於現在和下一次練習之間做出錯誤的選擇。” 而他的建議就是 Moderation 和 Balance。所謂的「節制」像是不該熬夜泡夜店,導致隔天練習無精打采,在還沒上場跟別人比賽之前,就先被自己打敗。而所謂的「平衡」代表兼顧人生的每個面向,領導者尤其要以身作則,Wooden 試著稱職扮好教練、老師、丈夫、父親和朋友每個角色,替每件事情設定優先順序,因為你不可能一天 24 小時,每週 7 天不眠不休地工作,那樣只會讓你在每個方面都沒有做好,甚至不只傷害到你自己,也危害到你所領導的團隊。

11. Skill:


不管是球員或者教練,都必須熟悉「所有」的技能,而不是部份而已,同時你要一直練習到可以「迅速」以及「正確」地執行每個動作。以 Wooden 本身做例子,剛當上教練的時候,他幾乎具備身為優秀球員的全方位籃球技巧,但是他卻缺乏教導球員的能力,當他開始涉獵相關知識之後,才逐漸變成比較好的教練。以球員做例子,如果一位射手光有絕佳投籃手感卻不知道如何跑出空檔,或者一位很會跑位卻籃子不準的球員,都無法在球場上做出貢獻。

12. Team Spirit:


Wooden 對「團隊精神」的定義是「願意為了團隊的目標,犧牲個人利益和榮耀」,球員不應該把追求個人數據當成唯一目標,不是老想著單槍匹馬挑戰對手,而是在隊友有更好的空檔時把球傳出去。

他曾說過”It takes 10 hands to score a basket.” 當球隊得分時,大家都只注意到最後出手的那位球員,事實上那是團隊合作的成果,有人運球過半場、有人幫忙檔人、有人傳球、有人則負責搶籃板。所以不應該有哪位球員認為那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也因為如此,Wooden 規定球員在得分之後,必須要對助攻給他的隊友點頭示意,或者比出「讚」的手勢。另外,他也會在練習時故意讓後衛和前鋒球員交換位置,讓他們更瞭解彼此的技能要求和挑戰,才會感激隊友的付出。

Wooden 反對個人英雄主義,在任教 UCLA 期間,沒有任何一件球衣退休,因為他認為球衣號碼和榮耀一樣,不屬於任何一位球員或教練,是屬於整個球隊的。另外,他也不像其他球隊只選擇一個人做為整個球季的隊長,他總是在球賽開始之前,才宣布誰有資格擔任這場比賽的隊長,負責帶領大家進場,而他的決定標準可能是在練習時的拼戰鬥志,或者嚴格的自律精神。此外,他還建議”Seek players who will make the best team rather than the best players.” 不是把最好的球員都找齊就可以變成最強的隊伍,你還要判斷球員有沒有團隊精神,對於球隊氣氛或化學效應的影響。

13. Poise:


「處變不驚」的定義就是 being yourself。不要跟別人比較,表現出不是原來的你的樣子。也代表不管外在的情況好壞,都按照自己的節奏,一步一步朝自己的目標奮力前進。

Wooden 於 1948 年到 UCLA 接手教練一職時,他不敢相信眼前所見到的籃球練習場,不但空間狹窄,又通風不良,甚至同一時間還要跟啦啦隊、摔角以及其他體育隊伍共用場地。除了被此起彼落的聲音干擾,也讓球員分心。而密集使用的地板堆滿了厚厚的灰塵,Wooden 只好每天跟球隊經理一起打掃和拖地。更糟的是因為觀眾席座位數不夠,所有的主場比賽被迫改在其他學校進行,增加球員舟車勞頓的負擔。如此老舊的設施讓許多有天份的球員不願意加入 UCLA, 他也認為這樣的場館只會讓他離奪冠的目標愈來愈遠,失望和低落的情緒連帶影響到整個球隊。而在 1961-1962 球季,UCLA 首次打入前四強,並在冠軍賽的最後 3 秒鐘,才以 2 分之差被對手逆轉。於是 Wooden 頓時領悟他不能再找任何藉口或理由,把球隊低迷的戰績歸咎於惡劣的設施。外在的環境既然他無法控制,就應該停止抱怨,並專注在他可以掌控的事情上面,之後才有 1964 年的隊史首冠。例如 Wooden 交代球員在場上時不要去看計分板,只能專注在自己手上的球,或者打算採取的動作。而他自己的首要目標也不會放在球隊的排名或者冠軍上面,而是如何在今天的練習中提升球隊的實力。



總而言之,我們不能掌控命運,但是能夠決定面對的態度,是要消極地坐以待斃,或者積極地有所作為。而且有時候困境不全然是件壞事,Wooden 在來到 UCLA 的 17 年之後,才終於有全新的場館可以使用,也許失去了主場優勢,不過這些年的來回奔波,反而讓球隊更習慣在客場比賽,讓對手占不到太多便宜。另外一個例子是 NCAA 在 1967 年修改規則禁止灌籃,隊中的 Abdul-Jabbar 覺得自己最厲害的進攻武器消失了,Wooden 請他不要失望,鼓勵他趁這個機會研究新的得分方法,最後才有名滿天下的「Sky Hook / 天勾」絕招。

Wooden and Jabbar


14. Confidence:


Wooden 的父親曾說過:”Never believe you’re better than anybody else, but remember that you’re just as good as everybody else.” 即使一勝難求,也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反過來說,也不能因為變成常勝軍就過於自大。不管面對的是從未輸球的強隊,或者戰績墊底的弱隊,都用相同的態度和最好的狀態去比賽,respect all, fear none. Wooden 不曾針對其他的隊伍收集情報,他認為與其每一週根據對手做戰術的修正,不如多花心力在自己的球隊上面。所謂的「自信」就是:只要每天都有所進步,把球隊目標和要求的達成度提升到最高的比例,就是最好的比賽策略,讓對手來針對我們做調整,以不變應萬變。

15. Competitive Greatness:


Wooden 對於此項特質的定義是:”A real love for the hard battle, knowing it offers the opportunity to be at your best when your best is required.” 不是用成功或者失敗來衡量,而是看付出的心力而定。你應該歡迎讓你有機會成長的逆境和挑戰,而非心懷恐懼。唯一應該害怕的一件事情反而是 – 沒有決心或者沒有使盡全力,讓我沒辦法成為最好的自己。他也說過:“Perfection is that you are striving for, but the perfection is an impossibility. However, striving for perfection is not an impossibility.” 完美是一個不可能的目標,但是你可以讓自己跟完美之間的距離一天一天縮小。

在 15 個方塊之外,Wooden 還加了 Patience 和 Faith,讓方塊之間的連結更加堅固,要知道成功就像馬拉松一樣需要耐心,假使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跑到終點的話,那更多的人早就投入競賽了。另外,告訴自己只要肯努力,終究會有好事發生,也許不見得每次如此,但是要相信如果我們凡事盡力,最終的結果必能如我們所願。

『Wooden On Leadership / Wooden』讀後感 – John Wooden / 約翰‧伍登教練的領導哲學和人生智慧(下)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essons in Leadership】



除了介紹成功金字塔的 15 項特質之外,『Wooden On Leadership』書中還列舉了 15 條領導者必須注意的事情,其中自己最有感覺的 5 件事如下:

1. Be what you want your team to become:


領導者,無論是老師或者教練,對於他們所帶領的團隊成員來說,擁有在家庭成員之外最深遠的影響力。而且領導者的一舉一動,遠比一言一語來的有效,所以你必須從自己本身做起,遵守制訂的標準,奉行認同的價值觀,這樣別人才會了解你的信念,知道你是個怎麼樣的人,你才能夠吸引到有類似性格的人加入你的團隊。

Wooden 帶領的大學球員們大概小他 40 幾歲,不過他仍然親身示範運球、罰球和防守等各種籃球技巧,不僅和大家一起練習,也絕不要求他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在生活和其他方面, Wooden 身體力行自己的”成功金字塔”原則,言行如一、堅持守時、整齊乾淨等,而這些良好的品德也潛移默化在球員身上。因為他的目標不只是幫助學生們變成更好的籃球員,也要成為更好的人, Wooden 希望所教導的正面價值觀和好習慣可以受用一生。

2. Use the most powerful four-letter word:(L-O-V-E)


曾經有人問 Wooden 他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就像他帶領 UCLA 籃球隊一樣?他回答說:”不!我對待我的球員就如同對待我的親生子女一樣!” 對他來說,這些球員就是他的 extended family。他說過:”I will not like you all the same, but I will love you all the same.” 人性使然,對人難免有好惡之分,但是他承諾用一套公平的標準來評斷績效,以及給予每個人相同的關愛。

每次在球隊練習之前, Wooden 都找機會關心球員的課業狀況、多久沒跟家人聯絡、感冒有沒有好一點,也會不定期邀請球員和助理教練到家裡,瞭解他們的家庭,以及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難。甚至在感恩節或者聖誕節, Wooden 還會找無法回家過節的球員們到家中共進晚餐,

書中有提到一個感人的例子, Wooden 曾經當過 Jim Powers 在 Indiana State College 的教練, Jim 由於在二次大戰時擔任 B-24 轟炸機的飛行員,差點於戰爭中喪命,所以他決定往後都不再搭飛機。在一場原本該從 Indiana 搭飛機到 New York 的比賽, Wooden 為了他租了一輛旅行車,兩個人一路開到紐約去。此外,在 1947 年的錦標賽,聯盟不允許黑人球員上場比賽, 但是陣中恰好有一名球員是黑人,所以 Wooden 拒絕比賽的邀請,直到隔年規則修改之後他才同意參賽。因為整個籃球隊就是一個大家庭,而你不會輕易拋棄你的家人。

3. Little things make big thing happen:


There are no big things, only a logical accumulation of little things done at a very high standard of performance. ~ John Wooden

如果你持續收集銅板,總有一天你可以累積到一筆可觀的財產。而每一件你細心留意,並加以落實的細節,就像是你在帳戶中多出來的零錢一樣。魔鬼就在細節裡,也是這些枝微末節的小事情導致最終的成功。而 Wooden 的每一項規定都有它背後的理由:

1) 從不在球員來學校報到前就詢問穿幾號的球鞋,因為青少年仍在成長,所以等來球隊之後才實際量測尺寸。

2) 在第一次的球員練習,他的第一個示範就是如何綁好鞋帶,穿好襪子和鞋子,因為他不希望鬆掉的鞋帶或者鞋子造成練習時扭到腳。

3) 他要求短髮,因為長頭髮會阻擋視線,也會讓汗水滴到眼睛,而且練習結束時通常是晚上,短髮比較容易乾,不會在回家的路上感冒。

4) 團隊用餐時只提供去冰的飲用水,避免可能造成的胃痙攣。

5) 分組練習時,靶子隊總是穿著跟下一場比賽的球員同顏色的球衣,模擬場上的狀況。

6) 他規定球員不可以在結束練習後,隨手把毛巾丟到地板上。而在休息室裡面,不能亂丟果皮和紙屑,所以經常有學校寫信感謝 Wooden,說 UCLA 是把休息室整理地最乾淨的隊伍。另外, Wooden 剛到 UCLA 時,發現球員們沒有制服,都是穿家中寬鬆和骯髒的 T-shirt,他立刻訂製了全新的練習服、球衣和球鞋,並要求背心一定要塞進褲子裡。而全隊搭車去客場比賽時,也要穿著西裝和領帶。除了用服裝規定來創造球員的認同感和向心力之外,他還希望球員從穿上 UCLA 背心的那一刻起,就覺得自己是屬於一個特別的團體,將會有一番不一樣的成就。此外,他也相信一位愛乾淨和謙虛有禮的球員,會比較有自信,連帶有更好的表現。相對地,不整潔的習慣和傲慢的態度則會相互影響,降低全隊的競爭力。

4. Makes each day your masterpiece:


Wooden 的父親常用這句話來提醒他要善用寶貴的時間。 UCLA 籃球隊的練習時間每天有 2 小時,每週 5 天,而一個球季總共 21 週,也就是他擁有 210 個小時或者 12,600 分鐘,讓這一群球員變成最好的隊伍,但是他從來不會浪費「任何」一分鐘。如同百米賽跑,你和你的對手都有相同的比賽距離,所以踏出的每一步都有很大的影響,甚至一個失足就讓你付出慘痛的代價。而且就算你從不休息,每天都加倍練習,你的競爭者也可以如法泡製,所以到頭來取決於誰能夠針對每一分鐘做最大效益的應用,經年累月之後便造就了不小的差距。所以 Wooden 說過:”Failing to prepare is preparing to fail.”

籃球隊的每日練習是以 5 到 10 分鐘為一個單元按表抄課,而 Wooden 手中的小卡片詳細記載每一分鐘的相關資訊,例如幾顆球要安置好在哪個地方給哪幾位球員做何種練習,完全不會浪費時間思考下一項活動安排。而每天早上Wooden 會翻出筆記本,比對前幾年同一天的練習內容,看是否有需要修正的地方。(這樣的紀錄甚至可以追朔到 25 年之前) 例如搶籃板的訓練,需要有球員負責投籃,投不進的球其他球員就能夠練習卡位和爭搶籃板,為了避免有球正好投進籃框,Wooden 便在籃框加蓋,爭取更多的時間練習。(後來這個措施因為籃球從蓋子上反彈的角度和實際籃板狀況不同而取消,不過還是可以做為充分利用時間的範例之一)

另外,他採用 Running Practice,都是讓球員一邊練習,他一邊提供建議,或者告訴他們所需要知道的重要消息,很少會集中全隊一起教學,真有必要也是把球員單獨拉到旁邊講話,其他的人繼續操練。總之,在每一分鐘裡,都讓球隊裡面的每一位球員在做他們該進行的練習,就像工廠的產能滿載一樣,出貨效率極大化。若非如此,終究只是 Activity,並不能轉換成 Achievement。好比一堆小朋友在學校的遊樂場玩耍,大家都跑來跑去,的確每分每秒都很忙碌,但純粹是玩得開心,沒有實際的成效。



在領導團隊上,Wooden 要求助理教練和球員都要守時,即使有兩位先發球員還沒出現,他依然會命令巴士司機開車。另外,Wooden 也要求他們時時刻刻都付出 100% 的努力,因為你不可能今天得過且過,然後明天用 110% 來彌補,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極限就是 100%,這就是此時此刻 Wooden 期待球員拿出來的表現。

總之, Wooden 的時間管理方式, 讓 UCLA 籃球隊每天兩小時的操練,比沒有事先規劃的教練的兩天練習量更多,更有效率。也因為基本功很紮實, 有的球員認為正式比賽進行的節奏和耗費體力的程度,還無法和平常的練習相比。

5. The carrot is mightier than a stick:


Wooden 認為仔細選擇後所決定的獎勵,總是會比懲罰來的有效,而且效果比較持久。事實上,光是先保留獎勵,就能夠視為是一種最有效的懲罰。這邊所指的獎勵不是有形的獎金或者獎盃,而是指我們從自己尊敬的人身上所獲得的肯定,可能是在背上輕拍、一個眨眼、點頭示意,或者幾句讚美。這些真誠的言語或動作,可以逐漸讓球員們充滿更多的正面能量,相反地,懲罰只會帶來恐懼。

在稱讚球員方面, Wooden 避免說:”That’s great!”,他改說:”Good, very good. That’s getting better.” 或者”That’s the idea. No you are getting it. Good.” 他認為自己傳達訊息的方式和言語內容同等重要。所以他除了仔細選擇用詞遣字,更謹慎控制音調和說話的時機,當他出言鼓勵,必是出於真誠,毫不虛偽。另外, Wooden 不會厚此薄彼,他說過:”The star of every successful team is the team.” 以一級方程式賽車為例,車手無疑是全場的焦點,好像籃球隊裡面的明星球員一樣,但是如果沒有後援補給和維修團隊的幫忙,即使只有一顆螺絲沒有鎖緊,也會造成輪胎脫落而無法完成比賽。所以領導者要讓每一位成員都感覺他們被需要,以及付出的努力得到肯定。每次當比賽結束,媒體和記者都只訪問明星球員, Wooden 反而會說:“其實當我讓某位球員在半場結束前上場,他馬上成功地做出抄截,那才是我們球隊吹起反攻號角的轉捩點!” 另外,如果有球員得了大頭症,開始認為球隊少了自己不行時, Wooden 會刻意提高音量讓他聽到,並且對其他的球員說:“你們每一個人對於球隊而言都一樣重要,只有當你們都盡好自己本分時,我們才有成功的可能!所以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比整支球隊更重要!” 除非那位球員繼續志得意滿,他才會單獨找他面談。總之, Wooden 認為明星球員得到的關愛和讚賞已經夠多了,所以他故意都在公開的場合去讚美其他球員,而在私底下才稱讚明星球員。

相對而言, Wooden 也很小心翼翼去評斷球員,他不會讓球員難堪或者做人身攻擊,他很清楚地讓球員知道,當他把他們拉到場邊講話時,只有一個目的 – 幫助他們更加進步,而且如果教練不希望他們變得更好,那他根本不用浪費時間在他們身上。有時候 Wooden 會說:”我喜歡你在防守端表現出來的積極態度,我能夠在進攻時也看到類似的表現嗎?” 這種措詞方式一方面肯定球員,另一方面也讓他們知道問題在哪裡。另外,他規定球員或者教練團成員彼此都不可以相互指責,只有自己才擁有論斷他人的權利,以免破壞團隊的和諧氣氛。而針對外來的評論,無論是媒體或雜誌,不管是讚美或批評,該得或者不該得,他都叮嚀球員不要放在心上。因為如果你讓「無法掌控」的事情影響到你的心情,那只會對你「可以控制」的事情造成傷害。例如球隊不應該因為體育雜誌報導冠軍非 UCLA 莫屬, 而因此荒廢練習。

【Key Takeaway】

以下是幾點看完兩本書後自己的收穫:

1. Character counts:


Wooden 總希望不管他帶領的球員們來自何處,當他們畢業離開學校之後,能夠成為一位擁有良好品格的人。然而事實是如果學生報到時已經缺乏好的人格, Wooden 也很難去改變他們,因為品格教育是父母親的責任。不過比起爸媽的諄諄善誘,更關鍵的是你自己決定想要成為怎樣的一個人,有多少自律的能力,是否做事情自有一套標準,善盡本分。這個內心的標準時時刻刻在監督著你,讓你很難違背良心,或者怠惰偷懶。

There is a choice you have to make, in everything you do. So keep in mind that in the end, the choice you make, makes you. ~ Anon

從踏入職場的第一天到現在,超過 10 年的時間,我幾乎都是在到達公司或者上班之前就吃完早餐,然後利用半小時的「早自習」,聽點英文或者看點書,等正式上班時間一到,便馬上進入工作狀態。而在公司裡面,也不會利用桌機或配給的 PHS 處理私事。沒有人規範我怎麼做,我也不管其他人怎麼做,因為這是我替自己訂的準則。另外, Wooden 對於成功的定義是跟自己比較,捫心自問有沒有發揮全部的潛力,這其實比上司幫你訂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或者用實際業績來衡量更加嚴苛,因為只有你自己清楚有沒有摸魚,或者雖然達成目標但是沒有全力以赴。我知道我的英文實力遠遠比不上ABC,不管是言語表達、發音,或者寫作。但是與其找理由抱怨別人好命,可以在國外長大,不如找出方法去加強英文能力。自我的成長或進步與否,永遠是「為」與「不為」,而不是「能」與「不能」的問題。更何況我也認識家庭富裕,卻更加上進和認真的人。



在等待貴人的時候,千萬不要看到某人碰上了什麼貴人,就自怨自艾為什麼你卻碰不上這樣的人。他是那樣思考、活動,所以就會碰上那種貴人,你不那樣思考,不那樣活動,所以就不會碰上那樣的貴人。但是,你一定可以碰上和你相同思路,相同電波的貴人。只要你思考得積極,電波散發得夠強烈,並且長期持續。注意,光是強烈還不夠,還一定要長期持續,前後一致。否則人家不容易找得上你的頻率。~『工作 DNA 駱駝之卷』<貴人是怎麼出現的>

另外,要想擁有怎麼樣的夥伴,請先讓自己變成那樣的人,至少當做長期目標來努力。上班工作和結交朋友一樣,都是會有磁場效應相互吸引,你的價值觀、品格、氣質和工作態度,決定你將會跟怎樣的人一起共事,以及會跟哪些人當好朋友。

2. Balance in Life:


Wooden 的籃球哲學就是 Balance,球員要能攻善守;全隊身高要平均;體能、情緒和心理狀態也要取得平衡。而人生也是如此,工作和家庭都要盡力;工作和健康都能兼顧;工作和休閒都需並重。

「一般的生涯規畫,好像是一條邏輯性的橫線。工作這一段就是從小公司到中公司到大公司,到更好品牌、更高的位階。然後再來是退休、旅遊……可是我後來就顛覆這個想法。我希望把這個橫向的線變成垂直的。最好我每一天的時間裡都有很好的工作感覺、很好的工作的過程、很好的工作結果跟呈現,因為我要服務我的客戶。之外我還有生活的感覺、我還有生活的內容。如果一天的時間實在容納不了這麼多內容,那就用一個禮拜的時間吧!如果這五天不行,另外兩天我一定要去過一點日子。」~『工作 DNA 駱駝之卷』<微型人生>

郝明義曾訪問過意識形態廣告公司的鄭松茂,談到「微型人生」的觀念,不是燃燒生命 20 年換取提早退休,或者先拼事業再回頭照顧老婆和孩子,因為錯過的很多事情無法重頭來過,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伴侶最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在身邊。另外,或許你的健康提早拉警報,運氣好一點就是賺的錢拿來看病,壞一點也可能英年早逝。所以最理想的情況就是能把一整天的時間切割之後,按照自己希望的比重分配給工作、家人、朋友和自己。如果說這是每一天起床之後的目標,相信你會找出辦法做更有效的時間運用。在科技或電子產業上班的人很辛苦,尤其是沒有辦法把工作帶回家做的研發人員。為了見家人一面,有人每天趕回家吃晚飯再回公司,也有人哄孩子睡著後再繼續工作;為了保持健康,有人下班後先去運動再繼續加班;為了心靈成長,有人再晚回家也要讀點書。此外,上班之前也是可以利用的時間,因為怕下班後有不定時的應酬或緊急任務,乾脆提早起床做點運動,每天保持這個習慣還能讓你來到公司前就有好心情。甚至因為擁有這些暫停或者空檔的時間,你反而想到了新的創意提案,或者找到更快完成工作的方法。



另外,我很喜歡 Wooden 說的這兩句話:"You should learn as if you were going to live forever, and live as if you were going to die tomorrow. 在學習方面,你必須想像自己可以長命百歲,所以需要每天不斷吸收新知,跟別人請益,才能有足夠的知識和智慧,協助你面對漫長的人生旅途。在生活方面,你必須假設明天就是自己在世上的最後一天,積極把握今天的每一分鐘,替每件事情做最佳的順序安排,記得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跟你愛的人說想說的話。

3. Advice on Marriage:


婚姻和熱戀期截然不同,不是在一段期間內單純愛著對方就好,是一輩子的愛情長跑,所以雙方都必須付出心力。Wooden 自認他有成功的籃球生涯,還有更成功的婚姻生活,因為他對於兩者都用心經營和持續改進。

1) The best way is not your own way:和伴侶相處跟帶領球隊一樣,就算你經驗再豐富,還是需要其他助理教練或者智囊團的意見,甚至接受球員的建議。在婚姻生活裡,也不能一意孤行,家裡跟皇宮不一樣,你也不是號令天下或等人伺候的皇帝,所以遇到問題或瓶頸時,要嘗試找出對於兩個人來說都是最好的方法。

2) Agree to be agreeable:即使 Wooden 和妻子深愛對方,他們也知道不可能有不吵架的時候,所以剛結婚時他們就訂出協議,要以達成共識為目標,畢竟吵贏對方,讓另外一半沒有台階下並不是你所樂見的。就是因為意見不合才要溝通,而溝通則是為了更和諧的婚姻。

3) The best thing a man can do for his children is to love their mother:如果父親能一起分擔家務,多體貼母親,傾聽她說話,關心她的健康,感激她的辛苦,不吝於在孩子面前給她讚美或擁抱,那無疑就是孩子們最好的導師,讓他們知道如何去愛一個人,以及維繫一段看似平淡卻溫暖的婚姻關係。 Wooden 22 歲時和 Nellie 結婚,共同度過 53 年的婚姻生活,而在 Nellie 於 1985 年 3 月 21 日因癌症去世之後, Wooden 都會在每個月的 21 號到她的墓碑前面,一邊緬懷往日的幸福時刻,一邊寫下深情款款的情書。而那一封又一封的情書,全部都堆在Nellie 的枕頭下方。Wooden 陸陸續續寫了 25 年,直到臨終前夕罹患眼疾才停止。



Wooden 的籃球觀念注重靠日積月累的練習換來的穩定性,而不是時有時無的火熱手感。在愛情和婚姻裡面也是相同的道理,一夜情和外遇也許很刺激,然而激情的上昇高度有多少,也代表結束之後跌下來的距離有多少,伴隨而來的失落和空虛又要找下一個人填補。與其老是在夜店尋找新的獵物,不如好好找一個對象或者跟自己的伴侶,慢慢發展一段穩定和長久的親密關係,那才是真正支持你繼續奮鬥的力量。記得提醒自己是因為她選擇和你在一起,讓你不必再空等不知道哪天會來臨的緣份、不用繼續參加聯誼或者交友節目、不會一直表白被拒絕、不再被發好人卡、不會聽到情歌而傷心,因為失戀而心碎,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感激的事情嗎? 另外,幸福不是跟買樂透一樣去碰運氣,不是跟打針一樣立即見效,就跟避免生病的原則一樣,要保持每天的作息正常和定期運動,幸福的處方則是天天用心和主動付出,「用心」代表花時間相處和談心,花心思瞭解和溝通;而「付出」代表找到更多愛她的方式,製造更多屬於兩人的小確幸。 Wooden 說過:“You can give without loving, but you cannot love without giving.” 也許有男人從小到大都不用去追女朋友,或者有女人這一生都不用為對方做些什麼,只需要享受別人的寵愛,但是我相信那樣永遠都學不會愛的真諦。

【Wooden On Leadership / Wooden】

或許有人認為 Wooden 是老古板,那些他訂出的人格特質和團隊規範都是老生常談,了無新意。但是難能可貴的是他說到也能做到,而且這絕不只是在講籃球教練的書而已,更是值得仿效的人生哲學。這兩本書和兩篇文章花了一個多月去閱讀、消化、歸納、撰寫、潤稿和校正,包括在火車上寫草稿,或者每天花個 15 ~ 30 分鐘打一小段,希望大家看完之後都能有些收穫。

『Wooden On Leadership』是一本不可錯過的領導書籍,除了觀念之外,還有收錄球員們對於教練領導方式的感想、許多經典的句子、UCLA 籃球隊的講義,以及 Wooden 的部份私人筆記。

『Wooden』則是分為「家庭和價值觀」、「成功和競爭」、「教練和領導」,以及「成功金字塔」四個部份,來介紹他對於人生和領導的觀察和體會,不過比較像是短篇集錦,每一部份收錄 30 ~ 50 條不等的建議。

【延伸閱讀】

這邊可以看到 Duke 大學和美國奧運男籃總教頭 K 教練的領導方式:
『Leading With the Heart』讀後感 – Coach K 的領導哲學

P.S. 之前曾經拜訪過 UCLA 一次,可惜那時候不知道 Coach Wooden 的故事,而且室內體育館也沒有開放,只能從門口拍照,不過我猜右邊牆上那個人像應該就是 John Wooden。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跳的聲音漸漸蓋過觀眾的喧嘩聲,即使一直告訴自己要鎮定,還是很難相信這個彷彿科幻電影的畫面活生生地在眼前上演了,身邊的球員都是 18 ~ 20 歲的年紀,而自己上次在比賽中站上罰球線已經是 52 年前的事情,無論如何,只要能夠罰進這一球,就是夢想成真的時刻……



【The Path】

Ken 從小就對籃球有濃厚的興趣,在國中和高中時期每天花了 8 ~ 10 個小時在練球和打球,14 歲時有一次打到隔天起床後竟然無法走路,醫生一度懷疑是小兒麻痺,後來才證實是過度疲勞所造成,休息了 10 天才能行走。他的勤奮練習也得到相對的回報,加入高中校後成為隊上的得分王。

雖然 Ken 的家境無法負擔大學學費,但是在高中即將畢業時,他決定要試著申請願意提供全額獎學金的大學。即使已經是家族裡第一位念完高中的人,他對於自己有更高的期許,因為不想步上父親的後塵,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礦坑中工作40 年。可惜因為一場重感冒,使他在球季末段沒有上場,倉促復出後表現也跟著下滑,導致沒有學校接受他的申請。此時 Lees Junior College 的教練主動聯絡 Ken,邀請他進入校隊,並提供獎學金和住宿。這個轉機也讓 Ken 的籃球生涯得以延續,如願以償當選大學籃球員。

Ken 的大一球季表現亮眼,初登場就拿下 21 分,球季結束後不只幫助球隊大幅改善勝率,也是陣中的助攻王和罰球命中率領先者。在暑假期間,Ken 決心要加倍練習,讓大二球季的成績可以更加進步。沒想到某一天他莫名其妙被叫到校長室,指責他用刮鬍泡胡亂噴灑教練的辦公室,並且毫不理會 Ken 的解釋,命令他即刻退學。

被陷害的 Ken 瞬間從前途看好的大學運動員,變成無處可去的輟學生,幾經考慮後他決定先到空軍服役四年。而在適應軍旅生涯之後,他被選入總部的籃球隊,是隊中的主力球員之一,並且每年都贏得連隊聯盟的冠軍。

退伍後的 Ken 從事記者的工作,並擔任報社的編輯長達 38 年。工作之餘,他也保持定期打籃球的習慣,參加了報社和幾家公司的籃球隊。

【The Moment】

在 64 歲退休的 Ken,把高爾夫和滑雪視為主要的休閒活動。而在2007 年的某個下午,72 歲的他心血來潮,拿起籃球在後院練習投籃,雖然力氣不比從前,但是感覺自己的球感還在,第二天練習時在 15 到 20 呎投籃更是連續命中,此時 Ken 的腦海中浮現一個瘋狂的念頭:“當年是因為蒙受不白之冤而被逐出校園,雖然50 個年頭過去了,但是現在的我還可以打球,或許還有小小的希望,去彌補錯過的大學籃球球季。” 接著他立刻寫 e-mail 給附近的幾所小型大學,毛遂自薦想加入校隊,經過幾週音訊全無的等待,終於有一位 Roane State 社區大學的 Randy Nesbit 教練肯給 Ken 機會,不過由於錯過了該年度的註冊期限,所以教練同意讓 Ken 用一年的時間來準備 2008-2009 球季。

為了適應強度激烈的大學籃球比賽,Ken 積極到健身房報到,包括臥舉和蹲舉等重量訓練,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他的投射範圍也逐漸擴大,能夠更有自信和更輕鬆地在三分線外出手。另外,因為想要找回比賽的感覺,他報名教會聯盟的籃球賽,對手是 25 歲含以下的球員,不幸在兩場比賽後就因傷退場。醫生的診斷是雙腳都有足底筋膜炎,許多籃球員都因此而結束職業生涯,並建議 Ken 放棄打球。但是他堅持想再回到球場,醫生只好請 Ken 接受復健療程,並暫停練習至少五週。他很有耐心地循序漸進做復健,直到腳傷狀況好轉,並及時趕上開學參與球隊練習。

然而重回籃壇之路比 Ken 想像中還要艱辛,不管是身體或者心理方面。他除了每天必須開車 112 公里往返學校之外,早上 8:00 就跟大家到健身房做重訓,還要像其他大學生一樣上課和考試;放學後就是運球、投籃和快攻等練習。即使每次上場之前都要裝戴加強保護的護踝、護膝和護腰,回到家時一樣免不了後背、膝蓋和雙腳的極度痠痛,以及分組練習時造成的身體瘀青。加上原本的糖尿病和幾年前動過的心臟手術,經常讓 Ken 懷疑自己還能夠撐多久。



他給自己訂下一個目標:要變成年紀最老,並在大學籃球比賽留下得分紀錄的選手,Ken 用 Star Trek(星艦奇航記)影集中 Kirk 艦長說過的話勉勵自己:“To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 這個動機讓他日復一日堅持下去,認真的態度漸漸得到隊友的認同。另一方面,每次搭巴士到客場比賽,Ken 都能說出那個學校或者當地的歷史和趣事,也讓隊友愈來愈喜歡他。

在 2008 年 11 月 3 日,球季開打的第一場主場比賽,當下半場還剩下 15 分鐘,球隊取得 30 分的領先時,Ken 開始期待上場的時機。當教練問他是否準備好了,Ken 迫不及待脫掉熱身衣,並回答:“I’ve been ready for 52 years!” 然後教練還在場邊安排運動腳踏車,讓 Ken 先踩著幾分鐘才換他上去比賽。

可能是過於緊張,第一次的出手就落空。但是第二次的出手 Ken 很聰明地先做了假動作,騙到對方的球員跳起來封阻,坐飛機而嚴重犯規,讓自己賺到了罰兩球的機會。他沒有想到朝思暮想的這一刻這麼快到來,如夢似幻的一切令人懷疑是不是真的。此時,看台的觀眾們不斷鼓譟,包括幾位特地幫他加油的隊友們。自己內心的壓力也讓籃框看起來小了許多,於是 Ken 提醒自己要保持鎮定和冷靜,就跟平常練習過千萬次的罰球一樣,穩穩出手就好。就這樣,第一球空心破網,他高興地舉起雙手,並和隊友互相擊掌,找回自信的 Ken 也順利罰進第二球。就在此時此刻,Ken的籃球生涯和 52 年前重新接軌,差別只是從當年的青春少年,變成今日的白髮老人而已,相同的是他仍然能夠以完美的拋物線出手,穩健地拿下分數。



P.S. 後來 Ken 才知道在比賽之前,敵隊的教練就有先跟球員放話,如果那個老頭下場比賽並拿下任何一分的話,他就會叫全隊都走路回家!

【The Faith】

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的 Ken 一夕之間變成名人,各大電視台和媒體的訪問接踵而來,大家都想看看史上最老的大學籃球選手,Roane State 社區大學主場比賽的平均觀眾人數從 100 人增加到 400 人。不過 Ken 沒有被名利沖昏頭,他不知道下次可以上場會在什麼時候,所以只要機會來臨,在比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他都格外珍惜,不管是要在籃下用力卡位,或者死命防守小他 50 多歲的球員。最終在球季結束時,Ken 一共得到 5 分,並留下助攻等記錄。

就當 Ken 滿心期待第二個籃球球季時,上天又開了他一次玩笑。大一的 Ken 修了四門課,但是西班牙語課程沒有過關,學校規定必須要 all pass 才能在大二時留在球隊。於是 Ken 去找學校認可的線上課程,趕緊補修 12 小時的學分,後來卻因為系統問題,導致學分轉換沒有在期限之前通過,最後他被迫退出籃球校隊。

之後 Ken 改為轉戰 Senior Olympic team 的比賽,由於當時沒有 70-74 歲的級別,他改打 65-69 歲的級別。在 Charleston 錦標賽的三場比賽中,在 50 分鐘裡拿下 36 分、21 籃板、12 助攻和 4 火鍋的成績。而在 Tennessee State Senior Olympic Game,他替所屬的球隊拿下銅牌,合計在四場比賽中得到 72 分。

在 2009 年的一場比賽中,四處征戰的 Ken 遭受重傷,這一次是阿基里斯腱完全斷裂,醫生宣判終生不得再從事必須跑和跳的任何運動。歷經開刀和上石膏的 5 個月,Ken 試著練習慢走,隔一陣子又嘗試跑步,後來乾脆恢復練球。他一心一意要重返球場,總算在 2011 年再次參加 Senior Olympic 比賽,這一次 76 歲的他是在 75-79 歲的級別,獲得 5 戰 3 勝的成績,並在一場比賽中包辦全隊 19 分中的 17 分。

Ken 知道他的體力不如以往,技巧逐漸退化,只會一路走下坡,但是在他的心中,唯獨一件事情不曾改變,就是他對於籃球的熱愛。就如同他在書中最後一頁所寫的:“我對籃球的渴望永不止息,直到被人放進棺材的那一天為止。在那之前,我永遠會綁緊鞋帶,做好上場奮戰的準備。在過往漫長的航程中,我艱辛地生存下來,如今雖然我已經 76 歲,但是絕對還不到棄船落跑的時候。”



【The Exercise】

Ken 有一天收到ESPN 雜誌作者的 e-mail,告訴他找到了當年害他被踢出高中校隊的同學,並提到有 7 名隊友早已不在人世。對於Ken 來說,遲來的真相沒有那麼重要,反而是因為去世的隊友而感傷。相較之下,年紀比他們還老的自己還依然在籃球場上比賽,他覺得這就是一種上天的恩賜。

You don’t stop running because you get old. You get old because you stop running.” ~Jack Kirk

超馬選手 Jack Kirk 於 96 歲參賽時說過上面這句話,Ken 直到 76 歲也還在打籃球,所以我想改成這樣也很貼切:“你不是因為變老而停止運動,而是因為停止運動才變老。”

每個人都有自己運動的目的,有人是為了減重;有人要讓自己氣色更好,看起來更年輕;有人純粹是沉浸於流汗的快感,跟 Ken 一樣去享受上場比賽的感覺。最重要的是,運動會讓我們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為了可以保持早起運動的習慣,必須按時正常睡覺,精神比以前更好。
為了可以每週排出運動的時間,必須早點完成工作,效率比以前更好。
為了可以挑戰自己身體的潛能,必須持續超越目標,身體比以前更好。

總而言之,運動是一項不用花太多錢,又能夠紓壓解悶的活動。所以我們都要趁年輕多嘗試各種運動項目,並且到老都要持之以恆地運動。

【The Timing】

看完 Ken 的自傳,除了對於他一把年紀、一身老骨頭還打死不退的態度印象深刻,更佩服他想重回大學籃球隊打球的信念。跟他年紀相仿,還在打籃球的老年人也許不少,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有勇氣,為了自己的夢想孤注一擲。並且每天咬緊牙根,投入心力練習,就為了短短幾分鐘,甚至不知道是否存在的上場機會。他不光是證明自己做得到,更啟發了其他的白髮族,到了人生的下半場或者最後一節,依舊可以活得很精彩,只要你願意踏出第一步,成功圓夢的機率就不再是零。

植物的能量是慢慢地,慢慢綻放它的光彩。就像植物一樣,每個人發光發熱的 timing 也不同,節奏也不同……上帝在萬物身上都設了節奏,會在什麼時候盛開,似乎都是已經定的。當你在哪裡盛開,那裡就是你的位置。~『我的慢熟人生』<音樂工作者-李欣芸>

在 Ken 的身上,還可以學習到一件事情:就是永遠要對未來懷抱著希望。當初惡作劇整他的同學,怎麼也想不到 73 歲的 Ken 能夠重新站上球場,甚至更加風光。

只有國中畢業,從賣檳榔靠自學苦讀轉行到房仲業,並拿到年佣金千萬的唐干喻說過:“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或許今天不屬於你的,將來也不見得屬於你,但是一定要從每次的失敗中得到經驗或收穫,讓自己比以前更加進步。每個人的資質和能力不同,工作經歷和人生體驗不同,際遇和成就也不同。要學著相信所有的難題、困境和挫折,都會隨著時間慢慢沉澱,轉化成以後奮起的能量。千萬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也要繼續努力下去,總會在將來的某一天,你會等到那個屬於你的、綻放光芒的時刻!

【The Hoops Dreamer】

最早是在 2009 年的 CNN news 上看到 Ken 的故事,那時候就有蒐集相關網路資訊,寫了一篇文章。經過三年的時間,好不容易等到他的自傳出版,馬上就在網路訂購,並請同學幫我帶回台灣。253 頁的書是大開本的設計,不太方便攜帶,31.5 USD 的價錢老實說也有點貴,不過還是想深入瞭解 Ken 追尋籃球夢的過程,因為這麼熱血且撼動人心的故事一向是自己很有興趣的題材。

書本封面



準備上場的 Ken (183 cm、86 kg,主打得分後衛)



看起來像教練其實是球員的 Ken



最忠實的啦啦隊 – Ken 的老婆 Emilia (照片中可以看到隊友替 Ken 取的可愛外號: Golden Oldie, Medicare Man)



伉儷情深



Ken 接受電視專訪的影片 (有球隊練習比賽片段 )
Old school baller: 73-year-old makes the team at Roane State

Ken 靠罰球創下金氏世界紀錄的比賽片段
Ken Mink Breaks Record, Roane State Community College

Ken 的故事可不是Uncle Drew,是如假包換的真人真事 (附上 Uncle Drew Chapter 1 & 2)
Uncle Drew

Uncle Drew : Chapter 2

【延伸閱讀】

和 Ken 一樣熱血的歐吉桑機車環島故事:
「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 / Go Grandriders」觀後感

另一個十分感人的籃球故事:
『Stand Up』讀後感 – 獨腳籃球鬥士 Scott Odom 的自傳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這一年,Jack Taylor分別轟下138、71、109分的表現,在NCAA乃至於全世界的籃球界,都在討論Jack Taylor現象。而除了Jack Taylor本身,他所屬的第3級學校.Grinnell學院如何屢次打出驚人比分,也成為全美關注焦點。

131116003418-jack-taylor-grinnell-single-image-cut.jpg

huni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小就喜愛打籃球的 Scott Odom 立志要成為一位職業運動選手,他沒有特別高,體能也沒有特別好,但是他比別人更努力加倍練習,終於在他 28 歲的這一年,踏上籃球的最高殿堂 – NBA 達拉斯小牛隊的主場,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是 – 他只有一隻左腳。



最早讀到 Scott Odom 的故事,是在 2011 年 12 月份的XXL 籃球雜誌,看完之後大受感動,興起去買自傳的念頭。於是我找到他的個人網站,卻發現書本只能寄送到美國境內,所以我在留言欄寫下自己的籃球經歷和想買書的需求,隔天很驚訝地收到他本人回覆的 e-mail,Scott 不但可以把書寄送到台灣,而且還願意在內頁簽名和寫一段話。我除了感激之外,也告訴他我會在閱讀完寫一篇文章,讓更多台灣的朋友知道這個激勵人心的故事。



【The Story of Scott Odom】

Scott 從 10 歲開始時常感覺右膝會有疼痛感,但是家庭醫師認為是過度運動造成的痠痛,所以他也持續從事棒球、籃球和美式足球等運動,直到 14 歲時才被其他醫生診斷出來是骨肉癌。把他從一個準備在校隊裡發光發熱的球員,變成了不知道還有多久可活的癌症病人。

接下來漫長的抗癌戰爭便開打了,化療讓 Scott 掉髮、經常嘔吐、體重也急遽下降,然而持續數月的療程可以讓腫瘤變小,卻沒有辦法阻止癌細胞擴散,於是醫生準備替 Scott 開刀,並給他兩個選擇:第一種手術是把腫瘤附近受到感染的骨頭切除,並以金屬支架取代,但風險是可能無法把完整的腫瘤都切乾淨,還有身體也許會對於金屬物質產生排斥;另一種手術是截肢,把膝蓋以下的部份完全切除,但是日後靠著義肢,可以保有更高程度的活動力。Scott 的雙親都希望他接受第一種手術,至少能夠維持比較正常的外觀,然而 Scott 卻勇敢地選擇了截肢手術,因為他仍憧憬著有朝一日要返回球場。

骨瘦如材的 Scott



截肢後的生活比 Scott 想像中還要難熬,外在方面,因為光頭和少一隻腳,導致他嚴重地自卑,不敢出沒公眾場所;內在心理方面,時時活在死亡的威脅之下,成天以淚洗面,既悲觀也變得很容易生氣;生理方面,因為化療而感到非常虛弱,即使在不化療的期間,也要注意血球數過低的問題,沒辦法做太多活動。而且在一年之內,Scott 就開了五次刀,包括在胸口安裝和拆除方便化療的裝置,以及兩次截肢等手術。(因為術後發生感染,只好再切除膝蓋以上的部份) 即使撐過了化學療程,等在後面的是枯燥和累人的復健過程,學習放掉拐杖、去適應和練習用義肢、重新訓練平衡感和肌肉力量,不只是要可以走路,還有一些平常人能夠輕鬆做到的日常生活動作,甚至 Scott 還想繼續從事自己最愛的體育活動。



隨著復健活動的進行,Scott 返回高中就讀,重新走入人群,還在投手丘上找回失落已久的自信,證明自己仍然足以擔任不錯的校隊投手。可惜後來新上任的教練沒有再給 Scott 機會,讓他幾乎坐了一整個球季的冷板凳。高中畢業之後,Scott 知道棒球之路已經走到盡頭,更何況就算有被其它人認同的實力,最終還是要靠別人給予表現的機會和舞台,所以他改往籃球發展,沒想到遇上更艱鉅的阻礙,殘障奧運或者民間的運動組織都沒有「站立」的籃球比賽項目,只有輪椅籃球而已。Scott 沒有因此而打退堂鼓,相反地,更堅定自己要創立一個新聯盟的決心,他印製傳單寄給全國的媒體、製造義肢的公司和 Mark Cuban 等名人(現任 NBA 小牛隊老闆),還錄製了練球的影片和成立專屬網站,終於陸續收到許多人的回應和支持,最終組成了一個 10 位球員的 AMP 1 聯盟,每位成員都曾因為癌症或者意外而動過截肢手術。(AMP = Amputee,被截肢者之意,取名叫 AMP 1 則是期望像 And 1 籃球聯盟一樣巡迴演出)

Amp 1 的球員 (每個人的背號都多了 1/2,代表只剩下一條腿)



透過AMP 1 聯盟的成立,除了讓大家更能接受身旁的截肢者之外,更重要的是宣導”凡事都有可能“的精神。這些球員不光是從絕症或意外中存活下來,更能在球場上和正常人一較高下。他們受邀到全美各大城市;曾經擊敗高中校隊;以及在一些比賽裡奪得名次;2011 年還到 NBA 的小牛隊場館,在中場休息時舉行表演賽。另外,也定期到診所、醫院或者復健中心演講,鼓勵癌症病患要樂觀面對未來。

失去了一條腿,Scott 反而比受傷之前走得更遠,完成了更大的夢想,幫助了更多的人。

【Key Takeaways】

這本書只有 171 頁,淺顯易懂,可以讀到Scott 詳盡記錄從生病到手術,以及復健和逐夢的經歷,我的收穫如下:

1. 態度決定一切:書的封底寫著:I lost my leg to cancer but I never lost my dream. 誰說得了癌症就失去追尋夢想的權利;誰說失去一條腿就必須讓自己的夢想打折。手術後的Scott 返回高中籃球校隊時,他不要求教練給他特別待遇,其他隊友做的練習他也都強迫自己完成;當 Amp 1 和競爭隊伍比賽時,也不希望對手放水,他要一場堂堂正正的君子之爭。即使先天處於劣勢,依然設定和別人一樣的高標準要求自己,才能轉化為進步的動力和能量。



整本書裡面讓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ble-bodied athletes and amputee athletes is heart, not limbs – and we don’t take anything for granted. / 正常和截肢的運動員之間的差異不在於少了一條腿,而是他們的心 – 我們從不把任何東西當成理所當然。” 想要得到上場的機會,贏得教練的信任,就拿出實力去爭取,並專注在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因為無法快速移動和跑壘,不能當一個野手或打擊手,Scott 就把自己變成可以在一場球賽中三振九個人次的投手;在籃球場上跑的速度不夠快,就把自己苦練成一個致命的三分射手。總之,懷抱正面態度的人會找出「一個」更接近成功的方法,抱持負面態度的人則可以找到「十個」做不到的理由。



2. 相信自己也相信上天:Scott 說: “God doesn’t give you more than he knows you can handle. I feel fortunate to have gone through what I’ve been through because it has made me into the person that I am today.” 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會出現什麼難關,但是要知道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原因存在。在我們發現之前,要相信上天的安排,也要對自己有信心,堅持到底就有否極泰來的可能。

回想 Scott 一路走來的經歷,從前途無限光明到罹患癌症;以為有好轉跡象又被迫動第二次截肢手術;後來復健開始有起色,投入球賽也有出色表現, 卻被新教練打入冷宮;而當生活逐漸正常,有穩定收入時又官司纏身。人的際遇會有高低起伏,人的信念卻要保持積極樂觀。如果 Scott 每次遇到困難就萌生放棄的念頭,那夢想就不會有成真的一天。而且,每次的失敗和挫折都會讓自己成長,第一次碰到就當作是練功,之後再遭遇困難,就回想過去的成功經驗,拿出同樣的精神衝過去。如同 Scott 的媽媽鼓勵他的話一樣: “Just think about all you have been through already. This is nothing.”



3. 盡其所能幫助別人:Scott 創辦了全美唯一的截肢者「站立」籃球聯盟,透過表演賽和演講,鼓舞了癌症病人。另外,他也很誠實地提供自身經歷給青少年們做參考。因為在學校裡同學把他當成怪胎,舊朋友不認他,新朋友不理他,所以當 Scott在雜貨店找到櫃檯的工作時,非常渴望有人願意接納他,即使是自己不喜歡的狐群狗黨也沒關係,甚至為了融入大家而一起行竊 (後來因為坦承犯案被罰款和強迫社區服務)。其實 Scott 可以隱惡揚善,在這本自傳裡不要提及這段不光采的過去,但是他決定真實地寫出來,只因他是過來人,希望可以提醒碰到類似情況的青少年,不要因為太想交到朋友,而犯下讓自己後悔莫及的錯誤。

【Rehabilitation Process】

當我們在生命中遭遇重大意外或者疾病時,我覺得有以下五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度過這一段艱困的時期:

1. 接受事實:事情發生的當下或者前幾個月,不太容易相信擺在眼前的現況,與其花時間去抱怨自己為什麼這麼倒楣,或者去想如果沒有生病或受傷,我一定可以完成某件計劃或表現地更好,不如心平靜氣接受現在的自己,找出還能夠做到的事情,想辦法做到最好。

2. 尋找同儕和典範:一個人孤軍奮戰很辛苦,如果有一群夥伴就多了奮戰的動力。Scott 在參加替癌症病患舉辦的營隊時,才學會慢慢接納自己,聽完別人分享抗癌心得之後,也變得開朗許多。此外,也可以找一個足以仿效的對象,認真效法和學習,例如 Scott 選擇自行車賽選手 Lance Armstrong,因為他不只撐過癌症,更在復出之後拿到冠軍。

Scott 受邀到奧運傳遞聖火,親手把火炬交給 Lance Armstrong



3. 正向思考和建立信心:David Matthew 說過:“No matter how dark the night, somehow the sun rises once again and all shadows are chased away.” 再黑暗的夜晚也有破曉黎明的一刻,所以人生裡沒有度不過的難關。Scott 長久以來不管天氣多熱,都穿著長褲不敢把義肢露出來,直到他在復健中心工作時,發現原來那些病人會因為看到他的傷勢和復原成果,而提高勤勞練習的動機。相對地,Scott 也領悟到自己就是最具說服力的抗癌成功患者,可以對他人發揮影響力,並更有信心去做其他的事情。

4. 複製成功經驗和感激:當沒有廠商願意製作符合 Scott 需求的高強度和活動度義肢時,他鍥而不捨地繼續尋找,終於有廠商相信 Scott 的夢想,替他量身訂做合適的義肢;所以當沒有公司或團體想贊助 Amp 1 時,他一樣耐心地持續宣傳,直到有人願意合作為止。在長久的恢復過程裡,便要從每一次的小小成功裡吸取經驗,並嘗試複製成功的方程式。

另外,要記得心懷感激,Scott 從患病初期的怨天尤人,到後期體認到上天給他的使命。他很慶幸自己還活著,明白他存在的目的就是去激勵週遭的人們,繼續奮鬥下去,不要輕言放棄。

5. 分享經驗和伸出援手:Scott 在患病期間受到家人、醫生、護士和其他病友的照顧,所以他也很願意去幫助別人。每年他仍然會回到當初參加過的營隊,跟病患們分享自己的故事,甚至他計畫不斷擴大 Amp 1 的規模,期望更多的截肢者跟以前一樣享受打球的樂趣,以及鼓勵更多的人追求夢想。

【Always Trust & Follow Your Heart & Dreams】



極限馬拉松的選手陳彥博在廣告裡曾說:“我們征服的不是大自然,而是自己內心的懷疑和恐懼。即使最後一秒,我都希望更靠近夢想。

如果說得到癌症,少了一條腿的 Scott 都可以憑著決心和毅力,克服各種困難去完成夢想,好手好腳的我們更沒有退縮的藉口。僅把此文獻給 Scott Odom,謝謝他寫出自己的奮鬥史。即使闔上了書本,我知道在新的 2012年,只要想到 Scott 的追夢歷程,我就會擁有更多的勇氣去面對挑戰!



另外,也用這篇文章替研究所的學弟 Kenny 打氣,不管將來是否要復出籃壇,都請好好復健,不要讓腳傷變成大好前途的絆腳石,加油!

Amp 1 的打球照片集錦:





最好是一隻腳還可以跳這麼高啦!



Scott 的練球和 Amp 1比賽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A_9bVNtbfc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很想看 Samuel L. Jackson 主演的電影「卡特教頭」,前陣子有機會去租 DVD ,看完才知道這麼勵志的劇情是真人真事,於是從 Amazon 訂購電影小說,以及 Coach Carter 本人所寫的書 『YES MA'AM, NO SIR』,裡面的許多觀念不管對從事教職者、學生或上班族都相當受用,所以寫一篇文章分享感想給大家。



【About Coach Carter】

Carter 畢業於 Richmond 高中,是籃球隊隊史得分、助攻和抄截紀錄的保持者,在因緣際會下,他返回母校接任籃球隊教練,讓球隊和個人頓時變成全國注目的焦點。本來輸多勝少的隊伍,創下十三勝零敗的戰績,此時 Carter 由於球員的課業成績達不到標準,拒絕讓大家上場比賽,甚至用鎖鍊封住體育館大門,逼他們用功念書,直到分數進步後才能繼續打球。Carter 賭上自己的前途,不惜和學生、家長及校方對峙,因為他本身是過來人,深深體會在一所被政府放棄的爛學校,還有充斥貧窮和販毒的社區環境裡,最好的出路就是能夠畢業,繼續升學,才有更值得期待的未來……

以下的文章分成兩個部份,第一部份是 Carter 的教練哲學,可以給當老師或教練的朋友參考;第二部份則是自己看完書的收穫。

Part 1: Coaching Skills:

【The Contract】

Carter 在擔任新教練的第一天,就請球員們簽署記載下列事項的合約,也召開說明會取得家長的同意和簽名。

1. 保持課業成績在 GPA (Grade Point Average) 2.3 以上。
2. 一定要去上每一堂課,而且要坐在第一排
3. 在比賽日要穿白襯衫和打領帶
4. 成為更好的社區成員

Carter 讓每個人知道能夠在這支球隊打球是一種榮幸,唯有遵守他的規定,才能享有這種特別待遇。他告訴球員們只要履行合約,那麼失敗就在此時此刻停止。從今天起,大家會學著如何像贏家一樣打球,言行舉止像個贏家,最重要的是變成真正的贏家。他不只想讓球隊獲勝,也期望球員們可以成為更負責任的年輕人,並替大眾做出貢獻。而且,不見得每個人都有機會進入 NBA 職業聯盟,所以他希望大家都能就讀大學,靠著文憑找到較好的工作。按照教育局的規定,學業平均成績 GPA 達到 2.0,便有資格在學區的校隊打球,不過大學入學測驗 SAT 就必須考到 850 分。相較之下,如果 GPA 有2.3,SAT 標準可以降低整整 100 分,而 SAT 得到高分遠比提升在校成績來的困難,因此 Carter 才做此要求。想當然爾,他的哲學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接受,有些人只想打球不愛念書,隊上前兩名得分主力在他任教當天離開,雖然不能挑選自己要的球員,不過 Carter 可以確保留下來的人都願意服從領導。



【The Self-Image and Respect】

下一步 Carter 從塑造球員的自我形象著手,大部份的人都來自單親或問題家庭,所以缺乏足以仿效的楷模。 Carter 充當他們的心理諮商師,任何私人問題都可以找他請益,一方面讓球員們知道他關心大家,另一方面確保每個人在面對難關時,不會做出錯誤的決定。另外, Carter 也在球員有好表現時,給予讚美和鼓勵,建立自信心。

此外, Carter 用言語表達對於球員的尊敬,開頭總是”Young man “,他也想辦法教導大家「尊敬」的意義,要靠自己的言行舉止來贏取別人的尊敬,不是不勞而獲。他每一天在球隊正規練習之前,要求每一個人在全隊面前發表演說,不照做的人就無法參加比賽。主題沒有限制,讓球員們嘗試公開演講,和別人溝通自己的感覺和想法。這個活動實施一陣子之後, Carter 開始指定主題,例如藝術、歷史或古典音樂,逼迫大家去圖書館找資料,同時吸收新知。等到球季過半以後,每個人從不情願轉變成迫不及待上台,他們尊敬自己,拿出最佳表現,也當一名好的聽眾,甚至有一位球員將來靠公開演說來賺錢。

【The Bigger Picture】

Carter 有時候會取消球隊練習,帶著大家拜訪舊金山矽谷的新興公司,讓年輕的創業家跟球員們分享經驗。而在球隊搭巴士去客場比賽時,他會抽空參觀博物館,激發大家學習新事物的熱情。另外,他也幫球員們上用餐禮儀課程,教導使用各種餐具的正確方法。不只如此, Carter 還把球員們按照年級分成三組,主動打掃和整理學校的不同區域。這些看起來和籃球毫不相關的活動,都是要讓球員們體認到,除了把球打好之外,其他方面也要兼顧,讓自己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The Self-Discipline and Inspiration】

自律代表不受外在因素影響,專心致力於自己設定的目標,直到達成為止。不管父母或教練,都不可能時時刻刻監控小孩或球員,所以教導他們如何過著自律的生活,不是只在你面前裝乖,就格外來的重要。自律也代表日復一日的練習,並且堅持到底。在每天的正式訓練之前, Carter 都會叫球員全力衝刺,折返跑全場二十次,觀察誰總是第一個完成,誰老是最後一名。剛開始的時候,他的兒子 Damon 都排在中間的名次,漸漸地變成第一名。 因為 Damon 每天早上五點起床,自動自發到學校的操場跑五英哩。這也是 Motivation 和 Inspiration 的差別,Carter 不常「激勵」球員,而是「激發」他們想要變得更好的念頭。因為激勵和懲罰類似,效果只有一時,也不一定有效。唯有球員們發自內心想要更加進步,才會自己投入額外的時間加倍練習。

【The Basketball Skill and Practice】

在 Carter 任教之前,球隊積弱不振,球員們也不把練習當一回事,認為自己的球技已經夠好了。他先從分組對抗和戰術演練之中,建立球員們渴望勝利的意志。然後他審慎評估每個人的長處,幫助他們精益求精,在最有自信的地方變得更強,例如更好的控球或籃板技巧。要改變多年以來養成的打球方式很不容易, Carter 對球員說:「你們學習得愈多,才會知道自己能夠進步的極限在哪裡,不過這一切都必須透過正確的方式進行,也就是付出時間和心力去鍛鍊。」而當大家感受到本身技能的提升,從贏球中獲得自信,就會更願意投入練習。

另一方面, Carter 把球隊每天的訓練項目印在紙上和寫在牆上,以分鐘為單位來表示。讓球員們看到今天要完成哪些目標,同時也清楚何時去哪裡做何種練習,才能充分利用時間,提升效率。

而在練習和比賽過程中, Carter 很少高分貝地對著球員吼叫,因為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習以為常,沒有任何效果。反過來說,如果刻意在關鍵時刻提高音量, 就能很快吸引大家的注意。



【The Team Spirit】

Carter 如何創造團隊意識?在他的家庭裡,就算只有一位孩子做錯事情,所有的小孩都連帶受罰。所以他如法泡製,讓球員們擁有患難與共的革命情感,當某人遲到或者不服從命令時,全體隊員一起接受懲罰,做折返跑或伏立挺身。當一個人有困難時,大家一起伸出援手。例如 Carter 通常是用七位姐妹的名字幫戰術命名,有一次某位球員和女友 Stephanie 吵架,無法專心在場上比賽。正好女朋友在觀眾席上,於是 Carter 就把 Stephanie 當作開後門戰術的代號,不但女友受寵若驚,兩人重修舊好,球員也恢復正常的比賽水準。

另外,迷途知返的球員 Cruz 想要重回球隊時, Carter 開出的條件是在幾天內做完兩千五百下伏立挺身和一千次折返跑,期限截止時還差五百下伏立挺身和八十次折返跑,最後是大家自告奮勇幫他完成。其中一位球員說:”One player struggles, we all struggle. One play triumphs, we all triumph.“ 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而在 Carter 因為球員成績不佳封閉體育館時,他們沒有建議讓成績過關的人上場比賽就好,反而是大夥團結一致,組成讀書會,直到每個人都能達成目標。由此可知,這一支籃球隊伍在 Carter 的教導下,已經凝聚了深厚的向心力。



【More Than a Coach】

有些教練或老師會抱怨學生太難帶,自己已經無計可施了,在放棄他們之前,Carter 認為還可以做的更多,例如在學生翹課時去尋找他們,以及做深入家庭訪問,即使雙親分別住在不同的地方。另外,他還喚起社會對於 Richmond 高中的重視,這間學校畢業率只有一半,大學升學率才 6%,而全國介於十八到二十四歲的黑人青少年,有三分之一會被捕入獄。 Carter 用滑板車從學校門口出發,花了三天走完七十五英哩,抵達沙加緬度州政府請願,引起各界人士和公司的關切,並捐贈電腦和許多器材給學校。

Carter 甚至還因為社區的販毒問題日益嚴重,單獨去見毒販頭子。他表明立場請對方放過籃球隊,不要吸收球隊成員。 Carter 說:「你看起來就像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所以請你也讓這些孩子們有機會好好念完書。」原來頭目畢業於 Richmond 高中和大學,很欽佩 Carter 的勇氣和對於學生的用心,所以承諾只要球員們還在學校念書,就不會接觸他們。在 Carter 擔任教練的六年時間裡,由於他的嚴格督導和細心照護,每一位球員都順利從高中畢業。

Part 2: Key Takeaways

以下是自己閱讀書籍之後,比較深刻的幾點感想:

【Embrace Hard Work】

I don’t accept any excuses, because I don’t make any. ~ Coach Carter

Carter 在許多方面都很成功,學生時期他把教練的要求當成最低標準,總是把握空閒時間苦練球技,締造多項隊史紀錄,並當選麥當勞盃全美最佳球員,後來還到加拿大的職業聯盟打球。 Carter 也曾在一家公司的郵件部門工作,一年之內當上行銷部門的副理,因為他自費去上課和參加研討會,積極充實自己。另外,他因為小時候在體育用品店受辱,大學時選擇主修企管,鑽研店鋪經營,畢業後實現諾言,開了運動用品商店,這些都要歸功於他的勤奮哲學。事實上,他不知道什麼叫作「勤奮」,那是他從小時候起就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 Carter 的父親每天早上五點到自家的農場耕作,然後再當伐木工人十二個鐘頭,回家後繼續到農場勞動。他和其他孩子則是六點起床,上學之前到農場餵養牲畜, Carter 不會抱怨,比起來父親更加辛苦,而且他清楚自己的責任所在,只要偷懶,就沒有收成,全家人都要餓肚子。某些人跟 Carter 一樣,不管念書或工作、正職或副業,都有一番好成績或成就。因為他們做什麼事情都很認真,心中有一套自我要求的標準,總是盡力做到最好。我曾經看過兩句話: ”有一分彎腰耕作,就有一分踏實收穫。” 努力畢竟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You cannot have a good business life if you do not have a good personal life. ~ Coach Carter

另外,其實生活的每一面向環環相扣,相互影響。你平時誠以待人,公事上也比較容易讓人信賴;你平常有運動的習慣,上班時就有好的精神;你的家裡乾乾淨淨, 辦公環境應該也是井然有序。連帶工作效率較高,也許就能早點下班。晚上準時就寢,不要熬夜,隔天才能早起。而不是玩樂到很晚,帶著委靡的精神到公司,也許年輕時不以為意,但是年紀愈大,愈能體會作息正常的好處。總之,私人生活和職場生涯是一體兩面,兩者都要付出心力去規劃和經營。

【Confront Your Fear】

Confidence comes with confronting one’s fear, not running from them. ~ Coach Carter

Carter 曾說也許每個人最大的恐懼就是害怕自己會失敗,沒有人喜歡輸的感覺,但是人生本來就有輸有贏,而且許多歷史上的偉人失敗過的次數比成功還要多。就像小時候學騎腳踏車,有人摔一次車,從此不敢再試一次;有人則是愈挫愈勇,終於感受到騎車的樂趣。另外, Carter 經常受邀到各地演講,不過面對陌生的聽眾還是會緊張,於是他對著鏡子演練,在上台之前先練習過一百次。每多練習一次,信心指數就增加一些,到正式登台的時候,他已經能夠自在地當場即興發揮,加入新的內容。

When you’re successful, you see obstacles, not problems. ~ Coach Carter

不曉得你念書時有沒有這樣的經驗,考題常常都是自己心存僥倖,沒有準備,害怕會考出來的部份?面對人生中的壓力和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勇於面對。對於新工作的專業知識一竅不通;外語能力不足以應對客戶,與其成天苦惱,晚上失眠,擔心自己會不會被裁員,還不如直接採取行動。哪邊不懂就去請教別人,或者多花時間研究;外文不行就補習或自修,再怎樣也強過視而不見的鴕鳥心態,而且什麼都不做,不但沒有解決困難,還會讓問題跟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

【a Career instead of a Job】

Carter 在體育用品店開張時,兢兢業業地經營,甚至有時候睡在店裡,不只為了投入的積蓄和貸款,也因為他把商店視為自我形象和信譽的延伸,答應客戶的訂單,就算熬夜趕工也要如期交貨。而每天讓 Carter 起床工作的動力就是害怕失敗。當然也可以從事其他生意,但是在他的心裡,從來沒有「退出」這個選項。他不把經營商店當成一份工作,而是終生的職業。當這樣思考以後,你就會專注於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而非整天想著:”這不過是可有可無的差事,我隨時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Putting time to get better was not a task; it was a pleasure. ~ Coach Carter

這個觀念也適用於上班族,即使不知道在目前的公司會待多久,產業榮景何時會走下坡,只要還在職的一天,就要做好份內的工作,不光是完成老闆交代的任務,還要積極學習相關知識。想法一改,上班的心態就會不同,你上班是為了自我成長,為了自己而工作,不是計較幾點下班,不是因為有誰在看。

【Dressed for Success】

當 Carter 以教練的身份第一次進入 Richmond 高中籃球場時,他穿著全套深色西裝和領帶,之後在學校裡面也保持這種裝扮。除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加專業,也能因應不同場合。他能夠直接去參加正式會議,或者看情況脫掉外套和鬆開領帶。相對來說,如果你沒有西裝和領帶在身邊,臨時要用到時,你就必須回家去拿,或者多放一套在辦公室。另外, Carter 要求球員在比賽當天要穿白襯衫和領帶上學,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很特別,屬於一支受人尊敬的籃球隊伍。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外商飛利浦,上司要求 dress code,週一到四男生一律穿著襯衫、領帶、西裝褲和皮鞋,即使炎熱的夏季也沒有例外。當時覺得很麻煩,又要花一筆置裝費,卻從此養成穿襯衫上班的習慣,就算後來到工廠當工程師也一樣。這十多年來,每晚睡前或者隔天起床,就是用熨斗燙好要穿的襯衫和褲子,穿上衣服的那一刻起,等於就是告訴腦袋和身體:”我準備好要開始新的一天了!”,同時自己也會覺得比較有精神,這是當初沒有想到的好處。

【The Role Model】

Carter 的家庭教育對他影響很大,他從父親身上學到勤勉工作,在母親身上學到勤儉持家和領導哲學,如何把九個孩子都送進大學,怎樣有效分配家事。另外,七位姐妹也是 Carter 的好榜樣,讓他看到獨立、忍耐、堅持等不同的優點。 Carter 承襲父母和姊妹們的諸多美德,除了兒子向他看齊,也有球員立志當一位跟他一樣的好父親。

我們可以說 Carter 的成功和美滿的家庭脫不了關係,但是即使來自單親或父母失和的家庭,或是沒有兄弟姊妹,你還是能夠從生活週遭、學校和公司裡面,找尋值得學習的良師益友。然後期許自己有朝一日變成孩子的正面楷模,不是光靠嘴巴說,而是親身實踐,用「身教」說服他們。就像 Carter 說過的:”I am a living example of my statement that more is caught than is taught.”

【YES MA'AM, NO SIR】

看完書本,其實 Carter 身上還有更多值得效法之處,例如旺盛的求知慾、縝密的時間管理,以及實踐夢想的決心等,不過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的無悔犧牲和無私付出。 Carter 大學畢業之後,他到加拿大的職業聯盟打籃球,等待進入美國 NBA 職籃的契機,結果女友意外懷孕,於是他放棄這輩子的夢想,在往後的十六個年頭,獨力撫養兒子長大。另外,他對於球員所做的事情,遠遠超過一位教練的份內責任。那些年輕人為了籃球而活,打球是他們認為出頭天唯一的機會,如果沒有成功,將來的人生毫無希望可言。是 Carter 讓他們明白,勝負與否都應該對自己感到驕傲,因為透過承諾和努力,球員們贏得了內在的勝利,早已成為真正的贏家。而且只要把書念好,前途更加寬廣,所以後來有人當了市議員、醫生或律師。



我們設定人生目標也是如此,不是沒有做到某個職位就算失敗,也不一定要出名或有錢才叫成功。你正正當當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工作,養活一個家庭,就算是有意義的人生。你不見得要當主管,去領導他人,但是你一定要當自我的領導者,引領人生到想要的方向!最後用 Carter 的一段話,做為這篇文章的結尾:

Watch your thoughts because they become your words.
Watch your words because they become your actions.
Watch your actions because they become your behavior.
Watch your behavior because they become your future.
~ Coach Carter


【About Movie】

雖然是 2005 年的老電影,但是節奏明快,饒富教育意義,不管你是否喜歡籃球,應該都會覺得這一部片子很好看。如果去租 DVD 的人,記得觀看「特別收錄」裡的幕後訪談片段,包括 Carter 本身、他的家人,還有幾位球員,除了了解真實的故事背景,也能得到更多啟發。另外,電影也有幾首好聽的歌曲,像是「Hope」和「Let The Drummer Kick」。附帶一提,影片中還能看到 Channing Tatum 當年的青澀模樣,他近年來愈來愈出名,演出過「特種部隊 / G.I. Joe」和「白宮末日 / White House Down」等電影。



【延伸閱讀】

看看其他教練的領導哲學:

『The Winner Within』讀後感 – 油頭教練 Pat Riley 的團隊合作和領導哲學
『Wooden On Leadership / Wooden』讀後感 – 伍登教練的領導哲學和人生智慧
『Leading With the Heart』讀後感 – Coach K 的領導哲學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rrick-Rose-Chicago-Bulls-NBA-640x485.jpg
雖然人們會想著,以Derrick Rose不要命的打法和傷勢的嚴重程度,他能不能回到球場,又或者,在今年冬天終於回到賽場的那個D-Rose,還是原來的他嗎? 但這傢伙顯然是個有個性有堅持的年輕人,復出後的打法絲毫沒有任何保留轉趨保守的跡象,在他起落幅度和拉桿動作一樣誇張的職業生涯裡頭,已有許多經典的時刻,就讓我用一個特別的方式向他致敬,細細回顧這一趟飆速起伏的旅程。


 

風光的時候,D-Rose花不到四年的時間就成了NBA執行長口中”好的無可挑剔”的完美球員,他的鞋子也成了鞋迷們獵物名單上的新標的;失意的時候,隨便一位不常跑體育線的記者也會點名批評Rose不敢面對季後賽復出的挑戰,鞋款設計雖仍然創新出色,但少了本尊在場上飛馳,就少了畫龍點睛的神采;現在Rose總算是重返火線了,作為一個喜愛這傢伙打球風格的球迷兼鞋迷,我十分樂見Rose在本季熱身賽的打法幾乎和傷前沒什麼改變 – 還是看到一絲絲切入的空隙,就渦輪卯起來催到底,然後在空中變檔爬升,最後像特技演員般驚險地把球放進 – 在我們辛苦的生活當中,我們需要在螢光幕上看到一些超猛超拚超沒有保留的事情,讓看球的人腎上腺素接續爆發,忘卻掉一切不快;雖然我們都會想到,這傢伙是不是需要改變一下打法,放慢速度投個中距離什麼之類的,畢竟這傢伙才剛打斷了膝蓋韌帶且一年沒上場了阿!但Rose顯然是個有個性有堅持的年輕人,打法沒有任何保留轉趨保守的跡象 – 讓我用我的方式來表示我對這傢伙的敬意,回顧Rose像旭日東昇的聯盟生涯,以及他腳上形形色色的鞋子款式。

 

Derrick Rose.jpg 

 

高中時期贏得兩座州冠軍,Rose以風馳電掣的速度及驚人的彈跳,成為了全國球探焦點,被評為全國最好的高中控球後衛,畢業也進入籃球名校曼菲斯就讀,第一年就打進了NCAA決賽,雖未拿下冠軍,但此時Rose已成了整個NBA聯盟鎖定企求的人才,他也旋即宣布投入2008年的NBA選秀,在眾家媒體的看好和預測之下,順利成為當年的選秀狀元。

 

derrick-rose-career-in-sneakers-adidas-ts-pro-model-tournament-memphis-01.jpg  


2008 Summer League – Adidas TS Pro Model

derrick-rose-career-in-sneakers-adidas-ts-pro-model-tournament-memphis-02.jpg  

 

adidas-derrick-rose-bulls.jpg  


相信在考慮中低價籃球鞋款時,Adidas的Pro Model是鞋迷絕對不會陌生的款式,CP值高好操耐用,設計也簡單大方,筆者認為學生球星就是應該穿著這種大眾款式阿! 再加上球隊隊徽及個人背號就更讚了,未來還蠻希望能多看到一些NCAA球隊隊徽款式市售的。

 

derrick-rose-career-in-sneakers-adidas-ts-pro-model-02.jpg  

當時和Michael Beasley兩人誰將成為選秀狀元有不小爭議,天份來看B-Easy似乎還要更高,但如今兩人在聯盟當中的發展大有不同。



Rose是公牛自1999年選中Elton Brand之後的第二位選秀狀元,雖然這位大學明星後衛備受期待,但他剛進聯盟的聲勢是不如Chris Paul或Deron Williams等天分滿溢的天才控衛,確實,生涯第一年,最外行的球迷也可以指出羅斯球技上的缺點 – 卡到不行的三分球出手姿勢,以及兩成出頭的慘淡命中率,在三分線外幾乎是沒有威脅,而且罰球也不是很穩定;同時他的助攻幾乎來自於切傳後的分球,和一般控衛掌控全場方式也有點不同;但他也有非常容易讓人愛上的理由—就是打球夠猛夠衝夠爽快,幾個運球之後俐落切過對手,再來個轉身,變向,挺腰,拉桿,在空中像體操選手一樣閃躲過對手的封阻,或突然高高躍起來個雙手大爆扣,豪快爽絕的球風,很快地在NBA站穩腳步,他以連10場得分達兩位數的成績,當選08年11月與12月的Rookie of the month, 雖然未有入選全明星賽,但也在全明星週末成為史上第一位以菜鳥身分拿下技巧挑戰賽冠軍的球員,最終Rose奪下了年度最佳新秀的獎項;個人本事受肯定,球隊也以第七種子的順位進入季後賽,首輪對手就碰上衛冕冠軍波士頓 – 當年戰力仍在巔峰的GAP三巨頭組合,面對這種名人堂等級的壓力,Rose未有怯戰,季後賽首次亮相竟然繳出了36分11次助攻的變態成績,追平天勾賈霸(Kareem Abdul-Jabbar)在1970年創下的紀錄,雖然七場比賽之後公牛遭到淘汰,但Rose贏得普遍的聲譽,第一年季後賽他平均 19.7分6.3次助攻 4.9個籃板的成績,已非常出色,除了最佳新秀外,也獲選年度新秀第一隊。


derrick-rose1.jpg  

 

2s000eo.jpg  


2008-2009 NBA 上半季 – Adidas TS Creator

adidas-mcgrady-sneakers.jpg  


那幾年Adidas玩起球星團體戰的方式 – 所謂的TS “Team Signature”就是讓旗下球星共同為相同款式代言,只區分為禁區球員的”Commander”及後場球員用的”Creator”,這雙TS Creator筆者個人認為是設計上非常成熟的款式,一體成形的圓融線條,將招牌的三條線作為鞋頭的支撐結構,鞋身的主線條復古,但科技細節則相當新潮,融合的非常流暢,雖然黑紅配色當時主打的球星是T-Mac, 但當然也很符合芝加哥公牛隊的傳統隊色。


2008-2009 NBA 下半季 – TS Lightning Creator  

mitslc111164491  
這雙鞋款隨著Rose逐漸闖出名號,也引起了更多鞋迷的注意,除了搭載Adidas招牌的 Formotion 避震系統,還加入CLIMACOOL 的透氣功能,鞋身用了不對稱設計,是較偏低統的款式,除了Rose穿著外,記得隔年Billups在金塊隊又續穿了一整季,大概相當喜愛這雙鞋的靈活性與避震性能吧,尖銳而流線的外型有很濃厚的科技感,比較不屬於筆者個人喜愛的類型,然而,這雙鞋子將品牌招牌的三條線放在鞋跟部位是令人驚豔的,做法不僅時尚,也勾勒出鞋款訴求的速度感,出色的設計影響了很多後繼鞋款的外型走向。

 


  
NBA  2009年明星週末賽事 – TS Lightning Creator
user10056017_pic13811_1273439778.jpg
Rose在新秀挑戰賽當中大顯身手來個高難度的雙手反扣!



有了第一年的強勢出擊,第二年的開始Rose卻沒那麼順利,腳踝的傷勢導致他缺席了大部分季前的訓練,進而也錯失了開季第一個月的賽事,待養好傷回到球場,Rose打來還難免生硬,對手也自然會針對他做重點防守;而上季後場的搭檔砍將Ben Gordon轉隊到活塞,對Rose的新定位也不無影響,公牛一度敗多勝少,更換教頭Del Negro的流言也四起,一直到12月底球隊才漸漸好轉,Rose回到上季高效的身手,除了三分球還是沒有太大起色外,這個6呎3吋190磅的傢伙,克服了傷勢困擾,又成為了那個每晚上演高難度特技的空中飛人;當他運球時往後小退一步,聳動一下他的肩膀時,就是精彩好球上演的訊號,他會在訊號出現的幾微秒內讓防守者的腳踝承受極大痛苦,而除了那些芭蕾舞者般的驚人空中拉桿外,他也加強了拋投式的得分技巧,使對手更難抵擋他的切入,最重要的,二年級生的Rose贏來首次明星賽入選的肯定,在臨近明星週末的七場賽事中加足馬力平均狂砍26分,帶領球隊四連勝,使Rose以21歲的年紀,成為全明星賽的一員。




7D87C522F9B57EF0.jpg  

藉由Rose的狀態回穩,球隊的戰力也再次重整到位,該年球季公牛成功拉起尾盤戰績,維持與上季相同的5成勝率,但在季後賽首輪碰上騎士隊,公牛並未能打出球隊特色,只打了5場球就被淘汰,而這一季季後賽成績不進反退的結果,或許也引燃了Rose下一季爆走升級的決心。

 

 

 


2009-2010 NBA 上半季 – Adidas TS Cut Creator

img-4.jpg  

5616703075_2cf5fcc68c_z.jpg  
 
有了新人王獎項加身,Rose也成了Creator系列的正式代言人,新的鞋款叫Cut Creator, 似乎是衝著Rose生猛的切入破壞力來的。鞋子的整體設計大膽流線,一推出來相信很多原本不是Adidas的鞋迷們都有受到吸引吧,將品牌的三條經典線框在一個大橢圓當中,整雙鞋也與這個橢圓的線條相呼應,頗有概念車的前衛氛圍,創新的設計加上場上極高的辨識度,是筆者心目中近十年的經典鞋款之一,且輕盈好穿又透氣的實戰回饋也贏得不少鞋迷肯定,在筆者鄰近的幾個球場當中,當年見到這雙鞋子的比率是很高的。

 

 

 


2009-2010 NBA 下半季– Adidas TS Supernatural Creator

adidas_ts_supernatural_creator_shoes_5-3.jpg    

 

49_370550_73f1c9e352380d0.jpg  


鞋套概念的鞋款一直都有特殊的鞋迷支持度,雖然這外型實在不是筆者的菜,但在下半季及季後賽來臨之時,為球星換穿防護性能更高的鞋款,是筆者認為相當“點題”的鞋款行銷策略,能呼應到球賽的賽況以及球星可能的需求,有合情合理的話題能引起鞋迷共鳴,這雙Supernatural Creator其中底運用了近似Adidas 90年代招牌避震科技”Feet your wear”的“Puremotion”腳掌形狀避震系統,在功能上訴求明顯,加上Fit-Foam內襯補強穿著時的舒適度;是雙功能性卓著的鞋子, 而Rose在此之後就推出了個人專屬的款式,也結束了Adidas TS系列的時代。

 

 

 

2010 NBA All-Star Game – Adidas TS Supernatural Creator
“All-Star East”

derrick-rose-career-in-sneakers-adidas-supernatural-creator-all-star-01.jpg
Rose首次獲選明星賽所穿著的鞋款






 Joel+Anthony+Chicago+Bulls+v+Miami+Heat+Game+L7aezdLtf7Tx.jpg 

在兩年之間建立起明星聲譽的Rose,已經是聯盟的一號人物,他的切入破壞力達到頂級,但外線投射能力低下,球隊更連兩年止於季後賽第一輪,個人成績看起來是個明星,但離主宰聯盟是有一大段距離;然而,第三個球季,公牛突然一鼓作氣拿下40勝17敗的開季成績,而且還是在中鋒Joakim缺賽30場以及大前鋒Boozer缺賽15場的情況下,Rose不僅僅只是扛著球隊而已,他的球隊成了全美第一熱門,而他則不斷在關鍵時刻隻手扳倒一支又一支的強隊,以平均25分8助攻的強勢績效帶領著球隊,強勢問鼎年度MVP。


basketball_derrick_rose-wide.jpg  

事情是從休季期間開始的,雖然Rose一直是個斯文有禮的好孩子,也是一個很講求團隊的好隊員,喜歡把機會做給隊友,然而在NBA的賽場上,想做球隊領袖,捨我其誰才是態度正確,強勢地接管比賽才應該是Rose要幹的事,特別是公牛的進攻資源相較之下比較貧乏,球隊想要有突破,要從Rose開始。

 

chi_u_derrick-rose14_mb_576.jpg  

Rose下了決心重建他的跳投,兩成出頭的三分球命中率是他的痛腳,而訓練員Rob McClanaghan打定主意要把Rose改造成為一個三分球殺手,做法就是每天要求Rose投進一千個三分球,改善投球弧度,並且也強化Rose的罰球技巧,當時休季期間各家球員轉會的新聞炒得火熱,向來安靜內斂的Rose, 卻在開季媒體日時,自信地表示會成為MVP的角逐者,熟知Rose個性的芝加哥當地媒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隊員們多少也感到訝異,但一進入季賽,大家很快就知道Rose沒有吃錯藥,而且真的繳出了MVP級的頂尖水準。

 

derrick-rose.jpg      


顯而易見的是三分線外的成長,一次提升了十個百分點,命中數從每場0.2個提升到1.6個,平均得分也因此從20.8拉高到25.0,助攻, 抄截, 籃板甚至罰球命中率都全面提升,最終帶領公牛隊拿下全聯盟第一的戰績 -- 62勝20敗,被視為貧攻的牛群能成為聯盟戰績最好的球隊,除了挖來作風嚴謹的新教頭Tom Thibodeau是為重要因素外,Rose宰制第四節的殺手行徑也至為關鍵,一會兒是對太陽隊投進壓哨三分球追平比數,然後在延長賽取得5分贏取勝利,一會則又在第四節拿了整整17分摧毀火箭,面對傳統強權馬刺隊全場狂飆42分,然後又在最後兩分鐘之內連得6分逆轉公鹿;數不勝數的高檔演出,成為了第四節比賽最為危險的人物,更進一步實現了開季的宣言 – 成為2010-2011年NBA球季的MVP。


  61350663.jpg

頂著聯盟第一的戰績,公牛花了5場球就解決了溜馬隊,Rose延續季賽的高溫狀態,首戰狂得39分,第二戰也拿了36分,並且在第三戰最後17秒鐘以招牌切入取得致勝球,雖然左腳踝傳出傷勢,但在第五戰只打了29分鐘就取得25分的高效率演出下,公牛終於突破了季後賽第一輪;儘管進入第二輪後Rose傷勢加劇,但他繳出至今最完美的季後賽演出 -- 27投16中,上場38分鐘就飆進44分,以堪稱慶祝新科MVP獎座到手的得分爆發力,拿到對老鷹系列賽的首勝,最終也以4-2的成績勝出。


nba-2011-playoffs-rd-1-part-2-35.jpg  

聲勢高漲的公牛,似乎讓世人忘了他們並不是一支那麼全面的球隊,東區冠軍賽的對手是完成豪華合體的邁阿密熱火,而他們也鎖定了擊敗公牛的方式 – 傾全隊之力來壓制Rose, 熱火以4人輪防的調度來伺候Rose,其中當然包括了Wade和LBJ, Rose雖然仍能繳出20分以上的火力,Boozer和Deng也儘可能補上了短少的得分,但熱火確實更有冠軍隊的實力 – 最後公牛隊以1-4不敵邁阿密熱火,結束了球隊和Rose神奇爆發的輝煌一季。

 

 

2010 FIBA World Championship – Adidas adiZero Rose “USA”
USA+Basketball+v+France+mMEbDWnjI2Lx.jpg  

 

adidas-zero-fiyat-df3e31.jpg  

在休季期間的國際賽,Rose個人的簽名款式首次曝光,融合了過去幾季Rose穿著鞋款的設計元素,並使用新材料技術來達到輕量化的目標,高科技感的搶眼腳踝保護設計,在當時也掀起了球鞋界許久不見的期待風潮。


2010-2011 NBA上半季 – Adidas AdiZero Rose

derrick-rose-with-adizero-rose.jpg  

在取消腳踝綁帶的小改款情況下,季賽Rose穿著的是這個版本,也是正式市售的款式。

 

NBA All-Star Game 2011 – Adidas AdiZero Rose “All-Star”

derrick-rose-career-in-sneakers-adidas-adizero-rose-allstar-02.jpg  
明星賽的亮黃配色,配上東區深藍色的球衣,非常搶眼,近兩年的明星賽球鞋的配色就趨向一致了,筆者個人看法還是應該讓球星自己挑選喜愛的配色才是。

 

2010-2011 NBA 下半季 – Adizero Rose 1.5
adidas_adizero_rose-1.jpg    

 

Chris+Bosh+Chicago+Bulls+v+Miami+Heat+A13y9zIr6lzx.jpg  


1.5的版本和1代的鞋身設計走向有不小程度的差別,強調包覆性跟透氣功能,幾乎是一雙全新的鞋款,由於是Rose大爆發的一季,很多精彩鏡頭當中都可以看到這雙鞋子的身影,筆者個人是覺得設計上比較平淡一些,但Rose本人場上的精采表現搶眼彌補了這一點。




St. Patrick’s Day 2011 – Adidas AdiZero Rose 1.5 “St. Patrick’s Day”

rose7.jpg  
1.5代的St. Patrick’s Day配色款式 – 綠白配色好像比較適合這雙鞋款的造型?

 

 


February 24, 2011 – Adidas Crazy 8 – “Derrick Rose” / “Louisville”
Dwyane+Wade+Miami+Heat+v+Chicago+Bulls+jGq7Fsjbaiox.jpg  
二月份Rose穿起了愛迪達90年代末期的經典鞋款,復古風不管什麼時候都很有梗阿!!




NBA 2011 季後賽 – Adidas AdiZero Crazy Light “Derrick Rose”

black-and-red_crazy_light_wallpaper-1920x1083-NO-TAG.jpg

不知道人力是不是都拿去開發這雙鞋款所以導致了1.5代的平庸,在進入季後賽之時的尾聲,以Rose的高速球風為概念,這雙adizero Crazy Light又把籃球鞋的樣式給重新定義。像拳擊手戰靴般的流暢高筒設計,以及超級輕量化的鞋身,將籃球鞋輕量化的戰爭推升至最高峰,在當時造成極大話題,這雙鞋是筆者難得會有那種”一定要去鞋店親眼看一下實鞋質感與重量”的鞋子,真正創新的作為,配得上Rose一整年爆氣升級的身手。


  

 

  

似乎是過度操累的一個訊號,第四季開始時, Rose再次深陷傷病困擾,這次是從腳趾拉傷開始,之後則是背部痙攣,以及腹股溝傷勢,使得Rose的2011-2012球季打打停停,但縮水賽季的緊密安排可一刻不得喘息,雖然Rose在大小傷不斷的情況下,還是維持和上季相近的水準演出,上場的時候他似乎還是那個無所不能的新科MVP, 但也許是過度密集的賽事與不斷帶傷上陣的後遺症,這一年的季後賽首戰傳來噩耗,Rose左膝前十字韌帶於一次切入墊步動作時不慎撕裂,公牛的球季也宣告結束,然而人們更關心的是,以Rose不要命的打法和傷勢的嚴重程度,他能不能回到球場,成了所有球迷的問號。

Derrick+Rose+Miami+Heat+v+Chicago+Bulls+j0Ez2Tsym2Ll.jpg

 

  



2011-2012 NBA 上半季 – Adidas adiZero Rose 2

adidasd-adizero-rose-2-black-red-8.jpg  

有了MVP級的一季表現,鞋款的設計也趨向豪華精緻,非常多細節,整體設計和搭載技術延續自Crazy Light而來,後腳跟的TPU以及加上鬆緊帶則有強化穩定性的效果,而那支鬥牛士主題的電視廣告,相信至今也仍然是鞋迷心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之一吧!

 

 

2011-2012 NBA 下半季 Adizero Rose 2.5
adidas-adizero-rose-2_5-brenda-01.jpg  

derrick-rose-shoes-2012-interview-adidas-adizero-rose-2.5-brenda-1.jpg  

這種小改款的設計比較符合筆者對於0.5代更替的定義,主要變更集中在腳踝部分,以新內襯材質所組成的“Ankle Pillow”踝枕設計,提升穿著時的舒適感和腳踝的穩定性,鞋身線條也變得更成熟好看,典型的防護功能升級改款。




Rose在2012年五月進行了十字韌帶修補手術,並於十一月開始做一些的基礎的復健訓練,經過漫長的時光,終於在在今年一月起可以隨著球隊訓練並陪同至各地出賽,也重新開始接受媒體採訪提問。雖然在2012-2013的季後賽無緣亮相,但以他的打法與堅持,沒有200%的康復,與萬全的準備,也就不是那個Derrick Rose了。


2012083158917149.jpg  



在Rose大傷復健期間,似乎呼應著球員本身的狀態,鞋型的款式設計反而有種復古圓融的氛圍,adizero 3系列加強了結構與踝部的支撐,並推出新的個人識別標誌,雖然籃球鞋該有的性能一樣不缺,但鞋身的線條頗有休閒鞋的低調簡約,和2代系列比較起來,有著截然不同的設計語言。


derrick-rose-adidas-rose-3_5-home.jpg  


DerrickRose_vqkay5fi_wnfg28o8.jpg  



adidas-basketball-look-at-the-d-rose-3-video-0.jpg  

設計風格轉趨低調圓融的Adizero Rose 3.0,雖然比較缺乏人氣,但簡潔有力的鞋身樣式是筆者的菜,包覆性與抓地力也能符合頂級鞋款的要求。




adidas-and-derrick-rose-launch-the-d-rose-3-5-1.jpg  
Adizero Rose 3.5的改款則又“華麗”起來了,主要的變更在於內襯和鞋身外紋路的結合,透氣性提升,玫瑰花瓣般的鞋身看起來的視覺是比3.0搶眼許多,也許是對於明星鞋款來說,3.0的樣式太過低調了吧,畢竟旗艦鞋款是需要相匹配的搶眼設計,且實際上也提供了長時間穿著的舒適度,但個人是偏好3.0的低調樣式,比較簡約也更耐看。

 

經過漫長的復健,今年的季前熱身賽,再次能夠看到Rose回到場上飛馳的身影, 克服逆境越挫越勇的Derrick Rose,傷癒復出仍然堅持原有的奮戰精神與拚搏風格,某種程度上也給予看球的人不少鼓舞與勇氣。


rose.jpg  

雖然熱身賽的成績一般來說做不得準,但能看到Rose克服傷病,再次全心投入賽場敢拚敢鬥敢衝撞,對球迷來說總是欣慰的。

 

1230_BASK_FL9.jpg

 

還未有時間去鞋店實際一下即將上市的4代鞋款,看來設計元素延續了3系列的樣式,但鞋後跟部分有相當顯眼且異於前代的雙色切割設計,查了資料,這雙鞋子除了有當前科技業最熱門的穿戴式科技(笑)概念,可以搭載Adidas的micoach感應器組件外,幾乎集結了Rose系列作的全數科技,其中負責鞋後跟穩定的Sprint Frame穩定模,多了新的製模工法,角度能折射出珠光光澤,是既實用又有新梗的部位(據說是源自於致敬芝加哥市的設計,但詳細典故筆者就不得而知,有熟芝加哥的網友願意補充的嗎XD);另外就是去年才問世的CrazyQuick大底,強調抓地力與赤足貼地感的新技術,也整合到Rose 4代,雖然鞋子的雙色設計是有關於Rose場下謙虛內向,場上打球瘋狂的"雙重人格"寫照,雙色錯色的吸睛指數也高,但筆者還是喜歡全黑的款式 -- 下面找了幾張照片比一比,是不是全黑款式比較得您心呢:P

adidas-drose-4_4

誇張的雙色切割設計,有注意到鞋後跟的新紋路嗎?


adidas-d-rose-4-chicago-southside-01

象徵Rose高中的配色款式


1380330168375_720x450

Rose鞋款一定少不了的大紅色 

D-Rose-4-客場配色_4990_10月10日上市        

全黑的款式似乎成了另外一雙鞋子,殺氣十足啊~

 


希望能看到Rose穿著它再創一個嶄新突破的球季!

heartnso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東亞運動會
從1993年開始舉辦的東亞運最後一屆由天津主辦,未來東亞運將從2019年開始轉變為「東亞青年運動會」,由14-18歲選手參賽,因此本屆東亞運被稱為「末代東亞運」。
本屆東亞運共有24個項目、9個國家、超過2400名運動員參賽。

男籃參賽隊伍
A組:中華、韓國、關島、蒙古
B組:中國、日本、香港

參賽球員
A組
中華戴維斯、曾文鼎、田壘、林志傑、蔡文誠、呂政儒、陳世杰、洪志善、簡浩、周柏臣、劉錚、葛記豪
韓國:金敏九、朴燦熙、杜慶敏、朴載賢、李政炫、文星坤、伊皓映、李勝賢、崔俊用、金俊一、金鍾奎、李鍾賢
蒙古:BILGUUN BATTUVSHIN、MUNKHBOLD BATAA、ODBAYAR BATDORJ、BATJAVKHLAN BATTULGA、DELGERNYAM DAVAASAMBUU、UUGANBAYAR OYUNTSETSEG、SANCHIR TUNGALAG、SERGELEN OTGONBAATAR、AZBAYAR TSERENDAGVA、OTGONMUNKH MUNKHTUR
關島:JINE HO HAN、EDGARDO VIVAS BAZA II、DOMINIC AFAISEN SABLAN、JAMES GERARD STAKE、JOSEPH MARK ULLOA BLAS JR、JESUS PERFECTO CACAPIT CRUZ、VINCENT RICARDO ROJAS ESTELLA、SEVE WILLIAM SUSUICO、WILLIAM EUGENE STINNETT III、JOSHUA CHARLES GALLINARI SEBASTIAN、SHINTARO OKADA

B組
日本:鵤 誠司、田中大貴、藤井祐眞、VENDRAME 礼生、坂東 拓、河上宗平、藤高 宗一郎、晴山 Kebin、中東泰斗、野本建吾、皆川 徹、永吉佑也
中國:段江鵬、郭艾倫、丁彥雨航、賀天舉、鐘誠、劉曉宇、孫桐林、翟曉川、西熱力江、趙泰隆、俞長棟、可蘭白克‧馬坎
香港:鄭錦興、張偉康、方誠義、梁民熊、蔡龍德、司徒偉傑、蘇伊俊、劉子禮、陳耀祖、莫家俊

賽程表

日期 時間 賽事 對戰組合 比分 攻守數據
10/9 13:00 男籃A組小組賽 關島 - 蒙古    
15:00 男籃A組小組賽 韓國 - 中華    
20:00 男籃B組小組賽 日本 - 香港    

 

日期 時間 賽事 對戰組合 比分 攻守數據
10/10 11:00 男籃A組小組賽 蒙古 - 韓國    
13:00 男籃A組小組賽 關島 - 中華    
20:00 男籃B組小組賽 中國 - 日本    

 

日期 時間 賽事 對戰組合 比分 攻守數據
10/11 13:00 男籃A組小組賽 中華 - 蒙古    
15:00 男籃A組小組賽 關島 - 韓國    
20:00 男籃B組小組賽 香港 - 中國    

 

日期 時間 賽事 對戰組合 比分 攻守數據
10/12 18:00 男籃排名賽 A組第三 - B組第三    

 

日期 時間 賽事 對戰組合 比分 攻守數據
10/13 11:00 男籃排名賽 A組第四 - B組第三    
18:00 男籃準決賽 A組第一 - B組第二    
20:00 男籃準決賽 A組第二 - B組第一    

 

日期 時間 賽事 對戰組合 比分 攻守數據
10/14 13:00 男籃銅牌戰  -     
15:00 男籃金牌戰  -     

艾莉莎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實說,最近幾年我真的沒什麼在看SBL。

除了球員自己私生活的問題之外,常讓人看不懂到底在打什麼的比賽內容更是讓人無法忍受。再加上這兩年正好碰上林書豪的崛起,讓我這個曾經跟老爸去看過許多場瓊斯杯的球迷,幾乎已經快要放棄台灣的籃球了。

不過,今年的SBL冠軍賽,卻讓我看到不同於以往印象的球賽。

擁有「少俠」田壘這個台灣最有活動力長人的達欣,以及許晉哲教練帶領的璞園,場場比賽都讓我印象深刻。而其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長相完全是個不起眼的阿伯,卻總能在最恰當的時機衝搶進攻籃板,又能穩穩把中距離投進的總冠軍MVP蔡文誠。少了陳信安的璞園,真正負責穿針引線的就是這位身高只有188,可以從控球扛到大前鋒的全能球員。而他也成功帶領璞園在激烈的對抗中勝出。

但即使如此,當許晉哲把他選進國家隊的時候,相信不只是我心存懷疑,許多籃壇大老一定更是不以為然。畢竟台灣最不缺的就是2、3號位置的選手,像蔡文誠這樣身材不起眼,速度也不快的選手,縱使有了SBL季賽與冠軍賽的雙料MVP光環加持,即使在瓊斯杯也有穩定的表現,但到了真正的國際賽場上到底能發揮何種功效,任誰也說不準。

219804290
▲蔡文誠入選中華隊,曾引起不少質疑。

不過,就像朱彥碩在中華隊出征時提到選訓的文章裡所說的一樣。

也許這個世界上,就只有許晉哲教練有蔡文誠的使用說明書吧。

而這樣一個在賽前介紹先發名單時,被中國主播稱為「一點用處都沒有!」,甚至還因為這點很重要而重複兩次(笑)的球員,卻成為推倒中國籃球長城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一份子。中國隊所有成員大概壓根沒想過,這個長相一點都不起眼,甚至還有點微禿的28歲「台灣阿伯」,會在下半場變成中國隊的夢靨。

221568512
▲在亞錦賽中,蔡文誠成了中國隊的夢魘。

除了蔡文誠之外,其他的台灣健兒也功不可沒。洪志善跟呂政儒的神射、田壘的暴扣、野獸的怒吼、大房東的妙傳,「新台灣人」戴維斯力扛中國三塔的表現,當然還有許晉哲教練的堅持。這些都是今天能寫下台灣籃壇歷史重要一頁的重要因素。

但其中最讓我感動的,還是蔡文誠這位看似平凡的球員,所展現出的不平凡價值。

只要肯付出自己的全副心力去拼搶,在球場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這樣的道理,就算在現實生活裡也一樣管用。

我想,這就是蔡文誠想用自己的努力,告訴我們的事情吧。

======

真的沒想過,有生之年會看到這樣的比賽。

以往對上中國總是未戰先敗,甚至連中國網友都說「你們為什麼不拿出全力拼拼看?」長期以來的恐中症也好,放誰抓誰也好,這些陰霾在這次的亞錦賽裡都看不到了。

上半場小胖投進超大號三分之前,中國的一輪猛攻讓人彷彿又看到以往慘敗的陰影。不管是不是那記三分球造成的影響,第三節開局的連番攻勢,相信不管是台灣球迷還是中國球迷,大概都不曾預料到這種事情竟然會發生。

就算到了第四節剩下六分鐘左右,當我們取得大幅領先、老弟趕緊打電話給正在金門打老馬盃的老爸,說我們領先中國十幾分的時候,我還不敢相信我們真的能擊敗中國。總想著中國是不是會開始下起三分雨,總想著我們是不是會在對方嚴防下拼命失誤,然後把這到手的勝利,拱手讓給原本被預料應該拿下比賽的一方......

但是直到比賽結束的哨聲響起為止,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我們真的贏了!!贏了一個總是在正規賽事中痛宰我們的對手!!

就算整屆賽事的過程中是敵消我長,但相信長期以來看球、關注中華隊比賽的人,都沒想過真的會有這麼一天吧。

許教練賽後流下的男兒淚,為這場比賽下了最好的註腳。

激情過後,要迎接的是下一場硬仗。

但不管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我只知道一件事。

就在比賽結束的一剎那,我深深的以身為一個台灣人為榮。也深深為這批在球場上忘卻傷痛、全力奮戰的球員們為榮。相信,你我都一樣。

(文:dd103,本文經原作者同意轉載,圖片來源:痞客邦運動邦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60x338 560x340
去不去西班牙,真的很重要嗎?現在突然冒出來的「球迷」,你們平時真的有在看球嗎?還是跟過去一樣,只想看他們贏球?

仔細想想,有多久沒看到這群人認真打球了?大家愛酸,說他們是髮膠聯盟,說他們只會噴三分球,出國前,冷嘲熱諷也從未少過吧?!

前幾天,我在個人塗鴉牆上這麼寫:
三分線投得進,有空檔,本來就該出手,
比賽認真打,髮膠也是可以照抹。

至少對我來說,能看到這群我們曾寄予厚望的球員認真打球,其實就夠了,打不打世錦賽,那還真是不敢想像,甚至連贏了菲律賓,贏了中國,那都是附屬的收穫。

謝謝許教練,您在賽後是哭了吧,看得出來,你扛了不知多重的壓力,沒記錯的話,報導上寫說你病了,從轉播中也能看見疲憊的樣子,謝謝你,無論如何,這一支中華隊,可以讓我們球迷回味很久了。

然後我想到了蔡文誠,在去年的今天,如果有人說他可以拿到SBL的雙料MVP,可以在對上中國的國際賽砍下超過20分,你應該會覺得是認錯人了,要不然就是覺得這個說話的人瘋了。

但事情就是這麼發生了。

他長得並不特別帥,沒有看板球星那種明星臉,球風也不怎麼好看,沒有什麼特大號三分球,沒什麼炫目的切入動作,也不常扣籃,但從這幾季看下來,他就是可以穩穩地把球投進,他就是可以使勁力氣把對手卡在禁區外,他就是可以做苦工,就是可以專注地防守教練指定的那位Ace。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的,但要成功,背後一定有無數的努力,當你覺得那顆皮球,不知怎麼搞得就會落到蔡文誠的身邊,除了運氣,一定還藏著些什麼吧。

至於野獸就不多說了,老話一句,請教育部把「球給志傑」納入成語辭典。

還有戴維斯,沒有他,中華隊不可能有這些勝利,還有帶傷上陣的壘哥、大房東…等等,你們這次很認真,球迷真的看見了。

最後,謝謝遠在菲律賓採訪的媒體前輩與朋友們,你們太厲害了,換成我,哭都來不及了…..還談什麼寫稿呢……


(很久沒寫網誌了,但是這場勝利太具有紀念價值了,就當作是留念吧。)

ok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亞洲籃球錦標賽八強戰中華隊對上過去總是霸凌中華隊的中國隊,上半場最大曾經落後17分,沒想到在第三節中華隊簡直是打瘋了,終場以96比78擊敗的大比分比數擊敗中國隊,讓台灣籃球的歷史再度往前翻新了一頁。

221568512
▲蔡文誠在對中國之役個人拿下21分,是中華隊贏球的大功臣!

以下摘錄中國網友對這場比賽的評論:

塘河獨釣:足球、籃球、排球,中國大球全玩完了。急功近利,不注意基礎培養,不玩完才怪。

fire2zhang:男籃回去練罰球吧,從基本手型和姿勢開始。基本功太爛埋下的禍根啊!

kuren1000:賽前中央主持人說打臺北和玩似的,結果是臺北打咱們和玩似的!…

亂顏〃:堂堂天朝國家隊打個省隊都打成這樣?一群廢物

二爺黑:天朝也該是時候讓國民黨回來執政了

寞愁祭:沒什麼,中國隊把臺北的自信心給完全打出來了,也算是作出貢獻了

小小光大太陽:開始還以為今天中國3分很准。。。後來看了臺灣,才知道什麼叫3分

田芳林2:一幫子腦殘打球,為什麼除了姚明都打不了NBa,打球沒有腦子,還沒有身體,就這意思

患得患失Yshine:給我一個支援中國男籃的理由

蘭亭續:求央視封殺中國籃球!

淩晨的孤雨:整個籃球打的完全沒有了熱血,發現比足球還讓我失望…

地闊鳥飛遲:我在臺灣看直播,聽著臺灣慷慨激昂的解說,真的好難受!

06689955:姚明就是中國籃球的遮羞布。

lx424289908:我就2個字,呵呵。評論員說中國隊有什麼什麼優勢,咋不說別人有什麼,態度和技術,尼瑪,身高高有球用。就沒幾個突進去的。

cmh791160116:從今天開始中國男籃只能算是亞洲二流了 哈哈哈 我他媽的笑死了

221568520
▲中華隊擊敗中國隊,歷史性的數據!

【中國網友評論摘錄自百度籃球吧,圖片來源:痞客邦運動邦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續的燃燒需要燃料,但燃料補的再快,除非你懂得節制,否則也會顯得捉襟見肘,也不會像剛加滿那般充足,這就是我今天在中華隊輸球之後的最大感想。

而這些燃料該怎麼補,可用哪些燃料替換可以燃燒出相同的效果,那就是一門藝術了。

先來談談輸球的幾個重要關鍵:

 

先發球員失常,調度與打法均受考驗

這個失常通常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受對方防守影響,另一種是體能受疲勞影響,以我的觀察,我認為疲勞影響比較大,因為在8/6險勝日本的中華隊,由個人數據方面可稍微看得出田壘與林志傑這兩人在外線投射上稍有下滑的趨勢,這兩人的上場時間剛好都是27分鐘左右,兩人的外線出手總共10次只由林志傑命中兩球,看得出來稍有疲勞的跡象,而這些跡象在連續兩場出賽之後的第三場,影響就又更大了,更何況林志傑的腳踝還有傷勢。

除了田壘與林志傑可能是受疲勞影響最大之外,中華隊最倚賴的射手呂政儒也沒有打出他應有的成績,我認為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昨天中華隊在下半場沒有打出適合呂政儒發揮的進攻,因為其實呂政儒上半場投進兩顆三分球,雖然出手5次,但至少中了兩球,而呂政儒在下半場其實還上場蠻久的時間,甚至第四節是最後5分鐘才下場,但他的三分線出手僅僅只有一次而已。

其實在第三節,呂政儒還上場蠻久的時間,但球多半都交到狀況較不好的林志傑手上,盤球與出手機會都落在他身上,更重要的是林志傑在第三節連續兩次出手三分線未果之後隨即發生失誤,也造成這兩波卡達的進攻機會,而卡達也都把握住,也是卡達反撲的開始,當然其中林志傑有傳出助攻與戴維斯配合等等play,但在小分差的比賽,失誤與投籃不進未掌握籃板就變成很容易被追分的機會。

在第三節中華隊打出領先的打法是利用陳世杰與林志傑兩人為主的進攻,但是這兩人得分的模式都是需要較長的盤球時間,一來時間消耗較久,二來外線機會就會因為盤時間長而漸漸消失,連帶影響最大的就是呂政儒這種需要掩護與即時性傳球的射手。

會一直談到呂政儒的原因是因為他是中華隊三球分最穩定的射手,僅管他本場在下半場時有些防守上的失誤,但以本場進攻一直卡在切入與禁區得分且效果不連貫的情況下,我認為設計三分戰術給呂政儒是值得嘗試的打法,因為他本場雖然14投4中,狀況也不是太好,但是他至少在上半場曾投進兩顆三分球,若第一號三分射手的他沒辦法發揮預期的效果,至少上第二號三分射手簡浩嘗試看看。

以下這一球就是在陳世杰突破之後,他有兩個選擇,但他選擇把球交給林志傑,而不是呂政儒,其實他的選擇並沒有錯,因為補防的卡達球員全部都往呂政儒的方向去做圍堵,林志傑真的有完全絕家的空檔,但是林志傑並沒有把握住,只是話又說回來,交給比較多人防守的呂政儒,他也不一定不會投進,畢竟他在上半場投進兩顆三分球,而林志傑並沒有(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第四節,但由林志傑換成了田壘,但田壘出手次數並沒有林志傑多,進攻選擇也稍微好一點)

 

未命名 -1  

 

而我認為整場比賽最關鍵的調度,就是在第四節時我認為策應效果最好與防守強度都比田壘還好的曾文鼎實在太晚才上來(第四節剩餘5分鐘時才上場,當時中華隊落後已達8分),以中華隊一直沒有與卡達有防守籃板抗衡的情況下,曾文鼎應該更早上來,若考慮到體能在比賽剩於7分鐘左右是最佳(甚至在第四節一開始就要擺在場上,或者在那之前第三節等派上防守與籃板都比較積極的蔡文誠),而曾文鼎的太晚上場也連帶影響第四節前四分鐘的攻守與接下來的逆轉難度。

其實田壘這場的進攻雖然沒有林志傑來的低迷,但也沒有達到他該有的水準,且在第四節初,他的幾次防守與投籃失手都在失去籃板之後被卡達打出攻守轉換的快攻,加上這幾球本場突破效率最好的陳世杰又不在場上,被卡達攻下分數的中華,在進攻上不斷失去耐心與重心,還是利用個人突破再找機會,加上因為沒有籃板的保護,中華隊的進攻機會變少,相反的卡達的進攻機會也就變多了(後面會談到卡達如何在短短三分鐘之內將比數拉開)。

以下這球,林志傑出手時機就太早,打的還是他在前幾場那樣比較有自信的打法,進攻時間為14秒正要轉成13秒,但依他今天自己的外線狀況,這球出手的賭注與代價現在看起來都太大。

14s  

 

看得出來許教練在本場比賽對田壘與林志傑的修正,兩人的上場時間縮小至平均18分鐘,與上場對戰日本兩人平均上場27分鐘有所不同,但也許這個修正還是沒辦法挽回本次比賽主打這兩人進攻下的中華隊太多,當中華隊落後時那些單打與跳投,真的有不禁想起幾年前那令人擔心的中華隊。

其實一個教練在球員狀況不太好的時候,仍給他機會,通常會給他更多自信,就算沒有打出預期的成績,也會成為球員自我檢討的刺激,我想許教練應該就是把持著這點在使用田壘與林志傑,互相信任是信心的來源,也是教練與球員之間最好的溝通,但是一場球賽一定有輸有贏,一個打法一個調度在瞬息萬變的場上就是一種嘗試,嘗試一定會有風險,同時這也是一種賭主一種責任,贏球當然沒話說,很多問題也會被掩蓋,但輸球那就得在好好找出問題,只是這個賭注,在全場24投3中的田壘與林志傑的表現之下,看來還有更多調度與打法上的改善空間。

 

兩隊打法類似,籃板成勝敗關鍵

卡達其實在本場比賽有幾球趁中華隊還沒展穩防守位置時高吊籃下給MUSA得分,其實這個打法,也是中華隊特愛的打法,只是得分者換成了戴維斯。

MUSA  

 

QD  

 

而在第四節初甚中華隊在尋找進攻方法時造成的大量籃板流失,卡達運用了這些籃板優勢打出了幾球快速的攻守轉換,打出了一波10-0的攻勢,這不但是他們在前三節沒有打出的打法,也是使中華隊輸球的最後一波攻勢,這波攻勢大概僅僅維持3分鐘(07:35~04:32),但卻使中華隊的分始終卡在54分,這期間,卡達的防守不是說多出色,而是中華隊一直找不到進攻重心,直到比賽剩餘4分半鐘時才由剛換上場的陳世杰打破得分乾旱。

為什麼說卡達與中華隊打法類似?

因為在第四節初利用籃板優勢打出超前分的卡達,在曾文鼎於比賽時間5分鐘時上場之後,中華隊也同樣利用籃板掌握多次的進攻機會,並在曾文鼎良好的卡位之後,使得田壘在曾文鼎上來之後一共抓了6顆籃板!!! 在他本場抓下7個,有6個是在曾文鼎上來之後抓到的,而中華隊也利用這些籃板,打出一波14比4的攻勢,差點打出繼菲律賓之後第二次的大逆轉,但菲律賓那場比賽,關鍵在於中華隊在第四節一開始就放上禁區防守強度最強的組合-戴維斯與曾文鼎,同時一直維持著有效得分進攻的模式與呂政儒的發揮,使得中華隊在與菲律賓在拉鋸且追上分數時,比賽還有5分鐘多,而這場比賽平手時,比賽只剩下1分06秒,能扭轉的機會又更小,這就是時間上的差距,同樣是掌握籃板與攻守轉換,發揮時間的早晚,發揮的隊伍不同,比賽結果就不一樣。

  

當然中華隊在三分線、配合度、替補貢獻與內線強度都比卡達出色,只是在本場,我們的優勢都沒有發揮出來,而在這個情形之下,也使得中華隊與卡達在比賽內容上就更相近,其競爭程度又更難以預測了。

 

來看一下中華隊本場比賽的團隊數據:

TEAM  

 

可以看得出來籃板的差距,由二波進攻機會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得出影響,而這場比賽中華隊在二線防守與一線防守上都提升了專注力,抄截9次也高於卡達的4次,只是籃板球的影響真的太大,本來就有身高過矮防守劣勢的中華隊,不是說防守積極一點或者卡位等等就能馬上解決的問題。

命中率方面也沒有相差太多,唯獨罰球與兩分球命中率稍高於卡達,最後還是附上連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觀察看看。

T  

最後談一下陳世杰。

其實我從沒想過,在再興中學因扣籃大賽成名的陳世杰,他的極限可以發揮到如此,他的防守,切入的節奏,放球的膽識,都在這場比賽毫無保留的展現,我甚至認為如果在給他長一點的時間,他甚至有改變比賽結果的可能,兩分球出手7次命中6球,三分球投一中一,罰球4罰4中(非常關鍵,因為這球讓中華隊在第三節結束前將比賽縮小至1分,減少逆轉比賽的難度與卡達繼續擴大分差的可能),最重要的是0失誤,他今天上場20分鐘,在進攻端的表現幾乎無可挑剔,他的表現,在李學林確定無法在出賽的中華隊更顯重要。

 

 

這場比賽整體而言,最沒預料到的就是田壘與林志傑這兩位球員的低迷,因為這兩人在前幾場的比賽中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這場比賽的低迷,不但使得他們自己受影響,連帶的當然也會影響隊友與教練的調度,而這些影響真的不是一兩節之內就可以馬上修正的來的,一支球隊越依靠某種不論是球員或是打法,都是為其他應變措施或替補球員增加風險。

 

但最後中華隊還是差點打出逆轉球,這跟我們在前幾年所看到的中華隊一點也不同,中華隊除了韌性更強,反擊的能力與防守都比往常更好,說實在的,我認為這場比賽不會輸掉,因為我們有的優勢卡達都沒有,加上連勝氣勢中,所有配合與狀態都會調整到最好,就算中間中華隊遇到亂流,也能夠在第四節之前解決,也因為這個想法與情緒,當這場比賽輸球時,我有種寫不出個所以然與無從寫起的感覺,在看了重播與網路上的分享之後,才好不容易調理好思緒。

畢竟近幾年田壘與林志傑的狀況從沒這麼好過,但今天輸球也令我們沒有重視疲勞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在這場比賽影響甚大,也幾乎帶走這場比賽得勝利時,中華隊最後還是從落後12分,打出14比4的反撲,追到平手,雖然最後輸球,我還是很有信心並且很大膽的說,如果時間充足,中華隊今天能夠贏球!

 

在這比賽過後,有許多問題很多人在討論,如DAOUD犯滿的問題與對戰組合等。

但在我看來,那些問題,都因為 中華隊在每一場比賽都全力求勝的精神與感染力下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howardz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比賽雖然結束了,但贏球的激動情緒恐怕還是沒辦法平復,甚至經過一夜,中華隊那一顆顆破網的三分球彷彿都還歷歷在目。

因為今天中華隊打出了台灣籃球近年來在國際賽相當經典的一場戰役,從第三節的崩盤,到第四節的逆挽狂瀾,如果你喜歡籃球,那這場比賽,是一場會讓你重回到喜歡籃球的感動,並且再度愛上籃球的一場比賽。

這場比賽將會成為台灣球迷心裡的一個記憶點,因為中華隊打出了與以往完全不同,令人尊敬、驕傲、且頑強的比賽,這些都是以前的中華隊所看不到的。

下將分析中華隊今天的比賽內容

這場比賽會打的這麼艱鉅的原因是戴維斯第一節就兩次犯規,陷入犯規麻煩,連帶的接下來不論攻守都出現漏洞,很多的佈局在少了戴維斯的牽制力之後,其他球員幾乎完全無法發揮,攻勢僅能靠單打且比較零星,這點林志傑的影響最大,其中很大的原因是靠單打取分非常耗體力,加上防守又失去禁區嚇阻力,才會讓分數掉的這麼快。

中華隊本場比賽最值得嘉許的地方就是命中率,數據一攤開來看,這就是一支好球隊與能夠贏球的球隊該有的數據,特別是在三分線上,中華隊投30中15的5成高檔命中率,是在第四節追分時的關鍵,當然還有上一場只有55%的罰球命中率,也上升到64%,次數雖沒有菲律賓多,但命中率相去不遠。

 

ct  

 

以下是在這場比賽,中華隊幾個比較關鍵的地方。

 

許教練的調度與戰術配合

中華隊這場比賽最關鍵的地方,許教練的調度與戰術安排並不會亞於球員的表現,這場比賽的先發陣容並沒有改變,仍是以戴維斯搭配田壘做為前場組合,後場也維持不變,如果沒有受傷或者體型相差比較大的對手,之後的先發應該就是這五位球員了,這場比賽中華隊的第一個進球play就是戴維斯在高位與林志傑做掩護,林志傑切入之後先吸引到菲律賓的防守球員,最後將球分給在外圍的田壘,打進了這個漂亮的配合。

中華隊的進攻基本上就是以高位策應為主,外線攻擊為輔的打法,因為中華隊的兩個大個子曾文鼎與戴維斯都是會策應的長人,而中華隊也有許多射手,這樣拉開空間的打法,是最符合中華隊現今隊形的打法,變化度最多,球員自身的能力也最適合。

今天最關鍵之處在於,在於第四節許教練使用曾文鼎配合戴維斯的禁區組合,並且給呂政儒更多機會與設計戰術,而不是田壘,僅管田壘這場表現也很棒,但是許教練很清楚的知道,呂政儒才是真正的射手,而在關鍵的第四節,面對切入能力非常強的菲律賓,在禁區擺上會擅打高位策應的曾文鼎,搭配上終於不為犯規所苦的戴維斯,許教練的這一步,在攻與守都給了呂政儒最好的支援,呂政儒是很需要信心的射手,利用他善長的跑動投射來做進攻,我想是再適合他不過。

呂政儒在全場中華隊15顆三分球中,他就貢獻了6顆(出手9次),兩分球命出手14次命中8球,還抓下5顆籃板,最重要的是,他在第四節時挺身而出,發揮他的價值,今天這場比賽,沒有他,是不可能贏下來的,僅管許多國內球迷不是很看好他,但是他這場比賽證明了他自己,也讓另那些不看好他的球迷刮目相看。

值得一提的是,呂政儒是目前大會投進最多三分球的射手,打了三場比賽,他已經投進13顆三分球,而第三名是林志傑,由此可知這兩個人的狀況實在很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點進去排名

lu3  

 

下是許教練對呂政儒設計的跑位。

許教練用了一個雙檔的掩護,來替呂政儒製造出手機會,雖然不是三分線,但以一個射手來說,多進一顆球都是增加自己出手的自信,加上這球跑動後出手,平衡感與力道都不好掌控,是一次有難度的出手。

 

LU  

 

還有一顆底線發球,利用高位掩護,做很簡單的Cath and Shot,這球非常重要,因為這球是呂政儒第四節投進的第一顆三分球,之後呂政儒就開始On Fire了,接下來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luu    

呂政儒是許教練從在再興中學的時候的球員,2004年時他將呂政儒帶進中華亞青,而呂政儒也達到了許教練該有的期望,故事又再度寫一遍,只是這兩人站上的國際舞台又在往上攀了一層。

 

 

要挑剔許教練在這場比賽可以修正的地方,就是在第二節與第三節的時候,有點太晚才把林志傑煥下去,菲律賓在戴維斯因犯規麻煩坐在場下時,打出了11比0的攻勢,而中華隊還是在打戴維斯在場上時的打法,而林志傑也是,少了戴維斯的牽制力,林志傑無法打出中華隊喜歡的高位掩護,防守重心也頓時落在林志傑身上,使林志傑疲於奔命的帶球與投籃失手。

林志傑在第三節共出手四次,只命中一球2分球,發生一次失誤,但是他單節抓下3顆籃板送出2次助攻,似乎只有在進攻面較無表現,或許說他的體力下滑,還不如說是他在進攻方比較急躁也不是沒有可能,許教練也許可以在第三節開打後的前五分鐘換上蔡文誠,一方面來先減緩林志傑的體能(或進攻急躁),一方面也使中華隊多一股防守力量,因為畢竟戴維斯無法上場的中華隊,在攻守都失去重心的情況下,先做好防守是最好掌握的一環。

而在前五分鐘休息過後的林志傑,搭配上最後三分鐘才上的戴維斯,我想這兩人搭配起來的效率應該就能發揮出來,但這些都只是事後諸葛,因為沒有人預測到林志傑在經過中場休息之後,進攻狀況與體力會沒有馬上調整回來。

 

另一方面每場都會討論到的防守問題,其實中華隊的防守強度本來就只是戴維斯在場上時才會展現出來,我們在一線的防守本來就不是很好,大多仰賴的就是二線三線的補防,所以今天在戴維斯幾乎不太能打的情況下,內線防守自然就出現大洞,我個人認為,防守是比進攻還難練出來的東西,以短期觀察與本場比賽的表現而言,中華隊的其他球員已經至少做好該做的工作了,特別是今天在籃板上的表現以45比49小輸菲律賓4顆,我認為已經做的很棒了(特別是在戴維斯幾乎沒打多久的情況下)。

 

 CT2  

 

實這場比賽的情況跟對戰約旦很像,但這場比賽替補球員沒有向第一場面對約旦那樣有太多表現,還是要回到戴維斯無法上場的問題,戴維斯在這場比賽因為犯規麻煩只上場23分鐘,連帶的先發與替補球員都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那場比賽,替補球員表現比較好的第三節與第四節初,戴維斯是在場上的。

而比較有趣的是,在面對約旦隊,中華隊真正關鍵的第四節追分,戴維斯在第四節完全沒有上場,靠的是曾文鼎的策應田壘林志傑的外線攻勢打出逆轉球,但畢竟對手不相同,約但的球員切入能力並沒有菲律賓這麼強,當然中華隊在防守上也比較不受影響,相同的比賽內容但對手不同,追分的方式當然也不同。

若不是因為犯規麻煩或許戴維斯的上場時間可以提高到30~35分鐘也不一定(當然還是要視比賽內容而定),相對的替補球員的上場時間也是,而在這場比賽,許教練用先發去追分的時間花的比較多(第二節與第三節),相對的替補球員上場時間一定會減少,替補球員今天面對菲律賓整體的上場時間為5.34分鐘(扣掉最佳第六人曾文鼎與上場時間不多的周伯臣),而約旦隊那場比賽是12.3分鐘,若給他們相同的時間或許他們也會有表現也不一定,當然面對拉鋸的比賽,與比較強的對手,替補球員的上場時間的比較少是很正常的調度,故這也是替補球員表現沒有約旦那場出色的原因之一。 

 

 缺乏第三中鋒

 

當曾文鼎與戴維斯相繼陷入犯規麻煩,我們需要的是第三中鋒,而這位中鋒,需要有強悍的內線防守與籃板就足夠,但台灣近年來一直都缺乏內線人才,短期之內很難銜接上來,在戴維斯加入之前,曾文鼎一直撐得很辛苦,而吳岱豪健康狀況也不穩定,好不容易才找到戴維斯的助拳,不但解決問題,甚至將中華隊的等級往上翻了一級,找不到適合的即戰力,當然會以培訓為目標找進年輕的球員,這很正常,但是若中華隊有晉級世錦(世界盃)的考量,以長遠來看這絕對是個待解決的問題

 

來談一下曾文鼎,雖然他的球風不是像田壘、林志傑、呂政儒等鋒線球員那般華麗,但他絕對是中華隊在面對約旦與菲律賓這兩場打出逆轉球的關鍵人物,曾文鼎的大賽經驗非常豐富,也是國內的第一中鋒,他的策應、掩護、協防甚至偷放冷箭的外線都是讓中華隊鋒線球員更出色的潤滑劑,其實曾文鼎與戴維斯這兩人的球風非常類似,身高也差不多,只是戴維斯的身體素質比曾文鼎更好,手更長,當然在防守與籃板都比曾文鼎好一些,但曾文鼎在這場比賽戴維斯不在時,雖然沒有辦法像戴維斯那樣發揮內線的嚇阻力,但他的策應與低位進攻,一樣是中華對不能少的武器。

 

tesng  

(曾文鼎傳出的強轉弱邊轉換助攻)

 

曾文鼎今天除了在籃板表現上比較不好之外,他的命中率也其高無比,三分球投3中2,兩分球出手投6中5,拿下16分送出2次阻攻,還傳出不亞於李學林的5次助攻,同樣的表現也在第一戰面對約旦,當時第四節,許教練將球賽交給曾文鼎,而曾文鼎也與林志傑帶動中華隊最後打出逆轉勝,而在這場比賽,曾文鼎在第四節除了送出3次助攻之外,在最後4分鐘投出超前的2分球還有最後2分鐘的的打板逆轉三分球,我個人認為都是中華隊贏球的關鍵(甚至是唯一關鍵)。

 

 

 

最後還是要提這場比賽也表現很好的田壘與林志傑,兩人都是國際賽常客,狀況與心態也都調整的很好,我想這就是成熟球員開始發酵的價值,兩人的共通點就是自信,田壘在去年亞洲盃的絕殺空中接力我想令很多球迷還津津樂道,他去年的狀況也不差,雖然他曾經也說也許是最後一次打國際賽,他一定得拼,才要對得起球迷,但明年與未來的是誰也不知道,該慶幸的是我們今年可以看到有這樣表現的田壘,而林志傑的好狀況不用再多說,只是今天他燃燒鬥魂,在攻勢不順的時候利用自己的破壞力傳出了12助攻,對他自己也是另類的肯定與經驗,還是來看一下這兩個人的精華吧!!

 

 

 

真的從國中到現在,看籃球看這麼久,也許很多人可能都會說(或者聽人家說說),台灣籃球打不出成績,SBL沒人要看,等等說法,僅管這也跟中華隊在國際賽的成績有很大的關係,受到的關注總是比棒球少,但是直到大一我親自踏進球場看SBL之後,我發現,我發自內心的想消除那些大眾口中的聲音,因為這些球員並沒有這麼差,而體育館裡的加油聲也從來沒有停過,雖然台灣籃球的制度與發展等等,真的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但好球員還是很多,用成績與不夠完整的觀察等片面資訊來批評他們,並不公平。

中華男籃一直以來都缺乏一個球隊核心,每次選進的球員,並不是他們不夠優秀,而是陣容裡就是少了那麼一顆關鍵的齒輪,也讓中華隊一直以來有"表現不穩定,缺乏反擊能力"的問題,而這個問題,都在戴維斯與林志傑這兩人加入之後,使中華隊有了讓全員發揮全速運轉的能量,就算不小心卡住了,也能在調整之後恢復最佳的極速。

今天這場比賽並不是曇花一現而以,而是中華隊苦等久候終於等到的成熟果實,因為這些球員,在今天比賽之前,他們已經復出了努力,他們所等待的只是最後一顆讓他們發揮到淋漓盡致的齒輪。

今天這場球,台灣球迷不知道等了多久,那股熱情就像從回到了2009年亞洲第五,甚至媲美1989的亞洲第三時期的感動。

今天中華男籃證明了棒球可以感動球迷,我們籃球也可以!

僅管這只是預賽,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愛籃球的你,一定要在為中華隊熱血激昂一次,因為你眼前看到的這支中華隊,將以三戰全勝,分組第一之姿,晉級複賽!!

 

 

howardz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